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典型可以“制造”吗

典型可以“制造”吗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典型可以“制造”吗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新闻的意义新闻报道较之于社会事实,是第二性的。学会发现典型,写出典型,让这个典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典型,这是新闻通讯员的一个重要能耐。但运用“典型”引导社会风气,却是共同的。当时没有准备作为典型宣传,只是作为新闻宣传。

第二节 典型可以“制造”吗

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新闻的意义

新闻报道较之于社会事实,是第二性的。新闻要反映社会的客观存在,也要反映社会的需要。社会产生典型,新闻反映典型,典型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学会发现典型,写出典型,让这个典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典型,这是新闻通讯员的一个重要能耐。

为什么说典型对社会、典型宣传对新闻很重要?

(一)典型是时代的产物,典型的事迹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对现实和人们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典型事迹和事迹背后的精神,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时代精神的制高点。典型具有领先一步、高人一筹的特质。有人说,就是我们国家的新闻搞典型,这是地道的宣传需要。错。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制度下,都需要典型。古代节女烈妇,孝子贤孙,都受到表彰,让社会向他们学习,以引导和净化社会风气。而且这些人还能得到一些实惠,举孝廉,其实就是朝廷任命官职,它是汉朝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有这种杠杆,无论是榜样的力量还是为了通过举孝廉做官,总之对社会没有坏处。那时没有新闻传媒,但这种国家推行的措施,肯定有当今新闻传播的共同作用。当然,古代的这些宣传,带有许多封建的色彩,与我们今天讲到的典型不是一回事。但运用“典型”引导社会风气,却是共同的。

即使像美国,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也树典型,借典型宣示战争的正义性,借典型鼓舞战士士气,借典型消解国内反战情绪,如林战士。只是这个林战士很“不争气”,回国后,自己揭发是虚假新闻,搞得美国总统下不了台。现如“英雄母亲”等称号,其实也是西方国家为社会在树典型。

(二)社会需要典型

社会有茫然的时期,人们也有茫然的时候,需要有典型作为社会向导,作为人生航标,引领社会和人们前进的方向。如改革开放,国企改革,摸着石头过河,怎么搞?就要有地方站出来,如深圳;就需要有企业站出来,如邯钢。

人就是这样,买东西,跟着广告走;看电影,跟着明星走;买衣服,跟着潮流走。人们在精神上也需要引路人,典型肩负了这个责任。刚刚恢复高考时,一个陈景润成为全国青年的榜样,造就了为国家刻苦学习成才、勇攀世界科学高峰的一代。可以说,一个典型成功扭转了几十年读书无用论的荒谬,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科学知识人才的基础和准备。一个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典型,也激发了全国青年积极向上、奋发作为的高潮。女排精神也是这样。随着改革深入,大批职工下岗,需要树下岗再就业方面的典型,众多就业创业明星站了出来。

(三)一个地方、部门的需要,换句话说,工作需要

典型对支撑一个地方、部门的形象意义很大,一个领导为官一任,造就一个典型,是重大政绩。

(四)典型的宣传对于我们从事通讯员工作的同志很重要

一般来说,你有一些好新闻(标准是得过奖,读者记得住的稿件),大家认可你。另外,你推出了重大典型,产生较大影响,人们一提起某某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典型人物,立即会补充一句,第一篇报道是谁写的。你的成绩就更容易得到人家认可。

二、典型报道的一般程式

一般来说,典型的形成,需要周边群众的认可,需要与时代相结合,需要发现。

首先是典型的存在。确实有这样一个人,确实他做得比别人好,确实感动周边的人。

其次确实是当时的社会需要。

最后是典型的发现。发现典型有许多偶然因素,一旦发现,一旦认定它对社会具有典型意义,就要大力宣传,大树这个典型。有人说典型是制造出来的,不,严格地说是发现之后深入发掘更加彰显了这个典型的社会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典型是“制造”出来的也不为过,不过这个“制造”不含贬义。从媒体议程设置的角度来理解,“制造”典型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典型的前提前面说过,确有其人,确为其事,确有价值才算典型。何况,哪一个典型,会自然而然地撞进媒体?不都是线索、选题、采访、报道、反响再报道这个过程塑造出来的?

典型形成的一般程序:地方单位上报事迹材料;上级部门认可;上级宣传部门向更上级宣传部门上报;认定为典型;组织记者采访;刊发,这是新闻程序。另外社会宣传同步进行,有的先期进行,目的是影响新闻宣传,或者说为新闻宣传造势。一般程序为:命名,也就是授予称号;发文,下发决定,号召学习;开展学习活动;组织社会宣传,如报告会等。

如果在一级宣传效果好,引起上级重视,会在更高一级展开宣传,直至中央新闻媒体一级。

典型形成的另一个程序,是先通过报纸或电视等新闻媒体发现,报道后,党委、政府认为影响很好,确立为重大典型。现在很多典型都是先由媒体发现,后被政府认可的。

三、典型发现个案:何红仿是如何“诞生”的

下面是一位通讯员对一个典型报道的回顾:

2005年,6月13日,我准备下班,组织部一位副部长打电话(给)我们分管新闻的副部长,说消泗乡一位副乡长死在工作岗位上,问可不可以宣传一下。部长征询我的意见,我说试试。当时没有准备作为典型宣传,只是作为新闻宣传。(线索获取,是否有重要价值,当时还不知道。)

我通过电话了解这位干部的情况。这位干部死时49岁,可谓英年。当天他在一个村搞土地二轮延包。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我把他的简历搞清楚了后,问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个同志有没有不良嗜好。典型最忌有一些不大不小的是非问题,如赌博,虽然打牌的干部多,但一旦树为典型,这方面的负面性会影响典型的“光辉形象”;二是群众关系如何。这也非常重要,如果工作出色,能力强。但与干部群众关系紧张,大家不说你坏,也不说你好,影响进一步宣传。乡政府说,他没有不良嗜好,群众关系也好。(确定采访。此时还不知道这位同志算不算一个典型,只是试试看。)

我首先确立新闻报道的眼。一是背景。当时全国在开展土地二轮延包。这是中央一项重要决策,意义非同寻常。但难度非常大,需要强力推进。而何红仿正是从事这项工作,做的成绩很大。当时还没有这项工作的典型;另外当时我们区正在搞乡镇机构改革,一批干部下岗,何红仿因为年龄原因,由副乡长岗位改为副主任科员,为了引导干部正确对待个人职务升降,促进改革,需要一位能上能下,正确对待个人利益的典型。无疑,何红仿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二是事件。他是死在工作岗位上,他是累死的,体现了党员先进性。三是他是基层干部,常年扎根湖乡艰苦环境。四是他的死,干部群众比较惋惜,群众基础非常好。

当天我拿出初稿,《一位乡干部累倒在土地二轮延包岗位上》。准备发给新闻单位,部长说,明天何红仿出葬,你去看看情况。另外有人说,他是喝酒死的,也调查一下。

第二天,在殡仪馆,我发现有许多群众自发参加送别。送别仪式没有完,我提前赶到消泗乡政府,开了个小型会议。我首先说,我是一名党员,你们中许多人也是党员,我们拿党性负责,何红仿当天喝酒没有。大家说没有。大约一个多钟头,隐约传来鞭炮声,越来越近。何红仿“回来了”。我让电视记者去采访。返回的路上,我看了录像带,估计参加送行的群众1000多人。一个人口不过几千人的集镇,这么多人为一个普通干部送行,而且鞭炮声不断,哭声不绝。我把这个作为新闻导语,重新写好新闻。标题强调一是干部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二是强调许多群众为一位普通干部送别。导语里,我先写许多群众送别场面,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场景,强调送别群众多。(典型报道细节要真实。是否作为典型报道,还在考察之中。送葬现场的感人场面,给了通讯员一个证实,一个响亮的回答:何红仿是受人民爱戴的基层干部。)

主体首先交代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再强调他在湖乡工作30年,没有向组织申请调动。写他正确对待职位升迁,永葆党员先进性。稿子第二天在4个报纸同时发表。其中《长江日报》发在第二版中间位置,应该说,当时媒体都不是很重视。(媒体并没有立即觉得这是个重大典型,媒体也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许多典型报道往往都是这样。)

而就是《长江日报》这篇报道,引起当时的武汉市市长李宪生注意,他在报纸上批示,让副市长张学忙去核实情况并代表市政府慰问家属。这里要强调,没有市领导重视,就没有何红仿这个典型。原本打算我们的报道工作就此结束,但部长意识到,很可能成为典型。他让我下乡收集材料,挖掘精神,做好典型宣传需要的准备。(市长站在全市工作的高度,认识到这是一个典型,需要宣传,于是,把何红仿作为典型人物宣传,此时才算真正开始。)

接下来,我们以宣传部和组织部名义向区委汇报,建议作为典型开展宣传学习活动,积极向上级推荐这个典型。区委同意。先在区内大张旗鼓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发通知文件,号召党员干部向何红仿学习,授予荣誉称号,组织报告团巡回讲演,文艺宣传。

接下来市委宣传部向市委汇报,武汉市委决定在全市发起学习何红仿活动。程序一样。又向省委报告。省委宣传部认可为全省重大典型。

首先市级媒体采访宣传;接着省级媒体采访宣传;中宣部新闻局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采访,全国宣传。何红仿作为典型终于走向全国。

从一条征求可不可以“发一下”消息的线索,到最后树为全国学习的典型,这个过程当然是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这个区通讯员(对于上一级媒体来说,宣传部长也是通讯员)的新闻敏感,才使这个名不见报章的小人物一下子家喻户晓。

四、典型发现需要培养的能力

(一)把握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的能力

宣传典型是为了满足一个时代一定阶段的社会需求。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什么无穷?他可以代表前进的方向,他可以鼓舞人,激发、调动积极性。宣传的目的就是典型的意义所在;宣传的作用就是典型的精神所在。

有些典型是任何时代、任何阶段都需要的,甚至可以超越政党、阶级和国家、民族范畴。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性真善美、环保等。但一定时期、一定社会对典型有不同的需求。

首先要把握中央倡导什么,目前阶段中央宣传的重点是什么,例如中央提出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就要从这些方面寻找典型。例如近年来中央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可以积极发现这方面的典型。

其次善于在社会热点、焦点方面捕捉典型。下岗工人再就业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我们可以挖掘下岗工人不等不靠自主创业的典型;大学毕业生在艰苦地方创业的典型。也可以反向寻找某地、某单位关心下岗工人和大学毕业生,为他们开拓就业渠道的典型。

再次,善于唱四季歌。例如,“3.8”寻找妇女典型,“8.1”寻找献身国防建设典型,教师节寻找先进教师典型等。这里强调的是判断能力。

(二)挖掘典型精神意义的能力

我们宣传一个典型,会深入采访,会掌握许多材料,会发现许多闪光点,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要把这个典型最符合时代需要的东西、最区别于一般典型和其他典型的地方找出来,也就是对典型进行准确定位。一般方法是深入挖掘事迹,多多采访当事人和周边干部群众,把握的材料越多越好;接着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再接着归纳,总的定性,并在总的定性原则下,归纳精神实质的若干方面;最后,依据总的定性和精神实质,对材料梳理分类,甚至补充材料。

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这个典型不同于其他典型的地方,越具有个性越好,越具有代表性越好。典型就是“这一个”。

(三)推出典型的表达能力

新闻的典型宣传不同于组织上的典型宣传。要生动、感人,具有吸引力,具有鼓动性,要让人信服。具体而言,一要真实,真实是典型的生命力,因为假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才要十分重视真实性。二要生动感人,这里强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你的文字打动读者,这个典型才深入人心。

事实上,典型的发现关键是培养三个能力:发现的分析判断能力;挖掘的归纳综合能力;报道的文字表达能力。

五、典型宣传的“四个注意”

典型是人不是神。神的力量巨大,但它是虚拟的,不食人间烟火,不存在也是不可靠的,是供我们信奉的;典型是人,是真实的,是吃五谷杂粮的,是现实的,是值得相信的,是供我们学习也是可以学得来的。

人们常常感叹,英雄也好,模范也好,过去的典型让人记住一辈子,影响人一辈子,如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等。而现在的典型记不住多久,学不了多少。当然这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等许多因素有关,但毫无疑问,与我们在典型宣传上的功利性过强、模式化严重不无关系。

所谓功利性太强,就是对典型利用过度,宣传者的私心杂念太重,目的性太强,典型人物让人觉得假,记不住,学不来;所谓模式化严重就是写作方式套路化、模式化。

典型宣传的写作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要把典型整成“高大全”

为了突出典型,不惜移花接木,以小充大,无中生有,拔高吹牛等,最后使典型人不人、神不神的,连自己都不相信。“高大全”典型的通病:捐款最多;典型都是富人?献血最积极;典型身体最棒?上班最早,下班最迟;典型都违反劳动法?带病工作;典型不要命?不会跳舞不打牌;典型都不食人间烟火?老婆恨孩子怨;典型都是不顾家的?“天上牛在飞,地上人在吹。”群众不认账,“典型”自己也不买账,这样的典型如何树得起来?要切记,典型是人,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典型的生命力所在。

在这里我们还得指出,无中生有是一种吹,有中写有可能也是一种“吹”,这个界限就是:看这个典型人物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人之常情。符合人之常情并且充满人性光芒的,我们当然要浓墨重彩地报道出来,但是,如果这个人的做法并非人之常情,尽管他是为他人做好事,我们也要为他“隐善”。比如自己住院,拔掉自己的吊针,省下药水让给别的病友;单位给儿子正常分房,母亲出面拒绝,硬是要儿子单位分给更需要的人,闹得儿子与家里矛盾重重,这就过了,就违背了人之常情。所谓真理向前跨出一步就是谬误,在这里也是适用的。因为这样的典型不可学,也不能学。媒体往往见到这样的事例就如获至宝,就大书特书,殊不知这样的报道会造成一些负面的效果。

(二)不要把典型整成个“肉坨坨”

现在有个倾向,在典型宣传中,过于注重人性、细节的刻画和描写。目的可以理解,就是为了克服“高大全”问题,但是由于矫枉过正,却忘记在典型的精神实质挖掘方面下工夫。特别是大量借鉴文学手法,典型形象好像非常丰满,个人习性、家庭生活等应有尽有,但典型依然树不起来,像没有骨头的一摊肉。细节很重要,但是要为主题服务,不能游离于主题。大量的与主题无关的琐事、细节,会淹没典型的主题,枝繁叶茂不见根深干粗。要切记,典型就是典型,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他具有一定的宣传价值,才成为典型。

(三)不要把典型整成个“半残废”

典型具有成长性,他的典型价值是与时俱进的。但是,我们是宣传典型,不是利用典型。我们在宣传典型的时候,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目的,“绑架”典型为我所用,“透支”典型为我所用,严重干扰典型生活,严重伤害典型身心。事实上,新闻宣传也有两面性,把握不好尺度,不仅会让典型失去应有的光辉,而且伤害典型身心。我想打个比方,有时我们的典型真像聚光灯下的明星,由于一举一动都关系他们的公众形象,所以他们一言一行不得不谨慎又谨慎。我们需要宽容他们,还要引导社会宽容他们。

典型的异化

紫石竹话

×××死了。

昨晚采访回办公室后听到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个被称为现代武训的老人,耗尽自己的积蓄,和四处讨要的钱,资助了上百个贫困学生。前不久他还上过我们报纸,怎么会就这么死了!

今天他的照片登在了报纸上,瘦削的脸庞让人心酸。更心酸的是,他竟然死在了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上。报上说他因病去世,真实的情况却是,他被伪装为贫困学生的人骗了好不容易募来的几千元,报警后一直没追回来,他于是从10层楼上跳了下来。

为什么有这样的悲剧?我想不仅仅是心理因素那么简单。事实上,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我感到不寒而栗——1992年起,他就开始捐资助学,因为能力有限,他帮不了多少,那不过是一个善良老人的本心。可是后来他被媒体发现,人们不相信现在还有这样的人,雪球越滚越大,他被广泛报道,有了很多荣誉。如今回头再想,他的今天,媒体有没有责任?我们把一个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强加于他,结果只能是人的异化。

郑琦老师也是我报道的典型。他也是个可怜又无奈的人,我亲眼看到他的变化,为他而难受。2005年4月底,参加省里的集中采访团到郑老师家时,我是多么喜欢他的家啊!200多平方(米)的院子,有树有花,空气新鲜,我曾在他家的秋千上不愿起身。

他已经60岁了,有这样一所房子,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每天和喜爱的孩子们在一起,本是多么惬意的生活。但宣传打乱了这一切,他成了典型,有些话,当他向记者重复多次之后,他就会相信那是真的。他去领奖,去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筹集资金,学会应酬,用他那朴实憨厚的本心,然而,这往往让我不忍卒睹:不管是某些上层人还是他周围的人们,都在利用他;可在得到好处的同时,许多人嘲笑他,诋毁他。

这就是一个人变化的全过程,可惜我只是那齿轮上不得不转的一个螺钉。然后,我发现我已经有些疑神疑鬼了。约见一个采访对象时,如果对方对我很热情,我就怀疑他想利用媒体;如果人家对我冷淡,我又想,我凭什么打扰别人的生活?但记者的职责不容许我这样善良。我常常为此非常痛苦。黄来女的热潮也首先从我这里起,当时我已预见到今后她会怎样被媒体侵扰生活,所以曾与她交谈多次,所幸她是个非常清醒的人,这多少减轻一点我心里的愧疚。昨天我去回访时,又是一次长谈。她告诉我,荣誉有与没有,对她根本没有关系,反正这阵风很快就要过去。学校也好,媒体也好,大家希望她配合他们的工作,她就尽力配合。

小黄曾被学校安排给一所大学的新生上了第一课,所以现在新生们都认识她。她告诉我,常常走在路上就有人指她,说她就是黄来女,但她从来都是低头而过,装作没听见。“是不是怕人认出来?”“不是,低着头可以捡到钱!我经常捡到的。”小黄说,最多一次她捡了20元,都没交公。“又不是我让他掉的。”

我大笑。这正是我喜欢小黄的地方,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是典型,她所做的,只不过是她想做的,就像我爱看书,有人爱玩游戏一样。还好她没被异化。[1]

读者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网络博客,写这文章的人,在现实里是一位记者。作者在这里提醒我们,媒体是把双刃的剑,宣传典型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扭曲他们。这进一步提醒广大通讯员,好心别办了坏事。写典型人物,要真,要实,不能利用他。

(四)不要把典型整成“一阵风”

发现、培育一个典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有些人在典型宣传上容易犯“见异思迁”的毛病,像猴子掰包谷一样,掰一个,丢一个,不愿意在典型的深挖上下工夫,使典型像春风一样“三月来、四月走、五月啥没有”。要切记,典型挖得越深,价值就越大,影响就越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