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对象界定

研究对象界定

时间:2022-06-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研究对象界定(一)中小企业要研究中小企业发展,首先必须对中小企业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50多个国家中就有75种中小企业的定义。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标准经过了六次大的调整。与很多同类研究一样,在本书研究中,将企业竞争优势作为评价中小企业发展的指标。

一、研究对象界定

(一)中小企业

要研究中小企业发展,首先必须对中小企业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及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各异,不同的国家采取的标准是不同的。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50多个国家中就有75种中小企业的定义。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内,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时期不同,界定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欧美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较为宽松,以便在制定并执行政策时有较大弹性;亚洲各国和地区尤其是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则相对较为严格。有一个共同点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均强调了中小企业的独立性,即在设立具体的数量标准之前,对企业性质进行严格限制,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子企业和持、控股企业区别开来,以便实施相应的扶持政策。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标准经过了六次大的调整。2003年2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件)。2003年标准以法人企业或单位作为企业规模划分对象,以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适用于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规模划分。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为: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年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0.3亿元及以上,资产总额0.4亿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2003年标准相比前几次更接近国际通行标准,在制定政策方面更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及与国际市场接轨。

2009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出台之后,由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牵头,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参加,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修订工作组,以将2003年标准中未纳入的各种中小型企业(如服务业企业)都加以涵盖,尝试进一步增加微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并对划分指标进行简化[5]。但考虑到新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本书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仍然沿用200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

(二)企业外部社会资本

如前所述,中外学者对社会资本及企业社会有多种定义。本书沿用Nahapiet和Ghoshal(1998)的定义,将企业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且源于企业关系网络中可利用的实际和潜在资源。企业社会资本能够使企业获得利用金融、人力等资本的机会和结构洞(Burt,1992)。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网络资源的最重要类型之一,以网络、信任和规范为核心构成要素。由于企业同时拥有内部和外部两类关系网络,企业社会资本也可分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前者来自企业组织内部成员间的联系,后者则来自企业组织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伙伴甚至竞争对手之间的联系。本书重点关注中小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此外还应明确的是,本书所指的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均为中小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组织之间的规范性社会资本,不包含基于特殊人际关系(Guanxi)而形成的非规范性社会资本(如企业家与个别政府官员之间的特殊关系网络)。

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即企业外部存在的,有助于企业获取各种稀缺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它关注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与企业外部网络结构中“信息桥”(Bridge)所带来的信息优势和控制收益相联系(Adler和Kwon,2002;Suseno和Ratten,2007)。参考边燕杰和丘海雄(2000)、郭劲光和高静美(2003)、张方华(2006)、韦影(2007)、徐尚昆和杨汝岱(2009)、游达明和刘芳(2009)、周小虎等(2009)、陈爽英等(2010)、钱海燕等(2010)等学者的维度划分方法,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本书根据企业社会网络联系对象(外部利益相关者)差异和关系性质不同,将中小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划分为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社会联系三个维度(见图3-1)。其中横向联系主要指中小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及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广度、深度和信任合作关系等;纵向联系主要指中小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等之间的联系;社会联系主要指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本书部分研究中,也同时适当引用了Nahapiet和Ghoshal(1998)等学者提出的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三维度分类方法。

(三)中小企业竞争优势

如前所述,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中外学者已从产业结构、资源基础、能力基础、知识基础和动态能力等理论出发,对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来源要素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但不同的学者和研究文献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概念描述并不完全一致,缺少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竞争力两个概念也较为混淆。综合Hoffman(2000)、Lubit(2001)、金碚(2003)、马钢(2006)等学者的观点,本书将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界定为:中小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某种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过程中表现出的超越或胜过其竞争对手的属性或能力,这种属性和能力可以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超额利润或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

与很多同类研究一样,在本书研究中,将企业竞争优势作为评价中小企业发展的指标。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表述上来看,“中小企业发展”一词较为宽泛,涉及中小企业的方方面面,单个项目很难研究透彻深入,选择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这一具体落脚点,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使研究更为深入和细化。二是竞争优势这一概念基本涵盖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中的核心部分,是研究和评价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一个典型指标,且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在林汉川等(2003)、吕一博等(2008)、欧阳峣等(2009)等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虽然竞争优势是在一定时间内某企业具备的各种资源(能力)要素所呈现的优势,但当这种优势不断积累、培育和保持,也就意味着中小企业获得了发展。三是为了便于测量。发展是指资源(能力)等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但在实际研究特别是调研中,很难获得基于时间序列的具体研究数据,一般只能通过对某一时点(或时段)的中小企业竞争优势测量来获得静态横截面数据。四是能够尽可能多地反映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如果用“成长性”等指标来研究和测量,很难全面地反映中小企业在各类资源、能力等要素上的具体状况,给后续的分析和对策提出带来一定困难。

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要素,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学术界同样存在诸多相似或互有交叉的分类方法。与此同时,虽然已有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基本适用于中小企业,但规模、实力、市场范围等局限性,使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要素和大型企业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和我国中小企业的现实特征,本书从学界公认的资源和能力两大最基本要素出发,将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要素细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管理能力、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和企业家能力七类(见图3-1):①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中小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等,它既是战略性资源又是稀缺性资源;②财务资源是与企业经营发展必需的资金保证程度有关的资源,对中小企业而言其稀缺性和价值性十分显著;③管理能力在本文中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主要包括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内部沟通协调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等;④生产能力主要包括生产柔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它是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重要的能力类要素之一;⑤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投入、组织和产出能力上,它是中小企业不可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的核心能力;⑥营销能力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市场推广、渠道建设能力等方面;⑦企业家能力主要包括企业家的成就动机、创新学习、战略决策、沟通协调和领导组织等能力,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企业家能力的特殊性地位。

(四)区域软环境

综合已有研究,本书将区域软环境界定为:区域社会生产实践与交往活动中创造并反映出的制度上和精神上的境况的总和。与此相对应的区域硬环境则主要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等物质条件。区域软环境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以人为主体,区域软环境都是由人创造的,它体现了人的意志和精神,反映人的能力;二是可感知性,区域软环境能够直接被人或企业所感知,但不同的人或企业对区域软环境的感知有所差异;三是系统性和综合性,和硬环境一样,区域软环境各要素之间也自成系统并相互联系和影响;四是持久性,部分区域软环境要素具有强烈的持久性,如文化环境的改变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基于我国实际,本书以中小企业所处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的软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还需重点指出的是,政策与公共服务体系事实上就是区域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区域软环境的具体构成,已有研究并无太大差异,但在要素命名和分类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或交叉。综合已有相关研究,重点参考IMD(2006)的评价体系以及魏鳞(2005)、欧阳峣和李坚飞(2009)、关键等(2009)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本书将区域软环境要素具体化为政府服务、社会文化、商业法制、市场环境、教育科技和金融服务六大类(见图3-1):①政府服务指的是政府的运作效率及其对企业创办、经营、发展的政策扶持和服务举措,如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等;②社会文化主要指特定区域社会内共有的群体性文化传统特征或价值观念,如开放创新精神等;③商业法制指的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并对企业经营活动给予适当扶持的各类商业法规,如对不公平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防止力度等;④市场环境主要指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的企业组织在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诚信水平、道德准则、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营销意识;⑤教育科技指的是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组织发展提供支持的教育和科技环境,如高校等科研机构对企业的支持度等;⑥金融服务主要指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的能力和环境,如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