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心理问题的界定

心理问题的界定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适应环境困难、情绪异常、神经症、精神病等都属于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只不过是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在生活中,人们还往往在另一种意义上使用心理问题的概念,即把精神病和严重神经症排除在外的心理障碍称为心理问题或心理失调,可以称为狭义的概念。精神药物治疗有效,进一步证实这类神经症的发病有确定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问题的界定_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方法

第五节 心理问题的界定

心理问题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概念,界定心理问题的概念,弄清楚心理问题的类型,对于明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心理问题的含义

在本章的第一段,我们就指出,心理问题亦称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相对,一般指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情绪或个性异常,以偏执的态度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难以适应环境。按照这个定义,凡是不健康和不正常的心理现象都可以归入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之列。如适应环境困难、情绪异常、神经症、精神病等都属于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只不过是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对心理问题的这种理解,可以称为广义的概念。

在生活中,人们还往往在另一种意义上使用心理问题的概念,即把精神病和严重神经症排除在外的心理障碍称为心理问题或心理失调,可以称为狭义的概念。狭义的心理问题,也可以说是专指问题程度相对较轻的心理障碍。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心理问题与精神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人们在日常谈话、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中说到的心理问题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将精神病和严重神经症排除在外。这样使用心理问题概念是有好处的,有助于防止一些人超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处理严重的心理障碍。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一般没有必要区分心理问题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一般非专业人员所说的心理问题,多数是在狭义的含义上使用的。而专业人员在严格意义上所说的心理问题,一般是在广义的含义上使用的。两者并不矛盾,只不过专业人员所使用的心理问题概念,其涵盖范围更广一些而已。

二、心理问题的类型

心理问题根据其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一)心理失调

心理失调是指将精神病和严重神经症排除在外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特定环境中,一时发生的持续性心理冲突,当事者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感觉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常见的表现有认识扭曲、情绪低落、态度偏执、焦虑、抑郁等。

心理失调是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心理失调。在许多情况下,一般性的、不严重的心理失调不加干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减轻或消失。

心理失调的发生,主要由人的固有认识(一般对于主体来说是正性的)与现实情况(一般对于主体来说是负性的)发生矛盾,打破主体原有的心理平衡,主体产生心理冲突,表现为认识扭曲、情绪低落、态度偏执、焦虑、抑郁等。心理冲突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或外部干预后,主体建构起新的认识,达到新的心理平衡,心理失调得到解决(图1-23)。

img29

图1-23 心理失调模型图

例如,某位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各科学习成绩在班里和学校里都是名列前茅,一直听到的都是别人夸奖自己聪明,逐渐养成认为自己智力高于别人的固有认识。可是,当他考入某所著名重点大学后,他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再拔尖了。他努力学习,可就是做不到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对此,他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聪明,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优秀,变得情绪低落、焦虑,一度产生退学回家的念头。后来经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认识到自己以前对自我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心理平衡了,情绪稳定了,学习和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

心理失调与人的个性有一定的关系,内向、敏感、心理体验深刻的人更容易发生心理失调。

(二)神经症

神经症(neurosis)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心理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典型的神经症有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病、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等。

神经症是常见病,患病率相当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各国调查资料推算:人口中的5%~8%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5倍。

神经症的发病,目前认为可能是以病人的某些不健全或不成熟的性格特质为基础,同时也与精神刺激有关。精神刺激主要是那些相对较长时间的劳累、紧张、心理压力等,也可以是突发的意外精神创伤。由于病人存在某些突出的性格和素质特点,当遇到各种精神刺激时,不由自主就会采取或表现出固有的不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其结果是心理的痛苦不仅不能解脱,反而会出现和发展各种神经症症状。现代生物精神病学研究发现,焦虑症与强迫症不仅与遗传因子有关,而且生化因素在发展机理中有重要作用。精神药物治疗有效,进一步证实这类神经症的发病有确定的生物学基础。此外,边远地区癔病患病率高于内地一些城市,这表明社会文化因素对某些神经症的发病有显著的影响。

以往较多的人强调工作劳累是神经症的主要病因,其实单纯由于劳累本身是没有根据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紧张工作产生疲劳之后,经过适当休息就可以恢复过来。目前研究认为,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如果有不良情绪,则常是神经症的致病原因。

神经症通常不止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不良情绪体验、不健康性格特点和结构功能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1-24所示。

img30

图1-24 导致神经症的主要因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神经症与精神病是不同的,区别神经症和精神病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临床上常常会碰到患有神经症的患者误认为自己患有精神病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工作和生活,也给治疗增加了困难。临床上有极少数精神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或在疾病的某个阶段出现类似神经症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各种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和行为严重混乱就会越来越明显,只要仔细观察,将神经症和精神症加以区别是不困难的。对于此种情况,不可误认为是神经症发展成为精神病。

(三)精神病

精神病(psychosis)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记忆、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

精神病患者不能正常地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可以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精神病如果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但是,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也可以痊愈,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精神病没有单一或明显的病因,通常由多种诱发因素互相影响而引起。遗传、个性、情绪、脑部化学物质失调、脑部受损、身体疾病、生活压力、重大转变、创伤经历、药物作用、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可以致病。精神分裂症、抑郁躁狂症精神病有遗传倾向。

需要指出的是,神经病与心理疾病和精神病是不同的。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并可以通过医疗仪器找到病变的位置。常见的神经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病、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病患者应去医院神经科诊治。

【注释】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87

(2)《荀子・正名》

(3)《荀子・天论》

(4)《孟子・告子上》

(5)(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三・人身类・人身营魄变化》

(6)(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上卷・脑髓说》

(7)《论语・季氏》

(8)《张子正蒙注・干称下》

(9)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4—45

(10)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2

(1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85

(12)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13—214

(13)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8

(14)(美)杜・舒尔茨著.现代心理学史.沈德灿,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78

(15)(瑞士)皮亚杰著.智慧心理学.洪宝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

(16)在皮亚杰看来,认识论意义上的真正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即有认识能力并能以动作作用于客体的人。客体既是主体认识和作用的对象,也是主体认识活动的产物,又是主体认识的极限。

(17)(瑞士)皮亚杰,英梅尔德著.儿童心理学.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

(18)在一些心理学文献中,有时也将一切对认识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都统称为认知心理学。本节所介绍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理论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19)(美)司马贺著.人类的认知——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荆其诚,张厚粲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6—7

(20)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

(21)石向实.认识论与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9

(2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55

(23)(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24)北京大学欧洲哲学史编写组.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27

(2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3

(26)Szatmari P,Paterson AD,Zwaigenbaum L,et al. Mapping autism risk loci using genetic linkage and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Nature Genetics,39,319—328(01 Mar 2007)

(27)金盛华等.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6—7

(28)(美)Philip L.Rice.健康心理学.胡佩诚,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43—144

(29)(美)Philip L.Rice.健康心理学.胡佩诚,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45

(30)http://mind.studa.com/history/060326/2006032523220236. htm l

(3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6

(3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7

(33)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12—15

(34)张春兴.现代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1991:633

(35)王极盛.青年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6)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7)郑莉君.内蒙古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10—11

(38)佐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1):33—37

(39)杨青松,石梦希.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文教资料,2007,(2)上旬刊:16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