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者要求增加报酬

劳动者要求增加报酬

时间:2024-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固定支出增加,相应也会要求更高的报酬。(三)对劳动者要求增加报酬的制约因素。但是,面对物价上涨,有工作的劳动者还是能理直气壮地请求加薪而不用担心因此被解雇,因为低于该收入雇主也难以招人,宁愿涨薪以继续使用技术熟练的“老人”,这也是部分发展中国家高失业与高通胀可以并存的原因之一。二是劳动合同的规定所限。

凯恩斯主义等通过观察社会劳动合同的长期性、交错签订和集体谈判等特点,提出了工资黏性的概念,但是,劳动者并不是学习了经济学、计算完效率工资和市场出清才决定要求涨薪水,就连文盲劳动力也知道要加薪,因为索取更多乃人类的天性。

(一)物价上涨触发。物价上涨本身导致劳动者迫切需要增加报酬,城市里的房租、水电、吃饭、应酬、娱乐等各种费用总是不断上涨,经济越发展一切就越昂贵,于是白领们走马灯式地跳槽换工作,“如何向老板提升值加薪”总是职场畅销书热门话题

(二)财务支出增多。这是劳动者报酬环节的“自激振荡”。一是结婚生子、赡养父母。每个人都要长大,会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要筹备婚姻、生儿育女、赡养老人,从可以租地下室当“蚁族”一张床睡觉,到要为一大家子支付住房、教育、医疗等各种费用。生命的自然规律决定人一生的财务支出项逐渐增多,对货币工资的需求与日俱增。二是可变支出变成固定支出。在本书前文中已阐述过当代80后、90后工人支出的例子,如果雇主给当代劳动者的工资除了覆盖吃住行之外,覆盖不了手机费上网费,现在的工人是不会干的,后者已经成为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又比如当代农民,以前是富户们才能有的楼房、上下水、电器和私家车现在已成为家庭必需的“标配”。由于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固定支出增加,相应也会要求更高的报酬。三是人的主观意念驱动。包括:改善性需求,需要更大的住房、更体面的生活;致富欲望,总希望收入能再增加一些、天天“恭喜发财”;攀比和平衡心态,希望与其他劳动者取得同样的薪酬待遇,经济学研究指出的国内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从而引起价格上涨即部分源于此;以及虚荣心,通过购买更奢侈、更有“面子”的商品来显示自己的成就地位,这些都会使劳动者要求更高的报酬,并可以反向解释为“总需求增加”。

财务支出显著增加是发展中国家人群的巨大特点,当经济一发展,人们看到发达国家的榜样,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步旺盛释放,以前可有可无而现在却作为固定支出的事物明显增多,支出的项、量、价三重螺旋盘升,对提高报酬的渴望如大旱之望云霓,由此产生的人力成本上涨必然迅速传导给所有物价,新兴市场国家往往通胀惊人正源于此,从发达国家舶来的有关政策显然无力阻挡。

(三)对劳动者要求增加报酬的制约因素。一是劳动力供给情况,即人口红利。同等劳动力供应充足自然会让劳动者对涨薪的议价能力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沿海工厂农民工薪酬基本不增长、近年新毕业大学生平均起薪缺少增幅即为此因。但是,面对物价上涨,有工作的劳动者还是能理直气壮地请求加薪而不用担心因此被解雇,因为低于该收入雇主也难以招人,宁愿涨薪以继续使用技术熟练的“老人”,这也是部分发展中国家高失业与高通胀可以并存的原因之一。二是劳动合同的规定所限。雇主可以毫不犹豫地按已经约定好的薪酬条件拒绝涨薪,劳动者出于重新择业的机会成本的考虑也不会立即离开。三是国民经济形势和企业运营情况,经济不佳、企业效益不好当然无法满足涨薪,不少企业面临亏损时管理层主动放弃奖金即为例证,这构成较强的反向制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