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界定与史料收集

问题界定与史料收集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下面先要讨论历史研究基本步骤中的问题界定与史料收集。如同其他类型的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历史研究同样是以界定问题或提出问题、形成假设为起点的。如果历史上没有此事件,或美国教育家对欧洲教育的考察不是在19世纪,那么,此项研究就不能成立。所谓史料,对心理与教育研究而言,主要是指以文字或非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对于探讨心理与教育规律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事实材料。

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推动研究、指导研究;丰富的资料可以帮助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导方向,从而提高研究的效率与可靠性。所以下面先要讨论历史研究基本步骤中的问题界定与史料收集。

一、问题界定

如同其他类型的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历史研究同样是以界定问题或提出问题、形成假设为起点的。由于历史研究法的特殊性,较之其他研究的界定问题,有几点应予以特别注意。

1.提出问题,形成研究假设,必须以史实为研究依据 研究问题或假设涉及的具体内容诸如人物、理论、观点、事件、制度等,都必须是历史上曾经出现或发生过的,否则,历史研究就无从谈起。例如,研究美国教育历史有这样的假设:“19世纪美国教育家对欧洲学校制度的考察,对美国教育实践有重要影响。”这条假设,它的史实依据就是19世纪美国教育家曾对欧洲的教育进行考察。如果历史上没有此事件,或美国教育家对欧洲教育的考察不是在19世纪,那么,此项研究就不能成立。相对来讲,其他类型研究的假设则可以是设想的。例如,在汉字认知研究中,可以假设汉字认知过程是图形编码,也可以假设是声音编码,还可以假设是语义编码。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去检验哪种假设是存在的。

2.在历史研究中,研究假设通常不是数量的表达,而多为质的剖析 在历史研究中,研究假设是对事物特征、起因、环境影响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推测。例如“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既是80年代教育改革基本目标和思想的延续,也是对这一时期确立的某些改革政策的调整,还是在反思十几年来教育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对美国新世纪教育发展方向的认定”。

3.在历史研究中,问题界定时常犯的毛病是过于宽泛或模糊 若题目失之过宽,则容易造成史料不足,产生挂一漏万的结果。为此,要参照一定的范畴来界定问题。例如,对教育运动或教育事件的研究,可以考虑:事件发生在何处?何时发生?涉及哪些人?有些什么样的活动?借此,可以修改、调整题目的大小,使之宽狭适中。比如,涉及的人、物可以增加或减少,空间范围可以扩大或缩小,时间跨度可以延长或缩短,人之活动范畴可以增广或缩小。

二、史料的种类

所谓史料(sources),对心理与教育研究而言,主要是指以文字或非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对于探讨心理与教育规律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事实材料。史料种类繁多,并有各种不同的分类,但最常见的分类是依内容性质分类,即分为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

(一)直接史料

直接史料(或原始资料)(primary sources)是指历史事件当事人(或参与者)与直接观察者所提供的报告,或留下的各种记录以及使用过的物品。此种资料与已经发生的事实有直接联系,能够比较好地反映事件的原貌,同时,相对于间接史料,也更为可靠。直接史料包括如下几种:

1.当事人直接的观察与回忆 例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便是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罪行的直接证据,也是这段历史的真实记载。此类资料最为珍贵,最有价值。

2.同时代人的记载 例如,传记作家在撰写某人的传记之前,要对传记人物的同事、朋友、家人等进行访问,访谈对象所报告的,发生在他与传记人物之间的事件就属于直接史料。

3.一切与事实有直接关系的史料,如遗物 如探讨我国“新教育”的建立与发展时,清末民初所遗留下来的当年的“学堂”、照片等物,均属直接史料。

直接史料是历史研究中最重要的资料,它直接影响到历史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然而,直接史料往往又是不易搜集的。

(二)间接史料

间接史料(或次级资料)(secondary sources),是指由非直接参与或非直接观察到事件发生的人所做的报道,或他所留下来的文件记录。由于此类史料来自非直接观察或参与者,因此,其可靠程度较低,甚至在转述、传达过程中还会出现曲解或更改。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有大量间接史料,如各个时期人们撰写的教育史、教育思想史等,都是在对有关资料编纂、加工的基础上写成的。

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划分是相对的。例如,一般教育史教科书都属于间接史料或转手资料,但如果要研究20世纪以来教育史教科书的演进,则这些间接史料就变成了直接史料。此外,有时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会产生混淆,例如一篇报告中可能包括报告撰写者直接观察的描述,也可能包括他人对报告撰写者的描述。因此在历史研究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史料的来源

史料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其分布也是非常广泛的。但概括起来,其主要来源有如下几方面:

(一)文件与档案

人类的思想、活动以及社会现象,经语言或文字形式加以保存,即成为文件(document);若有系统的整理并保存文件,即成为档案(archives)(吴明清,1998)。教育方面的文件与档案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

1.政府机关的文件与档案 政府机关保存和发行的所有文字材料,都是可供研究的文件。就教育研究而言,比较重要的文件有,国家或地方颁布的教育法规、管理条例、教育年鉴、重要的会议记录、公报、下级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的各种报表、各教育行政单位的工作总结、人事任命通知、教育发展规划等。

此外,各类学校保存的资料也是很有价值的,如学生学籍管理登记表、成绩单、校刊、校报、学生大事记、教职员工的人事档案、学生守则、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各种考试比赛结果、师生的创作等。

一般来讲,上述资料保存都是比较完好的,也较易查找。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纵横交错的档案馆网络。中央级档案馆有三个,即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央各大部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等都设有档案馆,有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利用档案馆查找资料是比较便利的。此外,大型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也都保存着不同类型的各种文件与档案。因此,文件与档案可以作为历史研究资料的重要来源。

2.个人档案 除政府的公文性文件、档案之外,个人的档案材料也是史料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私人信函、读书札记、日记、传记、自传、演讲记录、供职记录、重要生活事件的记录,还包括艺术作品在内的各种作品。这些资料往往比较分散,只有少数建有纪念馆、博物馆的人,他们的个人文件、档案材料才比较齐全,保存比较完好。

(二)大众传媒与图书资料

记录和反映史实的不仅有文件档案,报纸、杂志、广播稿、电视节目以及电影等媒体的许多内容也都涉及史实的记载,因此,也是史料的重要来源。例如,报纸、广播、电视中的新闻内容都是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记载。此,外,专著、教材、文集、史书、丛书、地方志、工具书等各种图书资料中也蕴含有丰富的、有历史价值的信息,也可从中搜集所需资料。例如,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史,主要就是对保存下来的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的著作进行研究。

(三)遗物或遗迹

遗物(relics)或遗迹(remains)均是过去留下来的东西,而且不是为了传递有关信息而刻意制造的。如果说,上述两种来源所获得的资料均有人的主观加工之痕迹,那么,遗物或遗迹则是直接传下来的真实物体,是非常实在、客观的。因此,遗物或遗迹之类的有形之物通常比记录更为可信。然而,对遗物或遗迹的考察是不可孤立进行的,还必须与记录相结合。例如,在学校里找到一件过去用来惩罚学生的东西,可以对它的大小、形状、材质等物理特征进行描述,但是,要解释它是什么,以及这东西如何、何时、为何而用,则需在过去的有关记录中找线索。

(四)口头证明

口头证明(或口头证词)(oral testimony)指的是事件的目击者和参与者的口头叙述,主要是通过个人访谈而获得的。当目击者或参与者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时,要立即记录下来。访问的对象可以包括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和一般市民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