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这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一些研究集中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以此推论品德发展的特点,统称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方面的发展根植于以逻辑思维的出现为特征的阶段中。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卓越研究已使众多研究者接受了品德发展阶段说。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大多数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第三、四阶段。

第二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了解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这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一些研究集中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以此推论品德发展的特点,统称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皮亚杰(J.Piaget,1932)提出,其后由科尔伯格(L.Kohlberg,1963,1968)等进一步发展深化的。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实际上也包括道德推理发展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一个有序列、合逻辑的模式。这方面的发展根植于以逻辑思维的出现为特征的阶段中。皮亚杰认为,教儿童道德准则并不比教儿童数量守恒更容易。随着儿童在智力上越来越能够应付同他们相互作用的环境,他们就自然地发展了新的更高层次的道德准则。通过主动理解周围世界和组织自己的社会经验,产生出是非观念。儿童的认知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他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的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年)一书。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由于皮亚杰每次都是以成对的故事测试儿童,因此,此方法被称为对偶故事法。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对偶故事:

(1)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但在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结果15个杯子都撞碎了。

(2)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从碗橱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两个问题:①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②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为什么?

通过大量的研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

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比如,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打碎一盘玻璃杯的孩子比打碎一只玻璃杯的孩子更坏,因为他打碎了更多的玻璃杯。事实上,在个体达到他律道德之前,还有一个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观念、认识。在游戏中也没有合作,没有规则,只是自己独立活动,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

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结果之外,他们还会考虑当事人的动机。处于自律阶段的儿童会认为出于不良的行为动机或者有意打碎一只玻璃杯的儿童比不小心打碎一盘玻璃杯的儿童更坏。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儿童必须经历他律道德阶段才能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而不可能越过他律阶段直接进入自律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他主张品德发展具有固定顺序的六个阶段,儿童和青少年逐渐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要达到任何阶段都需要通过前面几个阶段,而且后续阶段高于前面阶段。由低级阶段进入高一级阶段,不表现出文化价值知识方面的增长,只是包含道德判断早期形式的重组和转换,因此道德发展不是通过直接的生物成熟,也不是通过直接的学习经验,而是通过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结构的重新组织这个发展过程出现的。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虽然个体可能停留在这个固定顺序的某个阶段,但是能够促使他向上进步。因此,科尔伯格断言,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促进这些阶段的发展。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故事中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的道德发展水平。典型的道德两难故事如下:

“在欧洲,一位患有癌症的妇女快要死了,医生认为有一种药可以挽救她,它是同一城市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制剂。该药售价昂贵,药剂师又索取比造价贵10倍之多的药价。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他的每一个熟人借钱才够药价的一半。他对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要求把药廉价卖给他,或者让他延期付款。但药剂师则说:‘不行,我发明了这种药,我将用它赚钱。’海因茨是那样强烈地想得到这种药,于是闯入药剂师的仓库,为他的妻子偷窃了药物。这个丈夫应该那样干吗?”

听完这个故事后,让被试回答一系列问题,如“海因茨应不应该偷药?为什么?”“法官该不该判海因茨的罪?为什么?”等。通过这些回答来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的依据。通过大量的研究,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因此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见表10-1)。

表10-1 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续表10-1

img27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卓越研究已使众多研究者接受了品德发展阶段说。我国心理学家李伯黍等人从1978年起,对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理论做了系统的验证性研究与客观性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判断,也经历着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由低阶段、低水平向高阶段、高水平发展的过程等等。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大多数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第三、四阶段。在对行为后果和原因的道德判断上,我国儿童从小学三年级起,绝大多数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意向或从行为的因果关系上作出判断,而且已有半数以上的儿童能把行为原因和后果两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判断。在某些特殊行为的判断上(如人身损害与财物损害比较),我国儿童的两种判断形式的转折年龄比国外已有研究中的要早。我国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与执行行为规范程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研究还指出,道德判断水平受到个体发展年龄阶段的制约,但是可以通过教育得到促进。教师应培养学生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的道德判断推理和道德决策能力,这是极为重要的。

二、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根据有关研究与理论,可以将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在初中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伦理道德已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逐渐成熟。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初中生初步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但具有易变性,道德行为还不够稳定。而高中学生的道德信念则更加坚定了。其道德信念常常以道德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相联系的道德理想,在其道德动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2)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出生后,通过不断与外界事物接触而逐渐发展、完善的。在初中以前,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是模糊、被动的,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矛盾。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的生长发育进入“青春期”,生理、智力、情绪、情感的变化,家长、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使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清晰、自觉、具体。

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可以说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道德行为经过反复练习,就可以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林崇德的研究指出: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发展的总趋势,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来看,人数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上升。初三前后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有60%,高中阶段有80%[2]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完善的品德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人在环境中能较好地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我们了解一个人的品德,就可以判断他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什么行为。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在此时期,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品德不良、违法犯罪多发生在这个时期。

林崇德(1980)对北京市50个班集体2250名中学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道德最容易变化的阶段——即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3]。究其原因,一是心理发育跟不上急剧变化的生理发展;二是少年期思维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三是易产生极端的情绪情感。这个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动。

教育者应以中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德育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该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综合有关研究及理论,可以将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具体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1)道德认识: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

(2)道德品质的评价:从只注意行为效果,逐步过渡到全面考虑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关系;

(3)道德原则的掌握: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其原因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行为比较简单,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行为,所想、所说、所做比较一致,但这种一致性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年龄较大的儿童行为比较复杂,日益学会掩饰自己的行为,致使言行脱节、不一致。导致言行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如不加选择地盲目模仿;只会说,不会做,缺乏行为技能;缺乏主动控制自己言行的意识等。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自觉纪律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具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教师制定具体规定并检查);二是过渡阶段(体会到纪律要求并遵守,但尚未形成自觉纪律);三是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段。

小学儿童违反纪律或缺乏自觉纪律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存在着年龄差异与个别差异。年龄小的儿童可能因不了解纪律性质、好奇或疲劳等违反纪律;年龄大的儿童原因较复杂,有可能是明知故犯、故意捣乱,也可能是个体差异,如对教师有对立情绪、意志力差、精力旺盛、特殊爱好没有满足等。

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