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诸子第十七

诸子第十七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段简述子书的名义、性质,指出子书是英才们“入道见志”之书。第三段着重论子书的文辞风格。先是分别列举《孟子》、《荀子》等十八种子书的文辞特点,说明许多子书除“入道见志”外尚有其文学价值。第四段指出子书的特色,认为它们可以垂诸不朽,笔端饱含感情,寄托着刘勰自己写作《文心雕龙》企图垂名千古的怀抱,故被纪昀评为“隐然自寓”。又有《伊尹说》二十七篇,属小说家。《汉书·艺文志》有《孟子》十一篇。

本篇评述先秦至魏晋的子书。全篇可分四段。第一段简述子书的名义、性质,指出子书是英才们“入道见志”之书。第二段着重论述先秦子书的思想内容。先是指出战国以前的少数子书,出自后人追记。接着列举孟轲、庄周以至青史子等九流十家的著作,揭示其内容特色。说明魏晋的子书内容流于枝蔓琐碎。认为子书内容,有的纯粹,有的踳驳(其区别标准大致根据儒家思想),要求读子书者取纯粹而去踳驳,“弃邪而采正”。其中对子书中所包含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采取了否定态度,认识比较偏狭。第三段着重论子书的文辞风格。先是分别列举《孟子》、《荀子》等十八种子书的文辞特点,说明许多子书除“入道见志”外尚有其文学价值。接着列举《新语》、《新书》等六种汉晋子书。其间中肯地指出了两汉以来的子书多依采前人之说,不及先秦子书那样“自开户牖”,富有创造性。但把先秦子书优胜的原因指为“去圣未远”,则是不适当地抬高了圣人的作用(《辨骚》篇开头也有“去圣之未远”语)。第四段指出子书的特色,认为它们可以垂诸不朽,笔端饱含感情,寄托着刘勰自己写作《文心雕龙》企图垂名千古的怀抱,故被纪昀评为“隐然自寓”。

本篇第二段提到小说家的《青史子》,但第三段论子书文辞风格时,却没有提及小说。汉魏六朝时代,小说的数量质量均颇可观。即如《世说新语》一书,文学性就相当强。按此书出自刘宋初年的刘义庆,衡以《文心雕龙》全书评述作家作品,大抵迄于东晋,自不能述及;但《世说新语》前驱《语林》,乃东晋裴启所撰,亦未提及。可见刘勰对这类小说是不重视的。这类小说均用散文写作,从崇尚骈体文学的标准看来,它们缺乏辞藻、对偶、声韵之美,即缺少文学性。同样是通俗性文学,刘勰用专篇评述谐辞、隐语,而对魏晋南北朝小说不予齿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骈体文学的审美标准。

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1]。太上立德,其次立言[2]。百姓之群居,苦纷杂而莫显[3];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4]。唯英才特达[5],则炳曜垂文[6],腾其姓氏[7],悬诸日月焉。

[1]入道:深入研究道。见志:表现思想。

[2]“太上”二句:《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晋国范宣子问鲁国的叔孙豹什么是死而不朽,叔孙豹回答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太上:最上。立德:树立德行。立言:著书立说。

[3]显:显达。

[4]疾:憎恶。章:彰明。

[5]特达:超出于众人之上。

[6]炳曜:光彩照耀。垂文:文章流传下来。

[7]腾:显扬。ft

诸子的著作,是深入研究道且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书。要想不朽,最好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著书立说。平民百姓群居生活,苦于纷纭繁杂无法显达;君子处于世上,恨自己的名声德行不能显耀。只有才华卓越的人,才能文章光彩照耀,流传后世,使他的姓名显扬起来,犹如日月高悬。

昔风后、力牧、伊尹[8],咸其流也[9]。篇述者,盖上古遗语,而战代所记者也[10]。至鬻熊知道[11],而文王咨询[12],余文遗事,录为《鬻子》[13],子目肇始,莫先于兹[14]。及伯阳识礼[15],而仲尼访问[16],爰序《道德》[17],以冠百氏[18]。然则鬻惟文友[19],李实孔师[20],圣贤并世,而经子异流矣。逮及七国力政[21],俊乂蜂起[22]。孟轲膺儒以磬折[23],庄周述道以翱翔[24],墨翟执俭确之教[25],尹文课名实之符[26],野老治国于地利[27],驺子养政于天文[28],申、商刀锯以制理[29],鬼谷唇吻以策勋[30],尸佼兼总于杂术[31],青史曲缀于街谈[32],承流而枝附者[33],不可胜算,并飞辩以驰术,餍禄而余荣矣[34]。暨于暴秦烈火[35],势炎昆冈[36],而烟燎之毒,不及诸子[37]。逮汉成留思[38],子政雠校[39],于是《七略》芬菲[40],九流鳞萃[41],杀青所编[42],百有八十余家矣。迄至魏、晋,作者间出,谰言兼存[43],琐语必录,类聚而求,亦充箱照轸矣[44]。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45],述道言治,枝条“五经”[46]。其纯粹者入矩[47],踳驳者出规[48]。《礼记·月令》,取乎吕氏之纪[49];《三年问》丧,写乎《荀子》之书[50];此纯粹之类也。若乃汤之问棘,云蚊睫有雷霆之声[51];惠施对梁王,云蜗角有伏尸之战[52];《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53],《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54]:此踳驳之类也。是以世疾诸子混洞虚诞[55]。按《归藏》之经[56],大明迂怪[57],乃称羿毙十日,嫦娥奔月[58]。殷《易》如兹,况诸子乎?至如商、韩[59],六虱、五蠹[60],弃孝废仁,轘药之祸[61],非虚至也。公孙之白马、孤犊[62],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63],非妄贬也。昔东平求诸子、《史记》,而汉朝不与[64];盖以《史记》多兵谋,而诸子杂诡术也。然洽闻之士[65],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极睇参差[66],亦学家之壮观也。

[8]风后:相传为黄帝相。《汉书·艺文志》有《风后》十三篇,属兵家,为后人依托。力牧:相传为黄帝臣。《汉书·艺文志》有《力牧》二十二篇,属道家,为后人依托。伊尹:商汤之相。《汉书·艺文志》有《伊尹》五十一篇,属道家。又有《伊尹说》二十七篇,属小说家。

[9]咸:都。

[10]“篇述”三句:说上述三书可能是战国时代的人根据上古传说记录成书的。篇述:指托名风后、力牧、伊尹的篇章著述。战代:战国时代。

[11]鬻(yù)熊:楚的先祖,周文王师。知道:懂得道。

[12]文王:周文王。咨询:征询请教。

[13]《鬻子》:《汉书·艺文志》有《鬻子》二十二篇,属道家。又有《鬻子说》十九篇,属小说家。

[14]“子目”二句,说以“子”为名的书,没有比《鬻子》更早的了。兹:此。

[15]伯阳: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16]仲尼访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孔子曾“问礼于老子”。仲尼:孔子字。

[17]爰:于是。序:此处是著作之意。《道德》:《道德经》,即《老子》。

[18]冠:开头。

[19]鬻惟文友:指鬻熊为周文王之师。友:朋友。

[20]李实孔师:就孔子问礼于老子而言,老子是孔子之师。

[21]力政:即力征,以武力互相征伐。

[22]俊乂(yì):俊杰。乂,有才德的人。蜂起:如群蜂纷飞而起。

[23]孟轲:孟子,战国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有《孟子》十一篇。膺(yīng):服膺,衷心信服。磬折:弯腰似磬,形容恭敬。磬,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形状弯曲。

[24]庄周:庄子,战国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有《庄子》五十二篇。翱翔:飞翔,这里指《庄子》文章风格飘逸奔放,思想自由不羁。

[25]墨翟(dí):墨子,战国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汉书·艺文志》有《墨子》七十一篇。确:瘠薄,引申为艰苦。

[26]尹文:战国时名家学者。《汉书·艺文志》中有《尹文子》一篇,属名家。课:考核。

[27]野老:战国时隐者,耕种于田野,因以为号。《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七篇,属农家。地利:农家主张治理国家的人自己也要种地。

[28]驺子:驺衍,即邹衍,战国学者,其学说主阴阳变化,认为盛衰兴亡,都随金、木、水、火、土五德为转移,属阴阳家。《汉书·艺文志》有《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天文:驺衍喜谈天及阴阳五行。

[29]申:申不害,战国时韩昭侯之相,主刑名之学。《汉书·艺文志》有《申子》六篇,属法家。商:商鞅,战国时秦孝公之相。《汉书·艺文志》有《商君》二十九篇,属法家。刀锯:刑具,此指严酷的刑罚。理:法则。

[30]鬼谷:鬼谷子,战国人,因隐居于鬼谷(地名)而得名。相传为苏秦、张仪之师。《隋书·经籍志》有《鬼谷子》三卷,属纵横家。策勋:记录功勋。

[31]尸佼(jiǎo):战国学者,属杂家。《汉书·艺文志》有《尸子》三十篇。

[32]青史:青史子,战国时小说家。《汉书·艺文志》有《青史子》五十七篇,属小说家。曲缀:详细缀辑。街谈:《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33]枝附:像枝条附于主干。

[34]餍(yàn):满足。

[35]暨(jì):及。烈火:指秦始皇焚书。

[36]势炎昆冈:如火烧昆仑山那样玉石俱焚。语本《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炎,烧。昆冈,昆仑山。

[37]不及诸子:说没有烧诸子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百家语”(即诸子书)也在被烧之列,刘勰可能采用的是王充《论衡·书解》的说法。

[38]汉成:汉成帝。留思:留意,指汉成帝曾派人去各地搜求古籍,并令刘向加以整理。

[39]子政:西汉学者刘向字。雠(chóu):校勘文字。

[40]《七略》:刘向、刘歆父子先后整理图书,刘歆最后完成图书分类著作《七略》,其中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芬菲:以百花盛开形容著作之多。

[41]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萃:聚集。

[42]杀青:用火烘烤青竹简,去掉水分,再行书写,这样可以防蛀。此谓写定。

[43]谰言:诬妄之言。

[44]箱:车箱。照轸(zhěn):装在车上光彩照耀。轸,车后横木,此指车。

[45]本体:指诸子著作述道言治的基本内容。

[46]枝条“五经”:“五经”的枝条。

[47]入矩:符合“五经”的规范。

[48]踳(chuǎn)驳:驳杂。出规:不合“五经”的规范。

[49]“《礼记·月令》”二句:说《礼记·月令》是从《吕氏春秋·十二月纪》的首段抄合而来。吕氏之纪:指《吕氏春秋》中的《十二月纪》。《吕氏春秋》,战国秦相吕不韦使其门客编著而成,属杂家。

[50]“《三年问》”二句:说《礼记·三年问》是从《荀子·礼论》的后半部分抄录的。《荀子》:战国思想家荀况所著,属儒家。

[51]“若乃”二句:《列子·汤问》中说,夏革对商汤说,有一种叫焦螟的小虫,群居在蚊子眼睫毛上,蚊子感觉不到,最善于辨声音的师旷也听不到它的任何声音,而黄帝与容成子修道后,能听到它的声音像雷霆般响。棘:即夏革,《庄子·逍遥游》作“棘”。

[52]“惠施”二句:《庄子·则阳》中说,惠施向魏王引荐魏国的贤人戴晋人,戴晋人说蜗牛左角上有触氏国,右角上有蛮氏国,两国为争夺地盘而战,死者数万。惠子:惠施,战国梁国之相。梁王:即魏惠王,因迁都大梁而称梁惠王。

[53]《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的著作,属道家。今本《列子》可能是魏晋人伪托。移山:指《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事。跨海:《列子·汤问》又说海中有方丈、蓬莱等五座山,龙伯国的巨人只要跨几步就到达了。

[54]《淮南》:《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和门客共同编成。《汉书·艺文志》列入杂家类。倾天折地:《淮南子·天文训》:“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55]疾:厌恶。混洞虚诞:杂乱空虚,荒诞不实。

[56]《归藏》:殷代的《易》。

[57]迂怪:迂阔怪诞。

[59]商:商鞅。韩:韩非子,战国思想家,法家集大成者,《汉书·艺文志》有《韩非子》,属法家。

[60]六虱:六种害虫,喻危害政治的六种事情。《商君书·靳令》:“六虱:曰礼乐,曰诗书,曰修善,曰孝弟,曰诚信,曰贞廉,曰仁义,曰非兵,曰羞战。”说“六虱”却有九件事,可能有衍文。五蠹(dù):五种蛀虫,喻危害君主的五种人。《韩非子·五蠹》中说学者(主要指儒者)、言谈者(政客)、带剑者(游侠)、患御者(近侍之臣)、商工之民为国家的蛀虫。

[61]轘(huàn)药之祸:车裂、毒药之祸。指商鞅被秦惠王杀死,用车肢解尸体,韩非被李斯用毒药毒死。轘,车裂之刑。

[62]公孙:公孙龙,战国诡辩家。白马、孤犊:《列子·仲尼》载,公孙龙曾对魏王说:“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犊,小牛。

[63]魏牟:魏公子牟。据《庄子·秋水》,公子牟讥讽公孙龙为浅井之蛙。鸮(xiāo)鸟:恶鸟,喻奸邪之人。《庄子·秋水》原文为井蛙,可能是刘勰误记。

[64]“昔东平”二句:据《汉书·宣元六王传》记载,汉宣帝子东平王向汉成帝上疏求《太史公书》(即《史记》)和诸子书,成帝问大将军王凤,王凤认为诸子书有的反经术,非圣人,有的明鬼神,信怪物;《太史公书》有战国纵横权谲之谋等,不宜给诸侯王。不与:不给。

[65]洽闻:见闻广博。

[66]睇(dì):此谓观览。参差:指各家子书内容风格不同。ft

从前的风后、力牧、伊尹,都是这一流的人物。题名为他们的篇章著作,大约是上古留传下来的他们的话,到战国时代被记录下来的。到鬻熊懂得道,周文王向他请教,留传下来的文辞和事迹,被记录成《鬻子》,诸子的名称,没有比这更早的了。到了老子精通礼,孔子前去请教,于是老子叙写《道德经》,开了百家著述的头。那么鬻熊是周文王的朋友,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圣人和贤人同一时代,他们的著作则分流为经书和子书了。到战国时代各国争雄,才俊之士纷纷而起。孟轲用恭敬虔诚的态度服膺儒家学说,庄周以飘逸豁达的方式阐述道家哲学,墨翟坚持节俭刻苦的教义,尹文考核名称与实际相符与否。野老主张在耕种中治理国家,驺子用阴阳五行来谈论政治,申不害、商鞅用严酷的刑法为治国的法则,鬼谷子主张靠能言善辩来建立功勋,尸佼综合总括各家学说,青史子详细地缀辑街谈巷语,继承这些学派的人就像附于主干上的枝条一样,数不胜数,都发挥自己的辩才宣扬各自的学说,以此获取丰厚的俸禄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到了暴虐的秦始皇焚书,就如昆仑山上的大火烧得玉石俱焚一样,但蔓延的火势,却没有烧到诸子之书。到汉成帝留意古籍,命令刘向加以校对整理,于是《七略》著录的诸子之书如百花争艳,九家学派的著作像鱼鳞般萃集,定稿编录的,有一百八十多家。到了魏晋时代,子书作者不断出现,虚妄的话也被保存,琐细的内容必定记录,如果按类收集的话,也要装上几车,光彩照耀了。然而繁富的著作虽然积累许多,但基本内容还是易于概括的,它们阐述各自的道,议论如何治理国家,都是“五经”的分枝。其中内容纯正的,合乎经书的思想,内容驳杂的,越出了经书的范围。《礼记·月令》取自《吕氏春秋·十二月纪》的首段;《礼记·三年问》的内容,原本写在《荀子·礼论》之中:这些是内容纯正的一类。像《列子·汤问》中记商汤问夏革,说黄帝和容成子能听见蚊子睫毛上的小虫发出如雷霆的声响;《庄子·则阳》中记惠施推荐的戴晋人对梁惠王说,蜗牛两个触角上的两个国家发生死了几万人的战争;《列子·汤问》中有愚公移山、巨人跨海的记述,《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共工怒触不周山而天倾地斜的说法:这些是内容驳杂不正的一类。因此世人讨厌诸子书的杂乱空虚、荒诞不实。按《归藏经》大谈迂阔怪诞之事,说羿射死了十个太阳,嫦娥奔向月宫。殷代的《易》尚且如此,何况诸子的书呢?至于商鞅说危害国家有六种虱子,韩非说为害君主有五种蛀虫,他们背弃了孝道,废除了仁义,商鞅被车裂、韩非被毒死,杀身之祸并非偶然。公孙龙有关“白马”、“孤犊”的诡辩,言辞虽巧于理不通,魏公子牟把他比作邪恶的鸟,并非无端的指责。从前东平王向汉王朝求诸子书和《史记》,但朝廷不给;因为《史记》中多有用兵的谋略,而诸子书杂有诡诈之术的缘故。然而见闻广博的人,应该抓住诸子之书的主要方面,欣赏它的文采,消化它的内容,抛弃其中的邪说,采纳正确的观点。尽量观览这些内容形式不同的子书,也可说是学术家的大观了。

研夫孟、荀所述[67],理懿而辞雅;管、晏属篇[68],事核而言练[69];列御寇之书[70],气伟而采奇;邹子之说[71],心奢而辞壮[72];墨翟、随巢[73],意显而语质;尸佼,尉缭[74],术通而文钝;《鹖冠》绵绵[75],亟发深言[76];《鬼谷》眇眇[77],每环奥义[78];情辨以泽[79],文子擅其能[80];辞约而精,尹文得其要[81];慎到析密理之巧[82],韩非著博喻之富;《吕氏》鉴远而体周[83],《淮南》泛采而文丽[84]: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之大略也。若夫陆贾《新语》[85],贾谊《新书》[86]扬雄《法言》[87],刘向《说苑》[88],王符《潜夫》[89],崔寔《政论》[90],仲长《昌言》[91],杜夷《幽求》[92],或叙经典,或明政术,虽标论名[93],归乎诸子。何者?博明万事为子[94],适辨一理为论[95],彼皆蔓延杂说[96],故入诸子之流。夫自六国以前,去圣未远,故能越世高谈,自开户牖[97]。两汉以后,体势浸弱[98],虽明乎坦途[99],而类多依采[100],此远近之渐变也[101]

[67]孟:孟子。荀:荀子。

[68]管:管仲,春秋时齐桓公之相。《汉书·艺文志》有《管子》八十六篇,属道家。晏:晏婴,春秋齐国大夫。《汉书·艺文志》有《晏子》八篇,属儒家。属篇:著作。

[69]核:核实。

[70]列御寇之书:即《列子》。列御寇:战国道家学者。

[71]邹子:即驺子。

[72]心奢:思路夸张。

[73]随巢:墨子弟子,《汉书·艺文志》有《随巢子》六篇,属墨家。

[74]尉缭(liáo):战国学者。《汉书·艺文志》有《尉缭子》二十九篇,属杂家。

[75]《鹖(hé)冠》:《汉书·艺文志》有《鹖冠子》一篇,属道家。鹖冠子,春秋时隐士,以鹖羽为冠,故号。绵绵:长远。

[76]亟(qì):屡次。

[77]眇眇:高远。

[78]环:围绕。奥:深奥。

[79]辨:明辨。泽:润泽。

[80]文子:春秋学者,老子的弟子。《汉书·艺文志》有《文子》九篇,属道家。擅:专。

[81]要:要领。

[82]慎到:战国学者,《汉书·艺文志》有《慎子》四十二篇,属法家。析:分析。密:精密。

[83]鉴:识鉴。体:体系。

[84]泛采:广泛地采纳。《淮南子》为刘安集门客共同编撰而成,属杂家。

[85]陆贾:汉初学者,著有《新语》二十三篇,《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

[86]贾谊:汉初作家,有《新书》五十八篇,《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

[87]扬雄:西汉末作家、学者,有《法言》十三篇,《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

[88]刘向:西汉学者,有《说苑》等,《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

[89]王符:东汉学者。《潜夫》:即《潜夫论》。

[90]崔寔(shí):东汉学者,著有《政论》。

[91]仲长:仲长统,东汉学者,著有《昌言》。

[92]杜夷:东晋学者,著有《幽求子》。

[93]标:标出。

[94]博明:广泛阐明。

[95]适:只。

[96]蔓延杂说:意谓牵涉到许多方面。

[97]“越世高谈”二句:超越当代,高谈阔论,自成一家。户:门。牖(yǒu):窗。

[98]体势:体制气度。浸:渐。

[99]坦途:此指儒学。

[100]依:依傍。采:采拾。

[101]远:指春秋战国时代。近:指汉代以来。ft

研究孟子、荀子的论述,道理完美文辞雅正;管仲,晏婴的著作,述事可靠语言简练;列御寇的书,气势壮伟文采奇丽;邹子的学说,思路夸张文辞宏壮;墨翟、随巢的著作,意义明白语言质朴:尸佼、尉缭的文章,道理通畅文句钝拙;《鹖冠子》议论深长,常有深刻的言论;《鬼谷子》含义高远,往往围绕深奥的意义进行阐述;情理明辨而润泽,文子专具这种才能;文辞简约而精当,尹文子能得其要领;慎到分析精密道理显示的巧妙,韩非著述广譬博喻体现的丰富;《吕氏春秋》识鉴远大而体系周备,《淮南子》博采众说而文采富丽:这些概括了诸子百家的精华文采,以及文辞风格的大体情形。至于陆贾的《新语》,贾谊的《新书》,扬雄的《法言》,刘向的《说苑》,王符的《潜夫论》,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杜夷的《幽求子》,有的阐述儒家经典,有的说明政治方略,虽然标出“论”名,仍然属于诸子之作。为什么呢?广泛阐明各类事物的书为子书,仅仅辨明某一方面道理的文章为论,上述这些书都牵涉到各个方面杂议各种事情,所以归入诸子的范围。战国和战国之前,离圣人的时代不远,所以那时的子书能超越当世高谈阔论,自开门户独立成家。两汉以后,子书的体制气度逐渐衰落,虽然作者们明白儒学这条平坦之道,但所作大多依傍采纳,这就是子书由远到近的逐渐演变了。

嗟夫,身与时舛[102],志共道申[103],标心于万古之上[104],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105],声其销乎!

[102]舛(chuǎn):不合。

[103]申:申说。

[104]标:表现。

[105]靡:烂,此处指消失。ft

唉,诸子自身虽然与时不合,但志向却在著作中得到了申说,他们在古代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思想,而且通过著作把这些思想传递到千年以后,金石可以消亡,但声名难道会消逝吗!

赞曰:丈夫处世,怀宝挺秀[106];辨雕万物[107],智周宇宙[108]。立德何隐[109],含道必授[110]。条流殊述[111],若有区囿[112]

[106]挺秀:挺拔秀出,不同凡响。

[107]辨:辩。雕:雕饰。

[108]周:全,遍。

[109]何:多么。

[110]含道:怀抱道术。

[111]殊述:不同的表述。

[112]区囿:不同范围。ft

总之,大丈夫生于世上,拥有学问如怀抱宝玉,出类拔萃;宏辩之才可以雕饰万物,充满智慧能够遍观宇宙。建立德行多么隐约,怀有道术必须传授。流派不同表述不一,各家学说自有不同的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