首页 理论教育 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的责任在于把素质教育富有成效地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和更新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真正以素质教育为杠杆为目的去撬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西南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理论构思与实践探索,着力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知识—能力—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并将之应用于本科人才培养之中。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

凸显素质教育内涵构建“多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教务处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要素,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三个不同层级的目标和境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校的责任在于把素质教育富有成效地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和更新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真正以素质教育为杠杆为目的去撬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西南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理论构思与实践探索,着力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知识—能力—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并将之应用于本科人才培养之中。

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合理定位、突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思路

西南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相结合的全日制多科性普通高校。教学质量被视为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与完善培养方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自2004级起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以来,通过多方努力,完善了学分制和弹性学习机制,初步进行了“因材施教”“弹性培养”的育人探索。

2005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等)、专业教育(工程技术基础、专业基础等)、综合素质教育(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等)“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十多个知识模块的培养方案,对各类专业知识体系的学分分配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培养方案加强了基础平台,拓宽了专业适应面;注重实践教学,加强了实践能力培养;规范了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凝练和提升大学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启动了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新版培养方案以“英才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为指导思想,在对比分析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特点与差异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一条主线、两个渠道、三个层次、四条途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说,一条主线: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两个渠道: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三个层次:拔尖人才、复合型人才、全体本科生成才培养;四条途径:宽厚的区域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国际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

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逐步丰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学校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

结合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2005版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注意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课内外、校内外多种教学形式。

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为目标,大胆探索和实施创新教育,努力构建理工融合、文理交叉的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形成以科学思想、人文精神、素质教育为核心,相互交融的“多方位、立体化”的知识—能力—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宽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具备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与方法和终身学习能力、强烈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科学制定培养方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构建“多方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依托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以宽厚的区域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对接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西南科技大学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学校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方针,“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地处绵阳的国防科研院所,和大型科技企业的人才、设备、课题资源,实行产学研紧密结合,实施以开放式联合办学为突破口的体制创新,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成功的范例。

原长虹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倪润峰说:“这种联合办专业的方式,开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新路。”2003年与四川省军区合作举办信息安全专业。2005年与西南自动化所合作举办军工企业数控技术专业方向。2006年,凝聚态物理等4个专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目前学校与董事单位联合举办本科专业5个、硕士点12个。

(二)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分阶段设计素质能力培养的主线,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

基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大学教育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侧重点,分阶段设计贯穿大学四年素质能力培养的主线,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激发其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交流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第一阶段:开设本科学习素质讲座、警示教育讲座、专业导论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做人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通过思想素质教育课的多样有效开展,帮助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第三阶段:开设心理类素质教育课程,形成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和集体认同感;第四阶段:开设就业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09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教育等类别和若干课程模块组成,适当地压缩了总学分及课内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比例,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空间,重点在选修课课程体系中设置不同类别,包括公共基础、专业、艺体技能、工程与管理、创新实践和科学与人文素质选修等大类。

1.公共基础类:安排有外语、计算机基础和信息技术三个课程组。外语组设置几种外语的入门、提高、写作、阅读、演讲等课程;计算机基础组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满足不同计算机素质基础的学生,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组,面向全校低年级的本科生开设了基础阶的《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课程、面向中高年级各专业学院开设了中阶的《科技信息检索技术与利用》和《人文社科信息检索与利用》,形成了“1+2”的课程结构,共同构成一个逐级进阶的信息素质教学整体,但又各有偏重。

2.艺体技能类:安排有艺术、体育两个课程组,艺术类课程设置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美学概论、风景园林欣赏、书法等;体育类课程开设太极拳跆拳道、健身气功等课程让学生选择,强调终身受益的锻炼身体能力,并把应急避险、运动损伤作为课程内容。

3.工程技能类:通过对于多所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分析,“基于走科学与人文融通之路”的思想,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工程与管理大类,其中设置工程技术、管理科学两个并列课程组,再将学校67个专业划分成工程与管理大类,要求理、工、农类专业选择管理科学组,经、管、文、法、教育类专业选择工程技术组,让学生达到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我们通过设置课程,再辅以一周以上的实践环节来加强渗透效果。对于文科学生,辅以开设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工程实践课程,对于理工科学生,辅以开设电子沙盘演练的管理实践课程。

4.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类:下设文学与历史哲学与法律、经济与管理、数理与化学、天地与生物、政治与文化、科学与探究、就业与创业、区域与特色9个课程组,学生至少在3组中选择5学分,这样既保证了学生选择的课程有一定的关联,又保证了学生选择的课程具有发散性。

近年来,学校大力提倡文理渗透、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育人环境。现在每学期开设的文理可互选的人文素质选修课增至150余门,参与素质选修课的人数达到19000余人次。

(三)依托创新教育平台,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强化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

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营造开放式、社会化的工程实践环境,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创业意识,深受社会欢迎的创新人才。学校紧紧围绕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整合学校原有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基地”与“工程技术中心”,全天候面向本科生开放。现每学期有5000余名学生进入到创新基地与工程技术中心等公共平台学习。

为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年均投入100万元设立创新基金,学生可根据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申请项目资助。同时,实施“创新实践班”培养计划,依托工程实践项目,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设置“科研训练班”,依托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掌握科研方法与技能;大力资助国家、省级校级的科技竞赛及英语、数学、艺术等各方面的能力竞赛。学生的创造热情得到了有效的释放,创新的潜能在实践中得以展现。学校还通过实施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计划,进一步强化创新教育。

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章500余篇,2008年资助全校学生科技活动教改项目39项,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共确立资助97项,打造学生科研团队20个,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48项,省级奖励67项。学校近年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奖10多项、省级奖近30项,并连续四届获得赛区优秀组织奖;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国家级奖10余项、省级奖30余项;学校机器人小组在2004年7月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和最佳技术奖;2004年9月代表中国参赛,获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亚军和最佳技术奖;参加2005和2006年美国国家半导体竞赛,连续两年获得季军,为学校和国家赢得了荣誉。创新实践班的本科学生先后参与了河南和广州的卡源应急故障的成功处置,取得巨大社会效益。

(四)以满足学生“成才要求”为主线,实施国际视野与联合培养机制建设计划,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不论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还是以择业为主的学生,给予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实施国际视野与联合培养机制建设计划。发展与国内外大学之间的友好校际合作,开辟多元化校园教与学交流渠道,进行学分认定和国际认证,开放图书馆,推进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制度建设进程,进行国际化师资交换。加强国内大学的校际合作,在课程交流的基础上实施与国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加大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力度,拓宽学生科研视野。加强国外大学的校际合作,继续加强课程交流,在此基础上实施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学校分期分批将优秀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了解学科前沿领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校拟在多年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和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等校的跨区域校校联合培养的实践基础上,深化跨区域校校联合培养模式研究。并通过“相互参与——有效互动——整合生成”,即在多方的相互参与中,从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进一步整合各方的人力、物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多重校园文化背景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五)以“弹性化”的教学与学习制度为手段,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相互渗透

弹性学习是基于“弹性、自治、学习者中心”的基本理念,以现代信息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弹性的、为个人设计的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学生自主进行学习选择为特点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弹性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具有可选择性的、弹性化的人才培养制度。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课程制度。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四年制专业为3~6年,五年制专业为4~7年)内,取得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为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各专业要求学生所取得的学分总数不得突破学校统一的毕业最低学分要求的规定。各学期课程分布应比较均衡、合理,每学期学生正常修读的学分应控制在20~22学分。

2.实行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鼓励辅修一门专业,积极培养学科交叉、适应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实行双学位制,学生在保证完成主修专业基础上,完成跨学科门类的另一个专业的学位课程。

3.发挥网络教学资源优势,拓展教学时空,利用网络助学,有利于启发式、交互性教学、个性化教学、远程教学、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等。

据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显示:学校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85%~87%,且逐年呈上升趋势。毕业生通过激烈竞争到国家企、事业单位就业或考取国家公务员。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中已涌现出了一个校友“创业群”。

四、小结

用现代大学理念指导人才培养,坚持“通识”与“专业”并行,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并举,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原则,将全面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每个教学环节,使素质教育模块成为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共同基础平台。通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执笔人:王基生 李显寅 何霖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