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主要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主要措施

时间:2022-02-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最大的客观障碍是多种亚文化的存在。因此,提高人民大众(受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根本措施。这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提供了最直接的文化知识资源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主要措施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研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主要措施

1.推进告知型载体大众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基本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告知型载体是指那些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最直接地承载、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观念内涵的客观存在。这类载体在存在形态上表现为语言、文字符号和由符号组成的集群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告知型载体能够克服我们前面所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创造者是小众,受众是大众”“提炼者是‘精英’,受众是大众”这样两个矛盾,有效地实现大众化,为其他类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实现大众化提供铺垫。

我国地域辽阔,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最大的客观障碍是多种亚文化的存在。但是,我国有统一的文字和语言,汉字成为各种亚文化相互交流和维护中华民族统一的重要工具。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全国人口的“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6)。这说明在我国大力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汉字”这个文化载体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使得告知型载体的大众化成为可能。

推进告知型载体大众化还必须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提炼者是‘精英’,受众是大众”的矛盾。只要我们注意到这一矛盾,并试图解决这一矛盾,这一矛盾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已经有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把“精英”的学术语言转化成为大众语言、民族语言、时代语言,就是一个成功可行的方式。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是过去的榜样,由中宣部理论局主编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丛书是当代告知型载体大众化的典范。总结这些成功范例的基本经验并予以推广,就能够深入促进告知型载体大众化。

2.发挥告知型载体的中介作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有力措施

本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分成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的文化载体能够实现大众化的程度是不同的,其中最能深度实现大众化的是告知型载体,而且告知型载体还具有承载、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观念内涵的保真性、理智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因此,对于那些受到客观存在自身物理属性的限制,推进文化载体大众化程度有限的载体,可以把它们和告知型载体捆绑在一起,发挥告知型载体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借助于告知型载体的大众化来提升这些文化载体的大众化水平。

发挥告知型载体的中介作用,推进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的大众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一种方式是告知型载体和其他载体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包括告知型载体在内的由多种载体组成的载体集群,以此推进载体集群的大众化;另一种方式是告知型载体和其他载体并不紧密结合,彼此分离,但是专门构建为了这些文化载体的大众化而存在的告知型载体,作为这些载体的先导或补充,以此推进这些文化载体的大众化。比如,在推进约束型载体大众化的过程中,建设主体可以编写相关内容的普及读本,这就是发挥告知型载体的中介作用,推进约束型载体大众化的有效做法。

3.推进四类载体的大众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主要措施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就是推进它的四类载体的大众化。推进告知型载体的大众化,我们在前面已经阐述过,这里就不再赘述。推进约束型载体、感染型载体、强化型载体的大众化,应当按照两种思路来进行。第一种思路是按照文化载体大众化的内涵就是实现大众易于接受、大众乐于接受、大众最终接受载体的要求,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推进自身的大众化。比如,感染型载体的大众化就是创作出更多的像电视剧《亮剑》、舞蹈《千手观音》等这样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第二种思路是如果具体的文化载体受到自身客观存在的物质属性的制约,大众化的程度有限,那么就应该如前所述,发挥告知型载体的中介作用,既尽可能地推进自身的大众化,又通过告知型载体的中介作用来推进特定文化载体的大众化。

4.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根本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是连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观念内涵和受众(人民大众)的“中介”,观念内涵通过文化载体得到承载、传递,受众通过文化载体感受、认知观念内涵。这样的一个过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不仅取决于文化载体本身,而且取决于受众(人民大众):在文化载体本身不变的情况下,受众的认知水平越高,背景越趋同,越容易有效、准确地感受、认知同一文化载体承载、传递的观念内涵。因此,提高人民大众(受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根本措施。

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的视角出发,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知识水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一般的、基础性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这是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的基础。目前我国基本完成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就具有这样的功能。以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还将实现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甚至义务高等教育,这些都必然会更加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第二个方面是提高人民大众拥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的相关知识的水平,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这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载体大众化提供了最直接的文化知识资源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