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图书馆学专业解读

图书馆学专业解读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招收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数量比较少。目前,该院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档案学和编辑出版学4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和信息资源管理5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建立了体系完备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

图书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21世纪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实和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既系统掌握现代图书馆管理技术,能够在各级各类图书文献部门从事文献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又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并对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图书馆学专业的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研究方向有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数字图书馆技术与管理和知识组织研究。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历史等角度出发,研究图书馆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组织形式、工作规律等理论性问题,探索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政策、法规以及科学管理等。

表2.3.9 2009—2011年我国部分院校图书馆学专业报录比

【注】表中信息由编者根据相关院校研究生院信息整理而成;“报录比”为当年录取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表示该院校数据信息暂缺。

招收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数量比较少。根据表2.3.9统计得出,2009—2011年我国部分院校图书馆学专业报名总人数约为602人,最终录取人数约为167人,报考录取比例约为27.74%。可以看出,图书馆学专业考研竞争比较激烈。

在上述院校中,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专业每年录取的人数都不多,只有2~4人,报录比因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不同而不同,但连续3年都低于20%,说明其竞争比较激烈。与此相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和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图书馆学专业考研报名人数多,录取人数也多,报录比连续3年基本都在30%以上;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学考研报录比连续3年也都在30%以上,2009年甚至高于60%,竞争较小。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前身为1947年由王重民教授创建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学院目前下设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分类编目、情报技术5个教研室和1个图书情报管理研究室,配有计算机房、实习室、图书资料室等,实习室有实习用书1万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有微型计算机、复印机、打字机、声像设备和文献保护设备等。图书资料室收藏中文专业图书2.3万余册,外文专业图书2 000余册,中文专业期刊90种共1 210册,外文专业期刊61种共572册,此外,还收藏非正式出版物和零散资料。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该专业已形成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培养模式,成为全国最优秀的图书馆学专业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许多知名学者,如王重民、刘国钧等教授,曾在该专业任教。该专业于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除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外,该专业目前着力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等领域。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27年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和1940年增设的图书馆学专科,是全国最早兴办图书情报的教学机构之一。从1978年开始,该校陆续重建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并逐渐形成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培养模式。目前,该院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档案学和编辑出版学4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和信息资源管理5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建立了体系完备的图书情报教育模式。

信息管理学院现有在编的教职员工56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3人,讲师7人,博士生导师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中国社科情报学会常务理事2人,中国科学管理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信息系统学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1人,全国高校图工委期刊委员会副会长1人,省政协常委1人,中国阅读学会会长1人,中国图像图形学会理事1人,中国竞争情报学会理事1人。

该学院注重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从2003年以来,该院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92项,其中国家社科招标、教育部招标、国家社科重点和“863项目”、“973项目”、科技支撑子项目9项,国家级和教育部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42项,各类委托项目和横向项目94项,累计科研经费2 7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 880篇,专著48部,近五年发表一流期刊论文64篇,获得省部级奖励27人,获得教学成果奖励8人,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9篇,教育部或省级创新人才3人,各类学术奖励60多人。

该学院越来越重视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该学院与国际上31所顶尖图书情报学院建立了广泛学术合作,并与10多所港澳台和海外知名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鼓励学术互访、学生交流和资料交换。

此外,信息管理学院还建有“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基地”“新闻出版总署南京大学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保密培训基地南京分基地”四个国家级基地;“南京大学信息产业研究所”“南京大学信息技术开发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三个校级研究机构;建有“信息数字化集成实验室”“情报分析综合实验室”“多媒体技术研究实验室”等研究型实验室和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室;该院与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正筹建数字图书馆联合实验室、网络出版实验室和出版研究院。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现有3个本科专业,即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档案学。目前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档案学和信息技术4个教研室,3个专业实验室、2个多媒体教室、2个微机室,共有160台机器可供学生上机实习。文献资料中心拥有中外图书1万余册,中外文期刊70余种。该院有1个“信息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是河南省重点立项建设的学科。同时,还拥有郑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信息管理学院有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占专任教师的66%。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6人,占专任教师的53%。2人分别担任教育部档案学、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被确定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被确定为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被确定为郑州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经过近30年的发展,信息管理学院已经成为河南省名副其实、优势明显、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档案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级各类档案局(馆)、各类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以及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声誉使该系受到众多致力于报考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青睐。

除了上述院校,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河北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院校的图书馆学专业也都值得考生报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