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巴黎和议以后的国际政局

巴黎和议以后的国际政局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和议虽然成立,而关于诸和约的执行及一般国际事件的处决,需待列强协商之处尚多。在巴黎和会中,主持和议,倡设国际联盟最有力者,为美总统威尔逊,而首先抛弃和约,拒绝参加国际联盟者,即为他所代表之美国。巴黎和会开会之时,美国具有条约批准同意权之元老院,适以威尔逊的敌党共和党占多数。和约不但限制德国陆军数额,而且要求德政府消毁大宗军火。关于后项规定之执行,协商国亦与德政府不断的发生争执。

第一节 巴黎和议以后的国际政局

会议外交

对德和约签字之后,巴黎和会领袖人物如美总统威尔逊、英总理鲁意·佐治等随即各回本国,但尚有多数全权代表留在巴黎与其他敌国签订和约及处理关涉诸和约之详细事项。《凡尔赛和约》于1920年1月10日批准。和会最后一次的会议,开于1920年1月21日。自此以后,关于巴黎诸和约的执行之监视事宜,则委诸以协商列强驻巴黎之大使及法国外交部代表一人组成之“大使会议”(Conference of Ambassadors)。

但是和议虽然成立,而关于诸和约的执行及一般国际事件的处决,需待列强协商之处尚多。而且有的问题,专依通常外交文件的往还以交涉,尚嫌其迂缓,因而有由负责的政府首领躬亲集议之必要。

于是和会闭会以来,协商列强,即和约上所谓“主要同盟国”(principal allied powers)之内阁总理或外交部长,不断的召集会议,形成一种“会议的外交”(diplomacy by conference)之制度。此等会议之频繁,远过于19世纪初期维也纳公会后之所谓“公会时代”。从1920年2月12日开会之伦敦会议至1925年10月5日开会之罗卡诺(Locarno)会议,其间大小会议,以数十次计,关系之重要,事件之复杂,大有空前之象。虽则大部分会议成绩极少,然而会议的外交之发达,似亦足觇国际政治方法上之进步。

美国之抛弃和约

在巴黎和会中,主持和议,倡设国际联盟最有力者,为美总统威尔逊,而首先抛弃和约,拒绝参加国际联盟者,即为他所代表之美国。巴黎和会开会之时,美国具有条约批准同意权之元老院,适以威尔逊的敌党共和党占多数。威尔逊出席和会,既未邀请共和党代表人物加入美国代表团,而和会的决定亦有充分授人以攻击的口实之处。《凡尔赛和约》发表,大招美国物议,和约在元老院讨论中,大受敌党之批评;尤其对于国际联盟,他们认为有伤美国主权,侵害国会之宪法的权力,或且认为不免将美国卷入欧洲政治漩涡。于是元老院多数只肯附保留批准和约,乃提出14项之保留案,而此则威尔逊所绝对反对,而命令其在元老院中之与党否决者。其结果,则《凡尔赛和约》之单纯批准,既不见容于元老院多数,而附保留之批准案,则亦于1920年3月19日不能得到三分之二多数投票而被否决。于是美国不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国际联盟,而且1919年在巴黎与法国签订之特殊保障条约,亦无形打消。此为国际形势之逆转,此为巴黎和议及国际联盟所受之第一大打击;而美国之在国际关系上亦因之陷于畸异的境遇,更不待说。1920年11月美国总统改选之结果,威尔逊的敌党当选。新总统哈定(Warren Harding)就职之后,即向国会宣布不参加现行国际联盟组织之方针;而于1922年7月2日,裁可国会之决议,正式终止美国与德、奥诸国之战争状态。同年8月中,美国乃分别与德奥匈三国次第签订和约,(至于对土对保,则因美国原未与此两国宣战,故不必特订和约。)而将美国军队从欧洲悉数撤回。

对德和约执行的困难

《凡尔赛和约》已因美国之抛弃而受一大打击,而在其对德执行上,自始即遭遇莫大之困难。此和约之目的,全在破坏德国之军事的经济的优势而使之降落于二三流国家之地位。然而此方针行到极端,不但惹起德国国民精神的反抗,而且事实上亦有绝难执行的。前德皇威廉之惩罚条款,既因威廉逃入荷兰,荷政府拒绝引渡而成为具文。荷政府拒绝之理由,在尊重不引渡政治犯之原则(1919年1月27日复牒)。几经交涉的结果,荷政府(3月2日)只约以防阻威廉返德,而协商国亦不再追问此事;实则在和约上所谓“主要同盟参战国”(principal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之五强中,日本及美国自始即不赞成执行此惩罚之条款。关于德国交出违反战争规例之犯人于同盟国特别军事法庭裁判一节,亦未能如和约规定执行。在1919年至1920年期中,德政府明告协商列强,说鉴于德国舆论的反对,任何政府无法将它们所指名要求之德人引渡。其结果则协商方面不得不采妥协办法,而许德国政府自己依德国法庭审判此等人犯。此项审判卒于1921年5月至7月间在莱卜济希(Leipzig)高等法院开审;其结果被检举之12人中只有6人宣告处刑,而且处刑甚轻,大为法国所不满意。然而协商国似亦只以此项形式的处分敷衍了事,不再要求厉行和约条款。关于德国解除武装之条款,执行上亦感困难。在1920年4月因为莱茵右岸中立地带内有共产党之乱,德政府即漠视和约规定,而进兵于罗尔(Rhur)打平叛乱。法国攻击德国违约,而取报复手段,因有派兵渡莱茵,占领德国城市(Frankfort及Darmstadt)之举(1920年4月6日)。及至英国抗议,而德军撤出中立地带,法国始撤兵;协商方面之英法两国关于和约执行之意见冲突,于此亦渐暴露。德国裁兵之规定更不容易执行。和约规定,德国陆军至迟到1920年3月31日止,当减至10万人。此项限制,不但德国人自始不愿承受,而且因为革命内乱之危险事实上亦难于遵行,后来协商国允许德国展缓完成裁兵期限至7月10日。协商国一方面指责德政府之不诚实履行条约规定,同时亦不能不承认事实上之困难。于是它们在1920年6月之蒲鲁尼(Boulogne)会议,决议许德国警察队(地方的)由8万人增至15万人;而在同年7月8日之斯巴(Spa)会议,给予德政府以6个月之犹豫期限,俾至迟到1920年年底,减缩陆军至10万人之限度。斯巴会议并决定如果至1921年1月1日,德国裁兵义务尚未完成,同盟国得占领罗尔(Rhur)或其他地域。德国代表卒亦接受此项条件(7月9日)。和约不但限制德国陆军数额,而且要求德政府消毁大宗军火。关于后项规定之执行,协商国亦与德政府不断的发生争执。德国之未诚实履行和约义务,亦为后来法国侵占罗尔区域之一口实。

然而在《凡尔赛和约》之各种条款中,关系复杂,执行困难而引起长久的重大的纷争者,尤以赔偿条款为最。《凡尔赛和约》破坏德国的经济优势。使之不能再与协商国竞争。然而那种经济条款,固然减杀德国国民经济的力量,同时亦即减少了德人担负赔款之能力。协商国一方面极端摧毁德国人民的经济资力,他方面又欲从德国索得最大限度的赔款,其政策之矛盾,自始即为识者所看出。(例如英国经济学者吉因司(J.M.Keynes)于其1920年出版之名著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中,早已批评此部分和约规定之谬误,而论其完全执行之不可能。)在和约中,并未规定德国赔款之总额,而以总额决定之责任,及赔款偿付之方法,委之于赔偿委员会(The Reparation Commission,由主要同盟参战国,即英、法、美、意、日之五强代表组成)。于是则一切系于此委员会将来之决定,而赔偿全部事情继续在不确定之状态。此不但加重协商国与德政府间关于偿付问题之争执,而且引起协商国相互间,尤其英法两国间关于对德政策之冲突。于是从1920年和约实施以后,赔偿问题,成为对德和约执行上之最繁难的问题,引起各方面重大的纠纷。枉费了不少的国际会议。最后至于1923年,卒有法国派兵占领罗尔,德国之宣布“消极抵抗”,及英法态度公然相反对之局面。

东方问题

巴黎和会强迫土耳其代表签了《塞洼尔和约》(1920年8月10日),但是东方问题并未因以解决。和会闭会以后,对土和约的执行,始终是一个至难的问题。依《塞洼尔和约》,土耳其欧亚领土大部分瓜分于英法意及希腊之间,君士坦丁堡及海峡地带化为国际共管;土耳其帝国势力几于完全从欧洲排出,其统治权,减退到小亚细亚内地一隅。但是签约之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政府,命令已不出都门;而在亚洲之安哥拉(Angora)方面,凯末耳将军之国民运动,日渐得势。于是《塞洼尔和约》的执行遇着莫大的阻力。土耳其的国民会议成立于安哥拉,凯末耳正式推为新政府的首领。凯末耳领导之国民党,自始即不承认《塞洼尔和约》,协商国乃须对付此新兴的势力。在1921年至1922年中,安哥拉政府在军事上外交上已取得初步胜利。他们内依土耳其人之民族热狂,外依外国(尤其苏俄)军火之援助,已经组成有力的军队与希腊军抵抗;而且乘协商国军队有事于他方面之机会,凯末耳的军队,消灭了阿尔美尼亚共和国(《塞洼尔和约》所立),逼退了意大利占住南部阿拉托里亚(Southern Anatolia)的军队,法国占住叙里西(Cilicia)的军队。法国及意国政府慑于土耳其武力之恢复,而又忌嫉英国及希腊依《塞洼尔和约》取得之多量利益,乃于1921年春间各与凯末耳单独订结协定,而于若干经济的权利让与之交换条件下,约以退还叙里西及南部阿拉托里亚于土耳其,而为之赞助修改《塞洼尔和约》。1921年10月20日之法土协约(Franklin-Bouillon Convention)成立,实宣示关于东方问题英法协调之破裂,大张安哥拉政府之声势。对土和约执行上英国之孤立亦如对德和约执行上法国后来之陷于孤立地位然。同时安哥拉政府尚从另一方面得到有力的声援。1921年3月16日苏俄政府与安哥拉政府间在莫斯科订立同盟条约,否认《塞洼尔和约》,宣布反对帝国主义之共同行动。最要抑制土耳其国民运动之英国,乃不能不全靠希腊之兵力以对抗凯末耳军队,而希腊政府以急于享受和约所给予之利益,亦自告奋勇,从其所占有之根据地斯美那(Smyrna)派遣大军向凯末耳军进攻,于是在1922年中,东方重睹希土大战争。希军最初虽获胜,然后来安哥拉政府自法意取得军火的供给,逐渐恢复优势,不但能阻止希军前进,而且终将希军打败,至其不得不退出斯美那(1922年9月)。凯末耳军占有小亚细亚全部,乘胜向欧洲方面进攻。土耳其国民否认《塞洼尔和约》,要求改正近东协定,今其势已不可抵抗。占驻君士坦丁堡之同盟国,卒于1922年10月11日与凯末耳签订停战协定(The Mudania Armistice),在此协定中同盟国政府承认将东部慈拉斯(Eastern Thrace)及亚得里亚罗堡归还土耳其。安哥拉之国民会议,于11月1日宣布废黜土皇及其王统,土耳其政权从此统一于国民会议之下。

最后对土讲和会议于1922年11月20日正式开于瑞士之洛桑(Lausanne)。洛桑会议分为两期:第一期从11月20日至1923年2月4日止;第二期从1923年4月24日至7月24日止。参加会议之国,除交战国之土耳其及希腊外,为英、法、意、美、日本、罗马尼亚及南斯拉夫国。在讨论海峡问题之时,俄国代表亦参加。第一期的会议,因为土耳其拒绝接受同盟国提出之条件而无结果;2月4日最后谈判不调,英国代表回国,会议停顿。在此时期中,各方面趋向妥协交涉,4月24日洛桑会议重行开会。其结果协商国与土耳其之间于7月24日签订《洛桑条约》,而凯末耳将军之国民运动大告成功。

《洛桑条约》将土耳其依《塞洼尔和约》所丧失之地位大部分恢复。依《洛桑条约》,土耳其虽决然抛弃其对于海甲(Hedjaz)、帕列斯丁、美索巴达米亚及叙利亚诸地域之权利,并承认埃及及苏丹之脱离土耳其,塞布拉斯岛之合并于英国,然而它保存了东部慈拉斯、亚得里亚罗堡、阿拉托里亚全部、阿尔美尼亚、叙里西、斯美那等地域。此条约并且正式取消列强在土耳其之领事裁判权,使土耳其恢复数百年来丧失之法权自主。依一附属协定,土耳其承认鞑靼雷斯及玻斯佛拉斯海峡通行自由(军舰及商船),及海峡两岸地带解除武装之原则;但君士坦丁堡仍由土耳其军队驻屯,而管理海峡之国际委员会,以土耳其代表为委员长。最后《洛桑条约》签字之际,同时英、法、意三国政府签有一议定书,声明于本约经土耳其国民会议批准之后,它们随即撤退其在土耳其领土内之军队。《洛桑条约》成立之后,土耳其完全从列强势力解放,着着改革内政,使其国民生活近世化。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为共和国,凯末耳将军被选为第一任总统。土耳其首都由君士坦丁堡移于安哥拉(1923年10月13日国民议会宣布定安哥拉为首都)。土耳其的国际地位增高,远非往昔之东方病夫、可以任列强欺压者可比。但土耳其政府未加入国际联盟,在国际政治上始终为不确定之要素。

与东方问题有关的,尚有埃及问题。土耳其于1914年加入欧战之时,英国宣告埃及为英国的被保护国(1914年12月18日),将土耳其名义上的宗主权取消。在欧战期中,土耳其军队曾侵入苏彝士运河地带而被英军击退;英国对于埃及之占领及防御,特别加紧,视为维持东方通路之生死问题。于是埃及在名义及事实上,均等于化为英国的领地。1919年巴黎和会开会时,埃及曾以民族自决之名义,要求独立,但不得协商国之容纳;而《凡尔赛和约》反使德国承认英国之保护权。自后埃及国民运动日益猛烈,而英政府卒不得不让步,而于1922年2月28日宣言保护关系终止,而承认埃及为独立国。但在此宣言中,英政府保留处决下列四项事件之自由:(一)英帝国经由埃及之交通之安全;(二)埃及对于外来的侵略或干涉之防御;(三)在埃及之外人的利益之保护及少数民族之保护;(四)苏丹。在英政府寄送其驻外代表转达所在国政府之公文中,亦声明英国对埃及保护权之终止,并不于他国在埃及之现存地位生何变更。则知英国一方面宣布埃及之独立,同时尚不肯全然放弃其向来支配埃及之实权。于是埃及问题,始终未有彻底解决,而留为东方问题纷扰之种子。

苏俄的反帝国主义活动

对于西方列强所支配的国际政局,构成一个最大的扰乱的要素者,实为新兴的苏俄势力。俄罗斯在1917年3月革命之后,执政权者为旧国会中自由主义的立宪民主党一派;他们代表中流阶级,而在外交上亦不能全脱帝政时代帝国主义的传习。所以自始即宣布在对德战争上继续与西方协商列强共行动。临时政府于5月改组,加入社会党分子数人于内阁,并且后来由社会党员克伦斯基(Kerensky)主政,俄政府的内外政策倾向于早日议和,但是他们对于协商国形式上仍维持同盟关系。及至同年11月革命结果,形势根本变化。新取得俄国政权之社会民主党过激派,即所谓鲍尔雪维格派(Bolsheviks)组织苏维埃式政府,标榜共产主义,宣布阶级战争、世界革命及反帝国主义之宗旨,并且否认帝政时代一切外债及条约义务,不但决不肯与协商国继续对德战争,且其政治主义根本的与西方列强之政制及政策不相容。鲍尔雪维格派支配之苏俄政府,主张全体停战讲和,要求协商国发表其战争目的而不得到后者之回答;他们仍决然与德国单独讲和,而有1918年3月之《布勒斯特-里多佛斯克和约》(Treaty of Brest-Litovsk)。此和约表示俄国与西方列强关系之破裂,而给协商国军事上以莫大之打击。从此西方列强之敌视苏俄,或且较之嫉恨德国有过之无不及。1918年德国战败求和,协商国强其接受的停战条件之一,即是取消《布勒斯特-里多佛斯克和约》。而俄国内部之反鲍尔雪维格政府之运动,亦受西方列强,尤其英、法之鼓励不少。当时法国政府领袖人物如克雷曼索之流,至声言,对于鲍尔雪维格势力之西侵,当于东欧张“防疫线”(cordon sanitaire),即可见在国际政治上苏俄之新势力,如何与西方列强势不两立。列强早已对鲍尔雪维格政府断绝国交,而采用武力干涉政策,以促此政府之推翻。在巴黎和会开会时,美总统威尔逊氏曾提议(1919年1月22日)召集俄国相争的各派,开会议于普林基坡(Prinkipo),以期中止俄国内乱,但无结果,则因为其时鲍尔雪维格政府虽允诺到会,而反鲍尔雪维格政府之各派,则不肯参加,法国亦反对调停之提议失败,内战仍然进行,而西方列强之军队及军火,大有助于俄国各方面反鲍尔雪维格政府之白党军队的活动。协商国并且久已封锁俄国,实际断绝其对外通商(从1918年3月以来)。及至1920年中,各方面白党军队失败,波兰之对俄攻击亦大遭败北。从此鲍尔雪维格政府权力巩固;而协商国国内舆论亦反对继续武力干涉政策,尤其英国工党,采行强烈的反对态度。协商国政府,乃不得不承认干涉政策之失败,而渐改变对俄方针。而在他方面,苏俄政府亦急思恢复平和,救济国内经济危机,于是在1920年至1921年之中,力图对外恢复国交,从事外国贸易。其结果则1921年3月16日,英、俄之间有通商协定之订立;此为苏俄对外关系之一大转机。英国对俄恢复通商关系之后,德、意仿其前例,亦于1921年中与俄国成立通商协定。在1922年4月之吉诺亚(Genoa)会议,苏俄且被邀到会,但以不肯接受协商国关于俄国外债偿还之条件,会议无结果。然而苏俄代表乘此会议之机会,秘密与德国代表签订拉拍罗协约(Treaty of Rapallo,1922年4月);因此苏俄政府取得德国之承认,完成两国友好通商关系。但在此时期中,苏俄只与其近邻之波罗的海沿岸诸国(Baltic States),波兰、土耳其、波斯及阿富汗,成立外交关系,而多数强国,除给予苏俄政府以事实的承认,与之开始通商关系外,并未给予正式承认(de jure recognition)。并且即在开始通商关系以后,彼此间的纷争仍无已时。最后至1924年英国第一次工党内阁成立,情势一变。英国工党首领麦克唐那(MacDonald)组阁之后,不到三星期,即照会苏俄政府(从1923年以后,俄罗斯各部分组成联邦(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所以又称苏联),给予正式的承认(1924年2月1日)。(英、俄两政府于1924年8月在伦敦签订之友好通商条件,则以工党内阁之退职,迄未批准。)意大利亦步英国后尘,迅速于2月7日正式承认苏俄政府。随后瑙威(2月15日),奥大利(2月25日)、希腊(3月8日)、瑞典(3月15日)、海甲国(3月30日)、丹麦(6月18日)、墨西哥(8月4日)、匈牙利(9月18日)次第承认苏俄。而极东之中国(5月31日)及日本(1925年1月20日)经过长期谈判之后,亦卒与苏俄正式订约,恢复国交。而因为债权上的原因反对苏俄政府坚决之法国,亦卒于急进党内阁总理赫里欧(Herriot)之下,正式承认苏俄政府(1924年10月28日)。在列强中始终不肯承认苏俄政府者,惟美国一国而已。

苏俄自1924年以后与列强次第成立外交关系,已不似以前之与它们公然相敌抗。但是苏俄仍然立于国际联盟之外,而以“第三国际”为中心,提倡其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在国际政治上,苏俄自成一个系统,对于西方列强支配之国际团体,隐然为对抗之一大势力。所以从1925年以来,对俄问题,仍是列强外交上极困难的问题,继续影响于国际政局的安定。

同盟协商制度的复活

巴黎和会创设国际联盟之后,同盟协商制度,仍复流行于国际社会;此实为国际政治的开倒车。实则在巴黎和会中,旧派的政治家,尤其法兰西政府当局,自始即对于国际联盟缺乏信仰,依然相信依旧式的同盟协商制度,维持国际均势,最能保障平和与安全。所以国际联盟之新组织尽管成立,立于联盟外之苏俄,在东方组织同盟(如1921年3月俄土同盟条约)以对抗西方帝国主义的列强,姑且不论;就是在联盟里面之列强,亦积极制造同盟协商的系统,则是极显著之现象。尤其法兰西政府,因战前受德国侵逼之经验,及战后地位之仍不安全,在巴黎和会中,同意于设立国际联盟,原只为敷衍美总统威尔逊,而其衷心始终仍在另求安全保障之方法,则是公然的秘密。所以在《凡尔赛和约》签字之际,同时法国即与英、美两国各订一保障协约。依此两协约,英、美约定,如值法国未先挑衅,而受德国之攻击,它们出来援助法国。但以美国不批准和约之故,法美保障协约亦被抛弃;而英法保障协约,因之亦不生效。在1922年1月之康鲁(Canne)会议,英国代表又提议与法国订立保障协约,防备德国对法为“非挑发的攻击”。此次则法国代表以其属于片务保障的性质,有伤法国体面,而不肯接受。此后则英法保障协约不复能成问题,因为两国政府关于国际问题,彼此政策的冲突,日渐显著;最后因1923年法国出兵占领罗尔区域之举,英法协调且几归破裂。

但是法国所恃以为外援者,究不是英国,而是大陆方面同样怕受德国或其他敌国攻击之国家。第一个与法国结成同盟者,为比国。1920年9月中,法、比两国之陆军当局订立一军事协定,规定于被攻击之场合,相互援助。法、比两政府将此协定付诸秘密,而不肯如《国际联盟规约》规定,在联盟秘书处登记。此约成立,大引起世间物议,因其不但违反国际联盟打破同盟协商制度之精神,而且公然破坏联盟防制秘密条约之规则。法国的第二个同盟国为波兰。波兰以新产生之国家,内部既杂有异族,又无天然疆界,而介乎俄、德两大国之间,时有被侵逼之危险。波兰自然仰赖法国之外援,以巩固其地位;而法国在对德或对俄之战争上,亦自然利有波兰在东欧之援助。1920年俄波相战,波兰战败告急之时,法国曾迅速给以最大的援助,挽回危局。1921年2月,在波、法两国政府之间,订有政治的协定,约定关于对外问题,行动一致;而一方如被攻击,他方即来援助。在1924年1月,法国与捷克斯拉夫(Czecho-slovakia)国订立同盟条约,其规定与法波协约大致相同。于是在东欧方面,法国有两同盟国可以牵制德国之行动。同时而法国在国际政治上所负之义务亦大增加,因为此等同盟国受德国或其他敌国攻击之危险殊多。

与西欧之法国所制造之同盟系统有同样的目的,而且间接相关联者,则有东欧之“小协商”(Little Entente)。组成“小协商”之捷克斯拉夫、罗马尼亚及南斯拉夫国,有的国土完全属于旧奥匈帝国之领土,有的新从奥匈割得大部土地,皆利于维持巴黎和约所定的现状,而防止奥匈势力之复兴。于是它们次第订立互助协约,形成一种新同盟系统。捷克斯拉夫与南斯拉夫之间,有1920年8月14日之协约;捷克斯拉夫与罗马尼亚之间有1921年4月23日之协约;南斯拉夫与罗马尼亚之协约,成立于1921年6月7日。此三约皆以对待匈牙利的攻击为目标,而约定为军事的互助。波兰虽然未正式加入同盟,但自来实与“小协商”合作。而在西欧方面,则“小协商”尚有法国的外援。法国不但精神上与“小协商”表同情;而且对于“小协商”之组成分子,均有互助条约的联结:法捷间已有1924年之同盟条约;法国与罗马尼亚间有1926年6月之友好仲裁协约,与南斯拉夫国间有1927年11月之友好仲裁协约。依此项新同盟系统之树立,法国在大陆上明明占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

法国及“小协商”方面之同盟系统成立之结果,在欧洲引起对抗的同盟协商运动。1926年4月24日,德国政府与苏俄政府之间,在柏林签订有友好中立协约,表示德俄联络,一时大引起世间注意。而最显著的对抗运动,起自意大利方面。意大利与法国争地中海势力,对于法国之与“小协商”联结,扶植势力于东南欧洲,既存敌视之心,而对于“小协商”之南斯拉夫国亦立于竞争地位。休姆问题,虽然依两国间1920年11月之拉拍罗条约(Treaty of Rapallo),将休姆建为“自由国”(free state),及依1924年1月27日之罗马协定,将休姆自由国消灭,由它们两国瓜分,而告解决;然而意大利与南斯拉夫之关系始终不圆满。为对抗法国及“小协商”之同盟系统,意大利近年来亦极力与他国订结同盟协商关系。其最重要者,为1926年8月7日之意西和好中立协约,约定值意大利被法国攻击,西班牙当守中立。意西协约成立之后,次年又有意匈协约(1927年4月5日);此为匈牙利在战后第一次订立的政治协约。依此协约,意政府约定将两国争议交付仲裁和解,许匈牙利以出休姆港之通路;并且意政府于订约之后,且表示同情于匈牙利要求修改巴黎和约(Treaty of Tiranon)之运动。对于敌视南斯拉夫国之阿耳巴尼亚,意大利亦于1926年11月27日与之订立协约(Pact of Tirana),保障阿耳巴尼亚之领土的政治的现状。而且于1927年11月法国与南斯拉夫国间新协约成立之后,不到两星期,意政府又与阿耳巴尼亚新订立20年军事同盟协约(11月22日),以示对抗。

总之自巴黎和议成立以来,同盟协商运动复兴,一时大有回复欧战以前之旧观之势。此项运动,即令不一定出以公然破坏《国际联盟规约》之形式,至少亦违反联盟组织之精神。欧洲是不是要根本的离开联盟之新组织,而走回同盟均势之旧路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