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糖尿病人打胰岛素可以正常饮食吗

糖尿病人打胰岛素可以正常饮食吗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迄今为止,糖尿病虽无根治疗法,但可以控制。轻型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需饮食治疗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只要饮食控制得当,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还可防止并发症发生。运动治疗是糖尿病基本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运动疗法不能满意控制者,通常在餐前30分钟服用。用于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做好糖尿病基础知识宣传,做好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的宣传,教会患者进行自

迄今为止,糖尿病虽无根治疗法,但可以控制。控制糖尿病必须通过现代综合治疗方法。其措施包括5个方面,即:①饮食疗法;②运动疗法;③药物治疗;④糖尿病教育;⑤自我监测。

(一)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方法。一旦患了糖尿病就一定要按照营养师的吩咐控制饮食。合理地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负担,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轻型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需饮食治疗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只要饮食控制得当,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还可防止并发症发生。而需要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忽视饮食治疗,即使药物治疗也难以奏效。

1.因人而异,长期坚持 在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数量的情况下,根据患者饮食习惯配制食谱,配制比例适宜的糖、脂肪、蛋白质、高纤维素饮食,还应包括总热量的控制,最重要的应使患者容易接受,主动参与配合治疗,并乐于长期坚持。

2.适度摄入热能 即饮食治疗的“量”,既要考虑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又要保证患者每日从饮食中得到的热能达到生理需要量,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每日总热量的限制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原则,保持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之间,最好达到±5%之间,肥胖或超重者应严格限制总热量,以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而消瘦或体重过轻者应当放宽总热量,以达到增加体重的目的。

饮食疗法的常用公式:

一日的总热量=工作所需热卡(kcal)×标准体重(kg)

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脑力劳动:25~30kcal

中等体力劳动:30~35kcal

重体力劳动:>35kcal

(注:1kcal=4.184kJ)

3.饮食结构合理——达到全面营养的饮食结构 即饮食治疗的“质”,在总热量确定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糖含量,保证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减少脂肪摄入,特别是限制动物脂肪及胆固醇,适当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也是维持生命不可少的物质,也要注意补充,如钙和铁;食盐要限量。

4.进食方法 提倡少食多餐,每日不少于三餐;三餐应按1/5、2/5、2/5或1/3、1/3、1/3分配,进食时间规律,不吃或少吃零食。具体进食应注意以素食为主,宜多选择豆类及其制品,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且利用也好,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多,还含有卵磷脂,有利于胆固醇运转。主食应限制,如馒头、面食、米饭应定量限量,一般每日200~350g(4~7两),不少于150g(3两),主食要粗细粮搭配。可用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来源,时令蔬菜每日食用0.5~1kg。含糖量高的水果适当控制食用,含糖高的水果有哈密瓜、葡萄、西瓜、白兰瓜、梨、荔枝、桂圆甘蔗、柿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也应控制食用(胆固醇含量参见《高血脂》章节)。食盐每日以6克为宜。

(二)运动疗法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基本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有效的运动锻炼,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纠正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减轻体重,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1.运动量适宜 运动后感有微汗,轻度肌肉酸痛,休息后即可恢复。次日精力充沛,有运动欲望,食欲和睡眠良好。运动中脉搏次数不超过“170-年龄”,若运动后大汗淋漓、胸闷、气短,不思饮食,脉搏在运动后15分钟尚未恢复常态,次日周身乏力,肌肉酸痛,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或减量;运动后无发热感、无汗,脉搏无任何变化,说明运动量不足,不会产生运动效果。

2.运动项目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简单、方便、安全且能够长期坚持的全身性有氧运动,如慢跑、交谊舞、骑自行车、散步、太极拳等。

3.运动时间的选择 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尤其是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运动时间一般20~30分钟。

4.运动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如血糖>16.7mmol/L或有慢性心、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视网膜病变、严重下肢血管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严重的高血压者;新发生的心肌梗死(<4周)者,轻度活动即发生心绞痛者,严重换气障碍者,暂时不要进行运动。②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天气炎热应带足水,寒冷天气要保暖,并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低血糖症状,及时食用;运动着装要宽松,特别是鞋、袜,不要磨破脚;如出现胸闷、胸痛等,应立即停止运动休息,经休息不能缓解时应及时到附近医院诊治。③运动后做好运动日记,以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替代治疗,口服药应在医院调整好服药方案,回归家庭服药。

1.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酰脲类和瑞格列奈)、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和罗格列酮)。

(1)促胰岛素分泌剂有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灭糖脲、瑞易宁、迪沙片)、瑞格列奈(诺和龙)、格列喹酮(糖适平)等。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运动疗法不能满意控制者,通常在餐前30分钟服用。服药后必须定时进餐,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同时应用上述同类药物,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如高龄、肝肾功能不全、有心血管并发症者,禁用格列本脲,可用格列喹酮以防低血糖症的发生。此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反应,如烦躁、头痛、饥饿、心悸、出汗、颤抖,甚至昏迷,出现以上症状时应立即测血糖,口服糖水或饮料。必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100ml,去医院酌情调整治疗方案。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用于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应与第一口食物嚼服。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腹泻。

(3)胰岛素增敏剂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首选降糖药。常用的有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格华止)、罗格列酮(文迪雅)等。服用开始剂量宜小,一般在餐后20分钟服用,可发生乳酸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腹泻等。罗格列酮不受进餐影响,有头痛、体重增加、浮肿和贫血的报道。

2.胰岛素 胰岛素能促进糖原和脂肪的合成和贮存,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使各组织加速摄取、贮存和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用于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当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未得到控制时,应早期使用胰岛素,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胰岛素包括速效胰岛素(如普通胰岛素、中性可溶性胰岛素、诺和灵R),中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诺和灵N),长效胰岛素(如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人胰岛素/低鱼精蛋白人胰岛素(如诺和灵30R,诺和灵50R),使用剂量个体化,注射后按时进餐,适当活动,以防低血糖反应。

(四)糖尿病教育

做好糖尿病基础知识宣传,做好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的宣传,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及自我保健。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贯穿于糖尿病三级预防的始终,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的根本措施。教育内容包括:①定时定量服药和注射胰岛素,定期检查复诊;②保持理想体重,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适当,做操、散步、打太极拳;③注意定时检测尿糖、血糖,做好记录;④保证睡眠充足,规律的生活;⑤有感染时,及时进行控制;⑥有头晕、讲话不清、吞咽困难、肢体发凉、皮肤干燥瘙痒、排尿困难、浮肿、便秘等表现时,及时去医院就诊。

(五)自我监测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调节糖代谢的能力丧失,内外环境(如气候变化、饮食不当、紧张劳累、情绪波动等)的微小改变都会导致血糖的波动,为使病情控制在满意的水平,就需要经常对糖尿病的一些指标进行自我监测,获得血糖及有关代谢异常的信息,以此作为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可靠依据,判断现行的治疗是否正确,是否达标。监测内容包括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蛋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