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化的内涵研究

产业化的内涵研究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的产业概念已从物质生产部门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部门。②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④产业是界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⑥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产业化的内涵研究_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

一、产业化的内涵研究

(一)关于产业概念内涵的探讨

虽然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者们在考察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端与起源时都不约而同地追溯到了二百多年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但时至今日,关于“产业”——这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学者仍有很多不尽相同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文献里,“产业”一词指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部门或行业。目前的产业概念已从物质生产部门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部门。随着“产业”概念的拓展,经济学家们对产业的内涵的解释也日益多样化。不妨先看一下国内一些学者对“产业”的看法。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产业”概念的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的学者提出:“‘产业’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某类共同特性是将企业划分为不同产业的基准。然而,同一企业有许多不同特征,用不同视角审视企业的各类共同特性,可将同一企业划归于不同的‘产业’。这似乎‘产业’的边界是飘忽不定了?其实不然,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性经济理论,对‘产业’边界的界定的立足点,与其说是理论上的严密性,不如说是现实的可用性。也就是说,产业经济学对‘产业’划分的基准——企业某类特征,是有选择性的。”“产业究竟有哪些特性的企业来集合,这要服从于经济分析的需要,因此,产业的划分很难说出前后一贯的分类原则。”[19]

有的学者则认为,“产业的概念(英文为industry)是伴随18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大机器的出现而产生的,它的定义和划分首先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分析目的,不同的经济分析目的,其定义和划分也就有所不同,搞清这一点,它的概念就不是模糊的而是清晰的……产业的概念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它是一个‘集合概念’……。”[20]

还有的学者认为,“所谓产业,通常是指同类经济活动的总和。也就是说,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某种同一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既不是宏观经济所指的单一国民经济,也不是微观经济所指的企业活动和居民消费。由于一个企业往往不只是从事一种商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产业并非是具体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集合,而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21]

有的学者则指出:“就一般意义而言,产业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总和,即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很明显,这里所说的“产业”包括范围是很广,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仅包括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单位,还包括仅仅为经济服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经营单位,但是,标准都是一致的即是以“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作为划分产业的标准。[22]

总地说来,国内学者关于“产业”概念在产业划分标准的可变性、产业的划分是服务于一定经济目的等方面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但在“产业”的范围是否包括或不包括仅仅为经济服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经济单位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国内学者又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论。

在苏东水教授主编的《产业经济学》一书中在业已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对这些分歧作了较好的处理,从而给出了关于“产业”的内涵和特征较为全面、充分、权威的阐述。该书认为:①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②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③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它既不是某一企业的某些经济活动或所有活动,也不是指部分企业的某些或所有经济活动,而是指具有某一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同时,该书还指出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些同类属性或特征:第一,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④产业是界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⑤产业含义具有多层次性。⑥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产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也包括流通领域的活动;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服务、信息、知识等)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也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甚至文化教育等部门。[23]

《产业经济学》一书较为全面准确地概括了产业的本质与特征,从产业这一概念形成的经济历史背景入手,指出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这样一来,就明确了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事实上是为了对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规模经济行为的描述,这种大规模的经济行为也就是上述那些专家学者所说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一类经济活动之所以能被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的标准在于它们具有某种相同的属性,而与产生这些经济活动的主体规模的大小、产权属性上是公还是私等方面的因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把对“产业”的研究准确地定位在它的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的集合,而不纠缠于它到底是由何种主体来执行的,较好地平抑了国内学者关于“产业”内涵的纷争。尽管该书为“产业”作出了一个清晰的描述,提出“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但是,该书也认同了产业划分标准是可变的,产业的划分是服务于特定经济目的;同时,该书特别强调了“产业”的内涵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明确指出了“产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扩展,现代“产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已经扩展到“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24]这样的概括不仅把目前对产业概念的研究的最新观点包含进去,而且还明确给出了扩展了的“产业”概念的界定——“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从而使得这种研究更具有科学性

(二)关于“产业化”内涵的探讨

中国理论界关于产业化问题的专门研究十分少见,而关于某一具体行业或产业的产业化问题的研究虽有一些,研究较多的是在农业和教育这两个领域,但基本上仅停留在实践的总结和分析层面上,理论层面上作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即便如此,这些研究也可以为本书的研究提供借鉴。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要比教育产业化的问题研究来得早,而且,近几年来,中国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研究是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不少专家和学者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为“产业化”问题的理论探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因此,本书对“产业化”内涵的探讨将首先从对“农业产业化”问题的研究作个简单回顾入手。

1.农业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在中国,“农业产业化”最早是于1992年由当时的山东潍坊市委、市政府在借鉴国外农业先进经验和总结一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的。由于农业产业化有较为丰富的国际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实践基础,因此农业产业化的提出不仅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普遍认同,得到较大范围和程度的推广和实施之后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1998年3月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在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关于农业产业化有如下一些探讨:

有的学者提出:“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简言之,它就是指改造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和市场接轨,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25]

有的学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在实践中它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特征。”[26]

有的学者提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形成以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点,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7]

有的学者提出:“农业产业化是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农业产业化只是在市场化和集约化这两个前提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28]

有的学者提出,“农业产业化,目前较严谨的说法是‘农业产业系列化’。就是把一个农产品开拓为一个系列,使农业成为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向高度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转化,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产业组织体系。[29]

从上述有关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阐释可以看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概括,强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认为: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规律为导向,来组织和发展农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以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规模效益,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2.教育产业化问题的研究

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指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把教育归属于第三产业。在此后不久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于是人们开始从作为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基础产业这个角度来研究思考教育的发展问题。但这些研究更多的只是强调发展教育的战略性、基础性意义,关于教育本身该如何发展却极少有人去展开深入探讨。人们仍然坚持认为只能由国家政府来考虑这个问题,只要国家政府多拨一些款,投入教育,教育就理所当然可以办好。可以说,从产业角度来研究教育,在初期只是强调其基础性质,基本上还是从国家计划、行政安排角度来探讨教育发展。到了1996年、1997年时,由于国内经济学界广泛关注和寻找促进国内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发展动力,于是在参考和借鉴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民办教育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学术界也开始探讨和提出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产业化是否会改变、中国教育的性质和教育质量等问题的担心,引发了关于教育能否产业化的普遍争论。但由于理论界对于教育产业化的内涵、实施途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也没能作出清楚的阐释,从而造成了社会各界的许多误解,导致了教育产业化问题的研究在人们的理解和抵制中逐渐淡化了。

1996~1999年间,虽然教育产业化问题也曾一度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但从总体上来看,有关教育产业化的研究无论从理论研究或实践方案设想上均不如农业产业化问题的研究来得广泛和深入。即便如此,对学术界关于教育产业化内涵的一些探讨进行归纳和总结,不仅对于这一部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由于教育与社会保障在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方面具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有一些学者把教育也看成是广义意义上的社会保障的一部内容,所以,对论文后续部分的研究也具有相当强的借鉴意义。

有的学者对中国学术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研究进行归纳,认为目前关于“教育产业化”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教育市场化。认为教育产业化就是将教育按照产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来办,完全通过市场需求来调节教育的发展。②投入市场化。认为教育产业化的目标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解决国家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③产出市场化。认为教育产业化的结果应该是将教育的产品——毕业生和研究成果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需求部门以相应的代价付给教育部门;科研成果也进入技术信息市场进行等价交换,以获取新的教育投入。④教育企业运作论。认为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产品的一个部类,实现类企业化运行,以机构为单位与社会形成市场性关系,向社会提供人才和技术产品,形成自己独立的投入产出体系,从而形成投资与收益的良性循环。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解决中国教育体制目前存在的某些问题有所裨益。[30]

3.“产业化”内涵的概括

借鉴上述关于“农业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内涵界定的分析,结合前面关于“产业”内涵的探讨,本人认为“产业化”的内涵可作如下的概括。

(1)所谓的“产业化”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行为模式,它是把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提供、销售等活动的系列化的一种经营行为模式;

(2)“产业化”这种经营行为模式是以现代产业组织体系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分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

(3)“产业化”这种经营行为模式是以实现产业内生产要素重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目标,并且这种经营行为模式的实施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整体资源的更合理配置和更充分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