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目标设置理论与激励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与激励理论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末,以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为代表。马斯洛把人看成是“自动人”,即“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5种,它们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斯洛还认为,这5个需要是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是分层次呈阶梯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依次提高的。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环境,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公共关系工作实际上是做人的工作,要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必须承认和尊重每个内部公众的个人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正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处理内部公众关系,必须充分了解管理理论中的人性理论、需要理论和激励理论,并能够适当地运用。

(一)人性理论

人性理论主要是关于组织人角色属性的认识理论。西方管理学者先后提出过4种观点: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复杂人。

1.“经济人”理论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一直流行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他认为:组织人是“经济人”或“实得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惟一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多数人天生懒惰,喜欢安逸,不愿意工作,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尽任何责任,心甘情愿接受别人的指挥。因此组织主要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把金钱当做主要的激励工具,把惩罚视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把人当做经济人管理,显然是视人为物,忽略了人的精神需要。虽然不能离开人的经济利益空谈调动人的积极性,但是一味地把“金钱万能”当武器,一切向钱看,一切用钱管,“要奖励得员工眼珠子发红,要惩罚得员工腿肚子发抖”,最终必然使金钱成为新的精神鸦片,使组织走入一条难以为继的死胡同。

2.“社会人”理论

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以著名的“霍桑实验”的主持者埃尔顿·梅约(Elton Mayo)的人群关系理论为代表。他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的“社会心理”的满足,如友情、被了解、交际、安全感。组织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比经济刺激具有更大的驱动力。

社会人理论是把组织置于群体人的角色,并以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来寻找员工的心理满足,以此提高劳动效率,这种理论提出“满意的工人才是有生产率的工人”,力图以“利益”和“感情”作粘合剂,凝聚该组织内部公众的心。

3.“自动人”理论

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末,以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为代表。马斯洛把人看成是“自动人”,即“自我实现的人”。他认为,一般来说,人都是勤奋的,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具有创造性和自控性,并能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监督、控制和惩罚并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惟一方法,应该对人进行诱导,创造适宜的工作空间,使人们充分发挥自我潜能,求得自我实现。

自动人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强调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内激励”比满足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外激励”更重要。这种对人认识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其实质是建立在对员工信赖的基础上,让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感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人,因而自豪地工作。

这种理论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偏重于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由于这种理论不可能是万能的,又有人提出新的观点。

4.“复杂人”理论

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初。以沙因(Edgar H.Schein)提出的人性理论为代表。沙因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不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是纯粹的“社会人”或“自动人”,而是“复杂人”。由于人的需要是多种类、多层次的,人的动机模式也是错综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境而异,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要和感情。因此“经济人”理论并非一无是处,“社会人”理论、“自动人”理论也并非万能灵药,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或交替使用以上理论。

复杂人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情势理论。它提倡将个人、组织、工作三者之间作最佳的配合,也就是说因人、因事、因其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或因循守旧。这种理论在西方流行很广,目前已被大量采用。

综上所述,组织人是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复杂人的角色复合体,是由人的多种属性和多种角色构成的全息聚焦人。组织管理人员和公关人员不能重演盲人摸象的故事,摸到象腿就说“像是一棵树”,摸到象身则说“像是一堵墙”。对组织人的管理应综合多种视角,进行全息聚焦,这是做好内部公关的根本出发点。

(二)需求理论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行为动机源于需要的满足。需要本身就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一个人如果没什么需要,也就没什么动力和活力,反之,一个人有所需要,也就存在着激励的因素。例如佛教宣传“四大皆空”、“看破红尘”、“舍弃七情六欲”,视功名利禄如尘土,似乎无所需亦无所求,其实都存在着最强烈、最迫切的信仰需要。正是受宗教信仰需要的驱使,信徒们才能激发常人难以有的力量,作出常人难以忍受的牺牲,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苦行僧、清教徒以艰苦卓绝著称,可见需要对人的激励作用。所以研究人的需要,掌握需求理论,有助于公关人员激发内部公众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促成公关目标的实现。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一种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5种,它们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因而也是最基本、最原始、最优先的需要。这类需要包括对衣、食、住、行、性等生理机能的需要。

2.安全需要

这是指人们寻求自己免受生理与心理上侵害的一类需要。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等需要。

3.社交需要

也称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包括对人际交往、对集体或家庭的依赖、同志的友谊和男女双方的爱情等方面的需要。

4.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可分为两种: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自己具有各种能力和知识,有自尊心等;外部尊重是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认可。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一种要求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需要。它有别于尊重需要,尊重指需要得到别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有地位。而自我实现则是更高一层的需要,是指实现人生理想,成就一番事业的需要。马斯洛说:“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一词在古文里就类似于荀子所言的“天将大任,舍我其谁”的“志向”、“抱负”。

马斯洛还认为,这5个需要是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是分层次呈阶梯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依次提高的。古人云“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实而知礼节”。它形象地说明人们需要的层级发展。需求理论为更好地激励人们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对公关人员来说,通过准确地把握员工的需要,尤其是当前的优势需要(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激励措施,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公关效果。表6-1是需要层次、追求目标与管理策略的关系表,供内部公关参考。

表6-1 需要层次、追求目标和管理策略的关系

(三)激励理论

激励即激发鼓励之意,其实质就是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激励是人的行为的钥匙,是行为的键钮。按动什么样的键钮,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詹姆士(James)通过对员工激励的研究发现,在按时计酬制度下,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若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他由此得出一个公式:

工作绩效=F(能力动机激发)

即人的工作绩效取决于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其中动机激发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动机激发是无限的。在龟兔赛跑故事当中,兔子象征能力高超,乌龟先于兔子跑到终点,说的就是动机比能力更重要。古人云:“明察秋毫而不见车薪,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一个人如果眼睛能发现细微和毫毛,却坚持说看不见一车柴薪,这显然不是能力大小的问题而是动机的问题。

国外管理界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创立了一整套激励理论。现择要介绍如下:

1.双因素激励理论

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有两类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一类是外部因素或称保健因素,如工作条件、人事关系、薪金待遇;另一类是内部因素或称激励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提升,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保健因素得到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使其安于工作,不能真正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故又叫维持因素。激励因素对于人的行为动机有着积极影响,它是人的真正的行为动机之源。只有致力于激励因素的开发和运用,让员工发挥才能,获得成就,实现价值,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热情。

应当指出,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不可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作绝对的理解,激励因素也有保健功能,保健因素同样也会有激励作用。比如有时金钱、安全也可以成为激励因素,二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有效的管理就在于力求化保健因素为激励因素。

2.期望理论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来的。弗鲁姆认为,决定行为动机因素有两个:期望与效价,更准确地说,行为动机是由二者的乘积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如下;

激发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或MOTIVATION=VALENCE·EXPECTANCY

其中,激发力量——即激励程度,反映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和持久程度,它决定着人们在工作中会付出多大的努力。

效价——即目标价值,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的偏爱程度。

期望值——即期望概率,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其数值变化范围是0到1之间。

这个公式说明,若激发对象认为效价(V)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E)愈高,则激发的内部力量(M)就愈大。例如,某合资企业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有人报名,用期望理论分析,不去报名原因有二:一为效价低,那份工作没有多大吸引力;二为期望值低,或许那份工作吸引力大,而自己被录用的可能性非常低,这两个原因正好相反。

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公关人员明确了解员工的积极性是否已被充分调动起来。若积极性未调动起来,就应该找出原因,正确处理好E、M、V三者的关系。

3.目标理论

又称目标设置理论,是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洛克(E.A.Locke)于1968年提出的。他认为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其基本模式为:

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与以上3个因素相关,一般而言,具体的、难度较大而又为人们接受的目标所具有的激励作用最大。若目标难度较高,可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的子目标,通过子目标的逐一完成,最后达到总目标。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员工参与性方法比上级指示性方法更好,更能提高目标的可接受性,有利于员工把该目标变成自己的目标。目标理论为组织实行目标管理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因而应用广泛,影响甚大。

4.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由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认为,只要控制行为的后果(奖惩)就可以达到控制和预测人的行为目的。

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指使行为得到加强并使之重复出现的刺激。如赞许、赏识、加薪、提升、挑战性工作的委派等。负强化是指使行为削弱或消失的刺激,如批评、罚款、停职、降级、撤消特权等。

无论哪种强化,都要持久而有计划地实施,才会产生激励效果。在运用强化激励时,要注意4个原则:奖惩结合;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及时而正确地强化;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5.公平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7年提出了公平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指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报酬的影响。即一个人不仅会把自己的报酬与别人比较;也会与自己的过去比较,比较的结果,若两种比值是相等的,就会产生公平感;若两种比值不相等,则产生不公平感。此理论又叫社会比较理论。用公式表示如下:

这里的“付出”和“所得”都是一个人的主观感觉或判断。造成“不公平感”的原因有二:组织客观分配的公平与否和个人主观认知的正确与否。对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公平感,应用不同的措施予以消除,以保证员工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