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与教师专业发展

与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些统计数据可知,李老师的博文月均10篇以上,可见他几乎每天都在写博文,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可以说Blog已经成为他的工作见证,成为他教师专业发展的脚印。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只要能够形成反思的习惯,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讲都是极有帮助的。

Blog以网络为载体,方便个人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心得,可以记录个人的新闻、作品、思想和成长历程,可以形成Blog团队,可以方便受众及时有效地交流与协作,是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Blog平台,传授新知识、总结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探讨教学问题、传授教学经验,有利于个人教师专业的成长,有利于博客朋友的共享学习,有利于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博客(Blog)作为一款社会性软件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以学校、地区为单位的Blog群联合众多专家和教师,既能展现学习个体的特质,又能与群里其他Blog进行协作和资源共享,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育研究的兴趣,提高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

一、个体教师专业发展

Blog作为一种优秀的知识管理工具,个人或组织可以利用Blog将关注领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对网络上分散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生产。作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教师个人可以通过对某个主题的相关教学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认识,同时借助于他人的回复,使教师个人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思路都有一个深入的总结、反思,并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加以表现。教师还可以利用Blog建立自己的个人知识库,对个人档案资料及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可以将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在一起并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提取,以实现个人的知识管理。因此,Blog既可以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的平台,通过叙事的形式不断积累知识、经验,记录下所学所思所闻所见的点点滴滴,通过对Blog内容的反思,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又通过交流和反思产生新的感悟,转化为隐性知识,改变自身的观念,对原有的知识实现自我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永前老师充分利用他的Blog记录下几年来他的努力和专业发展的历程。他的“永言好味道”Blog[5]博客的“博文目录”页如图5-5所示。在李老师的Blog中,涉及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涵盖了学科教学内容、阅读收藏、新课程教学实践、培训资料下载等板块,还有网络教育社区、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等超链接,如图5-6所示。

截至2015年7月25日,他的博文日志共744篇,博文收藏有139篇,博客访问量达241 869次,评论(含回复)有2560条。留言(含回复)有1520条。通知(含收藏、喜欢、转载、关注)有240条。从这些统计数据可知,李老师的博文月均10篇以上,可见他几乎每天都在写博文,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可以说Blog已经成为他的工作见证,成为他教师专业发展的脚印。在他的Blog中将博文日志分为雁过留声、心随景动、与“生”俱来、一“网”情深、读书笔记、世界杯、我喜欢的等7个分类,对网络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和管理,对自身的知识总结与反思是非常有益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李老师对博客的钟爱,对知识管理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从中可方便地了解到他对学科的执著、对教学的态度、对教师职业的专注、对学生的呵护、对自身的发展、对他人的尊敬等。

图5-5 “永言好味道”博客部分页面

图5-6 “永言好味道”博客构成

(一)教师个体开展教学反思

每一名教师在其工作历程中,都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诸多挑战,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悟和实践收获。博客写作有利于教师进行教育反思,因为大多数的博客日志都来源于教育生活中的琐事和感想,来源于真实生活。教师可通过博客日志,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而博客写作习惯的养成也有助于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事实上,反思习惯的养成对于教师的个人发展来说,意义极其深远,反思的意义绝不局限于对教学内容的反思。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只要能够形成反思的习惯,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讲都是极有帮助的。

只要热爱教育,善于观察,长期坚持体验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不仅能使教师写出很好的反思博文,而且会带来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这种可贵的觉醒绝不是通过几次培训班或专家报告能够获得的。因此,博客写作的过程完全是教师对自己主体性的重新认识,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是一种实现自我提升的方式。

在李老师的Blog中,有这样一段博文(“零零星星看到教育的闪光点”写于2015-06-02  20:59:06):

由于我们的教育只会强化应试,只会做复印机式教育,所有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都变成了冷冰冰的尸体,彻底没了本该有的充满温情的人性。人类的文明本应是有情感的,是给人们生活带来思考、快乐情感的。可现在我们的教育,除了毫无人性的应试,还有什么呢?

在监考的试场里,满目皆是学生乱扔的饮料瓶、餐巾纸。我们的教育连学生不随意乱扔垃圾都做不到,还谈什么高品质的人生?每当看报道国人在国外不文明的表现,就知道这是我们教育出了问题而呈现出来的结果。我们对现代文明几乎没有提供什么贡献,反倒破坏现代文明规则是最为起劲的。这就是我们强化应试而忽视人的教育带来的后果。

然而,在这个肮脏的教室里,在满目都是如垃圾的教辅书里,还是看到了两个让自己心动的闪光点。特别想把它们写出来。

第一个闪光点是教室背后的黑板报,画着一个一眼看去就感觉非常专业的黑板专用油彩画的画。在这全是应考的环境,这么一幅与应考完全不相干黑板画,让人感觉异类但非常真实……

然后仔细再看这画,应该是王尔德《跳舞的小丑》童话书的插画吧。贫穷而卑微的小丑舞者,为着心目中那虚幻的公主之爱,心碎而死。读着“度娘”中的这些文字,再回过来看这幅黑板画,却明明感受着高生中那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情,而应试者却始终想要用冰冷无血色的知识来扼杀青年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这样的教育真的毫无人性可言。

第二个闪光点是在一大堆教辅中发现的。看着考场满是教辅书,连去翻一下的兴趣都没有,害怕着会弄脏自己的手。但是幸运的是,竟然不经意地在一大堆教辅书中发现了一本《科技想要什么?》,凯文·凯利写的。非常有思想,科学会不受阻碍地向前发展,或给人类带来幸福,或要毁灭人类,不管怎么害怕,科技始终会向前。这种真实的、带有科学理性的思维,却又表现得如此有人情味。仿佛科学就是带有人类感情色彩的一样第七类生物。而绝非我们教科书中那种死板无用的所谓科学知识。这种带有灵气的科学才是我们教育应该给学生的东西。而在一大堆无用而扼杀学生思维的烂教辅书中,竟然有这么一本好书藏着,就如一堆废弃的矿山中的一颗宝石,让人感觉是那么的珍贵。

……

从这篇博文中,体现了李老师几方面的反思:

(1)对教育的反思。在一直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却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了应对各类等级考试,为了体现学校的名声和学校之间的评比,应试教育仍然很突出。博文中对教育的反思,体现了李老师对教育的担忧,应试教育有很多弊端,如何解决,是每个教育者所关心的问题,更是全社会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对学生素质的反思。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从小要开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李老师关注到了教室的卫生环境,“不文明”的声音出现在了充满知识的教室环境里,这是与即将成为大学生的知识分子的身份极不相称的。也许学生在家里会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果皮纸屑,如果发生了,父母可能会主动处理;也许衣服穿脏后知道该换洗,或者为了美丽的外表而选择名牌;而在一天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度过的教室里却乱扔着饮料瓶、餐巾纸。通过对教室环境的观察,李老师反思了现在学生的不文明现象,发现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3)对教学的反思。博文中提到的黑板画《跳舞的小丑》和课外书《科技想要什么?》,李老师发现了学生的个性、对情感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在教学中,如何开展个性化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生的个性、情感、“死板”的教科书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盘活”,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随着新课改和新高考的改革,教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真正领会改革的宗旨,开展教学创新,是每一位在岗的教师需要思考并为之付出行动的使命。

(二)教师个体开展知识分享与教学交流

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博客作为个体发表言论的私有空间,Blog作为个人学习资料的管理空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从网上收集、筛选和整理的资源,如好的文章、优秀的素材、课件、视频以及一些常用的、专业的网络链接;二是自己的知识资源,如教学心得、课堂笔记、教案、学生作品、论文等。Blog用户通过Blog获得资源、分享心得、点评与交流、转载分享等。这样,当教师利用Blog记录自己工作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反思与提高,同时,其他Blog用户通过Blog方式直接分享了自己的成果,获得了经验和知识,共享了好的资源,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此外,可以借鉴Blog中的教学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从而使得其他用户也得到启发和提高。

在“永言好味道”的Blog中,“学科教学”板块有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课《App Inventor手机创意编程》的教学资源,有与之相关的知识网站链接,利用其中的教学案例可以直接学习手机APP的程序编程,简单明了。除此以外,从中可以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的知识魅力、教学心得、学生作品点评等。“信息技术教师博客”“教学资源”“培训资料下载专区”和“网络教育社区”四个板块提供了资源超链接,可以获得信息技术专业领域的其他教师博客资源,可以获得该专业领域的专业博客网和区域博客网,可以获得各种层次的培训资料,可以获得国内外知名的教育网站,通过这些超链接,可以快速地找到针对性强的网址和资源,可以快捷地浏览和访问这些资源。部分截图如图5-7所示。

图5-7 “永言好味道”博客中的资源

在李老师的Blog中,摘录部分博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学习的一些设想”(2012-07-25  10:48:41):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固定,指向单一,死板、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而网络学习则较为灵活,可自由选择,可交流互动,可激发活跃的思维、感悟及形成自己的思想,并能很好地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当然,对于在兴趣下如何形成深度的学习,这可能还是目前对于中学生网络学习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有老师说当某道题目解不来的时候,很快会想到去网上搜一下。这带出的一个问题是,你老师可以用网络搜索来准备教学内容,却不允许学生使用网络,而是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哪有这种教学的道理。

……学生进行网络学习,传统的教师是否能控制得住学生的学习,这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教师如何在网络学习时代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做其他无意义的事,这对老师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看到了以上这些问题,想着自己能否先做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学习”,去做些什么,也许做得是一些粗浅的事,但总比只想不做要好吧。

……在网上找到的“拜师网”,开始了一些准备在下学期开展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学习”试验工作。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开展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但无论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课堂管理、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对教师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李老师对网络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分析了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关键,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下面是与访客的部分交流内容:

风的轨迹:呵呵,能透露下具体的做法吗?也想试一试,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

守望:所做甚同。俺也在准备着下学期教学的东西。不过,事是相似的事,方向却不同。我在想着如何把教学弄得模块化和工具化,以节省更多的备课时间,花更多心思在“评价”上……

olimpus:李老师的设想和准备很有启发性。但是问题在于,现在的教学环境不支持甚至暗中起到破坏作用……

回复olimpus:是呀,……但我们作为一线老师,可以完全不管他人如何如何的,从自己的想法做起,也许正是教师个性成长的一个切入点吧。做自己喜欢的~~

风的轨迹:几年以前就曾经“梦想”在课堂上放开网络让学生把网络当作一个工具使用,自己去“冲浪”,搜索未知的世界,但发现自己并不是超人能驾驭70多个学生的“心”:他们渴望上网,但并不希望只是搜索老师布置的课本上的问题,他们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冲浪”,渐渐的,课堂离我最初的设想渐行渐远……

前不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拓展训练,其中的体验式课程深有感触,启发了我,能不能在课堂上开展“基于团队的,以创作作品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呢?例如……

回复风的轨迹:是呀,只要自己有想法就总会去试验、去实践,当然去做了,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甚至可能还会有些失败的做法,但这些都是我们前进所必须经历的。看过你学生的视频作品,真的很不错。会继续关注你的教学实践~~

Wendy:关于平台,我们在用温岭中学陈斌老师开发的,免费的,虽然界面不是很好看,http://ittools.wlerzhong.net/

李老师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学习的一些设想”,是因为当前网络普及的条件下,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搜索资料等常用方法,已经具备了搜索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教师更是把网络作为搜集素材、学习、备课和交流的常用工具,而且绝大部分中小学校建立校园网,利用校园网开展数字化管理、信息共享、家校联系等,高中学校也基本上配备了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中可以利用网络上课,等等。这些条件对于开展网络教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李老师所考虑的是利用网络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这样的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们关注到“如何让学生使用网络”,如何“控制学生网络学习”,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利用现有平台“拜师网”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建构和开展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如何改变“不支持”的条件下开展网络教学。同时,交流中也体现出了要开展网络教学,教师必须要“有想法”,然后敢于“去实践”,只有去“试验”了,也许会有“失败”,但至少去做了,会发现失败的原因,才能提出更好的策略,那就向成功进了一步。

所以从交流中,学会分析问题,学会与人探讨问题,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这是一个教师成长所必须有的精神与能力。通过交流,相互之间得到思想的共识和思维的碰撞,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全面提升认知水平,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专业团队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通过社会或团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来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是教师个人的一种专业成长历程,教师个人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反思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内在发展,但受个人经历的制约,教师的个体经验往往是不充分、不丰富的。以个人Blog平台记录自发的学习与反思,虽然有很多访友来学习、评价、参与讨论,但绝大部分都是基于Blog博主的观点,不会有很多的交流,或者深入探讨某个观点、思想、技术等。为此,有博客的用户,自然会建立博客朋友的超链接,用相同的方式,作为访客去访问朋友或访客的博客,但是这样做,一则操作不便,需要进入不同的平台去学习和交流,二则知识学习方面存在不完整性,交流上存在不连贯性,无法从团队的整体角度来提高和共同发展。

Blog作为一种网络交流工具,可以为教师搭建一个开放的、专业方向相通的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使教师可以方便地与他人共享教学的经验,交流彼此的思想。也就是构建一个专业团队Blog平台,为教师提供各种蕴涵丰富的、真实的实践网络,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实践的探讨来实现彼此之间知识的传递与分享,在提高整个专业团队发展的同时也使教师个人在这个团体中得到自我的专业发展。这个教师团队可以依据学科分类或专题分类的原则,围绕对知识的需求、协作与对话文化的形成进行动态的构建,所有参与者基于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相互交流,查看别人的评论,发表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在针对同一主题展开的交流、对话过程中,教师充分意识到不同观点在同一时空中的并存与碰撞,并学会欣赏与接纳不同观点,由此而产生共同的文化内涵与特有的话语体系。

专业博客平台很多,如常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网,[6]该平台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博客群82个,学科群5个,挂职中层博客群1个,其他群11个,由群主负责,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Blog,然后申请加入到Blog群,这样,成员既可以在自己的Blog中添加日志,也可以Blog群中添加信息,对于访客来说,直接在Blog群中交流和学习,也可以在Blog群平台上点击群成员,进入到群成员的Blog中浏览和评价。这样的Blog群就像一棵树,由博客群为树根,群成员为树枝,通过群成员的朋友链接又可以进入朋友的博客,由此深入下去,形成一棵巨大的Blog树,交流和学习将会呈现内容丰富、专业面广的特点,无论对个人专业发展还是团队专业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专业团队Blog中,可以开展教研活动和资源共享。海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7]根据学科构建成的Blog管理平台,由来自于不同地区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结成紧密的教师专业团队。如图5-8所示,该平台主题明确,指向清晰,全部主题内容均为团队目标或与团队目标相关的内容,可以确定参与这个团队的教师的协作与合作学习既具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

图5-8 海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主页

由上图可知,截至2015年7月12日,已有上传的文章4006篇,发表评论共7183篇,访问量达90755次,说明该平台活动较平凡,体现了平台的功能与作用。由主界面可知,界面简单明了,主要由“置顶”“文章”和“留言”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可以折叠和展开,以时间顺序排列最新上传的信息。置顶部分主要专业相关的文件、公示、培训说明、评比活动等内容,文章部分主要提供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又分为教师观摩篇、教师授课篇、作品展示篇、课件下载、试卷下载、试卷分析、教学材料、教学设计等。在主界面的“首页”下方点击“栏目”,按栏目内容进行上传和交流。栏目内容分为16项内容,分别为教研动态、通知通报、教师群组、研讨交流、考试评价、苏教版教学设计、苏教版试卷、地质版教学设计、地质版试卷、课程研究、备课资源、教材教法、暑期新教师培训、研修动态、专栏人物、课题研究。

1.教师个体开展教学反思

专业团队的Blog平台,其内容的来源都是教师个体的平时积累,挑选出值得分享与交流的部分上传到专业团队Blog中,所以,该平台中的内容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精华部分,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思想感悟和实践收获,反映出一位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内容、侧重面,所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也可能是反思后发现的问题无法解决,所以提交到团队Blog,希望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得到同行的帮助,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下面是摘自海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的一部分教师的交流内容(2013年11月18日):

彭泳华(保中能用技术):请大家帮忙解这道题:

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事实是( )

A.拔河的绳子断裂

B.广告牌被台风吹倒

C.鸡蛋在某种承受很大的外力

D.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

二回复:这里的广告牌可以认为是一种可移动的。“A”“C”内容都与结构抗破坏能力有关,应属于强度范畴。“D”则与物体接触面的预紧程度有关。

二回复:稳定与结构受力后能否平衡状态有关,也即不容易翻倒。故“B”较符合要求。

乐东思源高级中学回复:AC都指的是材料,和强度有关,选B。

乐东思源高级中学回复:B。

二回复:我认为是C。

林志权回复:广告牌被吹倒与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有关,用很多定性来解释是合理的。

小小求证回复:ABC都是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是强度问题。

小小求证回复:选D稳定性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接触不良”所指的就是接触的面积大小。

吴静回复:广告牌被台风吹倒,是与稳定性有关,如果广告牌被风吹坏,那与强度有关。

吴静回复:B,AC与强度有关。

海南侨中技术组回复:是B。

游客回复海南侨中技术组:倒——稳定性 本身断裂——强度

彭泳华(保中能用技术)回复海南侨中技术组:为什么?广告牌在台风的作用下,它不是没有倒吗?而台风属于外力,广告牌受不住外力而被破坏,那不是结构的强度吗?

王海燕回复:B,稳定性是抵抗被翻到的能力,强度是抵抗被破坏的能力

二回复:受压 受扭转 受弯曲 区别举例

在这次交流中,由彭泳华老师提出问题,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和兴趣,有8位老师参与了讨论,从讨论结果看,彭老师应该知道该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了。老师们在交流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给出答案的同时,发表了自己为什么选这个答案的理由,由此引发了关于稳定性、外力、强度、变形等之间关系的讨论。通过这道题的讨论,老师们的对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会更加明确。如参与讨论的“乐东思源高级中学”“吴静”“海南侨中技术组”和“王海燕”四位老师非常明确的认为答案是“B”,“林志权”老师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小小求证”老师给出的答案是“D”,而“二”老师先选择“B”后又认为是“C”,可见“林志权”和“二”老师对题目的理解有些偏差,通过这样的讨论后,这两位老师的收获应该是最大的,将不确定的概念之间关系理解清楚了。特别对于“二”老师,做完这道题后,又从理论上提出了“受压 受扭转 受弯曲 区别举例”的疑问,希望得到同行老师的指教和解释,激发了他的求知欲,他认为在这个环境中的讨论可以获得知识。

因此,通过交流讨论,不仅提高了个体的认知,也提高了参与讨论的老师们的认知,此外,关注留言的其他老师,作为旁观者,也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反思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判断别人的分析是否正确,从而更加清晰与该道题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也会用相同的方法迁移到其他问题上,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知识的贯通与掌握。

2.教师团队开展讨论交流

专业团队的Blog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内容专一,团队的成员主要来自于相同的学科,所以有很多共同的话题,针对主题开展讨论,各抒己见,讨论结果将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如海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Blog平台开展了一次在线研讨,如图5-9所示,从图中可知,阅读次数达638次,评论有109条。说明团队中的老师都积极参与到了这次讨论中,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从研讨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归为以下几方面:

(1)教学视频非常优秀,后悔没有去现场听课,失去一次机会;

(2)自叹教学水平不行,懂得上课前需做好的准备,以及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图5-9 海南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在线讨论区

(3)希望得到名师的交流与点评,让其他的师生同享教师资源;

(4)对通用技术课程本身有了新的认识,课堂导入非常重要;

(5)有技术含量的教具的设计对上好一堂课很重要;

(6)启发式教学可以将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和生动;

(7)参评教师的技能考试、课堂教学水平,比2013年在文昌侨中的评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8)在课堂教学环节,分组实践活动,教师有准备、有研究、有团队、有突破;

(9)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状态是有体验、有互动、有合作、有收获;

(10)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技术与素养的共存。

其实,评价远不止这些,老师们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从课程性质、备课、教具准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组织、总体水平方面进行了评价,并比较自身的教学,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有的老师在评价自己时,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这也是一种差距,说明老师们真的认真地反思了平时的教学,查找差距,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这种反思对个人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整个团队来说,通过一个相同的主题,不同老师就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关注点进行点评,所有的点评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对这个主题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所以组织一次教学视频的讨论,涉及的方面很多,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收获应该是全面的、完整的。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学会了如何去分析一个综合性的主题内容,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用教育理论去如何进行评价等,这些技能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

三、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

以区域整体推进为标志的教育博客,比个体Blog和专业团队Blog更具有综合性,通过教育Blog的技术平台,组织各学科专业的名师、专家和普通教师,共享平台中的资源,有助于区域专业学科教研的深化,有助于打造不同类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多学科的讨论与交流中,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向学科教研的深度和广度推进。

不同于个体Blog和专业团队Blog,区域性教育博客能够打开以专业为界线的格局,将个人博客和有共同关注点的区域性博客社群聚合在一起,形成Blog群组。在Blog群组中,既有每一位教师的个人博客,将个人爱好、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共享给其他教师,也有该区域的教育文件、教学科研活动、学科动向等信息,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在区域性教育博客中的交流,使教师实现了由个体反思向群体反思、由肤浅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转变。区域内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可以把自己对某些教育现象的困惑、感悟及反思展示给博客中的其他同行,与同行交流、论证和思辨,激起相互间深层次的反思,经过群体的辨析之后,形成新的认知,从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更成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创建区域性的教师学习型团队,将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相结合,生成丰富和多样的博客内容,通过单一学科或多个学科一起的互动交流,形成网上头脑风暴,协作实现知识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将静态和动态的知识管理相结合,更有利于教师从中实现知识的重构、教学的反思及技能的提升,使彼此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影响,促进对某一专业学科的多角度的理解和思考,从而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2013年9月6日,浙江师范大学永康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附属永康中学挂牌成立。这是双方合作办学四年来所取得的成效,使得附属永康中学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挂牌为契机,依托师大优质的师资资源和科研优势,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附属永康中学加快创建品牌学校,提升全校教师业务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平台的“博客天地”页面如图5-10所示。[8]

永康市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利用博客开展“反思+叙事”模式,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平台旨在拓展与变革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关注于教师发展的跟踪与评价,同时也是永康市名师培养计划的实践平台。平台以教师的教学、科研、学习为核心,融入于教师日常工作之中,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统一于学校、地区教育发展的目标中。将工作促发展、科研促发展、学习促发展作为专业发展理念,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跨领域地运用到地区教师教育发展情境中,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工具,促进新老教师、专家、政策制定者的相互对话与交流,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实践与反思,实现理念、发展共享以及资源的共建共享。[9]

图5-10 永康市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博客页面

据博客网站统计,从2008年8月到2015年6月29日,已发表教学随笔13439篇,教学论文2929篇,班级管理872篇,七彩生活1654篇,其他246篇,团队数已有86个,访客量已达600多万次。博客内容非常丰富,基于博客的活动非常活跃。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主要功能如下表5-2所示:

表5-2 永康市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功能架构

平台最突出的三个特色是协作备课、教育科研和校本培训。永康市教师的协作备课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参与培训的教师先将备课一稿上传至网络平台,由在线共同体成员进行点评;教师再根据评论意见将备课一稿进行修改,生成备课二稿,并根据此稿上公开课或观摩课,邀请同伴听课评课;上课教案再由团队在线共同体成员进行网络点评和修改,最终形成终稿。在这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共同体成员在“协作备课”模块中不仅可以在公开课前点评教案,也可以在公开课结束后对上课情况开展教学反思或进一步磨课。总之,网络平台作为教师培训的虚拟支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10]

平台于2008年3月投入使用,截至2009年12月18日,协作备课数1442篇,以小学数学提高班为例,54人参加在线备课,共收到备课数70篇,收到回帖数546条,回复回帖数546条。开展协作备课的发表数、收到回帖数和给其他人回帖数的部分数据统计如下表5-3:

表5-3 在线备课回帖统计表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

第一,教师提交的备课数不一样,可能存在自认为备课教案不理想,不好意思拿出来让大家评价的现象,也可能本身在这个培训阶段做出的教案不多,或者能对其他教师有参考价值的教案不多,备课数多的教师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让其他教师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对自我有强烈的提升要求。

第二,每一项备课教案的回帖数都比较多,最多的可以看到有38条回帖,也就是说参与协作备课的人数比较多,体现了教师们参与协作备课的积极性较高。协作备案既可以使自己学习到他人的教学经验,开阔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使自己受益,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自己熟知的教学内容发表看法或给予评论。绝大多数教师会谦虚地将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对他人发表的备课或观点持分享和学习的态度,进而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备课或上课过程的优缺点。据调查,有40%左右的教师愿意关注与自己任教科目相关的协作备课案例,并在讨论中积极参与知识的协商和讨论,共同建构知识。

第三,每一位教师对收到的回帖都会认真回复,所以发给其他教师的回帖数比较多,最多的回帖数达63条。一方面教师对于备课的优点和自己认同的观点会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对于不太认同的地方也会委婉地提出改进意见或个人建议。这样,既尊重别人的同时,自己能也得到再一次的反思。

平台对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桥梁作用,除了平台功能齐全以外,教师们也积极参与到平台的活动中,关注平台的内容与更新,也不断地将自己的内容添加到平台中,接受其他教师的点评,以至平台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充分体现平台的生命力。教师在平等、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协商,各抒己见,有助于加深对备课内容的理解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讨论交流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个人来说是产生了新的知识,对组织来说是知识的总结与提升,对形成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可见,区域性教师Blog平台既拥有个体Blog的功能,对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开展教学反思,进行知识管理,也有专业团队Blog的多人参与下的集体智慧的体现,促进专业团队的教师整体发展,更有协作备课带来的多学科融合,共享各学科的资源,对每一个学科的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学习和借鉴,对每个学科都是一种促进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多学科的学习共同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