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论层面的完善

理论层面的完善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达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认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必须坚持这一终极价值取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本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只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才能彰显其价值性和实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才能够真正得到中国人民大众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逐步实现大众化的目标。

无论是从“哲学的价值”的角度,还是“哲学的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其要想取得大众的价值认同,首先应做到的就是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增强自身的理论的真理性和实用性,这是基本前提。其次就是要提升大众的主体自觉性与哲学思维意识,这是根本保障。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个价值取向是符合大众的根本利益的。要达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认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必须坚持这一终极价值取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本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出发,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科学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理想,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主义提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物质精神产品丰富到足以满足每个人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将以人的自由个性发展作为最高标准,追求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摆脱一切依附关系的人的真正自由,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如何存在的问题,争取的是人的合理的根本的利益和自由的发展。这种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大众化的重要前提。[5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它的批判精神和社会理想最终必须通过人民大众转化为现实的力量。这个转化的前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取向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的愿望,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历史是追逐自己梦想的人民群众的活动集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评价历史的标准,认为思想、理论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不论是早期的欧洲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还是后来各国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中国进行的革命运动,乃至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活动,无一不是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结合、相统一。历史证明,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只有在一系列的社会革命或改革实践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就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52]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其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作用和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不仅仅在于话语方式是否贴近民众,更多的是取决于党的事业,党所领导、推动的社会实践,是否朝着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更加充分的实现,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加充分的激发、调动和发挥,社会生活的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健康发展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来贴近和关怀民众。历史已经证明,并且还将证明,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执政并且长期执政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根据。[53]

面对现实,要使人民群众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更加关注并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眼前的现实利益问题,做到从根本上、长远上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要紧紧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社会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人的发展权利和生存权利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矛盾的化解问题等重大问题。从理论上提出解决方案,并下大力气去解决,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结合起来,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并自觉加以运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与大众化相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与大众化相结合,不仅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理论性、真理性,还得使这种理论、真理为大众所能理解、接受和运用。其实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化与大众化相结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坚持真理性,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坚持价值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物质实惠和精神享受。[54]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就要不断创新,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真实反映。保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引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性、实用性,就是要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断地实践化、具体化,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来看,都更加实用化、通俗化,能够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使用,为大众带来切实的物质利益或精神享受。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从三者的关系来讲,中国化是大众化和时代化的核心,时代化是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基础,而大众化则是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归宿和目的。要达成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认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必须不断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内在本质外化为现实常态的过程。只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才能彰显其价值性和实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才能够真正得到中国人民大众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逐步实现大众化的目标。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保持对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的高度关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使理论探索、实践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时代化中的大众化,离开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离开大众的实际需求,就不可能得到大众的认同,大众化就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基础。

(四)提升民众主体自觉性与哲学思维意识

价值问题是一个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破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面临的价值认同问题,不仅需要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实用性,而且需要不断地提升人民大众的主体自觉性和哲学思维意识。

无论是从“哲学的价值”还是从“哲学的价值观”的角度看,归根结底其价值主体都是人民大众。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仅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身的发展、完善过程中,重视人民大众的主体性,努力使其在目标、价值追求方面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而且要提升人民群众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自觉将个人目标、价值选择同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激情。同时需要不断地提升主体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大众的哲学思维意识,使其能够从哲学的高度和层面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样才能让大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