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境与环境因子

环境与环境因子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同一类型的自然区域环境也有差异,例如森林区域环境有寒带针叶林环境、温带阔叶林环境、亚热带常绿林环境、热带雨林环境等。一个完整的自然区域环境,往往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如寒带针叶林环境有高等绿色植物群落和相应的动物群落,林下发育着灰化类型的土壤和栖息着相应的微生物区系,这些生态特点是与热带雨林环境不相同的。
环境与环境因子_环境生态学

2.1.1 环境与环境因子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围绕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构成中心事物的环境。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它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为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从法学的角度对环境概念的阐述:“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由此可见,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人类活动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综合性的,而环境系统也是从各个方面反作用于人类,其效应也是综合性的。人类与其他的生物不同,不仅仅以自己的生存为目的来影响环境、使自己的身体适应环境,而是为了提高生存质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环境,把自然环境转变为新的生存环境。这种新的生存环境有可能更适合人类生存,但也有可能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这一反复曲折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结构复杂的,多层次、多组元相互交融的动态环境体系。

1.环境的类型

人们习惯上将生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亦称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自然地理学上,通常把这些构成自然环境总体的因素,分别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农村、工矿区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替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

在不同的学科或研究领域,环境的分类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研究的环境主体和性质等的不同,所以,在环境的分类中也可以按照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或环境要素等为依据分类。如图2-1所示,若按照环境要素来分类,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土壤环境及生物环境;按环境的主体则可分为人类环境(以人为主体)和自然环境(以生物为主体);按环境的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被人类破坏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宇宙环境(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img1

图2-1 环境的类型

1)宇宙环境

宇宙环境(space environment)又称为星际环境,是指地球大气圈以外的宇宙空间环境,由广漠的空间、各种天体、弥漫物质及各类飞行器组成。它是人类活动进入地球邻近的天体和大气层以外的空间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外层部分。太阳辐射能为地球的人类生存提供主要的能量。太阳的辐射能量变化和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会影响地球的地理环境,与地球的降水量、潮汐现象、风暴和海啸等自然灾害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多地延伸到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发射的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空间探测工具等飞行器本身失效和遗弃的废物,将给宇宙环境以及相邻的地球环境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2)地球环境

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又称地理环境或全球环境,地理学上所指的地球环境位于地球表层,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融带上。它下起岩石圈的表层,上至大气圈下部的对流层顶,厚约10~20km,包括了全部的土壤圈,其范围大致与水圈和生物圈相当。概括地说,地球环境是由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到人类衣、食、住、行的非生物和生物等因子构成的复杂的对立统一体,是具有一定结构的多级自然系统,水、土、气、生物圈都是它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有着各自特定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环境都是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要素,它们与生物种群共同组成生物的生存环境。这里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来自太阳辐射的外能的交融地带,有着适合人类生存的物理条件、化学条件和生物条件,因而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基础。

3)区域环境

区域环境(regional environment)是指占有某一特定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区域环境按功能可分为自然区域环境、社会区域环境、农业区域环境、旅游区域环境等,它们各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征。划分区域环境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区域对比,并按各区域特点来研究和解决有关环境问题。

(1)自然区域环境。

自然区域环境按自然特点可划分为森林、草原、草甸、荒漠、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地、盆地、平原等。同一类型的自然区域环境可以出现在地球上不同的空间,例如亚洲有温带草原,北美洲也有温带草原。同一类型的自然区域环境也有差异,例如森林区域环境有寒带针叶林环境、温带阔叶林环境、亚热带常绿林环境、热带雨林环境等。自然区域环境的出现和分布符合自然地带的水平分布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一个完整的自然区域环境,往往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如寒带针叶林环境有高等绿色植物群落和相应的动物群落,林下发育着灰化类型的土壤和栖息着相应的微生物区系,这些生态特点是与热带雨林环境不相同的。自然区域环境是随着地球自身的演变发展而形成的,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海洋和陆地以及陆地上各种类型的自然区域环境,都是地质历史的产物。例如喜马拉雅山在白垩纪以前还沉睡在海底,在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初期,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喜马拉雅山才开始上升为陆地,并逐渐成为称作“世界屋脊”的高大山脉,而且至今仍在继续上升。但是,自然区域环境在人类影响下,会发生变化,例如:森林的无计划砍伐,会造成森林植被的消失,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异常,森林区域环境就会变成另一种类型的自然区域环境;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原退化和沙漠化,富饶的草原会成为不毛之地。如果人类合理利用或改造自然区域环境,则可以保持并且能够改善原来的环境质量。例如森林的合理砍伐,加上人工培育更新,原来的森林类型不仅可以得到保存和发展,木材的贮积量还会增加。

(2)社会区域环境。

社会区域环境可按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划分为城市区域环境、工业区域环境等,它们分别构成一个独特的人类生态系统。城市区域环境与自然区域环境不同,它是人口密集、活动频繁的区域。在城市区域环境中还包含次一级的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交通枢纽区等。城市类型不同,社会区域环境特点也有差异:有的城市主要功能是一个政治中心,如德国的波恩,这样的区域环境主要包含行政机关、居民区和商业区等;有的是以科学文化事业为主的,如日本的筑波;有的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许多城市是以工业为主体的,如美国的底特律以汽车工业占优势,日本的四日市以石油化工为主。

在城市区域环境中,由于工业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大量废弃物排入周围的大气、水体和土壤中,造成环境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一些城市对环境污染开始进行治理和控制,城市区域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3)农业区域环境。

农业区域环境与城市区域环境不同,人口的密集程度和交通的发达程度都较低,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和地形)和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例如:中国南方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水稻,长江以南的农业区域环境中,农田主要由稻田构成;中国北方的气候适于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旱地作物,农田主要由旱地构成。一些国家经营集约型农业,种植单一的作物(如咖啡、甘蔗、棉花等),这种农业区域环境就不同于多种经营的农业区域环境。农业区域环境的共同特点是以生产农产品和畜产品为主,有的兼营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他工业。

(4)旅游区域环境。

旅游区域环境主要作为观赏、娱乐、休息和疗养的场所,大多数处在风景优美的自然区域环境中,并有人工建筑物以及各种文化娱乐、体育、居住、交通、医疗等生活服务设施。中国许多旅游区域环境都是世界著名的,如浙江的杭州西湖、广西的桂林、江西的庐山和安徽的黄山等。

4)微环境

微环境(micro-environment)是指区域环境中,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微变化而产生的环境差异所形成的小环境。例如,生物群落的镶嵌就是微环境作用的结果。

5)内环境

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是指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间的环境,对生物体的生长和繁育具有直接的影响。

2.环境因子的分类

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美国生态学家R.F.Daubenminre(1947)将环境因子分为三大类(气候类、土壤类和生物类)和7个并列的项目(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这是以环境因子特点为标准进行分类的代表。Dajoz(1972)依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进行分类,将环境因子分为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及非周期性因子。Gill(1975)将非生物的环境因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等);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等);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的环境因子(如放牧、火烧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