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探析

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探析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定义当前,各类网络媒介在我国各高校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校学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及开展其他活动,大大促进了校园生活的多样化。综上所述,基于大学生的欲望、情感、意志、激情、信念、无(潜)意识、直觉、顿悟和群体无意识等基础之上,在网络这一平台上,具有盲目性、恶意性以及危害所在区域稳定性的行为即称之为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
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探析_社会“心”观察:百篇上海师大学生调研报告

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探析

蔡凤婷[1]

一、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形成背景与定义

(一)非理性与非理性行为

非理性作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定义。在英文中,非理性译为irrational,lacking-reason,understanding(缺乏理性或缺乏理解)或干脆和absurd(荒谬的),senseless(没有意义的)等同起来。这是对非理性的误解,其根源在于将非理性与理性对立起来,认为理性表达着理智,而非理性则等同于盲目和冲动。非理性和理性在现实生活中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非理性即不是理性,它同理性相区别,具有非条理性、非规范性、非逻辑性、非秩序性。概括起来非理性包括的内容有:人的欲望、情感、意志、激情、信念、无(潜)意识、直觉、顿悟和群体无意识等。这些又称为非理性因素,作名词用的“非理性”是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名称。

img213

图1 非理性定义模型图

李乐山先生在《工业设计的思想基础》一书中建立了“非理性用户模型”,认为人的理性有一定的限度,由于知觉和认知能力有限,当人的行为受到情绪的影响,一旦超过限度,就会表现为非理性行为。所谓“非理性行为”是指人的行为不再严格受行为目的、动机和行为规则的控制,这种非理性表现在知觉、思维、情绪、意志和动作等各个方面。

(二)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定义

当前,各类网络媒介在我国各高校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校学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及开展其他活动,大大促进了校园生活的多样化。各种BBS论坛、人人网、微博等使网络参与者可以就校内外的各类事件进行讨论,并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实现了在网络中的“民主协商”与“公共参与”。大学生网络行为是指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以网络为载体,以发帖、转帖、分享、评论等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网络行为。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社会的不断健全,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表现也日趋多样化。网络这一平台“充分自由式”的表达与参与也产生了新的现象或问题,例如盲目转载、分享未经鉴别的信息;恶意制造或伪造信息并发布;恶意评价他人或热点问题,形成网络集群行为等。

综上所述,基于大学生的欲望、情感、意志、激情、信念、无(潜)意识、直觉、顿悟和群体无意识等基础之上,在网络这一平台上,具有盲目性、恶意性以及危害所在区域稳定性的行为即称之为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表现

在大学生群体中,当原有的价值观与网络社会中纷繁复杂的言论有冲突时,当沉迷网络虚拟世界而开始冷漠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时,当面对网络突发事件而无所应对时,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便容易产生于大学生生活中。

(一)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具体表现

img214

图2 网络理性行为模型图

网络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使得一些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责任意识、道德价值等也趋向偏离轨道,产生诸多“非理性”行为,具体表现如下:

1.盲目转载、分享未经鉴别的信息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导致网络社会迅速发展,而网络管理监督机制却远远跟不上现有网络社会的发展,使得网络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这个无拘无束的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随意发表言论、评论,互相分享和转载,消解着一切意义和价值。面对那些没有经过鉴别的信息,他们不再通过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不再透过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而是就事论事,追求事物的外向表征,以此来判断是非对错,不再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真实。

2.恶意制造或伪造信息并发布

“非主流”一词,原本是“80后”群体根据部分“90后”在网络上出现“有悖于主流意识”行为,而给“90后”群体冠以的称呼。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不同的身份去体验不同的生存状态,这些为“非主流”行为的出现提供了生存舞台,甚至出现了大学生为了吸引自身的受关注度,而恶意制造或者伪造信息并且发布在网络上的情况,就如2010年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小月月事件”,原本只是一个网友在论坛上发布的一个“抱怨”帖,但几经网友的转载、分享之后,被推至网络热点事件,而正当此时,有一位沪上女大学生,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身着世博志愿者服装的照片,并声称自己就是事件主人公小月月。由此,因“小月月事件”而引起的对改名女生的人肉搜索再度成为网络热点事件。然而事实上,该名女生并不是真实的小月月。在渴望被关注,渴望“一夜成名”的诱惑下,那些思想尚未成熟、又急于求成的大学生,通过犀利、个性的语言,夸张的表现形式,甚至不惜制造、扭曲一些信息,以此来吸引他人的关注,这些行为,都是非理性的表现。

3.恶意评价他人或热点问题,形成网络集群行为

对于网络社会中出现的“红人”或热点问题,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习惯性地会对这些出现在网络中的人或事件进行评论,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希望自己的表达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然而在评论他人或者网络热点问题的时候,通常依据事情的表象来做出判断,并且将自己的评论转载、分享给更多的好友,而最新的以“@”的方式来告诉特定的好友,这样一来,会使更多的人关注网络“红人”或者热点问题。

(二)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成因

基于以上网络非理性行为的表象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探究、分析,可以将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或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1.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与当前大学生特点脱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注重现实生活中与学生的交流,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滞后、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效果。尤其是当前大学以“90后”为主体的前提下,在“90后”学生以网络为主要表达诉求阵地的情况下,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显现出脱节状态,无法应对新兴媒体上出现的网络事件。

2.社会环境多样化、复杂化,家庭教育弱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结构和层次都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态势。对于社会阅历浅薄的“9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自然无法应对社会所施加于他们身上的压力,所以在复杂的社会面前,他们是弱者。外面的世界正在进行着变化,然而家庭教育却跟不上时代的变迁,这对“90后”大学生来说,尤为严重。父母由于忙于工作,而疏忽了与孩子的交流,导致孩子倾向于在网络上表达情感,不愿意与外界交流。

3.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平台公开化、自由化

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网络社会更加诱人。他的公开化、自由化,更是受到这些一向以“自由”为口头禅的“90后”大学生所喜爱。“无政府状态”下的网络社会,为这些勇于表现自我的“90后”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他们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去体会他们的自我价值。

4.“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易于产生非理性行为

“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备受家庭成员的关注,属于他们的私密空间就越来越狭小,比起当面交流,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QQ、手机等)与朋友、同学交流情感与想法。另外,网络的发展也使他们学会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相比较前几代人而言,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在个性上也更加张扬,有很强的表现欲,渴望被社会认可,也注重自我权益和尊严的维护。

5.大学生过度“理想化”与复杂社会冲突

有调查显示,许多人上网的原因是逃避现实,他们认为只有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价值。面对纷繁的社会,大学生有急于献身社会的意识,他们会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上的事物,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社会事务的解决过程中去。然而,当他们过于“理想化”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复杂社会的满足时,这种强烈的失落感迫使他们寻求一个具有时效性、传播性、虚拟性的平台来找到一种归属感。

三、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出现给大学生群体本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传播负面信息,造成舆论压力

当前,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再加之在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积聚性、整体性爆发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的行为极易“被成为”传播负面信息的载体,而负面信息强大的影响力和覆盖力则会对主流舆论产生冲击,造成极大的舆论压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旦某所高校的BBS上出现“我们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的帖子,并言之凿凿地提供所谓的“事实依据”时,尽管发布信息者只是想得到点击率大幅飙升、转载率破千的结果,但这样的做法仍然会在学生群体中引起轩然大波。在这样的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是一个强大的阻碍器,它阻碍着社会主流舆论的形成与深化,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对社会舆论的把握。

(二)弱化思政效果,引发思政危机

在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得信息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并且大学生阶段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大学生在认知和判断真伪上还是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因此,很多信息会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上带来深刻影响,抵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效果,同时,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三)诱发群体事件,带来巨大社会影响

由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本身政治敏感度高、思想波动大、行为非理性化强,因此,一些围绕社会政治生活的热点事件,或者有关学校生活和与学生本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往往会触动大学生敏锐和活跃的思维,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直接导致高校网上、网下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例如,2005年的“抵制家乐福事件”。由于家乐福的大股东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涉嫌资助达赖反华,加上巴黎奥运圣火传递时发生的阻挠事件,这一消息也引发了高校师生的极大关注,抵制家乐福的消息成了各高校BBS上讨论的热门话题,一时间大量发帖、跟帖、转帖,直接引发了影响力巨大的“反法”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四)产生意见领袖,深化负面影响

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为大学生意见领袖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具备接触网络多,接受能力强,知识储备足,有一定的群体影响力的特点。他们在网上设置议题、发表评论、引导舆论。他们有的是存在于正式群体中,有固定的成员和组织结构,成员都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担负着维系群体凝聚力、组织集体活动的角色;有的是存在于非正式群体中,即那些根据个人兴趣或特长,或临时任务,或业务活动构成的学生群体,自由度较大,组织结构较涣散。他们通过在网络上积聚一定的人气,从而掌握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通过发布负面信息、虚假信息、夸大信息等引导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网络或网下非理性行为,造成严重危害。

四、应对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对策

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出现不论对于大学生本身还是对于社会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旦出现处理不及时、处理不适当等情况,就会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如下对策:

(一)加强新兴媒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高校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其必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为了加强舆情监控,可以畅通学生举报途径,对不良信息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同时,可以选派工作人员深入聊天室、社区等了解真实情况,主动地、有针对性地、策略地开展工作。

传统德育评估体系的对象仅仅是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但是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网络行为日益增多,并严重影响着网下行为。因此,高校有必要将学生的网上、网下行为都纳入德育评估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规范,更全面、更系统地引导大学生成为德智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引导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

大部分网络非理性行为都是由于情感宣泄需求或者对突发事件的非理性认识引起的。因此,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有利于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引发的非理性行为;同时,也能使大学生在面临网络集群行为时,保持理性、清晰的思考。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在享受其便捷性的同时,也常常为网上大量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所困。例如,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论坛,聊天室,侮辱,虐待,网络诈骗,传播他人隐私,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击等。2007年,“熊猫烧香”病毒的犯罪嫌疑人落入了法网,他在看守所遗憾地说,“我实在没想到,制作这个病毒的后果会这么严重。”这句话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些青少年网民侥幸心理法律意识的淡薄。因此,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建立健全网络立法

个体存在的虚拟性、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交流行为的自由性使得网络存在起了争端和纠纷。法律是网络社会与现实世界中最专业、最有效的保护民事权利和控制社会秩序的工具。

从我国网络法律现状来看,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加强互联网管理。网络立法在不断地加快脚步,分别在监管网络,域名注册,网络犯罪,网络交易,版权保护等诸多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新媒体的立法远远落后于自身的发展,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秩序。现有法规与现实存在距离,实效不大,同时法律盲点多,不法之徒可钻的空子多,因此,政府应该加快立法进程。

(四)倡导新兴媒体社会责任和完善网络技术

维护网络安全和保障网络的自由,除了运用法律之外,还应倡导一些作为新兴媒体的企业,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实现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促进社会的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说,网络的开发和利用是一种提高人类生存、生产与交往能力的手段。网络交往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大多是利用了网络技术的漏洞,因此,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迫在眉睫。例如美国,利用“限制芯片”实施对加密技术的垄断;我国“绿坝—花季护航”软件的投入使用使青少年可以摆脱色情网站的不良影响等。

【注释】

[1]蔡凤婷,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