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焦循《易学三书》解读

焦循《易学三书》解读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讲将集中讨论焦循的《易学三书》,旨在验证我们的易卦解构框架,在解答“元问题困扰”方面,能否提供更便利、更自洽、更易懂的诠释。英和,焦循同时代的一位硕儒和高官,是位识者,在替《易学三书》作的序言中他说,“诸经皆可理释,而易必由数推”,有点睛之妙。精研数学的焦循,在《易学三书》的独特贡献主要集中在第三书《易图略》里,篇幅最短,然而最精致、最堪玩味,作者以为是全书的精粹所在。

至此,我们大致上完成了易卦解构的框架建构,解说了解构的思路和方法,诠释了易卦的大、小循环这些“元”问题。这些工作是围绕六十四卦的卦象展开的,几乎没有涉及卦名、卦辞、彖辞、爻辞,以及周易在《经》、《传》的阐述。

然而,自汉而下,易学者始终在探寻卦象和卦辞之间的关系。六十四卦的符号系统,整体上究竟代表着什么,各卦之间怎样联系,及其卦辞爻辞彼此之间如何对应,却一直没能找到圆满的解答。以至于易学的卜筮功能——人们以《易经》为指引在不确定性下做选择求发展,成为它最主要的应用功能——始终形成不了一个坚实的根基。正如开篇时我们就指明的那样,航行于茫茫大海,罗盘和经纬是否准确可靠,能否获得人们信赖,带给求问者信念和安慰,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疑惑。

我们在读易学著作,即便顶级大师的经典时,会油然体验得到这类“元问题”的困惑。前面几讲我们尝试解析了几部名著,如朱熹的《周易正义》(第十九讲)、胡渭的《易图明辨》(第十八讲)、黄宗羲的《易学象数论》和来知德的《周易集注》(散见于各讲)等等。本讲将集中讨论焦循的《易学三书》,旨在验证我们的易卦解构框架,在解答“元问题困扰”方面,能否提供更便利、更自洽、更易懂的诠释。

焦循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易学大师,家学渊源,毕生专研《易经》《易传》,成果汇集成厚重的《易学三书》,名倾一时,在当时广受称誉,被评为“凿破混沌”的一部巨著,“直达圣人之旨”。该书的独特贡献,在于比较明确地提出要解答“元问题”——卦象和卦辞(广义的,包括彖辞爻辞等所有的文字解释)之间有无联系,是怎样联系的。

时人赞焦循探索的“石破天惊”,因为他依据各卦(相应)爻位的阴阳互变来验证周易里卦辞的含义。英和,焦循同时代的一位硕儒和高官,是位识者,在替《易学三书》作的序言中他说,“诸经皆可理释,而易必由数推”,有点睛之妙。精研数学的焦循,在《易学三书》的独特贡献主要集中在第三书《易图略》里,篇幅最短,然而最精致、最堪玩味,作者以为是全书的精粹所在。

“易图略叙目”里,焦循是这样自述的,“余学《易》所悟得者有三,一曰旁通,二曰相错,三曰时行。此三者,皆孔子之言也。孔子所以赞伏羲、文王、周公者也……余初不知其何为‘相错’,实测《经》文《传》文,而后知比例之义出于‘相错’。不知‘相错’,则比例之义不明。余初不知其何为‘旁通’,实测《经》文《传》文,而后知升降之妙出于‘旁通’。不知‘旁通’,则升降之妙不著。余初不知其何为‘时行’,实测《经》文《传》文,而后知变化之道出于‘时行’。不知‘时行’,则变化之道不神。未实测全《易》之先,胸中本无此三者之名……测之既久,益觉非‘相错’、非‘旁通’、非‘时行’,则不可以解《经》文《传》文,则不可以通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意。”

其意思甚明,必须在实测上下功夫,找出《经》、《传》的文字叙述的底蕴。焦循的解答反映在前两书《易通释》和《易章句》,方法却在第三书里面;必需通过爻变形成的卦之间的“旁通”、“相错”、“时行”等关系,才有可能解经悟道,明白卦辞的奥义。

因此,我们将集中讨论《易学三书》的根基——《易图略》,从而展开《三书》的介绍和评析。后人在总结焦循的旁通学说后认为,他主要的法则和步骤为:

·旁通卦须是阴阳爻两两相对的;

·旁通卦的阴阳转换须按次序进行;

·旁通的目的是使得每一爻各正其位。

(可参见《易学三书》,李一忻点校,九州出版社,2003年)

《易图略》所列出的“图”(参阅该书的前五卷),其实只是列表而非图像。由于篇幅所限,本讲将展开图一、二、三、四的研讨。先来看他的“旁通图一”。这是焦循的主要贡献所在,突破了周易里的对卦限制,是以“变”的原则——同位爻的阴阳互变来构成对卦的,而非“覆”、“变”两个原则的杂用。如此构成的32对“错卦”,被焦循称为“旁通卦”,列于“旁通图第一”。

图22.1

焦循的“旁通”学说,是对东汉易学大家荀爽、虞翻的拓展延伸。错卦在焦循是“最彻底的”旁通卦,以他的话,是“六爻俱变”,1、2、3、4、5、6爻在每对错卦的前卦和后卦是阴爻和阳爻的互变。下文中为了表述的清晰易解,我们用数字来标记爻位,初爻为1、二爻为2……上爻为6,便利讲述三爻纯卦和六爻重卦。

这32对“最彻底的旁通卦”列出有如下表:

上列的32对卦,就是我们在反复论述的,是以“变”一个原则构成的。细心的读者会发觉,图22.1里对焦循的排序做了调整。调整有两个层次:A.重排了对卦的顺序;B.调换了若干对卦的前卦和后卦。

A层次的调整同焦循的学说没有任何出入,因为他完全没有理会到易卦的大循环问题。哪对卦在哪对卦之前或之后,不是焦循的旁通学说所要关切的;B层次的调整,即把某些对卦的前、后卦互换,目的在于分清阳仪卦(前卦)和阴仪卦(后卦)的二元对立、相反相成的关系。而焦循的孰前孰后之分,主要出于“失道”或“当位”的爻的数目的考虑,大致而言,以“失道”爻数少的为前卦。若“失道”和“当位”的爻数均为三条,焦循的前、后卦关系和我们列出的就大致相仿了。关于B层次的调整,下文在解析“当位失道图第二”和“时行图第三”时,还将有所论列。

图22.1里的对卦的相对位置,我们用二维的平面方图可以看到很清楚,对继续讨论“八卦相错图第四”亦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把图20.4再次列出有如下图22.2:

图22.2

每对错卦,也就是焦循“六爻俱变”的旁通卦,在上面的方图里都相偶成中心对称。乾卦—坤卦、既济—未济固不必说,鼎卦—屯卦、大过卦—颐卦、临卦—遁卦……莫不如此。在第六讲里我们已经有过比较详尽的分析:一对错卦,前卦的列序和行序(a,b),则后卦的列序和行序必为(7-a,7-b)。例如,同火风鼎卦(5,6)成对的屯卦必在(2,1),是水雷卦;地泽的临卦(0,4)则同天山的遁卦(7,3)构成对卦等等。

为了界定明确,姑且称其作“六级旁通”——所有六条爻都发生了阴阳互变。更准确一点,我们也可以把焦循的“旁通图第一”称为“相错图第一”,因为其中列出的对卦是根据“变”为唯一原则——同爻位的所有六条爻的阴阳全然相反——构成的错卦。基于同样的理由,焦循的“八卦相错图第四”似可改名为“交错图第四”,会更加准确些,它们是“相错图”里的六级旁通卦,分别做了三条爻——1-2-3爻(下卦)——的阴阳互变,相反否定而成的结果。

譬如,天天的乾卦(7,7)的上卦结合(或称为“交于”)地地的坤卦(0,0)的下卦,就成了天地的否卦(7,0);而坤卦(0,0)的上卦结合乾卦(7,7)的下卦,就成了地天的泰卦(0,7)。

重卦里面,1-2-3爻构成下卦(内卦),4-5-6爻构成上卦(外卦)。之所以建议改称其为“交错”,实质上是把一对错卦(六级旁通)的前卦的下卦(1-2-3爻)同后卦的下卦(1-2-3爻)交互置换。(若是把两者的上卦(4-5-6爻)进行互换,得出的结果是同样一对交错卦,但前卦和后卦被对调了。)总之,是本卦的下卦和其对卦的下卦交错结合而成。

焦循深谙易卦乃两个三爻卦重叠之理,他把图四称为“八卦相错图”,因为相错卦乃错卦的上、下卦的交错组合,而无论上卦还是下卦都是八纯卦之一。他的理解,对于我们多次提到过的,解构易卦的根子乃在八卦的道理,是个佐证。

由于置换改变的爻数是三条,交错后得到的一对卦是原来这对错卦的“三级旁通”。例如,八卦里水—火相错,水水坎卦(2,2)—火火离卦(5,5)的“三级旁通”卦是水火既济卦(2,5)和火水未济卦(5,2)。又如,八卦里雷1—风6、山3—泽4相对,所以与泽风大过卦(4,6)—山雷颐卦(3,1)交错而成的,是泽雷的随卦(4,1)和山风的蛊卦(3,6)。结果“八卦相错图第四”可以简化成下图22.3。

图22.3

与上图对照来看,在方图22.2里很容易找到交错的两对错卦。交错而成的两对错卦必是占据着一个矩形的四个顶角,而互为错卦的两卦一定在对顶的两个角上。譬如,(1,3)小过—中孚(6,4)—(1,4)归妹—渐(6,3);(0,1)复—姤(7,6)—(0,6)升—无妄(7,1)的关系,余皆如此。而且,主轴线上的任何一对错卦,与之交错的那对错卦必在辅轴线上,它们的矩形是正方形。坤—乾—泰—否是如此,坎—离—既济—未济是如此,(3,3)艮—兑(4,4)—(3,4)损—咸(4,3)、(1,1)震—巽(6,6)—(1,6)恒—益(6,1),也同样如此。

也就是说,一对错卦,其列序和行序分别为(a,b)和(7—a,7—b),那么它们的交错卦的列序和行序就分别为(a,7—b)和(7—a,b)。取方图里的任何一卦,譬如说,水山蹇卦(2,3),我们立即就能找到它的错卦,火泽睽卦(5,4),也能立即找到蹇卦—睽卦的交错卦就是(2,4)的水泽节卦和(5,3)的火山旅卦。蹇—睽—节—旅分别占据着一个矩形的四个角。

用数字方位(列序及行序)代表方图中相应位置的卦,从而一目了然地看出易卦之间的关联,比起焦循的文字叙述,更要简洁便利。数字表达(和计算机的数值处理)较之文字描述的优势,在解析焦循的“时行”和“比例”时,更是表现无遗。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来校勘书在撰写、编辑、排印上的疏失。对于《易学三书》里究竟如何实测《经》文《传》文,并验证焦循的探究诠释是否在理,带来很多助益。下文在焦循的“当位失道图第二”和“时行图第三”的解析中,提供了说明。

易学的传统主张,1—3—5爻为阳爻、2—4—6爻为阴爻,是“当位”,否则就是“不当位”或“失位”,即焦循称之为“失道”者。为什么如此诠释,始于何时,是解读《易经》的一个关键“子问题”。焦循认为这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所言,是理解他们的“真意”之核心。伏羲、文王、周公有没有这样说过,不清楚,至少孔子没有这么讲过。遍查《易传》十翼之书,我们找不到“当位”和“失道”的说法。(作者阅读十分有限,敬请有识者告知补正。)

焦循的一个主要原则,“旁通之目的是使得每一爻各正其位”的论述,是在“当位失道图第二”和“时行图第三”里展开的。全部64个易卦,六爻尽得其道者,仅既济一卦;尽失其位者,也只有既济的错卦——未济一卦。纵观其余31对错卦,每对十二条爻里,也必有六条“当位”、六条“失道”;“当位”的爻数在1、2、3、4、5之间,“失道”的爻数显然是6减此数;一对卦的前卦和后卦,两者的“当位”和“失道”的爻数正相反。既济—未济最是简洁,既济卦的“当位”和“失道”的爻数分别是6和0,相应的,未济卦的“当位”和“失道”爻数则分别为0和6。

焦循关切的核心,是每个卦怎样来向尽得其道的既济卦靠拢。例如,需卦,只有2爻“失道”,所以只要进行“一级旁通”,把2爻上的阳爻置换成它的对卦晋卦的5爻的阴爻,就成了既济卦。以焦循的说法,是“(需)二之晋五”。而晋卦则需要“五级旁通”,要把“失道”的1、3、4、5、6爻置换成需卦的4、6、1、2、3爻,才能旁通成既济卦,即焦循所要求的,“(晋)五之需二、初之四、四之初、三之上、上之三”,才能达到目的。又如,夬卦,有2、4两爻“失道”,所以要进行“二级旁通”:把2、4爻置换成剥卦的5、1爻位的阴爻,从而旁通成既济卦,需要经过“(夬)二之剥五、四之剥初”。而剥卦则需要“四级旁通”,要把“失道”的1、3、5、6爻置换成夬卦的4、6、2、3爻,方能旁通成既济卦,也就是他说的“(剥)五之夬二、初之夬四、三之上、上之三”之后,才能达到目的。

向既济卦靠拢,减低“不当位”的爻数,实质上,就是上卦向水旁通、下卦则向火旁通。水在上卦,尽得其位,若在下卦则尽失其位;而火正相反,在上卦则尽失其位,在下卦则尽得其位。从水火的既济卦和火水的未济卦,应该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从坎卦—离卦旁通到既济—未济看得尤其清晰:它们都是“三级旁通”。坎卦的下卦的水置换成离卦的下卦火,是经过了1—2—3爻互变的“三级旁通”;而离卦,上卦的火置换成坎卦的上卦水——4—5—6三爻的互变,也是“三级旁通”。又如,乾卦—坤卦也是做了“三级旁通”后:在乾卦是2—4—6爻的置换(“(乾)二之坤五、四之坤初、上之坤三”);在坤卦,则要经过1—3—5爻的置换,“(坤)五之乾二、初之乾四、三之乾上”,方可最终旁通到既济卦。

若是坎卦做了4—5—6爻的“三级旁通”、离卦做了1—2—3爻的“三级旁通”;或是乾卦做了1—3—5爻,坤卦做了2—4—6爻的“三级旁通”,则沦为了未济卦。火上水下的未济卦,六条爻均不在“正位”,可能是把易学应用于卜筮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

很显然,“分阴分阳”,确定哪个是阴仪卦哪个是阳仪卦,是非常要紧的。按焦循的意思,64个易卦,经过若干级的旁通,都可以臻于既济卦。但若不加区分,没分清楚某对错卦的阴仪、阳仪,或者没分清某卦的上卦和下卦,胡乱置换的话,旁通反而会进一步“失道”,导向未济卦,岂不哀哉!

至于所有的卦经过若干级的旁通之后,最终达到“既济”,是否就完满了?对此的看法,焦循本人是很有保留的。他说,到了既济,“其道穷矣。此‘亢龙’所以为‘穷之灾’也。此吉变凶也。”说明了他对易卦的周流变易,循环无已的道理是有着深刻的理解的。也就是说,“未济”实乃时行之一环,未见得一定不好。

为了便利进行各级的旁通,我们把八(纯)卦的旁通关系列表如下图22.4,可以非常简易地从方图的方位找到所生成的旁通卦。

从下图可以看得很清楚,六级旁通是两个三级旁通的组合,1—2—3爻变是下卦的三级旁通,4—5—6爻变是上卦的三级旁通;二级旁通是两个一级旁通的组合;四级旁通是一个一级旁通和一个三级旁通,或四个一级旁通的组合;五级旁通则是两个一级旁通加上一个三级旁通。

以需卦—晋卦旁通到既济卦为例。需卦是水上天下(2,7),只有2爻一条爻失道,需要“二之晋五”。从图22.4,在变中爻的一级旁通栏里,天7旁通至火5,就成了既济卦(2,5)。晋卦是火上地下(5,0),1、3、4、5、6五条爻不在“当位”,要“五之需二、初之四、四之初、三之上、上之三”,才能旁通到既济卦。下卦要经过二级旁通,上卦要经过三级旁通,从图22.4也一下子就可以查出,下卦从地0到火5,上卦从火5到水2,于是旁通到了(2,5)的既济卦。

其实,爻的置换是相互独立进行的,哪条爻先变或后变并没有差别。例如,晋卦的下卦地0旁通到火5,是先变1爻呢还是3爻,结果都一样是火,只是中间的路径有所不同:先1爻再3爻,是地0—雷1—火5,而先3爻再1爻,则是地0—山3—火5。晋卦的上卦火5三级旁通到水2,是先变1爻再2爻再3爻呢,还是先变2爻再3爻再1爻呢?结果也都是同样的,不过中间路径有所不同而已。按1-2-3的顺序,是火5—山3—风6—水2,而按2—3—1的顺序,则是火5—天7—泽4—水2,或是火5—天7—(二级旁通)水2。

图22.4

据此,上文里引述的焦循第二条法则,“旁通卦的阴阳转换须按次序进行”,在绝大多数场合是多余的。

焦循在解释“八卦相错图第一”时说,“《传》云:‘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凡爻之已定者不动,其未定者在本卦。初与四易,二与五易,三与上易,本卦无可易,则旁通他卦。”也是多余的。所谓“定”者,是指该爻已是“当位”,无需变。如果是“未定”的,则依据本卦相应爻位来变动。

譬如,晋卦的2爻“已定”,已是当位的阴爻,不需要动;5爻是阴爻,“不当位”,需要动。但“二与五易”,本卦的2爻也是阴爻,变不了——“无可易”,就得“旁通他卦”,以它的错卦——需卦的2爻(阳爻)来变动。而1爻(阴仪)和4爻(阳爻)都不“当位”,所以本卦可易,“初之四、四之初”,1爻置换成4爻,4爻置换成1爻,就都“当位”了。

其实不需要绕圈子,不在“当位”的爻,依据其错卦的相应爻位来变动就可以了。这样,焦循书里的“五之需二、初之四、四之初、三之上、上之三”,实质同“晋五之需五、晋初之需初、晋四之需四、晋三之需三、晋上之需上”是等价的。理解这一层关系,要晓畅得多。因为错卦是“六级旁通”,相应爻位上阴爻阳爻全都是对立的,而且只有二元,非阴即阳、非阳即阴。所以更直截了当,晋卦的1、3、4、5、6五条爻不在“当位”,直接进行阴阳置换,就可以(五级)旁通到既济卦了。

除了阴爻当在“阴位”(2—4—6爻)、阳爻当在“阳位”(1—3—5爻),传统的卜筮还以1—4、2—5、3—6爻位上的阴爻、阳爻互异者为“应”,阴爻、阳爻相同者为“敌”。“应”则亨通,而“敌”则蔽塞,意义大不相同。

结合“当位”—“失位”和“应”—“敌”关系的说法,我们知道,“应”者必是两爻皆“当位”或两爻皆“失位”。而“敌”者必有一爻“当位”另一爻“失位”,并且“失位”的那爻不能由“当位”的另一爻来进行置换,因为“无可易”。以上文提到的需卦为例,2爻阳爻“失位”,不能够置换成与之相“敌”的5爻(同样是阳爻,但“当位”)而变成阴爻,而是要置换成其错卦——晋卦的5爻(阴爻)才行。反观晋卦,1爻(阴爻)和4爻(阳爻)相“应”,但均失其位,因此是“可易”的。但是很明显,按照统一的法则,分别和需卦均在“当位”的1爻(阳爻)和4爻(阴爻)置换,则要简捷得多。

读者有兴趣,可根据图22.4来摩挲把玩,轻易就能找到各级旁通卦。由于焦循的文字表达和方法上的局限,《易学三书》并不容易读。作者就曾觉得它相当费解,琢磨旬月,才汇总出图22.4,不但可以作为理解的捷径,而且给开发电脑软件、处理易卦解构等问题,带来很大的便利。

这样,我们解读了焦循的“当位失道图第二”和“时行图第三”,对“比例图第五”也做了导读。《易图略》卷五的第五张图表的讨论,需要相当的篇幅,我们有机会将作专题展开。

有读者或许会说,焦循的法则不是很明白浅显吗,何“石破天惊”之有?如果对易学的历史有所了解,估计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这里略微谈谈我的看法。

焦循是博学深思之士,祖辈和孙辈也都熟研儒经,要从传统诠释的框架中挣脱出来,是非常之不简单的。他的《易学三书》,写了十数年(四十二岁至五十三岁),是他毕生探索《易经》的精炼,真知卓识不难想见。那么他的突破,艰巨又在哪里呢?周易里64卦乾—坤……既济—未济的32对排序(上经15对、下经17对),长久以来被视作当然的范式,束缚牢不可破。[1]焦循的旁通学说能从中解脱出来,奠基于以“六爻俱变”原则构成的32对错卦,不能不说是需要灼见和勇气的。而且他明确认识到六爻重卦乃八卦的叠加,指明了震(雷)—巽(风)、艮(山)—兑(泽)也是两两旁通,同乾(天)—坤(地)、坎(水)—离(火)是一样的。这个认知,对于根植在周易里的震—艮、巽—兑成对,以及长久以来盘踞人们认知的(文王)后天八卦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焦循的另一个突破,同样意义重大。他规定了爻的阴阳互变,只能是“二与五易、初与四易、三与上易”。即六爻重卦中,下卦的初爻只能同上卦的初爻置换,下卦的中爻只能同上卦的中爻置换,而下卦的上爻只能同上卦的上爻置换。即爻的变易,只能发生在1—4,2—5,3—6爻之间。而长久以来儒家释经的见解,1、2爻代表地道,3、4爻代表人道,5、6爻代表天道,已是易学牢固的共识。以此推理的话,2—5、1—4、3—6的互易岂非人、地、天的混杂?于是就变得不可能了。

而在焦循的认知里,我们可以推测,1爻和4爻、2爻和5爻、3爻和6爻,代表着同一类的事理。“三才而两之”,重卦里面,若下卦的初爻代表地、中爻代表人、上爻代表天,那么上卦的初(4爻)、中(5爻)、上(6爻)也同样应该如此。只有这样,1—4、2—5、3—6的互易在逻辑上才能够自洽。焦循依据1爻同4爻、2爻同5爻、3爻同6爻的互易旁通来“实测”《经》文《传》文,至少就儒家的释经传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注释】

[1]易经的卦为什么分为上下两段——上经30卦、下经34卦,历来众说纷纭,至今是个谜。
明儒来知德提出一个相对合情合理的解说。他从卦体(亦可称为卦形)出发,认为独立的卦体只有36个。卦体所谓是“独立”的,是指一个卦象自下而上和从上到下,即从“覆”的角度看起来的两个卦,卦体其实是同一个。如此,综卦的前后两卦,独立卦体只是一个而已。譬如,周易里的屯卦和蒙卦在周易里是一对(综卦),独立的卦体却是一个。但另一对(错卦)颐卦和大过卦,独立的卦体则是两个。前面曾多次讲到,颐和大过是无从构成综卦的,乾—坤、小过—中孚、坎—离也是这样。
来知德提出,32对卦里,综卦28对——28个独立卦体;错卦4对——8个独立卦体,总计36个独立的卦体。上经里有3对错卦,12对综卦,所以有18个独立卦体;下经里有1对错卦,16对综卦,也有18个独立卦体,故并不失衡。
俞琰(元,1258—1314)在《读易举要》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解释。他也认为,依照卦序中“二二相偶,非反即覆”的规律,将六十四卦错综简约为三十六个卦体,以使上下经的卦体各为十八个。
通过研析讨论,我们知道用变为唯一原则,所有32对皆为错卦,阴仪32卦阳仪32卦,本不需要这样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