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形而下层面

形而下层面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形而下层面——新闻实践活动的运动演化分析1.媒介功能是推动新闻实践活动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现实当中,媒介功能的源头在于人的需要,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的需要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7]杉村广太郎的观点对我们思考人类信息传播的原始动力和网络时代的信息需求特点不无启发。库利将人自身需要和外部条件的结合比喻为葡萄树的缠绕现象。
形而下层面_新闻实践活动的运动演化分析_新闻理论新思路——新闻理论范式的转型与超越

(一)形而下层面——新闻实践活动的运动演化分析

1.媒介功能是推动新闻实践活动向前发展的动力

在现实当中,媒介功能的源头在于人的需要,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的需要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5]只要是一个活着的生物,其生存单位的物质和能量就不断地消耗着。如果这种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偿,那么生物就会趋向死亡。所以,生物要维系生命的存在,就必然会产生维系体内物质构成,就会不断提高生存质量。人作为一种社会生存单位,其生存和发展的起点是自身的需要,终点是需要的满足,而中介是各种手段。即:目的(需要)——手段——(需要)满足。[96]

同样,人的需要也是新闻实践活动向前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从本质上说,新闻媒体和人类的一切新闻实践活动都是人的需要导致的结果。在人类众多的需要当中,了解外部信息,进行信息交流的需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无论是人类社会的早期,还是当代社会,它与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具体来说,生存和发展是人的本能,而了解当下外部世界的真实信息是一种必然的需要,最早的人类既有精神需要,更有现实需要,人类不可能一直生存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当中,与精神需要相比,现实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都更为迫切地摆在人类面前,而了解外部世界的发展变化是人们最直接、最基本的需要。在需要的紧迫性和关注程度上,人们首先需要的是那些直接关系到自身生存状态的最新信息,然后才是发生在远处但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信息;在传播方式上,人们需要尽可能及时、快捷地知道最新信息,只有快捷才能满足人们当下的需要。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人们最初只掌握了造纸术,只能对信息进行手工抄写或进行极为简陋的印刷,而且信息的传递方式十分原始,不仅传播的速度十分缓慢,而且新闻信息接收的范围和人数也非常有限。另外,人们也需要有足够数量的信息来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但由于只能在十分稀缺的纸张上来选择少量信息进行传播,这种技术条件和传播方式决定了人类在满足新闻信息需要方面受到很大限制。但是到了信息社会,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传播新闻信息的容量、速度和范围,在释放了人类新闻信息需求欲望的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人的信息欲望。

日本新闻学者杉村广太郎认为,人的信息交流欲望包括“欲知道”、“欲使人知道”、“欲被人知道”三种类型,这是一切社会形态下人的共同欲望。[97]杉村广太郎的观点对我们思考人类信息传播的原始动力和网络时代的信息需求特点不无启发。“欲知道”是一种实用和好奇心理,每个人都在利用各种媒介技术搜寻自己想知道的信息;“欲使人知道”是一种利他心理,让别人分享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以帮助别人;“欲被人知道”是一种展示自我、显示自我存在价值的心理。正是在这样一些动力的驱使和推动下,人类早期的原始欲望在网络时代得到了充分释放。而实质上,人类在网络时代与原始社会在信息需要的本能上是一致的,我们从网络传播中能够看到一些人类原始的交往欲望和冲动,只不过早期的信息交流只能通过最简单的口头传播和符号传播来进行,交流的对象只能是身边的人,交流的内容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而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们则可以充分利用最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交流,交流的对象和交流的内容都是全球性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传播既是对人类原始交流方式的超越,也是一种回归。

所以,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大众进行信息交流传播的工具起源于人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创造;同样,也归宿于人的需要。新闻媒体在本质上是为人的,人的新闻信息需要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终极目标所在。

人类新闻信息需求的特点体现在媒体形态发展上,就是面对各式各样的科学技术和组织形式,人们有选择地将其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和运行管理方式不断地整合到媒体形态中来,以满足自己在获取新闻信息方面的需求。这是一条既纷繁复杂,又能够体现出人类新闻信息需要一贯性的发展道路,它贯穿于人类新闻传播历史长河的始终。

2.新闻实践活动是如何演化发展的

考察新闻传播发展历史,我们惊诧于人类早期简陋的新闻传播形态与当今高度发达的新闻传播形态之间的巨大反差,现代社会新闻传播事业的发达程度远远超出了古人的想像力。那么,从古至今,新闻传播事业是怎样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前进发展的?从前文论述我们知道,人的需要(即媒介功能)是推动新闻传播活动不断发展的推动力,而这种需要具体是怎样推进的?它的内在机理又是什么呢?

通过前文论述我们知道,人的新闻信息需要推动着人们不断对外部世界进行整合,使之能够为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所利用。而整合是一种事物对另外一种事物的改造和利用,新闻传播事业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人将自己的新闻信息需求诉诸于外部世界,对外部世界不断进行整合的结果。

整合的动力来自人的需要,需要是人自身的一种缺乏状态,它总是倾向于从外部获取某些东西。库利说:“创始或变迁都是这样发生的。它们不可能从虚无中产生;一直存在着一种先天的倾向系统,在新的条件下,它们的一些结出了丰硕的果实。”[98]人的需要就是一种本能倾向,也是形成某种实践结果的先决条件,当人的需要与外部条件的可行性结合在一起时,需要就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结果。

库利将人自身需要和外部条件的结合比喻为葡萄树的缠绕现象。他说:“我们所说的‘作用的’指的是什么呢?它意味着存在一种与环境发生作用的活跃倾向,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以及如何适应环境。在我们所列举的葡萄树的例子中,卷须的某种预先存在的倾向促使它在空中旋转,在碰到的任何物体上缠绕,就像它遇到金属线时发生的情形一样。”[99]

新闻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就是人的新闻信息需要不断对外部世界的可行条件进行整合的结果。如果从三元素的角度来看,就是新闻理念和媒介功能对媒体形态整合的结果。

具体来说,这种整合就是选择性前进。在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那些有利于自身不断进步的东西被保留了下来,并不断向前发展。诸如传媒技术的一次又一次革新、新闻自由等等。而那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随着历史环境的改变,事过境迁,很快就被淘汰了。诸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政治对新闻媒体扭曲的做法,早已经成为过去。选择性前进过程就是适者生存的过程。库利分析社会的选择性进化时这样说:“一个生活形式探索着另一个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根据自身固有的倾向,做出最适宜的反应。”[100]

人对新闻信息需要的规律决定了媒体形态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媒体形态总是指向新闻传播活动和人的新闻信息需求,指向获取和传播新闻信息能力的提高。这是人的本能,也是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的必然。虽然媒体形态在指向人本能的进步需要过程中,常常受到来自各种社会力量、利益集团的干扰和阻挠,受到来自某些特殊媒介功能的限制,但是,当我们拨开重重迷雾,排除了各种干扰因素之后,便会发现,媒体形态总体上一直是在前进的,这是一种自然的、无法抗拒的力量。

明确了新闻理念和媒介功能对媒体形态的整合这一新闻传播实践的第一推动力,我们就可以进入更为深入的层面进行研究,即新闻实践活动是如何在三元素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而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将新闻传播活动视为一个系统,视为一个系统的组织活动。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凡是朝向结构和有序程度增强的方向演化的过程和结果,就是组织”。[101]

组织是一个总概念,一个系统的组织行为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自组织和被组织。“所谓自组织系统即指: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系统。”“所谓被组织系统即指这样的系统:它不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而只能依靠外界的定指令来推动组织和向有序的演化,从而被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102]比如,自由恋爱就是自组织,包办婚姻就是被组织;市场经济主要是自组织,而计划经济则主要是被组织。

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自组织与被组织交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理念对媒体形态的整合是自组织的,而媒介功能对媒体形态的整合则是自组织和被组织交织在一起的。当媒介功能与媒体自发趋向相一致的时候,这种媒介功能就是自组织的。一般情况下,像满足受众需要、舆论监督、商业化倾向等功能多属于自组织式的;而当媒体被要求服从于某种要求时,比如,要求进行枯燥的政治说教、设置报道禁区等就多属于被组织式的。自组织是一种内趋力,被组织是一种牵引力。新闻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自组织与被组织的交织中向前推进的。但总的来看,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自组织力量。

下面,我们就对自组织推动新闻传播事业演化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

第一,自组织使新闻传播活动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新闻传播活动的每一种现实表现,都是由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和媒体形态三者之间形成的均衡关系决定了的。虽然我们在分别论述时指出,媒介功能与媒体形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新闻理念与媒介功能是对立统一关系,新闻理念与媒体形态是一种恒久指向关系,但是在现实中,每一种新闻实践活动都是完整的,是三元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三元素的相互作用在现实中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均衡关系。

新闻传播活动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就必须坚持新闻理念,为了实现某种功能,就必须调整媒体形态。由于新闻理念和媒介功能都对媒体形态形成了规定,都构成了一种“要”的命令状态,它们都必须通过调整媒体形态来实现自己的要求。比如,政党报刊时期,要实现政治目的,就必然是政党办报;而商业化时期,要获取经济利润,就必然使新闻媒体面向市场;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就必须对新闻信息的采访、写作、编辑等环节严格把关;要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就必须采用先进的传媒技术,并提高新闻信息加工运作的工作效率。反过来,这种均衡关系也具有可逆推性,具有怎样的媒体形态也就具有了怎样的媒介功能,也就决定了新闻理念的实现程度。比如,在新闻自由度比较高的媒体形态下,舆论监督就是必然的功能选择;在网络传播技术条件下,新闻信息的公开性要比报纸媒体更能得到充分实现。所以,现实中的任何一种媒体形态都必然对应着一定的新闻理念和媒介功能,而任何一种新闻理念或媒介功能也都必然对应着相应的媒体形态。它们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就是一种均衡关系。

考察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历程,研究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律,首先就要把握三元素之间的这种均衡对应关系。这种均衡关系就是新闻传播活动得以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本质所在,新闻传播活动的演化规律就是由三元素形成的这种均衡关系决定的。所以,从概念分析层面上说,新闻实践活动是由三元素构成的;但从运动演化层面上说,新闻实践活动的演化规律是由三元素之间结构关系决定了的。三元素只是一些外在的表象形式,孤立的元素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其意义只有在完整的结构关系中,在新闻实践活动的运动发展中显现出来。

第二,在自组织状态下,新闻传播活动所形成的这种均衡关系是相对的。

进一步分析三元素形成的均衡结构,很容易发现这种均衡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由于它们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或对立,这种状况会导致新闻实践系统出现非均衡倾向,而非均衡则意味着原来均衡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可以说,均衡是新闻传播活动维持自身存在的基础,而非均衡是推动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动力。

按照自组织理论的解释,“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而这正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系统的整体演化。……大量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产生序参量,而大量子系统又伺服于序参量的过程”。[103]

库利从冲突与合作的角度对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进行了这样的解释:“在有机体的成长过程中,冲突和合作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各方力量是有组织的,它们就互相合作,但这种合作是建立在选择性方法包括冲突的基础上。它在各种现存力量中进行比较,发展那些最适应环境的力量,迫使其他力量尽可能更好地发挥为有机体服务的功能。生活似乎就是这样前进的,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好的合作决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种相处的方式,在此方式下,我们遇到新的对立面,并得到新的发展。”[104]

对新闻传播活动来说,当某个元素的变化开始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时,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就发生了倾斜,其他元素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维持自身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再去寻求更好的发展。而就非均衡来说,三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有可能成为打破原有均衡状态的首因。比如,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后,对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产生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必然会对原来的媒体形态产生影响。“事业单位,企业经营”就是媒体形态适应媒介功能需要所进行的调整。又比如,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舆论控制格局,使社会舆论功能产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属于媒体形态的变化导致媒介功能的变化;而新闻理念更是推动媒体形态向前发展的持续动因。比如,在新闻传播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要求的推动下,广播电视技术不断改进,画面、声音的传播效果越来越逼真,新闻采制和播出的速度越来越快,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就属于新闻理念对媒体形态的推动作用。所以,媒介功能、媒体形态、新闻理念都可能成为引发新闻传播活动原有均衡格局变化的因素。

需要加以区分的是,在这些变化当中,有些是渐变,有些则是突变。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不断增强受众意识,广播电视媒体对内部各种传播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等等,这些都属于渐变;而像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变革导致今昔媒体形态之间发生很大变化,网络媒体、数字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等等,这些都属于突变。法国数学家R.托姆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提出了拓扑数学理论,这一理论为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突变现象提供了数学工具。对于什么是突变,R.托姆的解释与人们的一般经验认识不同,他认为:“人们常把缓慢变化称为渐变,把瞬间完成明显急促变化称为突变。这种经验性认识既不精确也不科学。突变与渐变的本质区别不是变化率大小,而是变化率在变化点附近(即一个所谓临界局域)有无‘不连续’性质出现,突变是原来变化的间断,渐变是原来变化的延续。所以,突变与渐变,一个属于间断性范畴,另一个属于连续性范畴。”[105]

渐变也好,突变也罢,变化是系统的运动的永恒属性。回到新闻实践活动当中,与各种变化相对应的就是人们在当下状态总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总会有具体的任务和目标等待着人们去完成。当一个目标暂时达到后,下一个目标便接踵而至。“既然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是流动不居的、不断变化的,那么,新闻事业的功能也应是不断变化的。”[106]现实中,媒体的任务有时候指向政治或政党斗争的需要,有时候指向追求商业利润,有时候会指向承担社会责任。媒体的任务和发展方向总是在交替变化。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这种交替变化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不同历史时期,新闻实践活动的目标会有所不同。

日本学者和田洋一在枟新闻学概论枠中这样描述新闻媒体早期发展方向的变迁:

报纸最早都起源于封建社会,许多国家都是在17世纪初叶创办了第一张日报。例如德国是1609年,英国是1622年,法国是1631年。最初报纸都是每星期发行一次的日报。关于报纸在当时的任务,和田洋一认为,封建社会的信息体系首先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这是它的基本特征。因此,当时的报纸往往被封建统治阶层所独占,或者处于封建权力的严格控制之下,在不妨碍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一部分信息体系可以有条件地为社会其他成员所利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媒体所面临的任务开始发生变化。封建社会经过一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渐发达,商品生产和交换逐渐活跃,于是被统治阶层(主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阶层)需要内容及时、质高量大的信息交流。这样,资产阶级不断和现存的封建信息体系展开斗争,不断要求新的信息媒介和新的信息体系。对此,封建社会的当权者为了维持封建统治、保住现存的信息体系,也就更加严格地进行信息控制,并千方百计地企图回避冲突。资产阶级与封建信息体系的矛盾在那时已经开始暴露,信息体系的近代化过程也就从那时开始。1644年,约翰·弥尔顿的枟论出版自由枠终于出台。对此,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夏多勃里昂精辟地说:“不是宪法造就了出版自由,而是出版自由造就了宪法。”出版自由就成为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核心。[107]

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仅以改革开放以来为例,我国的新闻事业就经历了一系列变革,李良荣在枟新闻学概论枠中将这些变化概括为三次跨越:第一次跨越是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第二次跨越是引进信息概念,第三次跨越是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108]

此外,前文介绍过的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大众传媒的结构转型分析和施拉姆等人对报刊的四种理论总结,也都说明了不同历史时期新闻媒体发展方向的变化问题。

其次,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媒体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其发展方向也各不相同。

中国新闻媒体所面临的任务与西方新闻媒体所面临的任务有共同之处,比如,都需要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都需要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都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等等。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西方新闻媒体监督政党、政府的功能比较明显,中国新闻媒体则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等等。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里,不同媒体也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矛盾需要解决。当前,在我国的新闻媒体中,党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向市场,如何满足受众信息需要;都市报、商报等各类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在追求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内容庸俗化、低级化,它们面临的主要是如何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问题;网络媒体在市场化道路上走得更远,而且由于技术特点导致信息发布难以控制,除了应该解决内容庸俗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外,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防止虚假新闻泛滥也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再次,即使是同一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新闻实践的发展方向还可能出现反复。

方汉奇先生在枟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一百年枠一文中就媒体经营问题对中国新闻传播历史各个阶段进行了这样的考察: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党报都是不计成本的。最先叱咤中国20世纪报坛风云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报纸。不仅国会中的同盟会(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两大党团各自办了一大批报纸,连党员人数不多、很不起眼的大同民党、东社、中国社会党、自由党、工商勇进党、中华共和宪政党、中华平民党等十几个小党,也纷纷办起了自己的报纸。各资产阶级政党、各派军阀政客和各地方实力派所主办的报纸,在当时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报纸大多有公款支持,旨在为各自所属的小集团利益服务,不计盈亏,不注意经营管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报纸的经营管理问题曾经引起过主管部门的重视。为了解决全国公营和民营报纸的经营亏损问题,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曾经召开过一次全国报纸经理会议,通过了枟关于报纸经营的决议枠,规定全国报纸都必须实行“企业化”的经营方针。

但是此后不久,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私营报纸相继被改组,转为公营,新闻总署撤销,不再设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报纸。报纸的经营管理问题也不再列入政府的议题。

“一五”以后,全国的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报纸的经营管理也按计划经济的模式运作。具体来说,就是经费按照主管部门核定的预算,逐月或逐季度拨付,统一由国库开支。基建和增添设备的费用另行申报,专款专用。由于一切都按计划供应,当时的报刊基本上没有广告,除了发行收入外,报刊没有其他进账。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的属性又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明确了新闻媒体是事业单位,但是具有企业性质,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媒体竞争的加剧,进而又不断加大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力度,成立一系列媒体集团,对增强媒体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给予高度重视。于是,媒体经营管理问题又成为当前中国传媒业界、管理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同一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或彰显,或隐退,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反复。[109]

第三,不同的均衡结构之间存在着一个转换系,转换系推动新闻实践活动不断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

从表象上看,新闻实践活动发展是变动不居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三元素在不同社会和不同历史时期彰显程度各不相同,有时实现某一媒介功能显得紧迫一些,有时媒体形态的变化更引人注目一些,有时是否坚持了新闻理念也会成为问题。实际上,分析三元素所形成的动态均衡结构,我们会发现,其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结构转换问题。三元素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必须具备转换功能,借助这种功能,新闻传播活动就可以应付某些变化,就可以不断地整理加工新材料,发展到新的水平状态。

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对人的认识结构中的转换规律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他认为,人的认识结构是在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中发展起来的,认识结构适应外部变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同化,另一种是调节。“个体把刺激纳入原有的格局之内,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这就是所谓同化。由于同化作用,个体于是能对刺激做出反应。”[110]“调节是个体受到刺激或者环境作用而引起和促进原有格局的变化和创新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皮亚杰认为,通过同化和调节,认识结构就能不断发展。“通过适应,同化和调节这两种活动达到相对平衡。平衡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个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机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就过渡到一个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111]

皮亚杰在枟结构主义枠这本专门论述结构主义的著作中,还对掌握结构的自我调节功能的意义作了进一步论述。他说:“当人们一旦做到了把某个知识领域归结为一个有自身调节性质的结构时,人们就会感觉到已经掌握这个体系内在的发动机了。当然结构的这个自身调整性,是按照不同的程序或过程才能实现的,这就又引入了一个复杂性逐渐增长的次级的考虑。因此,就又归结到了构造过程的问题和最终是形成过程的问题。”[112]

皮亚杰的观点对我们研究新闻实践活动的结构转换机制很有启发。通过前文论述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之间具有特定的作用方式,而三元素综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种整体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是动态的,具有整合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通过这两种功能,三元素就形成一个内部转换系,将不同因素的变化都在转换系中消化处理了。当媒介功能发生变化时,媒体形态就进行相应的调整,当媒体形态发生变化时,就可能形成新的媒介功能,即使媒介功能和媒体形态同时发生了变化,新闻理念恒一的属性和规定还会维护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存在。正是在这种结构关系作用下,新闻传播活动才得以不断延续和发展。这与皮亚杰在枟发生认识论原理枠中所说的同化和顺应的观点是一致的,新闻实践三元素就是在对各种变化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既保持住自身的存在,又不断发展起来的。

我们仅以媒体形态变化为切入点,就可以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结构转换作如下梳理:(1)技术层面的结构转换:诸如广播对报纸、电视对广播和报纸、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结构转换。(2)运行和管理层面的结构转换:诸如专业化运行对粗放式运行、产业化对行政化、媒介集团化对单一媒介、全球化对本地化的结构转换等等。(3)社会控制层面的结构转换:诸如自由主义对集权主义、社会责任对自由主义的结构转换,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结构转换,诸如新中国成立前后媒介控制方式的结构转换,俄罗斯社会变革前后的媒介控制方式转换等等。由于新闻实践活动具有这种转换系,使得每一种新变化在被三元素结构进行同化的同时,原来的结构状态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和发展。

有了这种转换机制,新闻传播活动就可以从容地应对一切新事物的出现,无论是长期的、渐进的因素,还是剧烈的、突变的因素,都将被转换机制以同化和调节的方式进行消化,并且在原来均衡关系基础上达到一种新的均衡,两个不同水平的均衡结构之间也就可以顺利实现结构转换,那些低级形态借助结构转换机制也就可以不断迈向高级阶段。

回顾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历程,我们深切地认识到,人类早期原始、粗糙的新闻传播实践在自组织力量的驱使下,在三元素所形成的结构转换系的帮助下,总能由低级阶段进入到更为高级的阶段。从最早的手抄新闻到今天的网络媒体和数字媒体,从早期小范围的地域传播到今天的全球传播,从早期的月报、周报到今天电子媒体的同步直播,从早期简陋的新闻作坊到今天庞大的媒体跨国公司,人类的新闻传播实践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媒体形态越来越发达,传播新闻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新闻理念越来越得到充分实现,人的新闻信息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媒体自身的经济基础也变得越来越雄厚,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大,在社会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正如自组织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一个系统在自组织力量的推动下,其演化过程会趋向三个方面:“第一,由非组织到组织的过程演化;第二,由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第三,在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113]

3.当前新闻实践活动的发展倾向

在自组织力量的推动下,人类新闻传播实践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时代——信息时代,这一时代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首先是媒体形态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这样三大基本动向。信息化指向传播内容变化,数字化指向传播技术变化,全球化则指向传播内容及传播范围的变化。

(1)信息化

最早提出“信息社会”的是日本文明史论学者梅卓忠夫,他于1963年发表了枟情报产业论枠一文(日语中没有“信息”这个词,通常所说的“信息”在日语中一般叫做“情报”),第一次提出未来社会将是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社会的观点。以后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枟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枠,阿尔温·托夫勒在枟未来的冲击枠、枟第三次浪潮枠,约翰·奈斯比特在枟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枠等著作中对信息社会特征进行了深入描述。

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有着本质区别。日本学者认为:“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可以称为信息社会,工业社会是有形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以此类推,信息社会可以定义为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社会。就像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信息化也将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动。”[114]

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从信息产生的源头到加工生产,再到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变。

在信息源头方面,人类早期生活在一种比较简单、封闭的状态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仅信息的内容范围狭小,而且信息的产生量和需求量都很少,信息传播技术也比较简陋,容量十分有限。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化和发展,人类进入到了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人们完全处于一种高度分工协作状态,社会结构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整个人类社会的联系程度正不断加强,而信息作为联系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纽带,其增长方式也发生革命性变革,出现了海量信息。对信息数量的极度增长,有人称之为“信息爆炸”。

“信息爆炸”对信息的加工和传播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人们必须对海量信息能够进行有效处理。具体包括:第一,有效地监控、搜集各种信息;第二,有效地梳理和管理各种信息;第三,大量地、广泛地传播各种信息;第四,有效地接收和利用各种信息。

在这种要求的驱使下,人们生产、加工、传播、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发达。具体包括:在信息传播的源头上,所获取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全面,获取信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捷、高效;在信息的加工上,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效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追求检索和管理的方便和有序;在信息的传播渠道上,传递信息的通道越来越宽.,容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在信息的接收上,接收信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快捷和方便,而且效果越来越好。总之,在信息社会里,从源头到加工,再到传播,信息的数量和循环速度大大提高,这是我们对信息社会基本特点的描述。

在信息时代里,新闻报道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比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越来越强,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尤其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报道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视野越来越开阔,视角越来越多样,新闻报道内容出现了明显的拓展现象。这种变化也带来了新闻理论研究范围的变化,“日本的新闻学研究大体经历了近代新闻学(即报学)、现代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与社会信息学四个发展阶段。……这种研究的范围、对象和内容是逐步发展和扩大的”。[115]

面对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新变化,有学者认为,在信息社会里,新闻必将被信息所代替,并且认为新闻学研究必须走向传播学、信息学研究,有必要用传播学或信息学来代替传统的新闻学。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呢?

其实,这一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侧面,忽略了新闻和新闻学的另一些更重要的属性,得出的结论并不严谨。

拓展与转化不同,拓展是在保持自身内涵独立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原来的外延,而转化则意味着原有独立品质的消失,意味着原有的东西被某种新的事物所代替。新闻向信息方向的延伸就是一种拓展行为,其自身的独立品质并没有丧失。尤其是从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看,传媒技术的发达和信息的泛滥并没有使新闻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或者使新闻在社会中的地位有所降低。情况可能恰恰相反,在信息时代,新闻的地位反而得到了明显提升,变得更加突出了。因为当信息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时,新闻并没有远离人类社会而去,并没有消失,它依然是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共同关注的信息,新闻是各种信息当中的热点和焦点,它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只能是越来越重要。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融入新闻报道领域,也使得新闻理念中某些要素的内涵与以往相比,开始发生了变化。有关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在下一节中展开讨论。

(2)数字化

数字技术诞生的道理很简单,信息丰富了,数量增多了,就需要有足够大的容器能盛放得下。数字化是与信息化相匹配的。

数字技术的核心是记录方式的改变,与模拟技术和物理记录方式相比,数字技术以无形的“比特”为单位记录信息,使信息的物理保存方式大大压缩,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容量得到极大扩张,从而为海量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传播、利用提供新的可能。

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信息的物理记录方式,对人类活动来说,更意味着压缩了信息交流的物理距离。“在数字化世界里,距离的意义越来越小。事实上,互联网络的使用者完全忘记了距离这回事。”[116]由于数字技术这种无与伦比的先进性,数字化趋势就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117]

面对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内有学者将未来信息传播方式概括为“六化”,传媒网络化、信息多媒体化、通讯移动化、服务个性化、管理现代化、技术趋同化。[118]而尼葛洛庞帝更是深刻地指出:“数字化生存有四个强有力的特质,将会为其带来最后的胜利。这四个特质是: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119]

数字技术与网络媒体密不可分,作为数字技术的杰作,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其容量的无限性和交流的无限性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尼葛洛庞帝在谈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差异时说:“电视网和电脑网几乎南辕北辙,电视网是个只有一种信号源、但是有许多同类信号接收器的层级传播系统。而电脑网则由不同种类的处理器组成,每个处理器都既是信号来源又是接收器。两者实在大相径庭,以至于它们的设计师说的简直就是两种语言。前者的逻辑对后者而言,就好像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者向意大利天主教说理一般,根本听不懂。”[120]

网络媒体信号源和接收器合一的特点使它在信息增长方式上与传统媒体形成了本质区别,传统媒体主要是以少数职业的媒体工作者来进行信息的采集、加工、分类和传播的,而网络媒体则是由全世界、甚至全人类共同参与完成的。尼葛洛庞帝说:“互联网络之所以吸引人,不只是因为它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大众网络,而且也是因为它是在没有设计师负责规划的情况下,自然演变而成的,就好像乌合之众般形成了今天的面貌。没有人发号施令,但是到目前为止,它所有的部分都日渐进步,令人叹赏。”[121]在自组织力量的推动下,各种信息来源被不断地整合到网络世界当中,这种信息增长方式已经让人们隐约地感觉到,网络媒体存在着将人类世界的全部信息“一网打尽”的可能。

网络媒体信息增长方式的革命,更使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说,对最早的报纸,个人可以一个字不漏地接收其版面内的全部信息,对广播电视来说,如果个人愿意的话,仍然有接收其全部信息的可能性。但是到了网络媒体时代,个人无论如何努力,其阅读、接收信息的速度永远也无法赶上信息增长、发布的速度。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每个人只能选择沧海一粟,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那里的全部信息是什么样子。

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体给新闻传播活动也带来了巨大变化,杜骏飞在枟论网络时代的全时化新闻理念枠一文中这样描述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运作流程:

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新闻以时间为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发布(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历时性和历史感。”

网络新闻的采写特点:“全天候采写的新闻思想,要求媒体在每天24小时内都能够完全不间断地‘产出’新闻产品。这一点非常符合网络时代普通人群对于新闻传播的期望值。”

网络新闻的编辑特点:“全天候向度的编辑要求我们不把编辑工作当作某一天的某一时段的任务,而是看成24小时,甚至是超24小时的滚动版连续操作——因为我们的新闻受众有可能会处在世界的各个时区,并且都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生活习性,他们对于新闻的阅读是随时随地的行为。全历史向度的编辑则要求我们把任何新闻都看成是对整段的历史线索的追寻。”“全过程向度的编辑是一种跟踪,一种对未来的俯瞰,它要求编辑在做眼前工作时能面向将来,这也继承着全历史向度对时间的态度。”

“最为深刻的一种编辑思想是,我们不是(应改为‘不仅仅是’)在编辑新闻,而是在编辑历史;我们也许并不是真的在为某一个或某一群受众服务,而是在为时间服务(为全球服务?)我们并不是对眼前的信息作编辑,而是在全球化的信息仓库提供未来的查询。”

网络新闻背景的特点——超级链接:“在一个网络信息海量涌现的时代,受众对新闻背景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于专注于阅读显示屏上那些数百字的新闻的受众来说,他们仍不觉得枯燥和简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显示屏的背后往往有着超乎寻常的历史穿透力;他们可以向文本内及四周的超链接提出询问。”[122]

总之,网络新闻的海量内容、超级链接、全时传播、全球传播以及互动传播都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使传统新闻报道观念受到很大冲击,也使新闻理念各种元素的内涵得到了充分发展。

(3)全球化

全球化首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出现的一种社会倾向,然后才是一种信息和新闻传播倾向。

许多年以前,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地球村”这一概念。麦克卢汉认为,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时空距离将被大大压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生活在地球上就像生活在一个村落里。目前全球化进程正是麦克卢汉预言的现实写照。

关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一位美国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理论社会学家吉登斯教授)是这样来定义全球化的:全球化是“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连结,并不断在全世界范围内加强这种关系”[123]的过程。

其实,全球信息传播的冲动在人类内心世界中已经潜藏了很久。中国古人就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从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简单信号系统开始,到今天的全球社会中的传播技术创新,在这两者之间可以听到连续性的回声。”[124]而当现代传媒科技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有能力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进行信息全面覆盖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推动下,这种技术的可能就转变为现实。所以,全球化是人类信息传播的本能和传播技术提供的可能性相结合的必然。“远程传播一直是人类关系方面的许多变化的一副催化剂。通过各种传媒技术,这些变化的积累效应是对空间和时间的重新界定,增强了全球互联方面的即刻性和透明度。”[125]尤其是网络技术无与伦比的传播优势使得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因特网上数以百万计的频道和全球交互视窗系统,使一个人不分国家和种族,都可以在因特网上自由地获取和交流各种信息,因特网将人类带到了一个交流的奇迹状态,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特别是随着宽带无线技术的发展及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的诞生,为互联网的无线宽带接入奠定了基础,这就更为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随时上网接收全球信息提供了便利。

对新闻传播活动来说,与传统社会的媒体形态相比,全球化时代的媒体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传播范围的全球化,二是传播内容的全球化。

对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来说,传播范围和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已经实现。因特网是一张全球共同参与形成的巨大无比的信息网络,其传播范围和传播内容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而且完全是自发的,目前还在加速发展当中。其诞生和发展的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在全球化时代也发生了很大变革,传播范围的全球化和传播内容的全球化是传统媒体通过努力可以不断接近的目标。全球化进程不仅使传统的老牌媒体,如美联社、路透社、枟纽约时报枠等都加快了国际传播的发展步伐,而且催生了不少巨型的国际传媒集团,如维亚康姆集团、新闻集团、贝塔斯曼集团等。在全球化进程中,这些传统的法人媒体或者通过自我发展,或者通过并购其他媒体不断拓展自己的影响范围,在传播范围和内容供应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往。仅以老牌的美联社为例,美联社目前除了服务于美国1700家报刊,5000家电台、电视台以外,还为112个国家的8500家媒体提供信息;美联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40个分社,拥有3500名员工,每天向全世界订户发送2000万以上的文字和大约1000幅照片,为10亿以上的人提供新闻、照片、图片、音频和视频服务。[126]这样的覆盖范围和内容数量是传统社会里的媒体所难以想象的。在传统社会,新闻媒体由于传播范围狭小,传播内容有限,它们大多是安于现状的,制定的发展目标也多是区域性的;而在全球化时代,媒体思考问题的视角则是国际化、全球性的,每一个有实力的媒体都雄心勃勃地制定了自己的全球发展战略。

在对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信息传播发展动向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媒体形态的这些发展会给新闻理念和媒介功能带来哪些变化?

按照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和媒体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媒体形态的这些变革必然会给新闻理念和媒介功能带来相应的变化,我们可以将这些变化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对客观世界真实状况的反映能力大大增强

新闻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真实状况的反映,最早对新闻媒体反映能力提出质疑的是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李普曼,他将媒体营造的世界视为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但是这两个世界在真实、完整程度上相去甚远。

李普曼曾将新闻报道比喻成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把一个事件从暗处摆到明处,然后再去照亮另一个,人们不可能仅凭这样的光束去照亮全世界,原因在于社会和新闻机构没有完备记录客观世界变化的能力。他说:“新闻界能够为报道更大范围的真相而斗争。但在当今社会真相被有机化的状况下,新闻机构的力量尚不足以逐版逐篇地提供公共舆论的民主理论所需要的知识规模。……

因为新闻机构所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对各种支配力量没有完备记录的社会。认为新闻机构可以孤军奋战记录这一切的说法是错误的。”[127]

李普曼虽然对新闻机构完整反映世界的能力提出了怀疑,但是他并没有彻底失望,而是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救治之道在于建立一个系统分析和记录的社会团体,……在于通过可比记录和分析去协调政策。如果在管理中心有着连续的核查,使从事工作及监督工作的人对工作清晰明了,那就不会出现纯粹是盲人相撞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将会通过一个信息系统无遮无拦地展示给新闻机构。”[128]

应该说,李普曼的设想和预言说对了一半,李普曼的著作完成于1922年,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他所设想的“建立一个系统分析和记录的社会团体”或信息“管理中心”的想法现在看来虽然显得有些幼稚,却也包含着某种深刻的预见。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全社会的信息记录和分析系统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了,而且日益趋向完备。与李普曼的设想惟一不同的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的重任不是由一个社会团体来完成的,而是由全社会共同参与完成的。

美国学者奈斯比特认为,“进入信息社会的第一个标志是从事信息活动的人数超过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数。根据这一标志,美国是1956年开始进入信息社会的”。[129]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成为整个社会得以维持和发展的桥梁纽带,从事信息产业的人数激增,这些人的使命就是对信息进行全面监控、记录、整理和传播。在信息社会里,整个社会对各种信息的记录日益完善,处理信息的专业化、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许多领域(尤其是在最为复杂的经济领域)都实现了全球信息汇总和信息联网,不仅可以对信息进行持续、全面的采集和监控,而且对信息的整理、发布的组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更是信息时代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社会机构的这种活动为新闻媒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新闻媒体也正以特有的方式参与到了信息社会的实际工作中去。李普曼时代所设想的情景正在出现。仅以我国为例,目前国内“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期间,全国都实行了旅游信息搜集和发布制度。此外,像气象信息、证券信息、民航信息、铁路信息、市内路况信息等全面监控到的信息也都堂而皇之地进入到新闻传播领域中来。与新闻事业诞生初期威尼斯报纸所刊载的少量商船信息相比,当今社会的信息不仅产生量巨大,而且相关的搜集、整理、传播工作也正在以更加准确、快速、全面的方式展开。

从新闻媒体方面来看,目前,大型综合性新闻媒体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同时,媒体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专业定位的报纸、杂志、广播频率、电视频道迅速兴起。尤其是网络媒体无限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更是大显身手,各种不同部门、地域和专业的网站已经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这种发展专业化的方向在满足人们对信息的不同需求的同时,也意味着媒体对客观世界各种信息的记录越来越完备,反映越来越准确、细致和全面。

如果我们展开想象,将包括因特网在内的世界上所有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累计在一起,那意味着什么?可能意味着由媒体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重合度越来越高。虽然这一虚拟世界是所有媒体反映能力之和,不可能有人知道它真正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能够肯定的是,新闻媒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力正越来越强大。与李普曼当年所说的“探照灯光”相比,在信息社会里,传媒所“照亮”的范围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不妨将传统社会的新闻媒体和信息社会的新闻媒体做一个逆向比较。在传统社会里,当人们所能够接触到的媒体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张报纸的时候,相对于大千世界里客观存在的新闻信息来说,它漏掉了多少可以报道的事实?而在信息社会里,当有成千上万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不计其数的网站传递信息的时候,媒体所漏掉的新闻信息是不是越来越少?这意味着什么?只能意味着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可能越来越接近真实、完整的现实世界。现在,许多有实力的新闻媒体(如美国的CNN、中国的CCTV等)都提出了将全球新闻信息“一网打尽”式的定位口号,这当然有不够客观的成分,但它起码表明这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

(2)新闻信息的差异程度开始降低

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对新闻报道来说,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原先一些可能被排除在新闻报道领域之外的一般性信息(如日常的气象信息、交通信息、环境监测信息等)大量涌入新闻报道领域,在使新闻报道内容不断丰富起来的同时,也使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

西方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非常强调“反常性”,美国学者阿维因在20世纪30年代所著的枟新闻与宣传枠一书中这样写道:“新闻就是同读者常态的、司空见惯的观念相差悬殊的一种事件的报道。”[130]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生活类信息和实用信息涌进新闻报道领域里来了,新闻价值观念中的“反常性”、“趣味性”正在淡化和消减,以至于西方坚持传统新闻价值标准的人抱怨说:“‘真正’的新闻正在被不是新闻的‘新闻’或‘软’性新闻排挤掉。这类被称为‘生活方式’的新闻将继续拥有读者,甚至拥有更多读者。”[131]

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首先,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出于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考虑,是有必要了解这类生活服务类新闻信息的,这在以生产和消费为时代主题的现代社会里显得尤为突出;其次,在信息社会,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力大大增强,从事监控、记录、采集、加工、整理日常信息的人越来越多,获取这类信息对新闻媒体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第三,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容纳信息的能力飞速增长,传统媒体也做出了相应调整,报纸向厚报方向发展,广播电视向全天候、多频率、多频道方向发展,而且传统媒体纷纷与网络媒体融合,以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充足的媒体容量和宽敞的传播通道为大量传递各种实用资讯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新闻价值角度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新闻信息的选择标准已经由传统的新闻价值尺度拓展为传播价值尺度。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偏爱那些具有重大性、突发性、异常性、趣味性的信息,而传播价值的外延则大于新闻价值的外延,只要是真实的、新近或正在出现的信息,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就都有传播的必要和价值。所以,传播价值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新闻价值因素,而且将新闻价值中的贴近性等因素进行了拓展,延伸到了以实用性、服务性为主的日常生活领域。应该说,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对这些领域的信息也存在着了解的需求,但由于条件有限,只能选择那些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重大信息和趣味信息。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各种条件的具备,这种对实用信息的需求就可以满足了。所以,表面上看,似乎是新闻价值的标准发生变化了,实际上,新闻价值的本质属性并没有改变,只是进行了拓展而已。

如果从新闻理念角度来看,新鲜性的核心是信息的差异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报道实践中信息的差异性同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继续扩大差异程度,越是异常的、重大的、轰动的、骇人听闻的事件差异性就越大,就越具有新鲜性;另一个则倾向于缩小差异程度。正如前文在新闻理念的新鲜性分析中所述的那样,差异性的下限是信息内容上的差异性消失了,只保留下信息的及时性或者在时间上的差异性。而对人的认知活动来说,只要是未来的、或者是面向未知领域的信息,就仍具有认知上的新鲜性,就仍属于可以报道的范围。这样一来,新闻报道就有了日益回归日常生活领域的理由了。早年西方新闻学者认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典型的以扩大信息内容差异程度为标准的新闻观。但是现在看来,不仅人咬狗是新闻,而且连狗咬人这样的日常琐事也同样进入到新闻报道领域中来了,只是狗咬人和人咬狗比起来,在信息的差异程度上更小一些而已。近年来在国内日益流行的民生新闻就属于这种倾向。

新闻信息重大性、反常性的减弱说明了什么?如果从媒介功能的角度看,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人们生活中的异常情况,也反映常规情况,说明了新闻媒体监视环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如果从新闻理念角度看,说明了信息内容差异程度的缩小甚至消失,以及及时的、面向未知领域的、不确定性信息的新闻报道观念正在显现,也说明了新闻理念中新鲜性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3)重大新闻的全球快速传播和信息消费主义成为两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与传统社会的信息匮乏状况相比,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后,在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信息数量极度膨胀,出现了“信息爆炸”。这种状况导致在信息传播方面同时出现了两种发展倾向:一种是世界性的重大新闻事件倾向于实现全球及时传播,甚至同步传播;另一种是信息传播越来越倾向于个人化和个性化。信息传播形成了大众化与分众化并存的格局。正像尼葛洛庞帝所描述的那样:“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像有线电视新闻网、枟今日美国报枠这种新形态的传播媒介拥有更广大的观众和读者,其传播的辐射面变得更为宽广;针对特定读者群的杂志、录像带的销售和有线电视服务则是窄播的例子,所迎合的是特定的较小人群的口味。所以大众传媒在这段时间内变得既大又小。”[132]

出现前一种倾向的原因很容易理解: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当今社会,都会有能引起全世界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比如美国的“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奥运会比赛等等。相对于信息比较闭塞的传统社会而言,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时代已经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这类具有国际影响的新闻信息的能力,具备了实现全球传播的技术和信息采集、加工的条件。而且在传播的时效上也日益趋向同步传播。这是媒介功能与媒体形态沿着新闻理念所规定的道路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发展的必然。

之所以出现后一种倾向,是因为海量信息的涌现,使个人已经完全丧失了接收所有信息的可能性,如果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随波漂流,也很容易丧失自我。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人们惟一的选择就是放弃那些不需要的信息,去寻找那些与自己的需要相关的信息,让信息为自身的需要服务。目前,因特网上各种搜索引擎的火爆就是证明。而从信息的生产者来说,媒体作为一种生产企业,也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生产不同的信息,人们在消费社会里对各种信息的需求和欲望正被不断地激发出来,并不断地得到满足,受众作为信息消费者的身份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而媒体生产者则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关于消费社会和传媒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的许多代表性人物,如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哈贝马斯等都从批判和反思精神出发,对大众文化和消费社会提出了批评。他们的基本态度是,现代社会是一个无休止地制造大量消费品,大量的人再无休止地将这些消费品消耗掉的过程。人生的主题和价值几乎全部被这种行为垄断着,没有了选择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生活在这种社会里的都是一些单向度的人,技术产品和消费社会对人的天性构成了扭曲。

如果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全球化和信息消费主义则是这种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媒体跨国公司以全球为着眼点,力图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倡导全球传播扩散和全球信息消费,这必然会导致人们的精神生活空间变得更加单一化。但是,无论批判学者们多么忧心忡忡,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消费主义仍将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作为数字时代的预言家,尼葛洛庞帝已经就后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向人们做出了预测:“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其受众从大众到较小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当传媒掌握了我的地址、婚姻状况、年龄、收入、驾驶汽车品牌、购物习惯、饮酒嗜好和纳税状况时,它也就掌握了‘我’——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单位。”[133]

尼葛洛庞帝甚至还向人们形象地描绘了后信息社会里人们进行信息消费的具体情景:“举个例子,你的电脑会根据酒店代理人所提供的信息,提醒你注意某种葡萄酒或啤酒正在大减价,而明天晚上要来做客的朋友上次来的时候,很喜欢喝这种酒。电脑也会提醒你,出门的时候,顺道在修车厂停一下,因为车子的信号系统显示该换新轮胎了。电脑也会为你剪下一篇新餐馆的评论,因为你10天以后就要去餐馆所在的那个城市,而且你过去似乎很赞同写这篇报道的这位美食评论家的意见。电脑所有这些行动的根据,都是把你当成‘个人’,而不是把你当成可能购买某种品牌的浴液或牙膏的群体中的一分子。”[134]

综上所述,媒体形态发展到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这一历史新阶段,对新闻理念和媒介功能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在新闻理念方面,人类对客观世界真实状况的反映能力大大增强,新闻信息差异程度开始降低,重大新闻的全球快速传播分别属于对新闻理念中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内涵的拓展。如果将这三种倾向综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将媒体形态的未来发展趋势概括为:面向全球同步传播全世界的最新信息,这是由新闻理念的本质决定了的。在对媒介功能的影响方面,除了信息消费主义以外,媒体形态的变化还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信息消费主义只不过是其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变化而已。

以上我们从发展动力、演化方式,以及最新进展等方面对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的现实情况进行了简要考察和分析。那么,在这些形而下的演化背后,是否还存在着一种哲学的、形而上的理解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