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用环境与行为网络

作用环境与行为网络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本质就是通过创意产业区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物质、经济、文化、社会等类型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及其时空效应。因此,以项目的行为网络为核心,既可阐明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作用环境,又能阐释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过程的内外动力,揭示重构过程内外力相互作用的主体、客体及他们在复杂联系中如何达成共识。一旦行为网络形成,便将“人”行为者与“非人”行为者链接成无缝网络。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本质就是通过创意产业区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物质、经济文化社会等类型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及其时空效应。项目行为主体交互作用,便形成区域行为网络(actor networks)。行为网络不仅是创意产业区演化过程中诸多项目的主体交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一幕幕场景发生的环境,既蕴含着空间利益、经济追求、权力运作、文化信仰等多元主体的个性化(或群体化)特性,又承载着多元主体相互博弈的情境。因此,以项目的行为网络为核心,既可阐明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作用环境,又能阐释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过程的内外动力,揭示重构过程内外力相互作用的主体、客体及他们在复杂联系中如何达成共识。

行为网络(Actor-network theory,ANT)在广义对称性原则的基本纲领下ANT创立者用“行动者(actors,含humans、non-humans)、转译(translation)等”来构建行为网络理论。“转译”是一种角色界定,只有通过转译,行动者才能被组合在一起建立起行为网络,在网络之中行动者间被期望能建立起稳定的关系。转译表明了行动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可将来自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的一切因素纳入到统一的解释框架。ANT将空间、时间看作过程、关系(processes and relations),认为关系塑造了空间和时间,把“技术关系、经济形式、政治结构和社会过程”捆绑在一起,尤其关注网络的异质性人文地理,2010(2):43-49" class="calibre11">[7]。异质性源自社会和物质过程(主体、客体和关系)在复杂的联系(association)中毫无缝隙地缠绕在一起,而置于秩序和层级之中的“社会—物质关系(socio-material relations)”为内核的空间,自然成为ANT研究焦点。ANT以网络为基础,将稳定的关系或联系(relations or associations)视为方法手段,以此实现世界被构建(built)并被层积化(stratified),由此把空间视为网络构建;而且时间、空间、时空过程也在网络结构中形成[8]。在行为网络看来,国家、公司、协会、劳动力、家庭、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为者(actor),正是多元行动者在特定、变化的结构关系约束下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无缝”的行为网络。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过程,本质上表现为一系列项目(图4-1)的实施。这些项目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创意经济活动类项目,即创意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等;另一类是促成创意经济活动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意环境营造类的项目,包括人才的培育与集聚、场所的建设、文化与创新氛围的营造、制度创新等。创意经济活动类项目,从企业层面看是创意企业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从产业视角看是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实现过程。因此,经济活动类项目主要是在市场主导条件下的完成;而促成创意经济活动发生的基础设施与创意环境营造类项目,从实施主体看是城市政府或受其委托,从项目公益性程度看大都是非营利型或维持成本型且服务对象不局限于创意企业,而且还服务于其他企业和居民。因此,该类项目主要是在城市战略和城市规划中实施(图4-18)。

图4-18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过程:项目及其行为网络类型

这两类项目的性质、公益程度和服务对象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它们网络结构和行为主体等差异,如图4-19市场主导的创意经济活动类项目,其网络的行为主体主要有设计/材料/信息的供应商、创意企业、企业雇员(以创意型人才为主)、消费者、市场监管与税收者(政府部门中的工商、税务消防、计量、质检等)、行业自律组织/消费者协会等为代表的NGO组织等,且网络结构中明显的存在企业主导的产业链联系较强,而与辅助机构及政府组成部门的多向联系则较弱[9];而政府主导的基建与创意环境营造类项目,其网络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城市政府、项目地社区及周边居民、项目的实施企业等,这类项目的网络结构以城市政府和项目实施企业为网络节点,而且网络以政府、项目实施方、社区居民经常会形成网络的三角顶点,主要是因为公益性项目既需要对民众负责,又会占用私人空间等,因此,形成三个行为主体博弈过程(图4-20)。

图4-19 市场主导型的项目网络及其节点:产业链联系和产业网络联系

资料来源:朱华晟,吴骏毅,魏佳丽,等.发达地区创意产业网络的驱动机理与创新影响.地理学报,2010,65(10):1241-1252有修改

项目网络的形成促使多元主体能共同参与[10]大都市发展的各类事务,且能促成各行为主体,尤其是创意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基础设施与软环境营造等涉及的社区居民与企业、政府等达成某种共识,并与地方环境、经济社会等耦合成具有一定目标指向的行为网络。一旦行为网络形成,便将“人”行为者与“非人”行为者(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筑群、景观等)链接成无缝网络。这种链接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机制,主要有:一是“人”行为者之间能够互动起来,并达成共识,这源自各主体对空间利益的追求和自我发展空间环境的关注;二是“非人”行为者的能动性,即体现为在一定经济社会背景下任何构成空间要素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环境氛围都能被人类重视并合理利用,且这种利用会对它们造成趋好或趋坏的发展而使得“人”行为者非常注重这种能动性被利用的空间效应;当然从后现代空间哲学看,“非人”行为者的能动性既是生产力核心要素,又是生产关系的基本产品,因此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和政治机制才能促使“非人”行为者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和高效的自组织,以维持其可持续。

项目网络转化成行为网络,需要相关行为主体互动、相关条件与体制保障才能得以实现;而且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作用环境的时空截面状态的综合性、具体性的反映(图4-21):①项目行为网络,不仅是多元行为主体的相互交织作用的场,而且是各行为主体围绕某一目标从无到有达成某种共识的过程;②项目行为网络,既是多元行为主体在塑造地点空间(space of site)从差异性追求(空间利益、文化认同、价值观念等)走向共识,又能促使城市街区空间(space of urban block&historical districts)的实体空间或经济、社会-文化空间发生某种空间创新;③项目行为网络,不仅将“人”与“非人”两类行为者链接成无缝网络,而且有效促使“非人”行为主体的空间能动性的发挥,成为项目行为网络的重要构成部分和项目实施过程直接作用对象。

图4-20 政府主导型的项目网络及其节点:项目服务目标群体的空间利益网络

图4-21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过程的环境:时空序列的项目行动者网络

时空序列的项目行为网络构成了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作用环境,如图4-21明晰地显示了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过程,虽由繁杂的项目及其行为网络构成,但它们都存在着①多元行为主体、②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③“人”行为主体与“非人”行为主体的互动等,然而促成多元行为主体的交织互动,不仅是行为主体的空间利益追求或社会责任等的驱使,而且也是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创新等形成的无形机制的诱导与保障。图4-22表明项目、项目多元行为主体、行为网络都融汇于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过程的作用环境,是它沟通了“人”行动者与“非人”行动者,使得“行为网络”与“地方空间”互动与融合;是它促使抱有各种空间利益诉求的行为主体,能够互动并形成相互关联的网络朝着共识努力,这不仅有利于理性利用空间和提升空间管治水平,而且能有效促成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过程的系列项目从概念、规划变成空间实践,成为企业、政府、居民愿意在此工作、生活、学习的综合性功能空间。“作用环境”包含四层内涵:一是“人”行为者主要包括创意企业、一般性企业、创意阶层、一般城市居民、城市政府及上级、项目行为网络中涉及的非本地创意企业与一般企业、游客等;二是作为“非人”行为者则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生态景观、自然环境、建筑群等;三是要素间存在相互作用,且作用表现为链式或网络的相互关联,当然不论是链式抑或网络式都存在节点(nodes)和部分具有影响力的行为主体;四是促成多元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发生的经济社会背景,表现为地方性环境等。总之,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过程的系列项目在项目行为主体博弈过程中始终促进城市发展趋向“创意阶层集聚、创意产业发展、创意城市建设”三个核心导向性大都市发展愿景,并形成行为网络,为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项目实践提供了保障机制。

图4-22 创意产业区演化重构大都市空间的作用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