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公民的文化权益保障状况评价

甘肃省公民的文化权益保障状况评价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公民的文化权益保障状况评价 于维民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准确分析甘肃省公民的文化权益保障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加快我省文化民生进程。
甘肃省公民的文化权益保障状况评价_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报告

甘肃省公民的文化权益保障状况评价

img3 于维民

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准确分析甘肃省公民的文化权益保障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加快我省文化民生进程。

一、甘肃省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的绩效分析

(一)近年来甘肃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绩效显著

甘肃省主要从两个方面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一是通过各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增长性投入,发展普惠性文化事业。二是通过政策对赢利性文化产业的支持、规范和引导,繁荣文化市场。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满足全省公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1.近年来文化事业建设步伐加快,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

一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有长足发展,二是文化设施布局由省、地、县三级网络发展为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三是市(州)、县(区、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四是一批重大文化工程开工建设,五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日臻完善。随着全省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加快了我省公民文化权益保障工作。

2.赢利性文化产业在改革中探索发展

一是适时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二是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平台,三是设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四是把文化产业纳入政府监管和服务范围。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支持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全省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国有民营共同发展的局面。为公民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日益丰富多彩,人们享有越来越多的文化发展成果,公民的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3.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出一批特色文化品牌

省委、省政府从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省文艺工作者立足甘肃,陆续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享誉海内外。近年来,我省致力于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推介宣传,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仅敦煌题材的剧目就创作编排演出了10台,还创立了敦煌舞、敦煌古乐等新的舞蹈、音乐派系。各地依托特色文化资源组织的节庆活动的影响面越来越大,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4.公民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获益

随着《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等一批法规颁布实施,文物保护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全省各级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600多个,接待观众1100多万人次。从2008年开始,这些博物馆分期分批向公众免费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迄今全省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全省已有52个项目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3个项目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千个项目列入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结合,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甘肃省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成功经验

1.发掘甘肃历史文化底蕴

按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甘肃文化资源丰富度排全国第五,其独具地域风情、鲜活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都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2.培育一支甘愿奉献、勇于创新、特别吃苦耐劳的文化人才队伍

全省一万多文艺骨干通过培训、进修、参赛选拔等历炼脱颖而出,有近千人次获得不同层次的奖项

3.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文化工作,及时破解文化建设中的难题

4.完善文化法制建设,规范文化市场有序发展

5.探索适合省情的文化体制改革新路

我省艺术院团历经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后期、90年代和进入21世纪的四轮改革,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推动了文艺院团内部的管理创新,使艺术创作更加贴近生活、面向市场、服务公众。

6.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全省文化建设

近十年来我省宣传思想战线开展对邪教组织的批判和对痴迷信众的耐心帮教工作;大众传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举办甘肃精神展览,评选“十大陇人骄子”,树立甘肃的道德楷模;组织专家学者进乡镇、入社区进行理论宣讲和对谈,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引领全省公民,增强公民抵御不健康思潮侵蚀的免疫力。

二、甘肃省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尚存问题及对策

(一)甘肃省公民文化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经济欠发达制约城乡居民文化消费

2007年甘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8%。2008年,甘肃农村人均年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442.3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9.41元,用于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文化服务的支出占年收入的11.3%;农民人均纯收入2723.80元,文化消费占年收入的9.2%,这些数据在全国位次居后或垫底。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达到1329.2元,同年,我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准较高的兰州市,人均文化消费仅309.15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

2.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三馆一站”面临困境

一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欠账太多,大多数县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都因没有经费保障而逐年搁置,丧失功能。绝大部分县图书馆10多年没有购买图书。2006年底,全省1181个乡镇文化站,一年中能开展一二次活动的文化站不到一半。正常发挥职能的只占1/3,完全垮掉的1/3,剩下的勉强维持。二是由国家投资建成的一批城镇基础文化设施,由于缺乏配套的运行经费而造成闲置性浪费。三是基层文化专职干部待遇低。常年被领导抽调做其他工作,致使基层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四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基层文化工作规划、组织领导和资源配置“缺位”。

3.部分主政官员不重视文化建设,致使部分农民起码的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1)忽视、轻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一些地方的主政官员只关注当地经济总量、人均GDP、经济增速以及本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全市(州)的排名等几项经济硬指标;不太关心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的文化生活,总认为文化建设纯粹是烧钱的事,农民的文化权益常年被忽略。

(2)文化建设变异为文化政绩工程、文化形象工程

一些干部把文化建设理解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他们明知当地财政拮据,不惜挪用其他经费,下发政府红头文件强令集资摊派,甚至硬从职工微薄的工资中强扣“办节费”。年年乐此不疲地举办各种“文化节”的最终成果是招商引资的数字,给当地政要增加了不少政绩。群众对劳民伤财的文化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深恶痛绝,百姓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反要背上不菲的办节债务,遑论公民文化权益。

(3)打着改革的旗号,甩卖公益性文化设施

在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下,主政官员掌控着人、财、物、信息、管理等多种资源,文化建设很难带来显性政绩,而政绩又决定任职官员仕途的升降去留。由于文化建设与官员职务升迁关系不大,因而把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当作“包袱”甩,打着改革的旗号一卖了之或出租改作他用。人们只能聚众打牌、喝酒、泡吧、赌博、看碟片等消磨时间,健康的基层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腐朽的不良文化必然乘虚而入。

(4)政府在城乡文化建设投入方面厚此薄彼

与其他社会事业相比,全省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过低,而且各级财政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投入比重,远高于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比重。据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末,6.4%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7.4%的乡镇有公园,68.4%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26%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97.1%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4.6%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4.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4.7%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与城市相比,这些数据是很低的。全省绝大多数乡、村缺乏基本的文化娱乐设施,乡村文化阵地萎缩,农民文化生活相当贫乏,封建迷信、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

(5)基层文化骨干流失严重

目前全省农村基层文化专职干部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等问题较严重。有文化的年轻人不屑干,有专长的文化骨干嫌待遇差不愿干,愿干的大多素质低而不会干或干不好。各市(州)县地方剧团近年来由于资金困难,主要排演传统折子戏、地方戏,年轻人不爱看,基层剧团难以走出大山、打开市场;不少地方剧团由于留不住创作、演出骨干人才而人走团散,过去热热闹闹“送文化下乡”的场景不再。

(6)农村文化工作落后

农村文化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陈旧、不切实际,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尽管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声势浩大,但农民仍感觉不过瘾,一是总量少,不少乡镇全年才安排上一次,一年就热闹上一二天。二是内容难合农民胃口,大多重复演出广播影视中耳熟能详的歌曲舞蹈节目,农民喜闻乐见的剧目和文艺形式较少。三是文化很难送到基层,大多在县城和乡镇演出,极少送达村社。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建农家书屋4600个,但仅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27.44%,根本满足不了农民的文化需求。一些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我省发展农家书屋采取“省局配书、村社配屋、县配桌椅、市配书橱”的模式,以分解财政负担,四个层级共建书屋的硬件设施,只要其中有一块“短板”,书屋就建不起来。

(7)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滞后

由于人事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一些素质低下的人通过关系纷纷涌进农村文化管理部门,他们政策水平低、管理手段落后,无法调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文化监管流于形式,处于无序状态,草台班子色情演出乘虚而入,算命祈福类迷信活动随处可见,赌博、违法博彩活动猖獗,邪教组织甚至公然“传经布道”,服务于农民的基层文化市场监管体制和机构改革迫在眉睫。

4.城乡教育事业发展失衡、校际教学水平悬殊

(1)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在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后,“上好的学校”问题日益突出。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县城)重点学校升学率高,众多社会优势阶层使出浑身解数把子女送去就读,富人在学区购置住房迁户口、给孩子请名师当家教、缴变相赞助费等;权贵则运作职权、关系和影响力。二是区域、校际教育水平悬殊。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校际教育水平差距拉大。升学率高的“好学校”能得到较多的教育资源、招到优质生源、易从其他学校挖到优秀教师、教育管理相对完善,步入良性循环。薄弱学校则陷入恶性循环。三是素质教育名存实亡。高考指挥棒下的学校、学生、家长全力以赴应对的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许多措施在一些学校阳奉阴违,多数家长则直接抵制和公然反对。目前我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1.8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为52%。为了挤进“好学校”,众多家长不得不牺牲孩子的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去上补习班、加强班、“奥赛班”。艺术培训产业化、功利化,“奥赛”低龄化、疯狂化,艺术考级证书、“奥赛”获奖证书都已成为升学的敲门砖。四是民办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截止2008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002所,各类在校学生16.95万人。有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硬件设施、师资、课程设置等不达标,管理不规范,教育水平难使学生和家长满意。五是幼儿教育门槛高。公办幼儿园收费低、师资稳定、管理规范、设施完备、教育质量较好。但数量严重不足,每年的招生指标只有报名人数的1/4左右,入园的门槛过高,没有关系挤不进去。民办幼儿园则遍地开花,仅兰州市登记在册的各类幼儿园有460所,其中私立幼儿园达334所。许多私立幼儿园收费高、收费乱、保育水平参差不齐,且收费后不开具正规发票。中上水平的民办幼儿园一年收费4000元~6000元,市民惊呼比供一个大学生还贵。垄断行业职工子女则可以进单位附属幼儿园,教育质量一般都有保障。收入较低的城镇居民和进城打工者只得把孩子送进不达标的民办幼儿园或非法的“黑幼儿园”,教育公平在幼教阶段就受到严酷挑战。

(2)农村基础教育危机四伏

一是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辍学率上升。人口自然出生率下降;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儿童辍学率上升;有条件的农村学生不断流向城镇学校,许多农村学校渐成“空巢”。随着城区寄宿学生低龄化,许多家长就近边打工边陪读,城区大部分中小学只得超负荷运转,一个教室五六十个学生的“大额班”很普遍。二是农村优秀教师不断流失。农村边远地区、高寒阴湿山区办学条件艰苦,待遇低,发展机遇欠缺,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乡村优秀教师持续涌向城市,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和非师范类教师任教现象较多。三是教学手段落后,一方面教学硬件设施不达标,许多农村学校没有图书馆、电脑室、实验室,老师很难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学生无法动手做实验。另一方面教学软件建设亦“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校方的管理方式都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四是农村教育的适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差,无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中小学升学率不高,“两后生”打工不够年龄,“种地不如老子,做饭不如嫂子”,玩耍游荡,不时惹事生非。

(3)扫盲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我省许多地方的“两基”成果是低标准的,相当脆弱。据2005年人口抽样数据显示,甘肃省有成人文盲413.4万,文盲率是20.83%;青壮年(15周岁至50周岁)文盲164.6万,文盲率为11.4%,是全国文盲率最高的省份之一。2007年3月,省委书记陆浩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甘肃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04年,比全国少一年;青壮年文盲率高达8.47%,比全国高出4.47个百分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后,每个乡镇一般只设一所初中,许多学生由于离家太远,交通不便,住校须解决交通、食宿费用等问题,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庭负担加重而弃学。“前景贫困”又催生辍学,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至2009年6月底,今年我省共有待就业的16.5万名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7%。高中和大学的读书成本高,投入产出比动摇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中途弃学,务工经商。要达到甘肃省政府2009年2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10年全省成人文盲率下降到10%以下,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左右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4)“普九”债务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农村“普九”欠账多,我省一般县区“普九”负债都在2000万元以上,全省“普九”义务教育中高达23.49亿元的“普九”债务,始终是压在农民身上的沉重负担,学校负债运行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的教育秩序。为此,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甘肃被纳入全国14个清理化解“普九”债务试点省份之一。

(5)校舍短缺、设备陈旧、债务缠身等情况较突出

一是中小学校舍紧缺,截止2008年底,全省中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1806.77万平方米,危房面积350.38万平方米,危房面积占校舍建筑总面积的19.4%。按照国家校舍建设标准计算,全省小学校舍建筑面积缺额136.2万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积缺额383.4万平方米。二是职业教育扩招后校舍严重不足,实习设施陈旧、实训设备落后,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三是高校办学债务沉重,近10年,我省高等教育进入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快速转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0%。但是,教育部所属高校生均费是7000元左右,而西部地方高校生均费只有3000元左右。资源配置失衡导致西部地方高校不得不举债办学,以应对“扩招”所需。截止2008年底,我省省属高校贷款余额累计高达50亿元,各高校面临还贷高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5.文化惠民工程任重道远

一是甘肃文化基础设施总体不足。承担全省群众文化艺术辅导职能的省文化馆,自1956年建馆后,政府再未立项扩建馆舍,现有的基本设施达不到国家标准,在全国排名靠后,迄今没有独立的活动场所,全省14个市州中还有9个市州没有达标的图书馆,13个市州没有群众艺术馆。“十五”期间建设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近两年建设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由于地方财政缺乏配套资金,致使这些工程一拖再拖迟迟不能竣工。建成后的“三馆一站”基本没有内部配套设备,无法发挥作用。二是基层文化场所被挤占挪用,大量文化娱乐场所市场化后,限制了普通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基层文化专职干部整体素质不高,一些文化专职干部利用自己的艺术专长或办班收费、或埋头个人文艺作品创作,变成国家财政供养的专业“艺术家”。一些非专业人员仰仗“潜规则”挤进文化站馆,这些人有背景,却无法胜任对当地群众文化的业务指导、培训、示范、服务及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等工作。四是对文化艺术团体的扶持不到位,任其自生自灭。目前,省直8个演出院团就没有独立的演出场所,也没有符合标准的排练厅,严重影响艺术创作。现有的省级剧院、演出场所大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常年失修设施陈旧,许多已成危房不能使用。五是群众性文体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目前,全省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人口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00多万人,增加到1000多万人,主要问题是场馆不足和设施陈旧,难以满足公民自娱自乐、展示自我的需要。

(二)进一步保障甘肃省公民文化权益的主要对策

1.发展经济,加快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公民文化权益保障的物质基础

(1)以经济发展促文化建设

要及时掌握国家扶持中西部文化发展的各种项目信息,积极争取国家改善“国扶县”、“省扶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除了争取国家的扶持外,甘肃文化建设的立足点还是自力更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公民文化消费和享受文化服务的支付能力。也只有把经济做大做强,我们才会有余力安排文化建设和促进文化消费。

(2)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过去我们长期把文化领域的事都当成文化事业大包大揽,结果力不从心。发展市场经济后,一些地方的主政官员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凡文化的事都推给市场,卖完了企业紧接着卖幼儿园、卖学校,出租“三馆一站”。把这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当作包袱大甩卖,显然这种败家子行为严重损害了公民的文化权益。在以GDP论英雄的氛围中,短期内不可能提升地方政要的文化自觉。对策一是把文化建设列入任职官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把文化政绩也作为百姓评议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内容。二是健全制度性保障,确保财政足额拨付公益性事业单位每年运行所需的各项费用,诚如是,才谈得上公民文化权益的实现和保障。

(3)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通过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规范文化市场监管等方式,营造更加有利于文化发展繁荣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调整市县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在条件具备的市县推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试行文化综合行政执法队。把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大力培养自主经营的文化市场主体。对一些已改制的文化单位,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内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单纯追求获奖,转为面向群众、走向市场。

(4)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对策一是完善县城主要公益性文化场馆的配套设施建设,使其发挥有效作用。在城乡社区普遍建设设施齐、功能全、适用性强的基层文化阵地。政府出钱购买文化服务,定期组织一些公益性文艺演出、讲座等,使基层民众能经常性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二是全面完成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规划我省在“十一五”期间99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项目建起来后其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场所和内部设施的制度性保障工作要配套落实。三是在全省自然村普及文化书屋建设,书屋选点,图书、书架、桌椅配备,借还制度、人员培训等都要有一套长效工作机制,不是布个点,统计个数字就算完成任务。一些普及型的基层文化设施可以建在当地中小学校,白天由孩子们玩乐,放学后、周末或假期向村民开放。我省河西地区一些农村已试行这一做法,深得公众欢迎。四是建立文化下乡长效机制。①更新理念,由目前一年一度的“送文化”模式向“留文化”、“种文化”、“长文化”思路转换。②转换内容,重点开展各种文化对口帮扶活动,定期培训乡村文化队伍,提供“菜单式服务”,培养常驻农村的文化活动骨干力量。辅导农民开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协助他们创作和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引导农村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健康发展。③完善保障机制,确保“留文化”、“种文化”的专项经费。④求实效,当前的文化下乡活动与提高农民素质、文化脱贫致富有距离,免费送戏、送书、送电影还要搞,但更要多送一些农民脱贫致富所需的文化,如农作物科学种植培育、测土施肥、病虫害防治、农副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结合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送一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文化,如普及宣传农村饮食用水卫生常识、农舍防震、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医疗保健、涉农的法律法规知识等。

2.调整政策,放手发展文化产业是公民文化权益实现和保障的主要途径

甘肃文化产业总体上量小、质不高,要改变这种弱势状况,一是通过政策调整和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继续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二是重点扶持一批有甘肃特色的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甘肃文化产业的精品名牌。

3.教育公平和满意教育工程,是公民文化权益得以实现的抓手

当前,甘肃教育事业最大的问题是:全省公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为此,省上正通过组织实施“六大教育工程”,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但在调研中,各阶层公民对我省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问题还有以下强烈诉求:

(1)期待义务教育两头延伸

一是尽早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尽管我省目前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时机不成熟,条件还不具备,但政府部门不能把精力都集中在公办幼儿园,对民办幼儿园应多加引导、规范、监督和扶持,制定合理的幼儿园办园标准,统一园舍、师资、设施、拨款、收费、管理等办学标准,实现一费制,至少让普通百姓的孩子上得起规范的幼儿园,逐步使所有孩子都接受到优质、廉价的学前教育。二是争取把高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中间阶段,对高中阶段贫困学生的救助是政策盲区。对此,政府可以先设立专项资金填补高中贫困生助学贷款的空白,待条件成熟后再在全省普遍实行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

(2)对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多一些关怀

甘肃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仅2006年全省输转富裕劳动力535.5万人次,近年来每年劳务输出均在500万上下,农村留守儿童近80万。只有1/3的留守孩子基本能跟上学习进度,2/3的留守孩子学习困难,进而逃学、辍学。在现阶段,通过开办“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寄宿学校等措施,对在学的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集中管理,可缓解其辍学、失学势头。农民工孩子在城市上学受到诸多歧视和限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牵一发动全身,不会一蹴而就,但可以先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国家按核定在校学生人数足额拨款,调动各办学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切实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国民待遇。

(3)营造青少年求学的净土

我省中小学周边的一些网吧始终在与文化稽查部门的执法活动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容留、默许中小学学生上网。中小学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在我省已存在多年,且呈蔓延趋势,网瘾异化孩子的行为:一是无心学习,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学业跟不上就逃学、辍学。二是对父母限制其上网逆反对抗,闹得全家鸡犬不宁。三是由上网费用引发偷盗、抢劫等系列违法犯罪行为。目前还没有对付网瘾的有效办法,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治理:学校对网瘾学生一是心理疏导,不要歧视和嘲笑;二是帮助他们补上拉下的课;三是多组织课余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家长不要视网络为禁区,简单粗暴地一概反对,而要循循善诱,用亲情化解孩子对网络的畸形依赖。政府部门依法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网吧实施全天候远程监控,从严惩处容留非成年人上网的业主,坚决取缔黑网吧,给自制力差的孩子们营造一方学习的净土,保障他们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不受侵害。

(4)提高职业教育的声望

一是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更新实训设备;二是尽快建立自成一体的学历体系,使培养的实用型人才名实相符,升学有路、就业有门;三是整顿校风校纪,加强师德建设,加快培训“双师型”教师;四是以就业为指导,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升办学质量和就业率;五是新闻媒体加大对职业教育推介、正面报道力度,营造职业教育和其他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舆论氛围,改变社会上一些人轻视、歧视职业教育的偏见。

(5)均衡城乡、校际教育资源

近几年,我省实施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办学思路。促进教源资源集约利用,但推行“四个集中”有一个过程,在编老师普遍不愿去边远地区执教,短期内全部替代山区的代课教师还有一定难度,支教的老师无论是公派的还是志愿者,均属短期行为,年限一般是1-2年,而教育周期至少要3年,小学则更长。如果采用轮换制,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轮换的老师也无法安心工作。对策是实行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倒挂,越是到条件艰苦的乡村学校工作,越要给更高的工资待遇,以吸引大学毕业生和城市教师去山区学校任教,使贫困山区孩子也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甘肃省将要推行以考察素质教育为主要目的的高中课程改革,但农村高中缺乏素质教育的起码条件。2008年会宁县参加高考的1万多学生,无一人享受音、体、美特长生加分。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不足,削弱了农村学生升学考试的竞争力。要改变城乡、校际教育质量失衡状态,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树立公平教育、均衡教育、优质教育、素质教育办学理念,改变教育资源多年来向名校倾斜的“惯例”。生均教育经费、新进师资、校舍扩建等应向薄弱学校倾斜,使其逐步达到部颁标准。二是用优厚待遇遏制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向城市学校、重点学校流失的势头。三是逐步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学校整体布局、同步规划、统筹安排,优质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通过教学观摩、代培师资、名师支教、远程教育、建立教育集团、撤并教学点、整合教育资源等,提升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只有薄弱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赶上来了,才会有公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公平。

(6)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

在第1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对兰州市2638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0.91%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0.93%的中学生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造成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太重,考试和升学的竞争压力太大,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在应试教育体制机制撬动下,素质教育充其量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表面文章。要改变扭曲的应试教育乱象,一是国家从制度层面改革应试教育体制,改变一考定终身现象。二是取消各类艺术考级和赛事获奖者在“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加分制度。三是逐步填平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教育质量的差距。四是规范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实验班、特长班、创新班等任何名目设立快慢班、重点班和奥赛班,严禁以学生获奖、竞赛名次和考试分数作为编班、排座位、编学号的依据。禁止以升学率对中小学排名,查处和删除各中小学网站“自发比拼”升学率的排行榜。五是斩断教师收入与应试教育的利益链条,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有偿家教或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课,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给学校、班级、学生排名次、兑现奖金,教师教学水平和绩效考核机制要科学合理,不以升学率论英雄。

(7)尽早改变高考招生中的地域歧视

2006年高考录取率41%,全国倒数第一。其后的两年高考录取率也都在50%以下,直到2009年,高考录取率才上升到55%,这还比北京、上海等地低20多个百分点。多年来,国家下达给甘肃的高考招生计划有以下问题:一是招生计划总数少,平均增长率低,入学机会不平等。2001~2006年,甘肃省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仅占全国总计划的1/45~1/50;2003年、2004年招生计划增长率远低于全国计划的增幅,2007年甘肃招生计划出现5.0%的负增长,而全国计划是7.0%的正增长。二是本科计划少,高职计划多。2003~2006年,高职高专计划的比例达到52%~56%。三是重点和省外院校计划少,省内高校计划多。2003~2007年,部属重点院校在甘肃的投放计划仅为6%~9%,全省60%以上的招生计划由省属高校完成,导致甘肃高考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四是考生数量多,招生计划少的矛盾十分突出。2004~2006年,甘肃省本科院校的招生计划从46.7%增加到47.2%,仅增加了0.5个百分点,而这期间报考人数增长了34.6个百分点。在调研中,凡受访者无不对甘肃在高考招生中遭受到的地域歧视表示愤懑,强烈要求省上领导和权威部门直接上书中央,申诉甘肃民众的正当要求,由国家干预,责成教育部参照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人口数、考生数量、各省市高校数量、上年度实际录取情况,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尽早矫正多年来招生计划对甘肃的地域歧视。

(8)积极应对“新读书无用论”

当前,“新读书无用论”正在城乡滋生蔓延。原因一是就业难,二是读书费用高。据统计,我省一个大学生完成4年学业至少需要3万元。需要贫困地区一个农民近30年的全部纯收入。2007年5月,兰州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9元/月,西北师范大学月均生活费低于209元的经济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2.5%;其中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特困生,占经济困难学生的近一半。该校学生每年欠缴学费1000万元左右。孩子读书越多,家庭经济状况就越差。本课题组在会宁等地调研中,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说,孩子读书费用是家庭的头号开支。我省贫困生占在校生1/3左右,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近年来甘肃加大了助学贷款力度,基本实现了应贷尽贷。现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找优厚待遇的工作更难,在规定年限内还贷力不从心。建议适当延长助学贷款偿还年限,或改革学制,校方应允许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外出打工,挣了钱返校继续读书。

4.维护自身文化利益是公民文化权益保障的内在动力

(1)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文化资财

一是自觉保护知识产权。每个公民首先要了解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其次要会运用它来主动地保护自己的文化资财和知识产权。再次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文化资财不受侵犯的权利。二是自觉维护网络作品著作权。网上著作权是否要保护备受争议,在我国著作权法没有做出新规定的情况下,网络上使用作品可比照书报转载的现有规定执行。三是公民有积极配合公安、工商、电信、银行等部门依法打击网络盗窃活动的责任和义务。

(2)自觉抵制敌对势力的文化侵害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从文化领域对我们的颠覆和破坏,他们利用广播、电视、卫星通信、互联网等,对我国进行全方位、全天候反共、反华、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宣传;利用各种基金会、非政府组织、外交学术交流等手段对我进行思想渗透,大量散布迷信、色情信息,对我国内政外交横加干涉,挑拨离间我国民族关系、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咄咄逼人的进攻,一是从技术层面用高科技手段屏蔽有害信息,二是公民个人不听、不看、不信、不传播西方敌对势力散布的信息和各种邪教信息,三是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有害信息来源,洁身自好,扎牢思想篱笆,防御精神鸦片侵害。

(3)对“文化自由”的文化自觉把持

一些公民在消费大众文化时往往只追求其浪漫、奇异和刺激,拒绝道德教化;许多影视作品“戏说”历史、“大话”经典、嘲笑崇高、解构理想,向人们展示平庸无聊的生活方式;许多文化产品厂商为追求利润,迎合一些人庸俗、低俗、恶俗的胃口,大肆生产经营暴力、色情、迷信甚至反动的文化产品,使银幕、舞台、荧屏、书报、网络充斥不健康的文化内容;一些文化管理部门庸懒不作为,收了钱乱作为,这势必严重损害公民消费健康文化产品的权益。对策一是大众传媒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引导公民文化消费。二是公民要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水平和道德自我批判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消费,拒绝庸俗、低俗和恶俗文化产品对身心的侵害。三是文化稽查部门依法对文化市场严格管理,扫黄打非,从源头上堵住不健康文化的泛滥。

注释:

①《文化工作亮点回眸》[N]《甘肃日报》2007-4-24

②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08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甘肃日报》2009-3-12

③王瑟:《西部地区更要重视人才资源开发》[N]《光明日报》2007-3-7

④《甘肃经济日报》2009-2-18.

⑤李润文:《教育不公》[N]《中国青年报》2007-3-8

⑥吕霞、张丽丽:《少年几多心病几多愁》[N]《甘肃经济日报》2009-10-18

⑦高辉、程跟锁、郭建东:《甘肃省普通高考招生计划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丝绸之路》2009年第20期P108~109

⑧赵卿:《寒门学子快来报名》【N】《兰州日报》2007-5-17

⑧《甘肃日报》2009-3-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