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发生的变化是怎样的?

新闻发生的变化是怎样的?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这期间对社会现实发生的变化,报刊也不无关注,其表述仍基本是纯新闻的样态。一向以客观报道事实本身而赢得大众青睐的纯新闻报道方式在当下也面临了尴尬的境遇。
报道手法_新闻的传播形态之嬗变

新闻报道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向公众传达信息,然而信息的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可以直接告知,也可以侧面暗示;可以只说事实本身,也可交代事件的背景;可以平铺直叙地表达,也可以故事化、娱乐化地呈现等,总之,在向受众传达新闻信息过程中,作品是可以采取不同的报道手法的,同时更是事实本身的特点和受众的不同层次需求带来的不同报道手法的使用。相对而言,有些事实比较单一,事实要素构成简单,适合做纯新闻报道,而有些事实相对复杂,意义重大,有时发展方向还尚不明晰,就需要传播主体做出评述式的报道,而受众作为接受新闻信息的主体,对信息的风格也有不同层面的要求,一部分人喜欢理性的表达,一部分人倾向感性的诉说等,因此,这些都决定了新闻的报道可以采取不同的报道手法。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中,新闻信息的报道手法大体经历了纯新闻、评述式、故事化、娱乐化等过程,这些过程彼此间并不是依次替代的关系,而是交织发展的轨迹。

一、纯新闻

这里的“纯新闻”主要指的是新闻报道中注重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注重交代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并且以快速传播为显著特点的新闻样态,绝大多数都是单一的动态新闻。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消息体裁,它有两种不同情形,一种是对刚刚发生的或新近发生的单独事物的报道,另一种是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持续性变动的事件报道。就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曾以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动态新闻而著称。这种新闻的传播风格,就是着眼于快速传递新闻的基本概况,满足受众对外部世界变化的迅速渴求的愿望。它的发展经历了如下过程:

(一)发展历程

初创阶段:自唐朝诞生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开始,其中所传递的新闻信息便是一种纯新闻的样态,一直到宋、元、明、清朝前期,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的这几个朝代中,无论是官方的邸报、民间的小报和京报,其中所刊载的新闻,无论是转录朝廷信息还是采自朝廷信息,其内容基本都是皇帝的活动、谕旨和大臣的一些章奏等,其表述的方式基本是客观陈述主要的事实要素。如“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安北奏诸藩君长请从封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庭争十刻罢”等。

发展期:新闻事业发展进入到近代化阶段,在外报的影响下,国人开始了自办报刊时期,先后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两个政治主张截然不同的派别,此时报刊上的文字基本是被各种以论说为代表的政论文所占据,纯新闻的数量很少,报刊基本都是政论新闻,所以其表述风格基本是以评论性的文字发表各种口号式的、鼓舞式的、激励式的和阐释性的文字。当然,这期间对社会现实发生的变化,报刊也不无关注,其表述仍基本是纯新闻的样态。

在接下来的五四时期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再到战时新闻传播活动中,报刊以及广播中用来阐释政党观点,主张、宗旨,用来引导舆论、鼓舞士气、攻击敌对势力的阐释性和鼓舞性文字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同样地,新闻信息的报道主要还是交代性的传播风格。

繁荣期:建国后,反映社会实时变化的动态性新闻逐渐占据大众媒介的日常报道,回归到新闻的专业主义道路上,并一直到当下,纯新闻仍然是大众媒介日常不可回避的重要报道内容,无论是何种新闻媒介,没有纯新闻的报道,其作为新闻媒介存在的本质就没有保障。受众依赖新闻媒介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主要依赖的就是媒介提供的这种纯新闻,而且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便捷而高效地掌握人们所处的外部客观世界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已经成为人们每天的必需品,因此,纯新闻在当下的新闻媒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但是,尽管纯新闻是新闻媒介日常的报道对象,也是受众借以掌握外界动向,决定个体行为方向的重要信息,但是在当前传媒日常发达,信息极大丰富的传播环境中,纯新闻的发展也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境遇。

(二)尴尬境遇

现代社会不仅给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引领人类步入了价值多元的信息时代。当人类享受浩如烟海的信息提供便利之时,也被纷繁的信息所麻痹,相应地便渴求得到关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与理解,需要大众媒介承载事态分析、观点解读等重任。当下网络博客、播客、论坛和各种社交媒体的普及、受众理性思维能力的减退和故事化、娱乐化新闻报道的繁荣都对纯新闻报道方式提出了挑战。

CNN作为享誉全球的媒介曾经以全天24小时纯新闻不间断播出,注重报道事实本身而赢得了它在全球传媒界独树一帜的地位。当有人问及CNN的创始人泰德·特纳这位传媒巨子准备如何写其墓志铭时,他只淡淡一笑说:“我的墓碑上只需写一句话:‘更多的话我就不必说了。’”正是靠着这种纯粹的客观报道新闻事实,不加任何带有主观色彩评析的报道方式使得CNN在海湾战争中赢得独家报道权,从此名声大振。然而,当CNN面对福克斯新闻频道和MSNBC的挤压时,走上了娱乐化的新闻报道模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纯新闻报道的重新审视。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诞生以来,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在后现代崇尚的个性化与差异化话语方式的影响下,浩如烟海的信息给人类带来便利服务的同时,也着实让人们感到迷茫。错综复杂的表象后到底蕴藏着哪些本质的东西,未来社会的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趋势、面对环境的变化作为个体的受众应何去何从,这恐怕是活在当下的每个人所共有的困惑,然而这种困惑对于媒体人的日常报道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向以客观报道事实本身而赢得大众青睐的纯新闻报道方式在当下也面临了尴尬的境遇。

1.纯新闻遭遇网媒个性

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个体受众成为网络舆论观点的释放者。尤其是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网络博客的出现[5],以及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关于世事百态的个性化观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地在网络这个公共平台上发表自己对事物的个性化见解和认知结果,使现实社会中在大众传媒上没有话语表达权的各界精英人士可以展现自己对问题的精彩诠释和独到见解,而成千上万的网民每天都热衷于追逐这些个性微博,从中汲取或是搞笑的讽刺段子、或是深刻地事件剖析,抑或是预测事态的发展趋势。

而传统的纯新闻报道在客观主义、公正原则的写作指导思想之下,更多地注重新闻事实基本要素的介绍,而个性化的解读和剖析也相对较少,新闻规律要求传播媒介的报道要把事实和言论分开,即使发表的观点也要代表媒体、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进行客观而公正的分析。为了避免大众传媒报道的失实或表达之观点与分析有所偏颇,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对媒体从业者的日常报道提出了要尊重事实,避免媒体人对所报道事实进行主观的评价和解析的要求,因此纯新闻报道也一度成为媒体避免带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或是意识形态而保持客观与公正之立场的挡箭牌。但纯新闻的报道模式在网络博客的冲击之下遭遇了现实的壁垒。受众渴望着关于任一事件的精彩而独到的透视与剖析,需要明确事态发展的深层原因及趋势等,这种现实的信息需求恐怕是纯新闻报道难以承载的,而网络博客的出现恰恰填补了受众对个性化新闻解读渴求的传播空白。

2.后工业社会需要价值引导

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有言:“未来社会将是分子语用学的社会,而不会是牛顿式人类学的社会。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语言游戏——元素的异质性”。[6]兴起于西方工业社会的后现代主义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应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7]它提倡尊重差异,面对同一对象解读过程中强调依据个人的自然背景以及社会条件,比如民族、生理意识、成长环境、文化程度、政治立场等多角度切入而得出结论。正是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无中心意识的引导,使人们对事物的价值评判变得模糊且多样,对社会理想责任、国家的发展、人生的价值意义都会缺少正确的把握。正如约翰·多恩所言:“一切皆支离破碎,所有的一致性均已不复存在”。[8]

后现代主义从观念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性、反教育、反公德;从心理上看主要表现为好发泄,寻求舒适,寻找感觉,由此引发玩世不恭,强调极端自由,不愿被拘束的生活态度。尤其是人们对鲍德里亚关于“意义消解”的理解,尽管他讲意义的消失主要指的是旧的意义的消失,而他的后现代主义仅仅是后现代主义众多形态中的一种,而且是最为极端的一种,但是后现代主义毕竟在当下社会滋生了一些任意的思想和行为。在后现代社会中个体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对社会公德、社会责任甚至是个人的基本道德等都有沦丧的可能性。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普遍性的否定使人们追求极端自由、全然不顾社会规则、藐视伦理道德,它会以具体和多元化来瓦解民族的凝聚力,解除公共社会关系,最终导致社会的瘫痪。

当下在社会危机与道德层面很多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生活中各种违背社会公德的事件接连发生,不能说完全归咎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是在转型期的中国,在工业化建设远没有结束的历史关头,我国目前遇到的精神危机和道德问题,后现代主义的许多极端主张正起着助纣为虐的作用。因此生活在后现代思潮疯狂肆虐状态下的受众,面对纯新闻的报道就会有极具个性和差异化的甚至是扭曲的解读,然而在这种对正统、伦理规则的反叛原则指导下,这种差异化的解读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正确价值导向的形成等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并且是潜在的戕害。面对如此生存心态之受众,媒体需要对纯新闻从宏观层面、从正确健康角度加以解析和引导,以保证社会的有序发展。反之,纯新闻报道在受众解码过程中由于对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追求,对反传统的推崇,所获得的解码信息极有可能形成潜在的社会危机。

3.感性思维对观点的渴求

物质生产水平低下的社会状态里的人们对社会万物的认知大多来自于直接的社会体验,而当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后,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直接接触自然的能力就越来越弱,因此对社会的认知大多来自于间接的工具,而当下则尤以大众传媒为工具之首。当人类的经验与科学来自于直接的社会接触之时,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自然较强,而如今我们生活在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拟态环境里,越来越习惯于接受来自于听觉与视觉的声音、画面的感官刺激,而独立思考的理性思维能力逐渐减弱,反之,感性思维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看待世界的主导思维。

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电视人”概念,即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9]“电视人”理论很好地诠释了人与媒介所提供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对于现实的社会互动却无动于衷的真实而残酷状态。由于大众传播媒介自身传输介质的特性使其更多地注重了表层信息大量的并且是快速的传递,而忽略了对人们冷静审视、缜密思考、科学判断之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正是在大众传媒提供的图画音声环境里,人们的独立思考与辨析判断的能力不断减弱,正如陈晓明先生所言:“电视的普及和印刷物等传媒的迅速扩张,使中国的大众文化正在强有力地改变当今中国的现实状况,改变着人们的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10]当人们接触外界的信息变化更习惯于连带着有关的解释与分析一并收入大脑,而懒得甚至是没有能力再去对相关问题进行独立的带有个性的解读时,纯新闻报道将会失去市场。因此,纯新闻报道方式虽然在客观公正和时效性方面有深度报道、特写等体裁所无法比拟之优势,但在受众阅读心态与理解方式日益浮躁的当下,缺乏事态解读的纯新闻报道方式渐渐被受众所孤立。

4.故事化、娱乐化报道掀阅读浪潮

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性推动了新闻文体的不断变革,报道手法也随之不断翻新。工业化信息时代,人类生存压力异常强大,各异的世界观价值观并行交织,使人的本能价值取向渐渐暴露,正是在这种大众化的消费时代,人们对故事化和娱乐化的信息情有独钟,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下媒介的报道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和故事化的倾向。故事化和娱乐化的报道手法在价值多元的社会氛围下,在媒体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的状态下,拥有了巨大的受众市场,这对纯新闻客观、平实而缺少眼球效应的传递模式来讲是一种莫大的冲击。

新闻的故事化是指对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或人物采用连贯性,富有吸引力,能感染人的写作艺术,生动地将人和事再现出来的方法。说到故事化,富兰克林有句话:“所谓故事化,是采用故事化描写和场景设置的细致入微的展现事件当中的情节和细节,突出事件当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故事化的新闻报道方式因其对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的挖掘与细腻、传神的表达贴合当下受众的猎奇心理,更以离奇的情节、非凡的经历使受众在轻松并专注的氛围中完成了信息的解码、审美享受和接受启迪的过程。故事化报道模式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受众喜欢听故事的心理,使节目更具有针对性和接近性,牢牢锁住固定的大部分的收视群体。

娱乐化新闻是大众化消费时代比较畅销的,娱乐化新闻在内容上偏向于软性,比如名人趣事、煽情新闻、暴力事件、犯罪新闻、隐私暴露等往往是娱乐化新闻追逐的重点,甚至是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经济等硬新闻中融入故事化的写作手法以突显其软性的一面,娱乐化新闻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走煽情、刺激的路线,而这正恰恰契合了受众的猎奇需求。

受众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已经从最初的魔弹论所指出的处于完全被动接受转变到了当下有目的性选择接触媒介的阶段,而当传媒市场供过于求,受众选择成为一种可能的条件下,竞争也就是一种自然的法则了。故事化和娱乐化的新闻报道方式正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并盛行于当下,足见其对有限受众群体的占有率,而其对纯新闻报道模式的冲击也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在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由于其理性思维能力减弱的桎梏而对观点见解、事态剖析的渴求,再加之网络微博的兴起和普及、故事化和娱乐化新闻报道拥有广阔市场的冲击,都对传统的纯新闻报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纯新闻报道方式恐怕要站在宏观立场、主流价值上以相对客观而公正的姿态,在硬新闻的传递过程中融入一定的软性要素,并对客观事实进行必要的解读与价值引导,以此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寻求突破点。

(三)报道特点

首先,客观性凸显。客观性与主观性一直都是新闻写作中的经典问题,也是一直困扰新闻从业者的一对矛盾。客观性的表达既是新闻的基本原则、规律,同时它又只能是一种报道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人们所追寻。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有思想、有判断、有情感的,在对事实的选择和组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将主观的情绪带入到新闻作品中,因此,新闻成品的绝对客观几乎是做不到的。但相对而言,纯新闻因其报道的侧重点与目的更倾向于诉诸传播信息本身,所以更容易做到相对的客观性。客观事实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其中的主要要素是纯新闻关注的焦点,它以最简洁的笔法快速地向受众报告哪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其传播目的通常止于告知信息变动,无须呈现各种预测、评价和感情等,因此,其客观性的理念在纯新闻的报道手法中更容易追求。

其次,操作便捷,传播迅速。在新闻的制作流程中,往往都需要经历从线索的获得到素材的采集再到整理写作的阶段,纯新闻因为需要抓取的素材相对较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完整的信息,因为,能用纯新闻的报道手法处理的客观事实相对都是过程明晰、情节简单且终结式的状态。纯新闻对于报道主体的素质要求也不甚高,具有一般采访能力和写作功底的从业者即可获得相应的新闻素材并写作新闻成稿,无须过多地搜集相关背景资料,更无须全面地掌握相关事实等,因此,纯新闻的操作是比较便捷的,传播业比较迅速,尤其是在电子媒介中,可以根据事实的及时发生作出插播或滚动式播出。

最后,整体信息量大,个体信息量相对少。在收阅心理多元化的传播时代,既有便捷讯息的需要,也有翔实信息的渴求;既有中规中矩陈述式的需要,也有风趣幽默式表达的希望等。纯新闻这种报道手法满足的就是受众快速掌握外界动向这一需要,而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变化的未来走向、变化的具体过程等交由其他类型的报道行为去完成。因此,纯新闻对背景资料、相关关系、发展趋势等都无须作出整理与分析,相对来讲,单篇的纯新闻报道的信息量较少,所以不适合报道重大和复杂的事件。但是,在快节奏生活环境里的受众,恰恰需要这样一种报道手法,能第一时间掌握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纯新闻也正是通过这一条接着一条信息地快速发布,呈现给受众大量的信息。

二、评述式

从广义上讲,新闻不仅仅包括消息,还包括通讯和评论。评述式的报道风格以加入对客观事实的评价为特点,更多的指代的是新闻评论。纯新闻往往以快速传递客观事实的基本情况为特征,而评述式的报道主要以对事实的解读取胜。当客观事实比较重要或者事实比较复杂,抑或是事实发展尚不明朗时等,在这些情况下都需要专业的媒介组织通过专业化的渠道采集并传播相关的解读与剖析,帮助受众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公众的思想认知越来越多元,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也出现一些现象或者需要赞扬或者需要批评而进行引导,因此,往往也需要在传播一定的新闻信息后进行相应的评述。因此,评述式的报道风格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一员。它的发展经历了如下的过程:

(一)发展历程

在整个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于其大量报道的对象都是朝廷的变动情况和皇帝的日常起居活动等,而且整个古代社会,中国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时期,舆论限制比较严格,故而对其新闻传播的内容的评价几乎被屏蔽了,但是国门被打开后,对新闻信息的相关评价陆续出现在报纸上,开启了评述式新闻报道的萌芽。

形成与发展:中国的评述式新闻报道的风格在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主要体现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办报活动中。

资产阶级早期的维新思想家早在维新运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报刊上发表评述性内容的行动。像王韬1874年2月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发表了大量的论说,使该报成为我国第一份政论报刊,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政论性文体。继王韬之后在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创办的报刊中,这种阐释维新思想主张的政论性文章大量发表,同时随着维新运动的开展,对时事的点评也成为维新派关注的内容,1904年在上海创办的改良报纸《时报》就紧密配合时事要闻发表评论,开辟“时评”专栏,针对主要的新闻事件进行评价。

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各种报刊中,同样以政论文体来发表革命的主张和立场,同时由革命派报纸《民报》发起的与改良派报纸《新民丛报》的论战,更是借助政论文字展开激烈的争辩,此时的政论文字朝着越来越通俗化的方向发展着。

成熟与丰富:这主要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宣传浪潮带动的,出现的鼓舞式评述为代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曾经追随辛亥革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深刻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清醒地意识到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革命的重要性,因此以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胡适发表文章《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倡新文学等,正是这些论说的发表,所传播的新思想、新文化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制度的专制桎梏中唤醒。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此时的新闻评述更多的是一种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社论,其对各种形势、政策、成绩的阐释和评价类型居多,同时评述的模式化也比较明显。在建国初期,经历了多年战争的创伤,全国上下需要恢复和建设的领域特别多,工业、农业等各领域新的成绩不断、新的现象也不断,各种新的政策不断出台,同时各种新的要求也陆续提出,这些都使得报纸充分地运用了评论文字进行传播和解读。20世纪50年代初期,各地方各部门负责人都写作了大量的评论对各自负责的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并借助评论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出路,报刊评论在此时有了长足的发展,数量不断提升,也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是评论的繁荣期:这一阶段,不仅报刊上的新闻评述更加活跃,电子媒介也相应地开设了很多评述性的新闻栏目,评述性报道的方向更加明确,其舆论引导和监督的功能更加突出。

报刊领域中,评述性的内容更加丰富,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关注新出现的重大问题。形式上出现了多种评述的样态,有新闻评述专版,评述体裁样式不断丰富,评论专栏也出现了,公众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以个人名义撰写的评论得以传播。当下的报纸媒介新闻评论的种类异常丰富,包含了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时评等。

电视领域中,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它不仅标志着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固定的评论性栏目的问世,也标志着一种不同于报刊与广播评论的、新型的、独特的电视评论样式——电视述评的出现。它融音响、画面、文字于一体,融现场采访与即时分析于一体,融各方人士参与议论与记者点评于一体,融纪实性与思辨性于一体。虽然当时的节目形态、手法与质量还很不稳定和完善,但它的出现说明,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开始走上自己的道路。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开播,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大发展的开端。它以比以往此类节目更强烈的时效性、更生动的纪实手法、更多样的评析方式、更自觉的喉舌意识、更大的舆论监督力度。尤其是以《新闻周刊》为代表的电视新闻杂志类型的出现,按杂志的方式组织、编排内容,以传播深度新闻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社会功能,来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使得电视评论性新闻报道的风格广受欢迎。

网络言论中,大体存在着组织和个人两个群体的言论。通常情况下,有组织的言论往往都是经过团队的集体策划并经过相应的把关而传播出去的,比如政府网站、各大传媒网站、商业网站、社会组织和团体的网站等,其对相关事实的评价往往都比较系统和相对主流。但是,网络言论还有一股力量来自个体的平民,其呈现的评述态度、风格和效果与其他大众媒介上发表的评述性报道所呈现状态有很大的区别。互联网的诞生,使得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发布信息和对事实发表看法,虽然这些言论不能被称作新闻媒介的言论,但其发表的各种观点、意见借助网络的扩散性传播,特定情况下又会引起强大的舆论流,进而影响到社会现实生活,这已经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个体言论还是组织言论,网络都成为评述性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的传播平台。

(二)报道特点

首先,重在分析与评价。相对于纯新闻的报道信息而言,评述式的报道手法重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的深入分析和观点的阐释。评述式的报道手法一般或者依托于某个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或者依托某种固有的思想或者现象进行发散式的分析,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手段给受众提供一种认知和判断,帮助其了解相关事物与现象的本质。

其次,旨在引导、解惑、监督和协调。评述式的报道方式通过对客观存在进行的是非判断和评价,重在对某种社会方向进行引导;通过对尚处于发展阶段的状况或者较为复杂的事实的分析,重在实践一种解难答疑的角色;通过对各种不良的社会问题的监督批评,重在协调社会的良性运转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述评式的报道手法得到或多或少的效果。

最后,主观性强烈。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发出声音的最直接方式,通常在消息作品的报道中,要求新闻传播者将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直接呈现即可,无须对客观事实进行评价,而评论则要求传播主体将对该事实的态度直接表达出来。影响这种态度的因素很多,既有当前形势政策的影响,也有受众的困惑愿望的影响,当然更离不开传播主体对其的判断和认识。传播主体往往会根据个体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对其性质、发展等状况做出主观性的判断,因此,评述式的报道方式中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三、故事化

如果说纯新闻往往是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述评式报道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那么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则运用的表现方式相对就比较丰富。这种报道手法更多的是诉诸人的情绪体验,在娓娓道来中将信息与态度传递给受众,它符合了受众喜好听故事的收视心理,同时它也特别适合传递情节复杂的事实。

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借鉴故事的写作方法,将新闻事实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给受众,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看性,赋予新闻以一定审美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11]

新闻故事化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的《60分钟》栏目,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理念带入新闻报道的,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这种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受到了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新新闻主义”的影响。新新闻主义报道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但这种新新闻主义倡导的写作理念从诞生开始就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激烈批评,理论界一直指责以这种混淆新闻学和文学的报道方式写出来的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值得怀疑,玷污了客观、公正的崇高新闻理念,但这种报道手法深深地影响了西方记者的写作,陆续地出现了“文学性新闻”、“亲近性新闻”、“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等这样一些名词,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新新闻主义理念的影响,这种新闻写作方式的某些特点被传承了下来。当前很多新闻报道,尤其是报纸通讯和广播、电视的新闻专题往往会采取故事化的手法来传递一件有意义的事或者介绍一个人物。这种报道的手法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缘起与发展有着以下一些原因:

(一)故事化表达的成因

首先,适应传统的受阅心理。同样的一个客观事实,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传达其效果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单纯地陈述而且多是平铺直叙,侧重讲概要地告知给受众,往往会因为缺乏一定的变化而使受众放弃接收,甚至可能会招致受众对其的某种抵触,进而对一家媒介产生永久性的隔离,这主要是因为受众往往都有关注变化、关注起伏、关注冲突、关注矛盾、关注细节等收视期待。正是这种传统的收视心理决定了讲故事往往是一种保持受众持续关注一个新闻作品的有效手段。一个故事的构成往往就具有矛盾、冲突、细节等特征,能够与受众喜好听故事的受阅心理相契合。

其次,故事化手法的报偿较高。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这样一则规律:信息选择的或然率等于报偿的保证除以费力的程度,也就是耗费的时间、精力、财力等要素越少即费力的程度越低,而获得的信息量越大,内容越丰富即报偿的程度越高,那么受众选择这样的新闻报道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新闻报道主体通常都将费力程度降到最低,而把报偿尽量提高到最大值,而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就可以提高报偿的程度。因为故事化的报道手法一方面本身并不影响信息量的承载,另一方面还可让受众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将信息持续关注下去,而新闻报道一切功能的实现都要以被关注为前提,尤其是在信息过剩的传播环境中。所以,故事化的报道手法更容易保证报偿的程度。

最后,开展媒介竞争的有力武器。1978年,《人民日报》等首都8家新闻单位联合给财政部打报告,要求试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经营方针,财政部批准了这一报告,由此点燃了市场化的星星之火。此后,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广告市场高速发展,助推晚报、杂志、都市报、交通台、卫视和财经类报纸一棒接一棒,把媒体的市场化引向深入。[12]正是在媒介种类与数量不断发展的激烈环境中,无论是在报道的视角上,还是在报道的形式上,各家媒体都在推陈出新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故事化的报道手法以全新的阅读体验便应运而生,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方法引领着新闻信息呈现形式的变革。

(二)报道特点

传统新闻的呈现更多地关注到内容的准确、客观、真实等层面的规定,而对如何将事实更能引起受众的关注,更利于接收在制作形式的探索方面相对投入不足,而故事化报道手法因其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处理方式而为新闻的报道形式增添了些许新鲜的元素。

首先,冲突是手段。在你传我受的媒介发展阶段,新闻信息即使毫无技巧而言也仍然具有受众市场,但是在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不讲求报道的技艺很难在众多新闻中脱颖而出,故事化的报道手法通过冲突的设置和危机的累积等手段,充分地调动了受众的阅读期待,从而完成信息的潜移默化的传递活动。“文似看山不喜平”,关注往往首先产生于注意,故事化的新闻报道通过一波三折的矛盾冲突再来设计悬念链条,通过悬念构筑事件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引导受众的接收兴趣。可以是人物与外界的冲突,也可以是来自人物内心的冲突,总之,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将事件发展始终放在冲突中曲折前进。

其次,重视场景、对话、心理等的描写。故事化新闻的报道中抽茧剥丝下来会出现一个信息的内核,这也是报道本身要传达的核心。但如何将这个重要的核心信息以最具成效的方式告知给受众,是故事化报道手法解决的问题。故事化手法主要受到的是文学创作技巧的启示,所以,比较注重人物之间的对话、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人物活动或事件发生的环境的描写,这些状态中往往都蕴含着一定的,与主要事实相关的次要信息,通过这些相关信息的描摹来传达一定的认识或者评价,使受众更直观地了解到事实的详细情况。

最后,诉诸情绪体验。情绪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同样的客观事实,带有情感性的讲述往往能瞬间激发受众的某种情绪体验,从而与新闻故事的某个人物或者某种场景相契合,进而产生一定的理解和认同。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这种情感既包括人物的情感,也包括故事情节运行产生的情感,甚至还包括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赋予的情感。而情感是抽象的,需要借助具体的事情或者事物来承载,在故事化新闻的写作中,这种情绪往往裹挟在人物的命运、生活的环境、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载体中,可能是比较隐蔽的,需要受阅者的体验还原。但相对于事实作用于受众的理性认知而言,故事化的报道手法更多的是调动和满足受众的情绪阅读的体验。

尽管这种报道手法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受阅兴趣,在传播效果方面也更容易被接收,但是这种报道方式如运用不当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如大量地借鉴了文学创作的笔法,尤其是在情节的安排方面主观能动性参与过多,容易干扰作品本身客观性程度的体现,同时故事化的报道手法容易使报道流于表面等,需要理性的运用这种报道手法。

四、娱乐化

新闻报道重在传递外部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相对而言,只要将新闻信息交代清楚即可,但是随着新闻竞争的不断加剧,也因为受众的阅读口味不断变化,信息的单纯传递方式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这些客观现实,因此,就催生了很多新的报道样态,其中对事实进行娱乐化的处理便是一种。

娱乐化的资讯或者节目本身是适应受众阅读心理,也是适应社会客观演化实际的一种需要,尤其是伴随物质的极大丰富,娱乐性的软性精神内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娱乐性的因素也渗透到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中。

新闻的娱乐化通常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这些新闻资讯本也应是媒介报道的重要内容,但在报道的视角和表现的方式上,呈现出某些刻意而为、制造噱头、放大细节等行为,为获取一定的轰动效应,在其舆论引导和社会价值方面存在着潜在的不良影响。当下的传媒格局中,娱乐性节目或者带有娱乐色彩、娱乐成分的资讯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相对减少,都是这种新闻制作理念导致的。

新闻娱乐化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一批在政治上、经济上独立的廉价报纸的出现,其内容主要是简短、通俗,政治色彩弱,人情味、趣味性浓的社会生活内容,其中不少新闻还带有故事情节。到了19世纪末,这种伴随大众化报纸的煽情之风达到了最高点,随后是黄色新闻的泛滥。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传媒狂炒辛普森杀妻案、前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绯闻案,是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作品。而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始于1981年1月1日,《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此后,周末版、星期刊盛行,随后90年代中后期的以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报热潮的出现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推向了高潮,并不断蔓延到各媒体,包括迅速发展的网络。

(一)新闻缘何会娱乐化

娱乐化的新闻报道手法之所以能够广泛流行,并占据一定的受众市场,和传媒的商业化和受众的接收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传媒商业化的催生。

报纸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在大众的信息获取空间中充当着领军角色,当20世纪20年代广播诞生后,人们预测报纸将要消亡。但当20世纪30年代电视问世后,广播将要被电视取代的声音充斥一时,可是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和21世纪初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媒体相继诞生后,人们又为传统三大媒体开始了新一轮的担忧,但这些媒介形态并没有互相取代,依然积极地调整其发展策略,努力地扬长避短,共同发挥着新闻信息的传播作用。但正是这些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传媒的存在,构成了彼此之间激烈竞争的局面。

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传媒业竞争更为激烈,在传媒企业化运营的理念下,在保证新闻传播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各家媒介都积极努力地进行业务与经营管理的创新之路,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我国的媒体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企业经营的策略,开始出现了商业化趋势。

其次,本能阅读心理的契合。

这种本能的心理既包括受众天生的好奇心理,也包含了受众喜好轻松自在的接收新闻信息的心理,同时也涉及受众寻求刺激的受阅心理。娱乐化的新闻中往往关注的都是相对软性色彩较为浓重的事实要素,无论事实本身是软新闻还是硬新闻,都努力地从中寻找软性的侧面或者角度进行挖掘、传播,尤其是硬新闻的报道,也会在内容或者形式上找寻“软着陆”的突破口,因为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满足受众的本能阅读习惯和愿望。像一些名人新闻,受众往往具有明显的好奇心理,不但对其发生的重要事件格外关注,甚至连对其婚恋、生日、喜好等日常行为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犯罪新闻报道中,人们更愿意关注其具体的犯罪过程,对一些暴力或者惨烈的细节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等,这些都促使着媒介在报道类似新闻过程中,对新闻的主要构成关注度不够,反而对容易激发受众看点的细节进行娱乐化的处理。

(二)报道特点

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媒介在对新闻信息进行娱乐化的处理过程中,使得该新闻样态表现出了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内容上侧重挖掘软性要素。

新闻的分类比较庞杂,其中根据新闻报道与人们生存、生活的关系程度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时间性强,诸如生产、经济、政治、军事等。“软新闻”时间性相对不强,与人们物质生活关系不那么密切,主要供人们娱乐消遣,诸如一些娱乐性、社会性新闻等。在新闻的娱乐化报道手法上,一方面媒介将注意力大多放在软性新闻上,竭力展现软新闻带给人消闲娱乐的因素,另一方面在处理硬新闻过程中,也尽量从情感、人性、人文等角度发掘硬新闻中的这些软要素进行传播。

其次,形式上讲求故事性与情节性。

新闻的娱乐化处理,其主观传播想要达成吸引受众,引发一定的关注等传播效果,除了在内容努力挖掘具有娱乐色彩的事实或者角度外,在形式上尽量以讲故事的方式,靠情节取胜。相对而言,纯粹的事实基本要素的交代,相关背景的介绍、数字的罗列都可以表达丰富的信息,但不容易被受众所愿意接收,但是讲故事的方式,讲述有情节的事情就容易锁定受众的注意力,突出报道新闻中的软性内容,用细节支撑起报道,通过设置相应的悬念,凸显事实中的趣味性或者刺激性、煽情性的内容,以吸引受众的注意。

最后,刊播形式讲求娱乐化。

无论是纸质媒介上还是电子媒介中,新闻的娱乐化报道都是重要的成员。信息本身的娱乐化处理还需在刊播形式上加以突出,其效果才能达成最大化。比如纸质媒介中通过不同颜色表达不同的情绪,通过特殊图形的使用表达不同的氛围,通过不同风格稿件的排列布局表达一些关系,通过不同字体字号的运用表现的态度等都是一些娱乐化的表现。比如电子媒介中通过细节的特写,解说词的调侃,主持人的表情,节目宣传口号,节目内容的设定等都会体现一定的娱乐色彩。

(三)负面效应

新闻的娱乐化报道方式关注事实软性内容,形式上讲求故事性,这本身并无可厚非,它能够拉近受众与事实之间的距离,具有贴近性,还能激发受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与参与热情,同时这种报道手法也充分地体现了对受众的重视,长期以来,新闻报道的内容多是与受众距离遥远的,其视角也多是高高在上的,但娱乐化的报道手法有一种亲切感,传播主体与受众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而传达、教育的色彩淡化了,这些都是娱乐化报道手法带来的益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一些不当的娱乐化的新闻报道手法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新闻信息服务的有效性下降。

服务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使命,媒介每时提供的信息情况都是受众和国家据以作出相应决策的重要依据,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对受众都是一种服务。尽管在生活节奏比较快,生活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受众对软性新闻信息情有独钟,这本身也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但是在比例上媒介应有恰当的把握。软性新闻本身具有娱乐性的色彩,是媒介报道的重要构成,但是当媒介上大量地出现这种软性新闻,或者是刻意地在硬新闻的报道中找寻、糅合一些软性要素来传播,甚至是对严肃的硬新闻报道的量明显下调,这些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且是长久性的危害的。社会的发展既需要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软性新闻,但相对而言,其硬新闻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是其不断前进的必需品,这些信息的服务性更为强烈和直接,因此,内容上过度的娱乐化会降低新闻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其次,表现形式过度软化。

新闻报道的严肃性、重要性和理性的启迪等都是广大新闻从业者的主要目标,这并不排斥其在表述方式上进行创新性的变革,但是娱乐化的新闻处理方式在表现形式上过度软化,使得新闻的服务、引导与教育等功能的实现大打折扣,如网络新闻中,受众通常首先接触和点击的都是新闻标题,然后才会阅读链接,这种通过标题来选择是否要注意哪条信息的阅读方式,使得网络新闻在标题制作上过于突出某些刺激性或者奇异性、煽情性的字眼,以此来吸引受众,如分明是阐释人生不同层次的精神境界的观点解读,而标题恰恰是“性,你敢看吗?”,这种过度娱乐化的处理方式,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受众对基本信息的获取。这里仅以“说新闻”这种报道手法的形式表现为例来阐释。

“说新闻”这种节目形态天然地依附于电子媒介而存在,最早是借助电视这个平台开创的,1998年凤凰卫视推出的《凤凰早班车》是国内第一档“说新闻”节目,拉开了电子媒介播报新闻方式的变革序幕,无论是广播还是网络都对这一全新的新闻节目播报方式纷纷效仿,一时间使得“说”新闻的方式得到了迅速的推广,“说新闻”的节目形态受到了强烈的追捧和效仿, 2011年1月1日,凤凰中文台又开播了一档新节目《倾倾百老汇》,融合了更多的娱乐要素来传播偏严肃的时政新闻,将脱口秀的节目要素融进“说新闻”的样态中,开创了“说新闻”节目样态的新模式,也将“说新闻”的节目样态推向了发展的高潮。自“说新闻”的样态诞生至今其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17个年头,这期间“说新闻”的样态经历了从最初的诞生到纷纷的效仿,在经历了一定的繁荣的同时也引起学界和业界的深刻认知和全面反思的过程,尤其对这种新闻播报样态存在的过度娱乐化倾向给予了关注。

“说新闻”的播报方式中过度的娱乐色彩主要体现在:对新闻内容的选取多倾向于社会新闻,且多多关注这些新闻中煽情的、刺激的,甚至是低俗的内容来进行公开化的传播和解读;对新闻的表述口吻经常出现调侃意味;主持人对节目的驾驭能力几乎没有体现,多数都是对团队策划与拟定好的文字稿件原封不动地复述;主持人服饰与造型、道具等都过于娱乐,比如有穿着马褂的、有穿得过于暴露的、有梳着较为怪异新奇发型的,还有使用折扇、堂木的等,这些过于娱乐化的要素掺杂在“说新闻”的节目形态中,使得其失去了原本依靠主持人的过硬素养对重要新闻进行解读的节目本质,变得不伦不类,哗众取宠。因此,应回归到新闻传播的本质上,对严肃的重要的时政新闻给予关注、提供大量的时效的服务性硬新闻,同时依靠主持人对事件的深刻理解与解读来扭转“说新闻”节目的过度娱乐色彩。

第三,对受众心理的错误引导。按照拉斯韦尔对传播具有的舆论监督、社会引导和文化传承的功能的界定,新闻信息的传播同样或直接或间接地肩负着这些责任,尤其是新闻信息的导向作用在社会认知、价值取向多元的当前社会尤显重要。新闻媒介对信息的某种处理方式,如事实角度的选取、观点评价的侧面以及播报的风格都会在受众舆论中形成一股强大的认知,甚至是某个重要的、敏感的事件的不当传播往往会借助网络平台迅速蔓延,造成恶劣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程度,尤其是面对严肃性新闻的娱乐化处理,对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错误引导,过于娱乐化的操作,使受众流于各种热闹、各种刺激、各种情绪,社会责任感渐渐缺失,冷漠、娱乐地对待重要的社会事件等,这些都与新闻报道的过度娱乐化有着一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媒体的社会责任是缺位的。

总之,新闻的娱乐化在新闻的贴近性、趣味性等方面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充分地尊重了受众的受阅心理,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错位也应被关注并及时进行调整。一方面,从媒体从业者角度看,作为把关人的媒介组织要严格对新闻进行控制,对那些没有实质的服务性信息,单纯从娱乐角度甚至是媚俗的,带有哗众取宠色彩的稿件要坚决甩掉;作为奋战在新闻一线的新闻信息采集者同样要对新闻事实的采集进行认真的筛选,严格遵照新闻制作的规律,坚守新闻的真实性的前提下,保持新闻的格调,坚持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更要遵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用新闻的专业主义理念约束自身,保证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高质量。另一方面,从新闻的接受者角度而言,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是很重要的环节,善于甄别新闻信息的质量,自觉抵制过度娱乐化的新闻报道,使之渐渐缩小。总之,传播者与接受者共同努力,双管齐下,为新闻的传播营建良好的氛围。

综上所述,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其在成为新闻进行传播后就演化成被认知和被架构的事实,受众是通过大众媒介建构的信息来了解客观世界的,这种建构的过程,就是对客观事实进行处理的过程。从对事实所选取的报道手法上看,新闻信息的传播经历漫长的纯新闻阶段,自报纸诞生开始直到当下,纯新闻都活跃的传媒舞台并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服务性的作用;在政论新闻繁荣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评述式的新闻报道在繁荣的政论文体中孕育,经历政党新闻时代进入到和平建设时期,逐渐的脱离政论文体分化为独立的边报边评和纯然以评论为主的评述样式;伴随着改革开放,传媒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业界与学界对新闻报道方式进行了不断地探索,更是适应受众阅读口味的变化和社会的变动,故事化和娱乐化的报道方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尽管对新闻信息的处理手法各异,它们各具优势,当然在操作过程中也同样都面临着一些尴尬的境遇,但新闻信息报道手法的多元化格局,毕竟给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尝试,伴随着各种报道手法的不断调整和更新,未来新闻信息将会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