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问题的界定

研究问题的界定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为了使研究问题更为集中,本研究中的教材主要指以教科书为载体的教学材料的总称,英文为“textbook”,但具体内容不限于教科书。这种观念不仅要反映客观现实,还要为实践创造观念的对象,以为实践服务。从当前研究来看,学者们对教材观内涵的探讨并不多。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界定

为更好地理解“教师教材观”,下面先对教材、观念、教材观这三个相关概念进行分析。

一、教材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教学中所用的一切素材,也即“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资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22]。英文中有instructional materials(侧重于作为教学的素材)、subject matter(侧重于学科内容)和curriculum materials(侧重于一般意义上的教材)等。狭义的教材特指教科书,它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它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23],与之相对应的英文有textbook、coursebook,专指师生在课堂中使用的课本。

鉴于教材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既有学生用书,又有教师用书;既有教科书、讲义,又有相配套的辅导材料和教师用书等;既有纸制等物理材料,还有电子材料),为了使研究问题更为集中,本研究中的教材主要指以教科书为载体的教学材料的总称,英文为“textbook”,但具体内容不限于教科书。

二、观念

按照《辞海》的解释,“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24]。另一是译自“希腊语的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25]。《中国百科大辞典》归纳了观念的四种形态,它们是“佛教术语、思想意识、观点或概念、哲学术语”[26]。维基百科则把“观念”看作是“心智的印象,通常它被解释为表征性的意象(image)”[27]。马克思则认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8]。这种观念不仅要反映客观现实,还要为实践创造观念的对象,以为实践服务。综上所述,这里把“观念”看作是人对人或物的看法或人的某种思想,它反映了人的某种态度或倾向性,是人与情境互动的产物,具有价值负载性(value-laden)和文化属性。

三、教材观

从当前研究来看,学者们对教材观内涵的探讨并不多。曾天山(1997)认为,教材观是对“教材本质、属性及作用的认识。人们形成不同的教材观,可以归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社会观、知识观、教学观及课程观”[29]。他主要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来看待教材观。任丹凤(2003)则认为,教材观是“对教材的价值、作用、评价标准和处置方式的基本看法,教材观决定和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30]。她侧重对教材的价值、功能和教学属性的论述。钟启泉(2007)把教材看作是使学生“学习某种内容的材料……教材(教科书)不是单纯地通过文字传递知识、信息的媒体,而是刊载插图、照片以引发儿童的兴趣爱好,提示问题以便儿童独立思考,加深理解;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解决方略,帮助儿童自主地建构知识的媒体”[31]。陈柏华(2010)通过对以往教材观研究的分析,把教材观看作是“人们对教材的内容、属性、结构、功能等的基本看法,不同的教材观体现了不同的教材内容观、组织观、功能观以及教学观”[32],本研究借用这一定义来进行教师教材观的系统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