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要让师范生更多地理解自己

要让师范生更多地理解自己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教师职业对师范生没有吸引力,这绝不代表今日的教师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师范生大多只有十七八岁,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从本乡本土的过去和现在,不难看到自己选择教师职业的价值。在师范学校,最重要的是要奠定师范生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和科学基础,并创造条件尽可能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得到发挥和巩固,使之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或职业理想。

法国的卢梭、捷克的夸美纽斯、中国的陶行知,以及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对教育和教师都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几年前,有人曾做过民意测验,结果表明:中国21种全民所有制职业中,人们认为教师的形象是最好的。然而1990年9月,我校政教处曾对全校同学做问卷式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表

续 表

由表可见,报考师范的目的大部分是脱离农村和解决就业问题,对教师地位的看法大部分人认为太低、不满意或持无所谓的态度;师范生中热爱教师职业的约有63%,从来不爱的只占36%;大部分师范毕业生都愿留在城镇;在学习动机上,50%的学生刻苦学习是为了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约有22%的人是为了考大学。

对于中等师范学校来说,出现上述情况是很自然的。可以说,大多数是认识问题,这不仅是一个需要我们全体师范教师认真去解决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全社会应当关注的社会问题。例如,事实上存在着城乡差别,同样是当小学教师,在城镇和偏远乡村,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有天地之差,福利待遇大有差别。

但是,教师职业对师范生没有吸引力,这绝不代表今日的教师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还应当看到,历来就有轻视教师和尊师重教两种社会思想,“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儿王”,这是旧社会对教师职业认识的写照。新中国成立后,轻视教师的思想逐渐被湮没了,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左”的思想开始干扰着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至“十年动乱”到了顶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尊重人才、尊重教师蔚然成风,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得到恢复,并确立了“教师节”。但是,在新形势下,“读书无用论”又悄然复萌,使人们不禁感到教师可敬但不可当。然而,毋庸讳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战线上出现的又一个最佳时期。党、政府和社会各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和关心过教育,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到农村党支部,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懂得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懂得教育的重要。这是我们党的一大进步。”[1]

这些历史,我们应当向师范生讲清楚,使他们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教师这支庞大的知识劳动大军,会越来越显示它的雄威且日益受到人们的尊重。

尊师重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的文明水平越高,人们越会尊重教师和重视教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的中国刚刚摆脱饥饿,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水平发展。诚然,教师所创造的社会精神财富是无法以金钱来计算的。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国情条件下,教师还不能得到与付出的代价成正比的报酬。早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我们没有做主要的事情。我们没有注意到或很少注意到提高人民教师地位的问题,而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

在今年这个粮食已经勉强够吃的年份,不要再舍不得增加教员的面包配给额了。

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为此,就必须进行有步骤的、坚持不懈的工作,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各方面的素养,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2]

1914—1918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是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紧接着又发生了三年反武装干涉的国内战争。在20世纪20年代初,苏联已经贫穷不堪,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处于严重的经济危机。

至1920年,农业总产值只及战前的一半左右,大工业产值比战前几乎减少6/7。1921年,生铁总产量只有战前的3%,生活必需品严重不足,后来实行新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也缓慢。1922年秋,列宁同志患重病。1923年1月,列宁写下了这段话。可见,在夺取政权以后,革命导师即使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都没有忘记过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提高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根本方针。但是,提高人民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在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在粮食“勉强够吃的年份”,只能做到“不要再舍不得增加教员的面包配给额”。中国有数以千万计的教师,有限的资金首先要用于发展生产,对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大幅度地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的。

在中国特定的国情条件下,教师从他选定这个职业时起,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在清廉的生活中,他们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默默地、无私地贡献给人民,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当今的师范生中,“教师无出息论”,特别是“小学教师无出息论”仍然影响至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太了解国情,因而缺乏理智,不理解自己的历史使命。

与其他职业相比,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才能诸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且受到更多的社会监督和评价。不仅如此,教师职业比其他职业更要注重群体素质。

相当多的师范生只是为了谋求职业而来,在他们看来,师范只是一所有“铁饭碗”的高中,他们带着中学的框架来上师范,不大懂得为谁当教师、当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当教师,更不了解教师的苦乐观和价值观。

从师范生入学的那天起,我们就应该让他们逐渐认识教师的真谛。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每一位老师的言传身教。

常常听到一些师范生抱怨说:“上了3年师范,还不明白当教师是咋回事。”有的师范生说:“成天埋在书和作业中,哪有时间去考虑当教师的事。”每当师范生偶尔听到一次优秀教师报告后,总有人埋怨说:“这样的报告,为什么不早点给我们做呢?”

师范生大多只有十七八岁,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从本乡本土的过去和现在,不难看到自己选择教师职业的价值。然而,他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匆匆地走上讲台,而在脑海里还挂着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来这偏远的农村当一辈子小学教师?”

任何人不会为自己所不理解的艰难事业去奋斗和献身,然而越是艰难的行业越需要一个人具有崇高的思想和品格。

师范生虽然上过小学和初中,但他们对教师了解甚少,更谈不上有什么切身的体验。

作为一种职前训练,师范生必须经过一种严格的专业思想教育。但是,在师范的课表中却没有它明显的位置。因此,它的存在与否往往不被人们所关注。专业思想教育是一种科学性、思想性、职业性很强又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教育,它的深度和难度都比较大,是贯穿于师范教育全过程、覆盖着全校学生、渗透于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项“基础工程”。

在师范学校,最重要的是要奠定师范生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和科学基础,并创造条件尽可能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得到发挥和巩固,使之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或职业理想。

在师范学校,难度最大的莫过于这门“隐形”学科了。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我们“就必须进行有系统的、一往直前的工作,既要提高教师的精神状态,也要使他们拥有各方面的修养,以期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呼”[3]

要把师范生培养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会碰到许多障碍,会产生许多疑虑。只有当我们为他们扫除障碍、拨开疑云之后,他们才能心胸豁然开朗,愉快地投入学习,积极地去寻求使自己成为优秀教师的途径,并乐于进行刻苦的自我锻炼。

当教师真的没有出息吗?

当幼儿园、小学的教师要低人一头吗?

在这块教育领域里,难道没有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奥秘吗?

郭沫若同志曾说过:“教师要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目的不必在使自己登上科学的最高峰,但要使更多的青年登上科学的最高峰。这样的教师自然也就登上了教育科学的最高峰了。”[4]

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一项群体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它的广度、深度、难度都要超过其他任何一门科学和任何一项巨大的工程。

并非每个人都能当教师,也并非每个教师都能成为成功的教师。

不少教师,在大学毕业后,就躺在金字招牌上吃老本,结果,把书教得越来越死,谈不上育人。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光靠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它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基础,还必须在实践中艰苦地磨炼,顽强地去探索教育的奥秘,在探索中不断更新知识、勤于研究。同时,还必须在教育别人时教育自己,在思想、道德、品格、情操上不断地陶冶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表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意义的模范。”因此,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还是思想、道德、品格上的楷模。一个教师只有当他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表率时,才能产生最佳教育效果。

实践证明,不论一个教师的学历有多高,若不投身到实践中去艰苦地磨炼,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掌握教书育人的科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理论有了巨大的发展,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斯霞、李吉林、于漪、魏书生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教学改革上都有新的突破。这不只是成果了不起,更可贵的是他们那种勇于献身教育事业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我们师范生树立了光辉典范。他们在实践中用卓越的成果向我们表明:教书育人是值得我们贡献毕生精力去探讨的人类永恒的、没有止境的科学。

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书难,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把所教的内容让学生学懂、领悟、开窍,很不容易。通常做到这一点就很难。

然而,育人更难。数学陈景润在回忆时说:“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知识渊博,又诲人不倦。在数学课上,他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他给我们讲了一道著名的数学难题,正是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他讲数学课体现出的渊博的知识在我记忆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沈元老师把育人寓于教学之中,以他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华,培育出一流的数学家。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师的工作体现在“教”上,而它的真谛却在“育”字上。大凡教得好的老师,都有强烈的育人意识。有了这种强烈的育人意识,才能唤起心灵的共鸣。“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5]

教师打开知识的迷宫,把一群充满稚气的孩子引入知识的海洋,使他们成长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这就是教师的才能和艺术。这样一种崇高职业,难道不值得人们羡慕和追求吗?

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是因为它需要教师倾注全部的爱心、智慧和才华。我们要把育人的奥秘、教师的真谛充分地揭示给师范生,使他们理解自己的职业。

在师范,最重要的是奠定师范生爱我职业、献身教育的科学思想基础,初步确定他们的职业志向。一所师范充满了“爱我职业”的浓厚气氛,是师范生萌发职业理想的沃土。

一个师范生,如果各门功课都合格,就是不想当教师,就不是合格的师范生,说明我们没有把最根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实际上,几十年来,我们考察过的数以千计的师范生,在3年师范生涯中,他们的内心一直充满着矛盾:当还是不当小学教师,是否当一辈子小学教师?

1975年10月,我曾接到一位女学生的来信。信中写道:“我确实干不了教师工作,因为我生理上有缺陷,没有登台讲课的能力……因为我不爱这一行工作,所以我才没有劲头学习,也不安心在这个学校。如果让我转到另一学校,这样可以减轻我的思想负担,我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喜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7年过去了,这位女同志也已执教十多年了,她已经多次被评为旗县的先进教师,成了学生和家长爱戴的一位老师。17年前,当她刚入师范时,她很少说话、情绪低沉。我利用各种机会让她说话,了解她。一天,她给我送来了一封信,向我提出了上述请求。我反复想,她列举的理由一个也不成立,从哪方面讲,她都适合当教师,她具备成为优秀教师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条件。然而,她并不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只是在以后的实践中,她终于越来越认识自己。

有关事例,在我校历史上为数很多。然而,许多师范生认为“不上师范没有别的出路”,因而许多问题憋在心里,对生活和学习持消极态度。

还有的同学坦率地对我说:“老师,你何必这样认真?何必要求我们这样严呢?我们来只是为了……”

这一切反映了什么?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师范是为基础教育、启蒙教育培养教书育人专门人才的学校,它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

师范有它独有的办学特色,它不是一般地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不是一般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要教会学生怎样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不是一般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还要教给学生怎样为人师表。这种教育需要一大批师范教育的行家。师范学校的教师,除了一般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

第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能对学生产生不可动摇的导向作用。

第二,要有良好的品格和修养,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具有表率作用。

第三,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才华,对学生能产生示范作用;对教育有浓厚的兴趣,执着于教育的思考和研究,对学生的职业志趣能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师范学校的教师要善于从人民的教育事业中汲取营养,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职业意识强化作用。

第四,有良好的群体意识。

第五,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不仅要通晓他所教学科,还应该是教育上的“多面手”和“总工程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师范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充分显示了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国家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我们今天可以乐观地预料,在20世纪末以前,我们的教育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我们的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需要成千上万的优秀教师,当然更需要一大批师范教育的行家,我们希望有志青年去攀登师范教育的高峰,成为师范教育的行家里手,把师范办成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的摇篮。

1991年3月9日,中央提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这是一项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教育决策,尤其是对师范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向我们揭示了师范生教育的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大问题。

怎样激发师范生高度的爱国热忱?怎样使师范生热爱家乡,产生和形成建设家乡的伟大抱负?现在有了明确答复,那就是“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要从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入手,从中引出历史发展必然的结论。不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就不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不了解历史,就谈不上教育。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深刻的一部爱国主义教材。“十年最大失误在教育”,其中就包括我们忽视了这血写成的历史教育。其后果是严重的,正如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龚自珍(1792—1841)所说:“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显然,在今天我们向学生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割断了历史,就很难顺理成章。一所师范学校不抓好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要想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合格人民教师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个突出的国情”,根据“人口分母效应”,我国的自然资源、生产经济方面的许多人均指标都很低,均居世界人均水平的下游和下中游。在这种特定的国情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需要几代人艰苦奋斗的一场“持久战”。在过去的40余年里,社会主义已经解决了10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在只占世界7%的耕地和低于世界人均资源的条件下,靠自己的力量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在发展生产以及科技现代化上,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中国怎样才能进一步发展起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他指出:“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6]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呼喊着教育,教育呼喊着师范,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师范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师范生的历史重任。

在中国特定的国情条件下,一个师范生肩负着多么沉重的历史重担,中国落后的农村注视着你,家乡千百个幼稚无瑕的孩子等待着你。

师范学校被人们喻为“教师的摇篮”,那么,我们不妨把师范生喻为教师的“婴幼儿期”。这个时期,师范教师的形象将在师范生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位“母亲”的形象对他们今后的从教影响至深。

师范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塑造和维护自己崇高的形象,使他发出教师应有的一种魅力。这种魅力往往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成为师范生心目中仿效的表率和楷模。师范生心目中一旦产生了自己的表率,他便会感到生活充实。

师范学校的每位教师往往各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师范生心目中产生的魅力的品位是各不相同的。

在伊克昭盟师范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有魅力的教师,他们都曾经成为学生精神的支柱,都曾使学生为之倾倒、赞叹不绝,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里,回味无穷。

在小小的讲台上,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以渊博的知识、有的以精辟的讲解、有的以循循善诱、有的以优美的艺术语言……以不同的特色给学生一种魅力。

在师范学校,教师的魅力是一种激素或催化剂,或者说是一种奇异的教育力量。

有不少文学家在写科学家的传记时,往往把科学家描写成毅力超人,科学家爱因斯坦却认为,这种描写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科学家对他的事业犹如一位年轻人爱上了一位漂亮的姑娘那样虔诚、矢志不渝。教师的魅力很像这位诱人的“漂亮姑娘”。

教师的魅力对于师范生来说,是一种融知识、师德、情感、榜样于一体的教育力量,它给予师范生一种勇气、信念和崇高的情操。其中蕴含着引导他们走上园丁之路的科学思想基础、对教师职业执着追求的高尚情操以及对教师职业不可动摇的崇高的信念。

是否具有这种魅力,是师范学校教师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的教师必须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去获得这种魅力。

【注释】

[1]《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7—678页。

[3]《列宁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001页。

[4]《郭沫若给北京师范大学团委会、学生会的信》1956年2月24日,朱家栋等编:《中外名人书信集锦》,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年版,第112页。

[5]《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73页。

[6]《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