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工程为载体实现集成创新

以工程为载体实现集成创新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一 中化工程:以工程为载体实现集成创新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源自原国家重工业部1953年成立的重工业设计院和建设公司,1984年注册为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2005年更名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中化工程在集团、企业两个层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案例一 中化工程:以工程为载体实现集成创新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工程)源自原国家重工业部1953年成立的重工业设计院和建设公司,1984年注册为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2005年更名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工业工程建设企业集团。主营业务为建筑工程、环境治理、相关工程及工艺技术研发、勘察、设计及服务,在化工、石油化工、炼油、电力、市政、建筑、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可提供EPC、PMC、BLT、BOT、BOOT等多种方式的工程服务。自1995年以来连续被权威的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杂志评为全球最大的225家承包商之一,在2010年度“中国建筑500强企业”排名中列第9位。

中化工程下设2家上市公司、8家工程公司、11家建设公司、5家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和1家境外电站公司,其中,有4家是具有综合甲级设计资质的工程公司、2家是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工程公司、1家是具有甲级勘察资质的勘察公司和11家是具有一级施工工程总承包资质的建设公司。2011年,公司总资产4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53亿元,利润总额31.3亿元,从业人员41819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立之初的中化工程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经济封锁,建设了吉林、太原、兰州等大型化工基地,构筑了共和国的化学工业体系,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发展化学工业的道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加快与国际工程公司接轨的速度,逐渐掌握了国际通行的设计程序、方法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期,企业加大自主开发的力度,工程集成创新能力、大型特大型装置的国产化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具备了与世界著名工业工程公司竞争的能力。当前,公司正处于海内外扩张发展阶段。

(一) “工程立业,技术领先”的创新战略

中化工程将“工程立业,技术领先”作为指导集团整体创新活动的总体思路,并将之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

中化工程明确了“以核心工艺和工程技术、项目管理能力、投资融资能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及先进的企业文化为核心竞争力,以工程承包、环境治理、工程及工艺技术研发、勘察、设计及服务为主业,通过外部资源的整合及集团内部重组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建成能为全球客户提供全过程和全方位服务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工程集团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重点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基点,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研发集团主营业务发展重点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核心技术、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技术;以产学研联盟为纽带,完善集团科技创新体系,创建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以人为本,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完善创新人才培育、激励机制,建设一支由管理人才、技术专家、项目经理和工人技师组成的创新队伍。

(二)围绕创新评价和激励推进机制改革

中化工程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技术发展规划、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经营发展规划和创新型企业建设实施方案及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规定等企业创新相关管理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

1.创新激励机制

公司制定了“创新奖励实施办法”,开展了创新建议奖、创新制度奖和创新工作成果奖的评审工作;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制定了“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办法”、“技术创新奖励基金管理办法”等,开展了科技进步奖、技术创新成果奖和工法的评审工作;印发了“关于设计企业试行中长期激励的意见”等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政策,并在有条件的设计企业试行了企业年金制度试点,对为企业中长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以及在企业未来发展中具有关键或核心作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实施激励,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收入和贡献的相互协调。

2.建立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集团公司制定了《所属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薪酬兑现暂行办法》、《内部绩效评价办法》和《内部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等,同时,将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成效”等情况列入对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指标中。

(三)构建“一个整体、两个层次、两个平台”的工程研发体系

中化工程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整合科技资源,形成了上下结合、产学研结合和国内、国外结合的具有工程公司特色的“一个整体、两个层次、两个平台”的创新支撑体系。

“一个整体”是指集团公司是一个整体,统一制定技术创新规划,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创新项目实行集中决策,优化配置资源和共享科技成果,促进整体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两个层次”是指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两个层次。在集团层次,设立集团科技部门、产学研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装备研发中心和工业试验基地等管理和研发机构,主要进行集团技术创新项目的策划、部署和管理,实施集团共性、重大创新项目的研发;在企业层次,设立企业科技部门、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研发中心(公司)等研发机构,主要进行本企业工艺、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两个平台”指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中化工程在集团、企业两个层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在集团层次,联合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淮化集团有限公司和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产学研单位成立了“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合作创新的信用和利益保障机制,明确了创新重点领域及布局和分工。还与壳牌、GE、鲁奇、道化学、拜耳等国外近60家知名工程公司、专利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技术合作,进一步提高了技术创新起点。在企业层次,以研发项目合作形式建立了6个产学研长期联盟;以投资、参股形式成立了5个产学研研发中心(公司) 。

2011年,中化工程科技活动经费总额近10亿元,其中研发经费支出达到7.3亿元。

(四) “技术先导、权益保护、资产增值、知识积累”的知识产权战略

中化工程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制定了“技术先导、权益保护、资产增值、知识积累”的知识产权战略,即以技术先导打造创新工程,以权益保护维护创新成果,以资产增值推动工程应用,以知识积累促进知识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由集团公司统一归口,分集团公司和所属企业两级管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体系。在集团层次,建立由总部科技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组成的集团公司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集团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和培训及对外协调。在企业层次,建立由企业科技部门和专业部门(分公司)组成的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集团公司还制定和完善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规定”、“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专利技术管理规定”、 “专有技术管理规定”和“技术信息管理规定”等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截至2011年底,中化工程累计拥有专利217件,其中发明专利66件;共主持制定国家技术标准23项,行业技术标准106项。

(五)实施人才工程,凝聚创新人才

中化工程积极实施人才工程,根据“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文化凝聚人才、用机制凝聚人才”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吸引、使用、培育、激励人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在人才激励与考核方面,通过建立激励竞争机制,促使各专业人员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借助产学研平台,加强对各类高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完善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打破部门、行业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对不同类别高端人才实施相同水平的激励,促进公司各类人才实现多渠道发展;利用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探索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针对不同员工量身制订培训计划;实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办法,强化培训效果;借助各种新型平台,不断推出新的培训模式,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集团公司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8人,石油和化工行业勘察设计大师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8人。

(六)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中化工程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公司以领先的工程技术、高品质的建造工程、满意的工程服务和持续的盈利能力塑造企业品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具体而言,即以核心技术带动工程,开发并拥有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煤化工、化工、新材料、橡胶加工等工程技术和装备产品;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项目管理的“四合一”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工程产品;强化内部管理,保留成熟、较知名的所属企业品牌,集中力量培育CNCEC统一品牌;加强与国内外政府部门、商会和客户以及中国驻外使(领)馆进行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并通过对特定国家和企业进行高层出访、公司网站及国内外展览等方式宣传和展示企业品牌。

中化工程以“诚信为本,合作共赢”的市场经营理念,努力开拓全球市场。一是实施“放大主业,拓展领域”的策略,在做大传统化工和石油化工承包市场的同时,向其他领域的工程市场拓展。二是实施“高端市场”的策略,大力推行PMC、EPC、BOT、BLT、BOOT等工程服务方式,抢占高端和主流工程承包市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三是实施“远交”策略,加强与国外专利商、大型化工和石油化工企业建立长期联盟,积极与国内资源型、能源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完善国内经营网络的同时,大力开发海外市场,建立境外经营网络。

(七)培育以创新谋发展、强实力、赢市场的企业文化

中化工程积极培育“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强实力、以创新赢市场”的创新文化,倡导鼓励创新、奋发有为的企业精神,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中化工程通过组织学习“台塑”先进管理经验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向广大员工贯彻创新理念;公司在制定战略规划时,明确创新文化的战略定位,坚持管理和制度创新,培育创新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鼓励员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创新人文教育,倡导勇于创新、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形成以团队力量参与重大项目的投标与工程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围绕创新课题进行学术交流,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促进技术转移,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形成创新发展的有利环境。

(八)企业创新成效

半个世纪以来,中化工程承建了中国绝大部分化工、部分石油化工和炼油项目及一大批电力、建筑、市政、环保、医药、机械、轻工、纺织等领域的工程项目,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化工、石油化工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化工程开辟了中国以工程总承包带动成套设备出口的先河,业务范围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CNCEC”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中化工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公司在能源及煤的洁净利用、环境工程、循环经济、有机化工原料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拥有一批专有技术或技术专长,多项重要成果起到了很强的产业示范和带动作用,如公司开发完成的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和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流化床甲醇丙烯(FMTP)工业技术”填补了煤制烯烃技术上的一大空白,千吨级多晶硅工艺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多晶硅生产工艺的垄断,填补了中国在多晶硅生产领域中多项技术空白。中化工程正在向建成为全球客户提供全过程和全方位服务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工程集团公司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