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去“疤”除“痕”让报纸更洁净漂亮

去“疤”除“痕”让报纸更洁净漂亮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将标题“省人大举行第32次常委会”错成“省人大举行第23次常委会”;将“政协某某市十届四次会议开幕”错写为“政协某某市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比如:“某某活动将于下月举行”,但实际上文章见报时已是该活动的发生月份;“12月26日某市召开了招商引资表彰大会”,该文见报时已是次年1月,编辑在编辑该稿时应加上“去年”。
去“疤”除“痕”让报纸更洁净漂亮_浅谈报纸差错的产生及如何防堵差错_报海启悟集

人脸上的疤痕,影响其容貌。报纸上的差错,事关报纸的质量,关系到在读者中的声誉。因此,应该引起每一位报人的高度重视。只有每一位记者、编辑都深刻了解防堵报纸差错的重大意义,从我做起,严于防范,做到“篇篇把关、事事把关、字字把关”,才能有效去除报纸上的“疤痕”。本文试对报纸中出现的一些差错进行归类,分析成因,并探讨有效的防堵方法。

一、报纸差错的表现形式

报纸上出现的差错林林总总,表现各一,但归纳起来表现形式主要有10种:

(一)政治性差错

政治性差错,涉及到的东西比较敏感,有时甚至影响到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如有的报纸把中国、香港并列,写成“中港合资”,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错成“克林顿反华”,把香港一唱片公司说成是“境外”的唱片公司。这些政治差错都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

(二)领导人名、地名差错

领导人的姓名、职务在报道出现的次数越多,出错的几率也相应增多,加上这些领导人的姓名、职务家喻户晓,往往越熟悉的事情越容易忽略,在写稿时和校对中就越容易放松警惕而造成错误。如经常有把“副省长”错写为“省长”、把“政治局委员”错写为“政治局常委”。再比如,某报将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名字错成“温家室”,在读者中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三)事实性差错

事实性差错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是不真实。主要指稿件内容不符合或部分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常常表现为虚构事实、添加事实情节、夸大事实、导演事实,等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假新闻。如有篇稿子中写道:“龙首山下,人们到处传颂搓澡工拾金不昧的故事”。搓澡工拾金不昧是真实的,但龙首山下人们为此到处传颂的可能性不大。夸大事实大多出现在典型宣传和成就宣传中。其次是不准确。这是指构成事实的某个成分,如人物、时间、地点或者引语等有误。较为常见的有人物姓名、职务或单位名称有误,如将“杨忠华”写成了“扬中化”,将“东丰县大阳中学”写成了“东丰县太阳中学”,等等。

(四)内容差错

文字内容差错主要表现在知识性差错上。这是因知识缺陷而产生的差错,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1)常识性错误。如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写成“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将“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写成“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法律知识错误。比如,某青年报“法制社会”栏目发表的一篇《揭开刘涌保护伞:干爹干妈和姘头》一文中写道:“刘涌是如何荣任人大代表的?在于他头上有‘优质’的‘保护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以致公党沈阳主委身份担任市政协副主席的焦玫瑰则是他的姘头”。焦玫瑰认为,该报以姘头这一侮辱性语言及完全违背事实的行文,构成了对她名誉权的侵害,为此向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这一案例说明该青年报的编辑在编辑这篇文章时忽视了法律方面的知识。(3)逻辑错误。如有个稿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女儿快要出生,她打电话催丈夫回来。”孩子还未出生,你怎会知道是女儿?

(五)标题差错

由于标题字号大,如果出现差错,对报纸的声誉更会产生不良影响。常见的标题差错有:文字错误、数字错误、题文不符等。如:将标题“省人大举行第32次常委会”错成“省人大举行第23次常委会”;将“政协某某市十届四次会议开幕”错写为“政协某某市十四届四次会议开幕”。

题文不符或表述不准确也是常见的标题错误。如,某省《××日报》去年6月13日刊发的《××市再次发生越狱事件》,标题与内文完全不符,从标题上看,××市发生了两次越狱事件,可新闻事实并非如此。5月23日某省×市的看守所发生越狱事件,6月1日××市监狱也发生越狱事件,事件都发生在某省而非都是××市。因此,《××市再次发生越狱事件》容易产生歧义,让读者误以为越狱事件都发生在某市。这说明编辑在编辑稿件时没有认真审题,也没有将文题对照,而是“就稿编稿”,导致“文不对题”的差错。

(六)语句差错

这主要表现在语法不通或漏字、多字上。有这么三种形式:一种是画蛇添足型,一种是无法兼容型,另一种是衍文型。如:将房子赠与给(“给”字多余)弟弟;继续延续(“延续”多余)着自己的良好手感等;参展者带来了近200多件(删去“近”或“多”)精美瓷器。

(七)麻痹大意差错

报纸上每期都有日期、期数和本版责编、校对之类的字样,往往这些最熟悉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如,2013年4月19日本是星期五,可某报报头下的日期上竟然错写为星期四。

(八)技术性差错

此类差错是指漏稿、导读、转文衔接有误、图文不符、多文掉句等技术性错误。这类技术性差错屡见不鲜。如某报第5版头条新闻中,将“国家主席江泽民”一句中的“国”字丢失,错成“家主席江泽民”,造成一起重大的政治差错,导致当日20万份报纸全部报废。

(九)时间差错

这类差错很多是由于编辑的疏漏造成的,甚至常常由此造成标题差错。比如:“某某活动将于下月举行”,但实际上文章见报时已是该活动的发生月份;“12月26日某市召开了招商引资表彰大会”,该文见报时已是次年1月,编辑在编辑该稿时应加上“去年”。此外,在转载别的媒体的稿件时也容易发生这种差错。这类差错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十)重稿差错

这类差错一出现影响就比较大,属于较大的差错。重稿差错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同一件事,今天这个版发了,隔一天或几天另一个版面又发了。(2)同一内容的稿件在新闻版刊发了,而同一天的经济版或综合版也刊发了同样内容的稿件。

报纸差错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

报纸出现差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写者的知识面不广。有些记者或通讯员在写稿时就写错了。比如,把血压的单位“毫米汞柱”写成“毫升”,将“更年期综合征”写成“更年期综合症”。

2.采写者责任心不强。假如记者、通讯员在原稿中将地名、人名、单位名称等事实搞错了,而编辑、校对又不知情,这样的事实差错是很难得到纠正的。从目前情况看,许多事实差错都出于原稿粗糙。

3.对成语、惯用语不完全理解。成语和惯用语能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可有些作者由于没有理解某个成语的确切含义,或者没有理解惯用语的用法,随便运用,结果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影响了内容的准确表达。还有些惯用语在新闻稿中也使用不当,因此造成差错。如:“我们要在工作中比试一下,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骡子、马和驴子都是农民常用的牲口,其中的骡子是马和驴子交配出来的牲口,正因为骡子和马的体形差不多,因此才有了北方人常用的惯用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也就是形容人们在关键场合,到底是好汉还是孬种,出来比试比试。这在语言中已为人们所约定俗成,不能随意改动其语言成分。

4.编稿不细心。这是导致出现重稿的主要原因。同一件事,有的是通讯员写的稿,有的是记者写的稿,由于编辑不细心、不留意,今天这个编辑把它发了,隔一天或几天另一位编辑又将同一内容的稿件刊发出来。有的同一内容的稿件在同一天不同的版面出现,编辑看不出来、校对看不出来,甚至出版编辑在签付印刷时也没看出来。

5.电脑输入时粗心。近年来,各家报社都实行了电脑写稿、编稿等无纸化办公,加快了出稿和出报的速度,提高了报纸的时效。但是在写稿中,由于很多采编人员都采用语音录入法,因此使得报纸的同音字差错较多。而且由于没有纸质原稿,编辑、校对只能根据文义来判断,稍不注意就会出差错。有这么一句话:“姑娘们就扒到车窗边把鲜花递进来。”按照文义,应是姑娘们趴到车窗边递鲜花。还有“搜场刮肚”的“场”字明显是同音字打错之故,应为“肠”。

另外,如果作者的电脑技术掌握不够,打词组时出现多字、别字等,这就更容易出错。还有相当一部分错别字,特别是谐音字、象形字的差错出于电脑输入时的粗心。同时,有的稿件转载自网络本身就有错,编辑却不假思索地“将错就错”。

三、防堵报纸差错的方法

有效防堵差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责。那么怎样才能把报纸差错率降到最低程度呢?下面,笔者根据一些老新闻工作者的经验和个人工作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介绍几种比较具体的防堵差错的办法。

方法一:认真核对政策法规,看看是否有政治性差错

有的记者在采写稿件过程中,往往由于疏忽和笔误,会在文稿中写出一些与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相左的提法,对这类差错编辑要特别小心,当好把关者。对稿件中有疑问的提法,必须认真核对相关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否则这种差错一出就极有可能是重大差错,甚至是政治性差错。

某报有这样一篇稿件:《班长效应——记湖南省沅江市市委书记邓三龙》,文内提到:“一批害群之马被依法严惩,赌博、吃喝、跳舞等不正之风迅速得到收敛”。这句话里,将赌博、吃喝、跳舞三方面的内容罗列在一起,统统称之为不正之风,显然是不正确的。赌博是违法的,吃喝、跳舞是违反党规党纪的,将吃喝、跳舞与赌博相提并论显然是不确切的。

方法二:反复查阅文内表述,看看有无前后矛盾

首先,从人名、地名的前后对照中发现差错。一般来讲,人名、地名在特定情况下都是唯一的。编辑在编稿过程中,可以对稿件中的人物姓名作上记号,然后前后进行对照,看姓氏是否一致,名字是否一致。如果就稿编稿,就稿校稿,不进行前后对照,就容易出错。地名、单位名出错比较常见,如,“黄浦江”错成“黄埔江”;辽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随意写成“辽源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虽一字之差,却马虎不得。像这类差错,只要编辑认真一点、细心一点,采用“前后对照法”进行校对,是很容易消灭差错的。

其次,要从性别的前后对照中发现差错。稿件中人物性别“他”和“她”也是容易出错的环节,而且出错的频率比较高。这种差错也可以采用“前后对照法”加以消灭。

方法三:仔细推敲标题,看看题文是否存在问题

“文不对题”是新闻的一大忌,应划为重大差错的范畴。要杜绝“文不对题”差错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编辑拿到稿件后,首先要认真审题,看看原标题有没有文字和语法错误,是不是简洁、生动、精炼,题意是什么?其次是认真审阅、编辑文稿,看看文稿中的内容是不是和标题吻合,有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标题(结论),有没有内容超出了标题涵盖的范围,如有,必须删去;第三是反过头来再看标题,看文题的逻辑关系是否缜密,标题制作是否贴切,要不要重新根据文稿内容制作标题。通过这些程序的反复推敲,“文不对题”的差错就能避免。

方法四:经常查阅工具书,看看文中词语是否正确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汉语成语词典》《辞海》《辞源》《编辑工作手册》等工具书,是知识资料的汇编,它们荟萃了散见于浩瀚书海的文字资料,是我们报人解惑释疑、发现差错、消灭差错的良师益友。因此,我们在写稿或编稿中,遇到吃不准的字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国名、地名、动植物名,就应该查一查工具书,以便发现差错,及时加以订正,避免以讹传讹。例如,有一篇稿子中写道:“曾几何时,女人是用来换取马匹的财产”。此例误用了“曾几何时”。《现代汉语词典》的例句是“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都是“时间过了没多久”的意思。因此,编辑不要嫌工具书枯燥,也不要把工具书仅仅当成“工具”,要经常阅读工具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夫,才能给我们的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

方法五:发现疑点查根据,看看引语出处有无不当

稿件中凡引用领袖人物、著名人物的话或文字的,都要持慎重态度,认真核对原著或核对出处,以防引用错了。

有一名通讯员写的一篇通讯中有这么一句话:“这些女同志当初在豆蔻年华就干起了列车押运。”这是误用典故。这名通讯员只了解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年轻时候,但忽略了这个词所指的年龄段是幼年,不是青年,因而致误。“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虽然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年岁,但也有个大致的限度。

方法六:用质疑眼光对待数字,看看数字计算是否准确

数字差错在新闻报道中非常常见,稍不留心,就容易出错。如何减少数字差错呢?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对报道中的数字始终用质疑的眼光看待,养成良好的习惯,每笔数字都要进行复核,充分利用四则运算,或加或减,或乘或除,得出正确的数据,避免数字差错的产生。

有一篇稿子写某仓库主任3年记了读书笔记300多万字,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只要算一下就知道了,也就是他平均每天要做3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平均10天左右要发表一篇理论文章。作为一个仓库主任,这可能吗?

方法七:充分理解成语含义,看看成语运用是否恰当

成语,是人们习用的固定词组,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收到“字唯求少,意则期多”的效果,且往往能增添新闻报道的文采。可是有些记者或通讯员由于没有理解某个成语的确切含义,随便运用,结果不仅达不到上述目的,而且影响内容的准确表达,有的甚至闹出笑话。

如:“凯旋而归”,在稿件中常见这样的用法,实际上“而归”属赘字。因“旋”和“归”是一个意思,重复了。“凯”是胜利的乐歌,“旋”是返回的意思,如“旋里”(返回家乡)。“凯旋”一词即奏着胜利的乐歌归来。加“而归”成了蛇足。

把成语拆开使用而导致不当,也是司空见惯的差错。如:“大凡热心荐贤的人,也总是十分爱贤。不因求全而责备,不因小过而废之”。“求全责备”是不能拆开的。再比如:“他的作品,既不矫揉,也不造作”。“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也是不能拆开的。

方法八:按规范要求编排稿件,时刻防范各种差错

按照规范要求来编排稿件,才能发现差错。这主要是从五个方面:

一是按照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来检查稿件中的差错。在工作中,对于出现的量和单位错误,要及时改正。哪些是法定单位,哪些是非法定单位,哪些是已废弃的单位;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量和单位,编辑和校对员应当心中有数。

二是按照出版物数字用法统一体例的要求来检查稿件中的差错。也就是要解决数词混用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好理解,那就是在同一篇稿件中,数词的用法必须体例统一,不能既用汉字数词,又用阿拉伯数词。但有的编辑在编稿过程中老是忽视这个简单的问题,导致差错率上升。如:数量用语不完全。如“20万元”写成“20万”;“一亿元”写成“一个亿”;“500”“5000”写成“5百”“5千”。

三是按照《简化字总表》检查稿件中不规范的汉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为纠正社会上的用字混乱,便于群众使用规范的简化字,早在1986年10月15日的《人民日报》上就重新发表了《简化字总表》。这一《简化字总表》,是我们办报人员检查有没有不规范汉字的依据。

四是按照《新华辞典》检查叫不准的文字。错字,指像字但不是字,规范字典里查不出的字;别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规范字典里虽然有,但用在这里不当的字。错字虽然与正字形似,但不是字,比较容易判别;而别字则不同,或者形似,或者音同,或者义近,似是而非,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判别别字,要从字义入手。比如,常见的词语中一些较难界定的别字(括号里的字是错的):和蔼(霭),安(按)装,酒吧(巴),暴(爆)发户,炮(爆)羊肉,等等。

五是按着《标点符号用法》来规范标点符号使用。国家有专门的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深刻领悟这个国家标准,尽量减少标点符号的误用。什么情况下用逗号,什么情况下用句号,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将这个标准与版式的规范结合起来,准确运用。比如:顿号、逗号等不能置于行首,破折号不应转行。

方法九:仔细地通读稿件,从词序中发现差错

这类差错大部分是因为录入时出错而形成的,一般属于低级差错,只要认真仔细地通读,基本都能校出来。但是,也有一部分情形比较复杂,如:全部将乱摆卖物品查扣,应改为:将乱摆卖物品全部查扣,“全部”作为状语应该放在动词前边修饰“查扣”。

这一类差错也是很考校对员基本功的。对于介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用法,定语、状语、补语等的含义,应该深刻领悟,烂熟于心。

方法十:不放过大样的每一处,仔细查看有无差错

校阅大样,是报纸付印前的最后一道工序,越是在最后,越不能放松警惕性。往往一些多字、漏字这类不起眼但又影响较大的低级差错,就是在这时被放过去的。要堵住这类低级差错,有效的办法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盯”,不放过每一个字符。当然,一些漏了句子成分的差错,有时候会比较隐蔽,这就需要编校人员有良好的语感,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训练、多领悟。

为了避免发重稿,我们在平时的编校工作中,不仅要对关键的内容要有印象,而且要经过在报网搜索关键字或标题,尽最大努力去防止重稿的发生,同时对即将签付印刷的报纸大样,认真检查一下报纸编号和年、月、日是否准确,版次和星期几是否对头?从而避免出现低级而又影响大的差错。

总之,要彻底消灭差错,办法总会有很多。正如毛泽东同志当年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所说:“报上有了错字,就把全报社的人员集合起来,不讲别的,专讲这件事,讲清楚错误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消灭错误的办法,要大家认真注意,这样讲上三次五次,一定能使错误得到纠正。”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建章立制,报纸差错的难题终究会迎刃而解。

(在第28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中获论文类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