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开展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扶贫开发的建议

甘肃省开展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扶贫开发的建议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开展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扶贫开发的建议 王建兵将文化与经济结合,体现盈利性,强调以经济效益带动和确保社会效益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国务院扶贫办预计,贫困线调整之后,2008年中国贫困人口估计会在4300万之间。回顾甘肃省近30年的扶贫开发进程,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扶贫战略也不断的进行调整。当前的扶贫开发,主要是针对农村和农业进行的以涉农项目为基础的产业开发。
甘肃省开展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扶贫开发的建议_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报告

甘肃省开展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扶贫开发的建议

img12 王建兵

将文化与经济结合,体现盈利性,强调以经济效益带动和确保社会效益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作为新兴的特色文化产业,它的产生与发展既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又通过自身机制的不断完善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一种以依托农村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扶贫开发途径,既是对扶贫思路的一种创新,也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在农村扶贫工作中落实的具体体现。

一、扶贫开发的现状与途径

缓解和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联合国更是将消除贫困作为近年来的重要议题,不遗余力地推进世界反贫困进程。1992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要求各成员国切实采取行动,消除世界贫困。1995年联合国召开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集中讨论了全球消除贫困、社会融洽和促进发展的问题,通过了《哥本哈根宣言和行动纲领》,并把1996年定为“国际消除贫困年”。贫困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消除贫困成为人类当前紧迫的任务。

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自1983年正式实施政府扶贫到目前二十多年的时间内,通过改革开放创造的大幅度减贫的宏观环境,通过中国政府的开发式扶贫以及国际组织和民间组织等社会扶贫,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的30.7%下降到2007年的1.6%。200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78万人,其中,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从2148万减少到1479万,减少了669万;人均纯收入在786~1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从3550万减少到2841万,减少了709万。随着贫困线提高,贫困人口也随之浮动。国务院扶贫办预计,贫困线调整之后,2008年中国贫困人口估计会在4300万之间。

1982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甘肃中部地区的定西、会宁、通渭等20个县和河西地区的民勤、古浪、天祝等19个县列入国家“三西”建设范围,开始了建国以来甘肃省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农村扶贫开发,大大加快了这些地方脱贫致富的步伐。甘肃扶贫开发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草畜、马铃薯、中药材、果品、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贫困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46万亩,中药材面积达到223万亩,林果面积达到1049万亩,蔬菜面积达到445万亩,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达到783万亩。在支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培育了一批扶贫龙头企业。特色产业收入占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的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07年甘肃省农村人均年收入72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3.3万人,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26.11万人;人均年收入在729~1015元之间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减少38.5万人,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78.24万人。2007年底,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为404.35万人,农村贫困面为19.44%。其中: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人均年收入72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10.8万人,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00.02万人;人均年收入在729~1015元之间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减少30.11万人,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27.17万人;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去年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0.91万人。2007年底,43个重点县农村贫困人口为327.19万人,农村贫困面为24.49%。2008年甘肃省农村人均年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减少47.86万人,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442.3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1.25%。

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胜利结束,通过扶贫攻坚,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八七》扶贫攻坚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扶贫开发的任务并没有结束,特别是贫困人口总量的不断减少和扶贫难度的增加,中国贫困问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我国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刘福合在通报2007年扶贫运行情况时指出,目前扶贫开发工作将紧紧围绕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的要求,研究探索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脱贫途径与方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手段。

回顾甘肃省近30年的扶贫开发进程,随着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扶贫战略也不断的进行调整。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扶贫战略开始由救济式扶贫向开放式扶贫转变,由单纯的直接经济向地区经济综合开发的方向转变,由单纯的向贫困地区“输血”向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转变。但我们也看到,为了满足贫困人口的温饱,几乎所有扶贫项目都是围绕农业项目展开,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再到农产品加工业,扶贫开发工作的视角还比较局限,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目前我们采取的最主要的扶贫开发方式是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

通过这些年的扶贫开发,各级政府都明确扶贫开发方式的有效性和今后调整方向是关系到未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的扶贫开发,主要是针对农村和农业进行的以涉农项目为基础的产业开发。但随着农业比较效益的降低,如何大幅度持续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是目前扶贫工作面临的难点与问题。随着贫困特征由全面贫困到局部贫困、由物质贫困向精神贫困的转变,迫切需要我们对扶贫方式和内容进行思路创新和水平提升。

二、创新文化产业扶贫途径的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十七大报告文化建设部分的引言里明确定位总书记还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研读报告可以理解为“创造中华文化新价值,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实现中华文化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中华文化资源丰富,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向文化产业大国迈进;同时,要努力使中华文化向经济领域渗透,提高中国制造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为使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文化支撑和文化动力。文化产业不仅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为社会高层次人才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通过有效的政府政策引导,文化产业能够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主要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发展文化资本市场的企业群体和事业群体,是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业、节庆会展活动业、报刊业、出版业、影视音像业、休闲度假业、民族民间工艺业、体育及健身消费业和艺术表演业等九个大类。

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文化这种特殊的资源是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群众参与性强、投资见效快、资金回收周期短等特点,决定了其完全可以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林嘉騋2008年8月在黑龙江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把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三者结合起来,挖掘当地农村和农民的优势项目,进行市场要素的有机的结合,创造出经济效益,就可以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好。”

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获悉,旨在为贫困地区提供信息、教育、文化支持的“文化扶贫工程”已正式启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为实施“文化扶贫工程”专门成立了宣传教育委员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宣传教育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会员大会,并举行了“文化扶贫工程”启动仪式。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表示,当代中国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已经由地缘因素、交通因素逐渐上移到信息、教育、资本、文化等深层次方面,对农村的扶贫工作已经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支持,而更需要为农村提供信息、教育、文化上的支持。希望通过实施“文化扶贫工程”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培养老少边穷地区的“造血功能”和文化创新能力,惠及贫困地区所有的老百姓。“文化扶贫工程”包括文化扶贫开发研究、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化技术人才培训等十项工程。

自古以来,甘肃就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融会的热土。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甘肃大地就绵延1600多公里。广袤的陇原大地已经形成了具有甘肃地域特色的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和伏羲文化、民族和民间民俗文化、戏剧舞台艺术等文化品牌。概括起来,甘肃文化资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二是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三是有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四是具有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

因此,梳理和开掘甘肃省可供作为扶贫项目的文化产业资源类型,探索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扶贫项目发展方向,提出实施乡村文化产业扶贫项目的战略措施,制定文化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把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变成财富,把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把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品牌推向市场,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找到一条新的致富方式,是目前我省乃至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却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三、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将甘肃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和相关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甘肃省文化产业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文化产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甘肃不可缺少的重要推动力。

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2004年召开了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甘肃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规划》,同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2006年配合省委宣传部制订了《甘肃省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全省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通过深圳文博会、西部文博会、兰州贸易洽谈会、甘肃省文博会等平台,积极招商引资,推动一批大的文化产业项目投入建设或使用。

2006年以来,甘肃省以现代传媒业、出版发行业、文娱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四大重点产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突破口,结合体育健身、网络文化、艺术品广告会展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重点以体制改革为动力,着力促进机制创新,激发文化产业的活力。2006年6月甘肃省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制定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启动了试点。重点文化产业陆续在全省改革试点中走在前列,在改革中发挥了主导市场的作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娱演艺、网络等事业在改革中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技术设备不断改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6.13亿元(含个体户数据),较上年增长17.5%,占全省GDP的1.34%;全省现有文化产业机构3625家,从业人员8.6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0.61%、城镇从业人员的2.2%,资产为145.65亿元。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快,效益好。文化产业相关层积聚了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而且多数为民营实体。2007年相关层实现增加值7.54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8.49%。情况表明在文化及相关产业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这个核心层占据了发展的主体地位,这符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长远趋势。同时也进一步表明我省文化产业中的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及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的相关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实力日益增强,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势行业。2009年6月,在兰州成功召开了“第四届甘肃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次文博会上共推介165个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涵盖了文艺创作展演、影视剧拍摄、产业基地建设、出版发行、图书物流配送、旅游资源开发、工艺品生产、娱乐健身等多个领域,73个文化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合同金额22.75亿元。

为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自2008年起甘肃省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进行扶持。专项资金主要采取银行贴息和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全省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扶持。所扶持对象是符合国家规定和列入甘肃省文化产业目录,能够明显提升甘肃省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2008年获得专项资金扶持的25个文化产业项目,就是从全省申报的34个项目中评审产生的,其中包括兰州大剧院演艺中心《大梦敦煌》剧组赴欧洲巡演,兰州、庆阳、武威等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甘肃、兰州、天水新华印刷厂设备更新等。

四、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扶贫经验与借鉴

走向市场是文化扶贫最终选择的结果,也是文化扶贫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只有通过市场检验才能证明文化扶贫的效果,也只有在市场中进行摸索和打拼,才能让贫困农民自食其力,最终能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在国内将扶贫开发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这些文化扶贫的创新模式对西部地区文化扶贫具有借鉴作用。

(一)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突出优势产业,发展文化大产业

近年来,阿坝州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从“以文补文”到“多业助文”走向“产业兴文”的阶段。特别是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阿坝州把发展旅游的眼光放在了“文化”上,经过探索,逐步建立起了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多种形式并存的适宜全州各地景区自身文化旅游特点的文化产业类型,形成了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大阿坝、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品牌、大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文化产业、经营性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品牌业、网络文化业、演出展览业、策划创意业和艺术培训业、音乐零售出租、艺术品经营、电影放映等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体系,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产业单位,优势项目初露锋芒,经济效益开始显现。截至2004年底,阿坝州文化经营单位为678家,直接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达1572人,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一些藏歌、藏民族影视精品、文艺表演节目等相继获得大奖,一曲《神奇的九寨》已唱红祖国大江南北。文化产业已初步具备“支柱产业”的雏形。目前阿坝州正在创一条“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旅游循环经济新路子。据统计,2004年仅九寨沟景区的藏羌民族风情晚会就接待海内外观众近百万人次,演出收入近亿元。

(二)西藏日喀则地区提出并实施了“文化造血式扶贫”模式

近年来,西藏日喀则地区烟草公司在对西藏拉孜县定点扶贫过程中,摒弃过去物质扶贫、“输血式”传统扶贫方式,认真分析、研究和挖掘当地传统的“堆谐”文化资源。“堆谐”是西藏民间传统歌舞,“堆”藏语意为上,“谐”藏语意为歌舞。顾名思义,“堆谐”一般指雅江上游的歌舞。“堆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边弹六弦琴边唱边跳,情绪欢快,动作灵巧,自娱性很强,是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拉孜县被誉为“堆谐之乡”,有关专家对拉孜县文化资源调查后发现,拉孜县30%的农户会弹唱六弦琴,40%以上的农家有六弦琴,70%以上的农牧民会跳踢踏舞。日喀则烟草公司对拉孜县文化资源调研后认为,拉孜县有着非常丰富的“堆谐”资源,全县近5万名农牧民群众都会表演“堆谐”,于是他们按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路,把开发和利用拉孜县“堆谐”特色资源与扶贫工作结合在一起。他们提出的扶贫创新口号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文化造血式扶贫”。

2005年11月1日,西藏烟草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农民艺术团正式成立,他们招收31名农民演员,并进行集中训练。通过4个多月的艰苦训练和编排,农民艺术团的《飞弦踏春》节目被“2006年度西藏自治区春节、藏历年晚会”剧组选中,而就在这次晚会上,拉孜县农民艺术团精彩的“堆谐”表演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当年晚会的亮点和焦点。这些大型文艺活动彷佛是一则无形的商业广告,为他们赢得了声誉和人气,也使一些文艺公司、宾馆饭店开始关注这群有着舞蹈表演天才的藏族农民艺术团。如今,拉孜县农民艺术团的农民演员开始参加各种商业活动,他们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将当地拥有千年历史的西藏农村民间歌舞“堆谐”推向了市场,他们有的在拉孜县表演“堆谐”,有的在拉萨参加旅游文艺表演,有的农民甚至开始跑到沿海地区“下海”打工。2005年11月1日艺术团成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参加所有演出的农牧民演员每人净收入达到15000元,相当于拉孜县一名壮劳力打工3年的收入。

(三)甘肃庆阳创新以香包为载体的“庆阳模式”

庆阳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文化产业,已把香包文化当作一种珍贵资源纳入开发视野,市委成立了香包文化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了香包产业开发办公室,还成立了香包产业协会,在广泛的领域开发和发展以香包为主的香道民俗文化产业,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了进一步开发整合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推进民间民俗文化产业进程,突出开发主体,培育文化市场,庆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每逢双年举办“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逢单年举办“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博览会”,时间定在每年农历4月29日至5月5日。

2002年以来,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商家出力、市场运作为模式的“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多届,提升了人气,凝聚了财气,扩大了名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香包节已成为庆阳与外界在工商、经贸、科技、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广泛合作交流的有效载体,成为招商引资、抓项目、促发展的良好平台,拉动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双向互动,促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等项目的签约实施,使庆阳开放开发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现在庆阳专门从事香包生产的人数已经达到15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左右。目前,庆阳香包企业已有近110户,产品已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500万件以上。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兰州等30多个城市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成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四)深圳市大芬村创造油画流水线生产模式

大芬油画村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油画生产基地,而且是全国油画艺术品的最大交易平台之一。大芬村的成名,不在于它里面生活着多少优秀的油画家,而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油画的创作方式——将个人的创作变成了流水线式的集体创作,把一个单一的艺术品变成了生产加工,以此批量生产,让“深圳制造”的标签走进了五大洲的家庭居室、餐饮厅堂,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画上靓丽的一笔。油画年出口总额超过5亿元,占全球近60%的油画市场,成为世界三大油画出口基地之一,稳稳握住“中国油画第一村”的称号。

大芬油画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圳小村落,如今却因一幅幅漂洋过海的油画而闻名。这个在全村“洗脚上田”不久,靠出租房屋为主业的普通村落,因油画产业的落户和发展而风生水起,沾了文化产业的“仙气”。大芬村的油画产业,不但上下游产业链完善,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地产、旅游业发展。据了解,整个大芬社区原有村民300人,但是外来的画工、画商多达12000多人,每天大芬村要接待上万名游客和顾客。为了把核心地段更好地利用起来,大芬人在社区的一个角落里盖起了新村,大部分居民都搬了过去,原有的房屋用来出租。

大芬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创造的宽松的环境。政府并不直接介入市场参与经济活动,而是给他们创造条件。近年来他们为画家们提供的服务与引导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曾多次带领他们出国考察市场,带他们的作品去国内外画廊、公司参加展销会。大芬村虽然不能代表中国美术创作的档次,但绝对代表着中国美术产业的最高水平,因此每次走出国门总会引起一阵惊叹。几年前政府介入的时候这里只有十几家画廊,如今已经上升到六百多家,可谓突飞猛进。

目前,大芬村已经先后汇聚了2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工及画家,成立了700间油画创作工作室,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茂业油画交易市场。油画制作在这里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他们采取来样订货生产、按订单交付日期完工的生产模式。画工们日夜勤奋创作描绘,及时交货。如今,大芬村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油画艺术商品制造基地,形成了一支艺术色彩缤纷的产业大军。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绘画作品源源不断地经香港运往海外。大芬村油画公司从去年开始亮相广交会,接到美国、意大利、比利时、土耳其等国的大量订单。

五、创新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的扶贫新途径的对策

(一)强化指导,完善规划

由于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处在一种初级状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找准发展文化产业与扶贫开发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显得尤其重要。一是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中长期扶贫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集中自身优势,建设一批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文化扶贫产业基地。二是尽量消除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充分发挥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及各文化艺术团体的职能作用,出台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职责,纳入工作考核序列,加强对具体扶贫性质文化企业的指导服务;三是组织建立市县(区)、乡镇的特色文化产业协会,以龙头文化企业为主体,制定行业自律规章,逐步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发展尽快上规模、上水平。四是要充分尊重民间传统和群众的创造智慧,对已形成雏形的文化产业进行保护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服务。五是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项目带动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扩大宣传,树立品牌

品牌化既给文化产业开发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又能有效防止后来者的刻意模仿。一些成功的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实践也证明,在系统开发的基础上,走精品化的道路,是规避开发误区和问题的重要策略。一是要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当地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扶贫文化产业,提高本土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二是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提升其文化附加值,在挖掘和发扬自身丰富文化历史资源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思想,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文化品牌。

(三)加强流通,拓展市场

将文化与经济结合,体现盈利性,强调以经济效益带动社会效益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文化产品走向市场是文化扶贫最终选择的结果,也是文化扶贫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一是对文化商品的经营和销售进行宏观调控和统一管理,以便于监督商品质量,制定商品标准,规范市场行为。二是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聘请高水平的专业设计人员,结合民间工匠和艺人的经验,甚至可以采取社会公开征集的方式,强化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符合市场需求,具有纪念性和文化性的产品。三是鼓励各文化经营行业建立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大力发展文化中介组织或文化公司,发挥中介组织在传播信息、开发市场、引导消费等方面的作用。

(四)注重培训,建立队伍

将现有从事文化产品的零散艺人及专业人员,分类进行登记,建立档案,以组织形式,将其纳入管理,开展培训。设立人才培训基金,使其在实践中培训、实践中提高。一是建设一支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能够掌握市场规律的文化经营人才队伍;二是建设一支有创新意识,能够了解并开发当地文化的文化创作人才队伍;三是建设一支技艺娴熟、艺德高尚的实用人才队伍;四是建设一支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型文化管理人才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