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及内涵

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及内涵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5.1 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及内涵农业产业带的雏形是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的直接动因。由此看来,从表面上讲,“农业产业化”的提法的确有失规范。因此,“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并不是违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5.1 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及内涵

农业产业带的雏形是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的直接动因。1986年,山东省枣庄市为了解决羊毛产销脱节的矛盾,实行了农民养羊、农行贷款、工厂贴息和建立基地、搞好服务、完善购销合同、厂农挂钩的办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利益调节,进行农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路子;1987年,诸城市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及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思想,随后又出现了寿光市实行的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 1993年初,潍坊市率先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概念。1993年8月19日,《农民日报》发表文章《产业化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大战略》;1994年,山东省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在报道潍坊经验的同时,配发了题为《论农业产业化》的社论;1996年,农业产业化被写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至此,农业产业化思想开始在全国传播,并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认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是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必经之路(张永森,1997;牛若峰,1998)。

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的提法曾有争议。有学者认为,农业产业化意为将农业转化为产业,或把非产业农业转化为产业化农业,但农业本身就是一种产业,根本不存在产业化的问题,“农业产业化”提法自身失之规范,不符合产业经济学范畴(秦少伟,1997;陈桢,1998)。

按照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以及经营的各个部门,它介于微观经济单位(企业和家庭)和宏观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间(邬义钧,1997)。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现在,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苏东水,2000)。产业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新西兰学者弗希尔(A.G.Fisher)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具体划分又有所不同,主要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分类法,日本分类法,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分类法,中国三次产业分类法,以及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彭星闾、肖春阳,2000)。我国的产业分类标准为:第一产业是产品直接取之于自然界的部门,即农业;第二产业是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即工业和建筑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称为第三产业。由此看来,从表面上讲,“农业产业化”的提法的确有失规范。

但是,从产业的特性来看,按照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产业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营销为特征,带有一定专业特点的较大生产领域(邬义钧,1997)。因此,自然经济方式的生产、非社会化的生产,就很难谈得上是产业。西方经济学在提出三次产业论时,这些国家不仅已经工业化了,而且农业也已经“产业化”了。西方国家所谓第一产业的农业不是指任何经济状态下的农业,而是特指已经工业化的或产业化的农业(彭星闾、肖春阳,2000)。从中国农业的现状来看,虽然农业已经不是自然经济方式的生产,但强自给属性决定了农业与市场之间还没有紧密联系起来;超小规模的农户生产使得以机械化为主的现代生产技术难以应用。因此,“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并不是违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本研究认为,农业产业化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产业化的农业是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的农业,市场导向型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基本特征;(2)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一个地区可能仅以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为主导,形成区域特色并且具有区域优势;(3)农业产业化打破了传统的部门分割,实现种养加、产供销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即农业生产一体化或工业化。如图5-1所示。

农业产业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应运而生以来,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各种手段和办法,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帮助农民进入市场,在维持农户作为基本生产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曹利群,2004)。经过10多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的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4261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70.9%、91.7%和141.7%。(1)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得并不是非常顺利,到2004年,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454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3,其中还包括很大一部分是非紧密性联结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当前的农业产业化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公司+农户”,这是农业产业化的主流,2004年占到产业化经营组织的43.6%;二是“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占到36.4%;三是“市场+农户”,占到9.3%。(2)

图5-1 农业产业带的形成

形成农业产业带的一种模式是自下而上形成的,由于产业化的带动作用,在某一区域内由于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的作用,逐渐形成了某种农产品区域专业化生产雏形时,该区域政府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种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该区域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如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或者交通运输条件等),或者给予该区域这种农产品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使得该区域逐渐形成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还有一种模式是自上而下形成的,即政府为了增强该区域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借以抵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口或者增加本国农产品的出口,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法律约束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投融资支持等制度安排,促进优势农产品的集中生产与经营,以增强区域的专业化生产程度和提高农业竞争力,最后形成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2002年农业部开始编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并于2003年下发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农计发[2003]1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意见〔农计发[2003]30号〕,试图通过加快中国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并给出了农业产业带的含义,即“农业产业带是在区域性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下,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农牧产品品种和基础优势,以产业化为基础、效益为中心、创新为动力,以农业组织新模式为纽带,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和提升竞争优势为目标,形成具有某种特色和相当生产经营规模,以某些产业为主,综合发展,且各业和相关产业有机协调持续发展的农业地域性集聚区域”。从规划开始实行我国的农业产业带建设实际上是引导农民完成从兼业化生产到专业化生产的过程。

正如钱志新(2004)指出的那样,农业产业区具有能细化分工的特点,产业链能纵向延长。产业区内企业组成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产业发展链条,这样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才是稳定的、可靠的。上一章已经分析了水平分工的情况,它是农业产业区形成的基础条件。本章在此基础上分析垂直分工的有关情形,这是农业产业区进一步发展必经的一个重要步骤。正如克劳瑞格(Knorringa, 1999)指出的那样,衡量产业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纵向合作远远超过了横向合作,即垂直分工必须远远超过水平分工(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