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学生真实地认识自己

让学生真实地认识自己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这样,也才能使学生真实地认识自我。而学生的自评,则要指导他们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学习情况作出分析。教师完全的放手并没有使得这项评价降低要求,因为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项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家长和伙伴是评价学生这项内容最有发言权的人选。在某些评价的过程中,淡化分数制,实施星级评定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压力,发挥了正常水平。新课改把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

第一节 让学生真实地认识自己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有差距的,这与知识的获取、环境的熏陶、努力的力度等息息相关。既然有差距,就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坐标,真实地认识自我。而教师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找到坐标,在自己的坐标点上再发展,树立起自己再发展的信心。这个信心就是内在的驱动力,就是一种兴趣。兴趣的激发需要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需要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只有这样,也才能使学生真实地认识自我。

一、多维思考——完善评价方案的设计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在注重考查学生达到具体学习目标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其中,转变考试形式,探索考试方法,改革考试内容,真正达到多维度,全方位,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目标。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首先,在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中,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主张学业评价是双向的,学业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确立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面的评价主体。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加到评价中来,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因为,评价主体之间的互相沟通,使得评价结果的认同更趋全面。这,真正体现了评价对学生劳动、情感乃至生命的尊重。

其次,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允许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存在。比如,家长对孩子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合理。学生之间的互评,主要是引导他们关注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学习。而学生的自评,则要指导他们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学习情况作出分析。同时,也鼓励学生就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提出不同的看法,让师生的和谐发展在评价中也得以充分的体现。

2. 评价方式多样化

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并关注个体差异,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是主要任务。教师可以根据评价内容、评价目标以及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验以外,还可以采用问卷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实施延缓评价或二次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加强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

当学生发现,一份优秀的作业,一次与众不同的课堂发言,一个有独立思考的提问与一项优异的考试成绩同样受到教师的肯定,甚至更大的重视时,他们必然会获得更多的自信,必然更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也正是教师所期待看到的现象。

3. 评价结果人性化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着重从写字、朗读、作业及初步的阅读积累和写作水平这五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证书认定。以下以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评价方案为例,作简要的介绍。

写字(证书认定制)

写字是小学生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的考核就不能机械简单地操作。我发现,把写字考核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只要是教材中的一则古诗即可),不但不会降低考核的难度,反而会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写好每一个字。

在评价的方式上,则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相结合,通过星数的累积颁发写字等级证书。作业(教师认定)

选择型作业是在开学初就布置的,每人一份的读书目录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适合他们的儿童版名著,还提供了描写学生生活的热门书籍。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或摘记好词佳段,或结合认识谈体会,择难选易,全由学生自主确定。学期结束通过展板的形式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优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得以充分体现。

实践型作业主要指读、写、背以外的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参观和制作等:有让学生在实践基础上练习写作的“护蛋计划”;有参观高科技工业园区后的专题作业;有参观历史博物馆后制作的“文物资料卡”等。家长志愿者的共同参与,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更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最好的监督者和评判者。

合作型作业是指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的某项作业。通过由学生四人小组自由结合,合作完成课本剧的方式——爱画画、做手工的学生负责制作道具,爱表演的同学扮演角色,爱诵读的同学读旁白,教师和伙伴们的最后评判为合作型作业指引了改进的方向。

开放型作业则是寒假前完成的“话过年”专题作业。作业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收集过年时所贴的春联,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追溯这些习俗的历史缘由,写文画画描绘过年的喜庆景象等。这项作业的设计将语文与课程的多元整合发挥到淋漓尽致。

朗读(等第制)

朗读采用家长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内容的选择则由考官自由选定。教师完全的放手并没有使得这项评价降低要求,因为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项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家长和伙伴是评价学生这项内容最有发言权的人选。

阅读(资格证书认定制)

阅读的评价采用了A、B、C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行选择难度不同的试卷。当然,在最后证书的发放上,教师还是会根据试卷的等级分别给予学生“阅读小能手、阅读小秀才、阅读小状元”等不同的名称。

写作(等第制)

写作应该是这次评价中改变力度最大的一项。数学、美术、礼仪、交际、自然等多学科的融会,使得学生借助“算一算、尝一尝、玩一玩、写一写”的方式,完成了“我是水果”这项写作内容。其中评价标准中的“态度”和“质量”占有相同的比值,更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评价的要求是“宽松而富有弹性”的。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过程。因此,在一些评价过程中,如果学生认为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教师可以允许其再试一次。在某些评价的过程中,淡化分数制,实施星级评定制,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压力,发挥了正常水平。

这种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评价、分组评价与集体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使教学评价更客观、更民主、更透明、更有效,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真正达到了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

二、个性评价——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

新课改把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是一个充满个性、充满灵气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成长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他们的成长历程也必然是一个个性化的、不可替代的过程。因而,评价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活动的标准,也应尽量符合他们的个性特点。

<课堂实例回放>

三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春的消息》,诗歌教学完毕,学生已能理解内容之后,师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现在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请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大约5分钟之后。)

生:我记得曾学过一首诗《草》,描写的就是小草在春风的呼唤中又一次挺直了身子。

师: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联系自己熟悉的小诗,真不愧为班级的“诗歌大王”!愿意为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诗吗?

(生很得意地大声朗诵。)

生:我将诗歌的第一节内容画了下来。瞧,柳枝绿了,大白鸭在湖面上游来游去。

师:多美的一幅春景图啊!你们看,枝条在飘动,鸭子在游水。文字和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你的绘画水平真是高超。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节。

(生有感情地朗读,有部分学生已在背诵。)

生:我们在音乐课上学过一首歌《春天在哪里》……

(话音刚落,其余的学生开始迫不及待地哼唱起来……)

师:原来音乐课和语文课也是有联系的。你们的歌声让老师得到了一次春的享受。

生:我很喜欢这首诗歌,我想为大家朗读。

师:奖励你一颗星,因为今天的你是那么大胆和自信。

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出,教师是从不同的方面去评价学生的。有的肯定了学生的绘画才能,有的赞扬了学生对语言的记忆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有的从课程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学生的学业情况,还有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予以表扬。这种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完全按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的做法,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有特点的人,体现出“评价是为了孩子发展”的理念。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我们在实施评价的时候,就要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由于教材不同、教学进度不一致,没多久,刚转来不久的我便感受到了自己与同班同学之间的明显差距。

曾记得第一次语文词语默写——失败的经历令我难以忘怀。更难忘记的是,那回,陈老师见我16个词语只默对了7个,不但没批评我,还在我的默写本上打了个“勾”。望着这不一般的“勾”,我想了很多:这是一位多好的老师啊,她有一颗宽容的心。望着这不一般的“勾”,我仿佛看到陈老师鼓励和期待的目光。打那以后,我学习更勤奋了,常常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补上自己没学到的课程。

努力终于有了效果,第二次默写我得了95分,第三次竟得了满分。而今,尽管我与大家的差距依然存在,但相信有老师的鼓励,我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以上是转入我班不久的小季同学写的一则日记。孩子进步了,是因为老师给予了个性化的评价。时值今日,我每每在教师节收到这个孩子的贺卡,总会在贺卡的右下角发现一个小小的“勾”。

学生是有差异的,关注到这一点,欣赏学生就不能盲目,标准更不能统一。我们知道,有效的教学总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而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应当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时空,设计一些弹性的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求。如此,便是尊重学生差异发展的教学设计,便能有效地体现个性化的评价机制。

三、即时评价——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现代心理学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即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努力向更高层次攀越。有效的即时点评就像是催化剂,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得师生共同“对话”,共同“成长”。

当然,即使点评倡导多肯定,但决不排斥否定。因为,肯定,会让学生充满自信;否定,能让学生明白不足,寻求改进之路。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导在于教师,学生完全是评价的客体。且不论这种教师绝对权威的评价方式是否真正贴近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学生在评价时的被动就使得他们对评价的兴趣受到挫伤。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

<课堂实例回放>

师: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留给大家。请对自己今天这堂课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课堂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

生1:今天的课堂上,我能积极举手发言,我觉得自己能得“希望之星”。

生2:我认为我们小组中A同学发言很积极,发言的质量也很高。我们评他“希望之星”。

生3:我虽然没有被老师请到发言,但是我上课时很专心。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得“希望之星”。

生4:虽然生3说自己上课很专心,但是他没有被老师请到发言。我觉得和那些回答问题质量高的小朋友比起来,他还应该继续努力。

师:你的评价很客观。

以上课例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这个课堂评价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回顾与反省,它即时而有效。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又把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流的过程。在互相沟通和协商中,增进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理解。

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客观的、积极向上的评价结果得益于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也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使被评价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四、多极评价——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比较多地采用了终结性评价和量化评价,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格的代名词。这样,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成可能的几个数量,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则泯灭于其中。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注重结果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我们渴望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

<课堂实例回放>

执教《意外的台词》一课时,这个教学片断就体现了这一理念。

(课文内容接近尾声,意外的台词已经出现。)

师:这意外的台词让所有的人都震惊了。同学们开始了小声议论。他们会说些什么?假如你就坐在他们中间,你又会说些什么?

(在等待学生静静思索之后。)

生:华林,台词念错了!哎呀,戏演砸了。

师:一个有着强烈集体荣誉感的男孩!

(生大笑。)

生:华林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生:怎么能说他是心地善良的人呢?他是在演戏呀,演员就应该进入角色,怎么能随便改动台词呢?

师:连用了两个反问句,可见你对华林改动台词很生气。

生:我认为就是因为华林太进入角色了,所以他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他是一个好演员,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演员。

师:你强调了华林的为人。心地善良是一种多么优秀的品质啊!

课堂中,当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行为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时,老师没有以简单的对或错去评价学生,而是允许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发表自己的内心感受。允许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评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但是,构建语文评价内涵的多极体系,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许多教师认为,不管评价的内涵怎样拓展,但一落实到考卷上,我们只能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了。

确实,在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时代里,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多以知识技能为核心,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很少涉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克服这一挑战呢?我曾经尝试设计了一份作文试卷。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中的作文部分>

我是水果

算一算

采购要求:花20元钱,任意选购3种水果。

建  议:先到市场上了解各种水果价格的情况,合计一下:买哪些水果?可以买多少?各花了多少钱?

img6

尝一尝

祝贺你!胜利完成买水果的任务。和家人尽情地享用一番吧!不过,在享用之前,你还得看清楚它的颜色和形状,然后再细细地品味,说一说每种水果的味道。

img7

玩一玩

吃完了水果,让我们用吃剩的果芯、果皮和牙签玩一玩吧。大胆想象,你一定可以创作出有趣、形象的作品。明天,请一定把你的作品带来,让大家一同欣赏!

写一写

在下面的作文题目中,请任选一题完成。(要求文章不少于300字)

1. 写一写品味水果的过程,要求写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2. 自编一个有关水果的童话故事。

以上所呈现的试卷中的作文评价方式就打破了常规。

一方面,教师将对学生的作文评价与数学、美术等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课程的整合、学科的联系;另一方面,这一项学业评价的完成还关注到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体验,充分反映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学习过程。

由于学生在学习中找准了坐标,学习目的性加强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性激发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清晰地认识自己,课堂中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