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的奠基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过渡性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它表现在品德心理各要素的发展中。道德信念初步形成是不稳定的。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化。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一)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的奠基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形象性、过渡性和协调性。

(1)良好行为习惯(自觉纪律)的养成在小学品德的发展中占据显著地位。

(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形象性。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过渡性。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过渡性主要体现在:由简单、低级向复杂、高级过渡,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由生活适应性水平向伦理性水平过渡,由依附性向独立性过渡,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由服从向习惯过渡。过渡性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它表现在品德心理各要素的发展中。

小学阶段的品德过渡性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期,即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

(4)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特点

1.道德信念发展的特点

道德信念初步形成是不稳定的。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道德信念;三、四年级学生出现初步的道德信念;五年级学生开始表现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坚定性的道德信念。

2.道德判断与评价发展的特点

(1)从他律到自律;

(2)从效果到动机;

(3)从律他到律己;

(4)从片面到全面;

(5)从笼统到具体。

3.道德动机发展的特点

(1)由服从向独立发展,尽管高年级学生以自觉道德动机占主导地位,但还离不开对成人指令的服从;

(2)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尽管高年级儿童以社会需要作为道德动机的基础,但还不离开具体形象;

(3)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但激烈的冲突较少。

4.道德意志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从坚持性的动力来源来看,小学生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小学生的自制力也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刚入学的儿童自制力很差,经常发生违反纪律、捣乱等行为。从三年级起,儿童的自制力有了显著发展。但由于小学生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因而常“明知故犯”“言行不一”。有时无法抵制诱惑,有时因战胜不了困难,时常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

(三)中学生品德的发展

1.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

能独立、自觉地按道德准则来调节自身行为独立性,即自律,也就是服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自觉性即目的性,也就是按自己的道德动机去行动,以符合某种伦理道德的要求。

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德情感发展,理性的道德情感占据主导地位,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提高。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化。中学生主导性道德动机明确,道德意志力有显著增长。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初三以后,道德行为习惯的可塑性降低。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的一致性。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完善化。

2.品德发展由起伏向成熟过渡

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