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评论的各种变化

新闻评论的各种变化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各种变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作为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的直接反映,新闻评论也在急剧地变化和发展。导致新闻评论发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和国家在政治上发生的重大变革。此外,新闻评论在表现形式上由程式化向个性化的发展变化,也与社会政治空气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各种变化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作为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的直接反映,新闻评论也在急剧地变化和发展。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题材的多样性

从评论内容看,正在从题材单一化向题材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以前,新闻评论尤其是党报党刊的评论在题材上带有较为明显的单一化倾向,即特别偏好重大的政治问题,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文章发表后也往往能够产生重大的政治影响。撇开政治上的是非不论,这里略举数例:“文革”前《人民日报》发表的“九评”,1965年《文汇报》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1991年《解放日报》发表的“皇甫平”系列评论,等等,所评所论无一不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发表之后都曾产生重大的政治影响,不仅在当时出现了轰动效应,而且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仍然令人记忆犹新。

自从1992年中国步入市场经济以后,能够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评论在不知不觉之间日渐消失。从整体上看,新闻评论正在由题材单一化走向题材多样化,即选题的视野更加宽广,评论的内容更加丰富,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新闻评论相对减少,贴近广大读者口味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多。如今风头正盛的“时评”,就属于政治色彩相对淡薄、比较贴近大众口味的新闻评论。即使是党报党刊上发表的涉及重大政治问题的新闻评论,在措辞上也越来越平和,过去那种慷慨激昂的论争腔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和风细雨的论述语调。

导致新闻评论发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和国家在政治上发生的重大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政治运动此起彼伏,阶级斗争常抓不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尽管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已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但由于社会发展的惯性作用,党内和社会上对于某些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仍然争论不休,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仍然是非不断。这些社会现实反映到相关的新闻评论上,必然是浓厚的政治色彩、激烈的论争氛围。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次“谈话”彻底澄清了许多重大的理论是非,一举结束了“姓社姓资”一类的政治论争,从而实现了全党全国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的大统一,开创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国家从此进入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新闻评论自然没有什么可以引发轰动效应的“政治文章”可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百姓衣食住行等寻常话题的文章逐渐多起来了,评论题材的多样化于是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同过去相比,当今的新闻评论视野更加广阔、题材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富于建设性和专业性,也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了。尤其是那些针对某一新闻事实的所谓“时评”,更是空前地拓展了新闻评论的视野,极大地吸引了广大读者的眼球,从而成为评论领域独树一帜的新军。

二、个性写作的张扬

从表现形式看,正在从写作程式化向写作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是为内容服务的。评论文章的写作也是如此。一定的文章内容派生出一定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文章内容也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文章内容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庄重严肃的政治评论,需要严谨大气的表现形式;准确严密的经济评论,需要朴素大方的表现形式;轻松宽泛的社会评论,需要自由活泼的表现形式。当然,评论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只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将其绝对化。

既然文章的内容决定着文章的形式,那么,1992年以后新闻评论在内容上的发展变化,就必然要引起其表现形式的变化。因为题材上的单一化必然导致写作上的程式化,题材上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写作上的个性化。此外,新闻评论在表现形式上由程式化向个性化的发展变化,也与社会政治空气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1992年以前,由于新闻评论的题材大多是严肃而重大的政治问题,由于政治空气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新闻评论工作者为了保证文章的安全稳妥、避免自身的政治风险,必然在语言表述上力求四平八稳,在谋篇布局时不惜千文一面。“文革”时期出现的“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的状况,就是此种心态及其结果的极端表现。表现形式上的程式化体现在新闻评论的文章结构上,就是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三段论”模式:第一,是什么?第二,为什么?第三,做什么?所谓“是什么”,就是亮明文章的观点,提出某一目标或任务;所谓“为什么”,就是阐释其意义或论证其正确性;所谓“做什么”,就是指明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的具体途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三段论”的文章结构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成为一种普遍的固定模式就难免有些令人生厌。

1992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我国社会迅速进入转型时期和信息时代,全方位大容量的信息流无孔不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扩大,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过去那种居高临下、单向灌输的空洞说教已没有市场,而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传播形式则大受欢迎。这正是网络评论迅速兴起且影响剧增的根本原因。为适应媒体市场的这一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的新闻评论,不仅在题材上日益多样化,在表现形式上也更加生动活泼,评论写作的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电视评论,其节目主持人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个人魅力,使电视评论赢得了较多的受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此外,某些都市类报纸的评论也在逐渐兴起,其表现形式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在网络评论、电视评论异军突起、精彩纷呈的同时,党报党刊也在继续发挥着它们在评论方面的传统优势。近几年来,许多党报针对一些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所发表的重头评论,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写作上也具有鲜明的个性。《人民日报》署名为“任仲平”的重头评论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湖南日报》近几年来的编辑部文章,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三、作者队伍的普及

从作者队伍看,正在从作者职业化向作者大众化的方向发展。1992年以前,由于题材的相对单一化和政治化,新闻评论的写作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专业性,需要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素养,一般人写不了也不愿意写新闻评论,因而其作者队伍完全是职业化的。那时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基本上是“本报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所为,业余作者所写的评论一是数量较少,二是作者经常是一些“老面孔”,三是作品范围多限于一些专栏言论。

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方针以后,各级各类媒体的新闻评论都出现了广开言路的可喜态势,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观念正在由“为民众说话”向“让民众说话”的方向转变,新闻评论的作者队伍也在由职业化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时至今日,普通公民在媒体上发表言论,不仅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而且也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意、把握舆情的重要渠道。

新闻评论作者队伍的大众化首先体现在网络媒体上。众所周知,网络论坛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在网络论坛上,无论何种身份、性别、年龄的人,均可就某一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自由地发表评论。近几年来,在以人民网、新华网为代表的众多网络媒体上,不时可以读到一些思想深刻、观点鲜明、见解透辟、文采飞扬的评论文章,而且,随着国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上网人数的急剧增长,网络评论的社会影响正与日俱增。当然,网络评论存在着一个加强管理、严格把关的问题。

新闻评论作者队伍的大众化同样体现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就报纸而言,新闻评论的作者队伍已经悄悄地突破“本报评论员”的局限,逐步扩大到社外文人及其他社会阶层。近两年来在全国报界兴起的“时评”热,其实质是广大报人为适应时代要求而改进评论报道的结果。比如沿海地区的《解放日报》、《南方日报》、《大众日报》等省级党报,以及内陆地区的都市类报纸,每星期都有2~5个时评专版,其作者多是报社外面的,且来自四面八方和士农工商各个阶层。此外,报纸专栏专版言论的作者队伍也呈现出明显的大众化趋势。在电视媒体上,像“央视论坛”等电视节目,受邀嘉宾与节目主持人围绕一个新闻热点或社会问题各抒己见,实际上就是一种大众化的新闻评论节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