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自己更有“研究味”

让自己更有“研究味”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教师自己有研究的意愿,学校进一步搭建平台,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研究。郭元祥教授在《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中把“教师的研究”作为其中的一项修炼,并称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由之路。我们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研究意识”,把教育教学工作自觉地纳入研究的轨道。当然,光有“研究意识”还不够,关键是要通过“下水”实践,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自我,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提法,随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推进而逐渐深入人心。不过,在现实中,不少教师并没有把研究作为自己的专业生活方式,他们或者对研究冷眼相看,或者被动地参加研究,而内心对研究是抵触的。

在当下的学校语境中,教师研究往往被窄化成课题研究。不可否认,现在中小学校中,为课题研究而开展课题研究的现象还是较为常见,大家忙着申报立项和结题评奖,而对课题的研究过程相对淡化,而且课题研究往往随着一纸获奖证书或一声叹息而戛然而止。

有多少教师真正在课题研究中获益,得到成长,这个理应得到关注的环节,在学校功利性的教育科研运动中往往被选择性忽略了。有些学校有很多高级别的课题获奖,但是学校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融入到课题研究的大潮中去。在一些学校,课题研究成了少数人的游戏,成了学校里某些“笔杆子”的专利。这样的课题研究,自然是小众的,是与广大的教师群体有隔阂的。在大多数教师眼中,研究无非就是学校的门面和点缀,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当然,有些学校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他们在“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倡导“研究全员化,人人做课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其实也是一种教育科研的“大跃进”,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红红火火,但是很多教师处于“被研究”的状态。学校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只是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上交研究成果。不少教师在需要上交相关成果的时候,随意下载一些资料,拼凑一下应付了事。这样的形式化的研究也加剧了大家对研究的反感,认为研究就是那么回事,是务虚的,是形式主义。

对教师来说,只有研究自己的实际问题,用来改进工作,提升自我,这样的研究才真正有魅力。只有教师自己有研究的意愿,学校进一步搭建平台,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研究。前不久,笔者参加区教科所组织的德育个人小课题指导会,其中有一位教师提到一个现实问题,说自己班里有两个学生容不得别人比自己考得好,如果别人考得比自己好,会反复检查比自己考得好的人的试卷,希望能找出漏洞,把他们的分数减下来。该教师就把如何转化这两位学生扭曲的竞争心理,并引导全班学生树立健康的竞争意识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这样的课题研究,既有助于这位班主任解决现实中碰到的困惑,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是项针对性极强的实用课题。这样的研究,是教师自身非常感兴趣的,在研究过程中也会很投入。

教师的研究不一定是正儿八经的规范的课题研究,也无须在意课题的级别,不一定要采用所谓正规的课题研究的形式,也并不一定要形成什么研究成果。只要在研究中对自己有所启发,让自己有所提升,就是有效的研究。

笔者作为所在学校推进教师阅读的具体负责人,就把如何有效推动教师阅读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六年来,没有申报任何级别的课题立项,但是形成了不少成果,在《教师博览》《中小学德育》《师资建设》《学校品牌管理》《教育时报》《浙江教育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了相关的经验文章,也应邀开展了30多次有关推动教师阅读的讲座。学校推动教师阅读的做法也成了学校的特色,笔者多次代表学校在省市校长培训班学员来校蹲点学习时介绍相关的经验。笔者自身也完成了推动教师阅读的专著《教师阅读力》,出版后在当当网等购书网站上热销,并被《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教育时报》等10余家教育媒体推荐,还入选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中国教师报》联合评选的“2014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这也说明接地气的研究成果是很受教师们欢迎的。

郭元祥教授在《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中把“教师的研究”作为其中的一项修炼,并称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由之路。他认为:“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领域保持经常的关注。如果你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德育等工作为主,那么学校管理、德育就是你应该经常关注的领域。”对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来说,如果对自己分管的领域中大家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别人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都一无所知,是很难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的。可见,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学校管理人员,都可以依托研究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任勇著有《研究让教育更精彩》一书。他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从一名普通的师专生成为一名特级教师、教育局副局长,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是进行了教育研究。

他自身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因为研究,他的班级管理上了台阶,数学教学成绩显著;因为研究,他在学校管理方面走向了科学化、制度化、人文化,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为研究,他到了教育局后,能迅速地把握所分管工作的规律和要求,不断占领分管领域的制高点,不断跃上教育发展的新平台。任勇老师在担任普通教师、校长和教育局分管副局长的不同阶段,研究的重点不同,但相同的是通过研究,把各项工作都做得更好。

我们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研究意识”,把教育教学工作自觉地纳入研究的轨道。任勇老师的研究经历告诉我们,学校中的研究领域是很广泛的,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内容。

只要我们有了这样的“研究意识”,我们就和研究“零距离”了。当然,光有“研究意识”还不够,关键是要通过“下水”实践,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自我,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