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在“建设美丽中国”方面的理论贡献

我国在“建设美丽中国”方面的理论贡献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这将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低碳发展则是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目前最大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物。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清晰地阐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一整套体系,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诸多理论贡献。

(一)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把人类能够涉及的世界,统一在客观的自然物质之中;把人类生活的现实环境即社会,统一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交错运动的辩证关系体系之中。

从人类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的视角看,为了自身的发展,人类一直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同时,为了有效率地实现这种变换,人类也一直在不断地设计和创造更有效率和更加公平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本质上是人类生存、发展和追求幸福的人文环境,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尽管在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劫掠、杀戮、暴力、强权、野蛮、不合理,但如同恩格斯所说,人类还是在这条道路上不畏艰难地为“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为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新时代的进一步发展。

(二)在世界上第一次清晰地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清晰地阐述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不同于匍匐于大自然的农业文明,更是对征服大自然的工业文明的超越。它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从最早的古埃及算起,其五千年的“农业文明”发生、发展,仅仅在最初的一千年的时间内,就永久性地彻底改变了我们地球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比如,最著名的大型农业文明,古埃及的上下尼罗河文明,古印度的印度河文明和恒河文明,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文明和底格里斯河文明,古中国的黄河文明等。这些巨无霸的大型“农业文明”彻底铲除了沿着大河和它一级支流上的两岸广袤纵深的大小平原上的原始森林,难以数计的物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从地球上被人类“农业文明”在最短的时间内残酷杀害而灭绝。其古代“农业文明”永久性地改变了自然界中的最大的茂密丛林生态系统都分布在广袤平原上的法则。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虽然在发展生产力上起到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灾难。作为资本主义批判者出现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奠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中的重要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不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它或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或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生态文明就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生态文明是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李克强总理曾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2012年就发生了7月2日的四川什邡反对钼铜项目、7月28日的江苏启东反对污水排海项目以及10月27日浙江宁波反对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等重大环境群体事件。这些事件都由环境污染事件转化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政治决策的不满。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突破,这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的相对而言既得利益群体的改革阻力会比较小,而且这又是目前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领域。可以先完善环境立法,试行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及项目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将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题中之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动听的歌声、壮美的画卷、优秀的文化创意及丰富的旅游项目等都来源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其中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群众对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关注就可见一斑。而且据调查统计,环境问题也是很多富裕人员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设好生态环境,对于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四)强调统筹各种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的共同推进

我国首次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统筹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绿色发展是以绿色技术体系为物质基础,以改善环境问题为价值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强调了对生态环境有利的技术创造了绿色产品,这种绿色产品具有生态环境价值,既能改善环境,又能实现经济价值。而循环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通过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具体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技术的利用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则是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目前最大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物。其核心在于通过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减排为定量标准来衡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三者的结合为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抓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