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

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促使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并融为一体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21世纪后我国开始意识到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我国城乡非均衡发展的社会根源,开始探索消除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从而实现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城乡处于平衡发展状态,最终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
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_农村社会学新论

三、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

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促使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并融为一体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工业化社会里出现的模式,因为进入工业化社会,人类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城乡经济和社会非均衡发展现象。当城乡社会非均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限制国家进一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阻力。因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利用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经验治理城乡社会非均衡发展问题。21世纪后我国开始意识到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我国城乡非均衡发展的社会根源,开始探索消除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如2003年四川省成都市开始全面实施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改革实验;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和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使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实验改革。

1.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

(1)国外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发展经济学家对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第一,阿瑟·刘易斯于1953年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著名论文,提出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理论模式,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提供了一般性或规律性的理论基础。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整个社会分为两大经济部门:以传统方法为基础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工业部门。要改变二元经济,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采取如下办法:由于工业部门的劳动产出大于工资总量,因而形成剩余产出。现代部门增加资本积累,促使现代部门产量和就业增加,促使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同时维持现代部门的既定工资率、保持现代部门的高利润,资本家将获得的利润重新投资,促使现代部门进一步增加资本积累,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现代部门中。工业劳动者的工资和农村劳动者的收入都将随投资增加而逐步提高,工农业趋向均衡发展,国民经济结构趋向逐步转变。从而实现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城乡处于平衡发展状态,最终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刘易斯在他的《经济增长理论》(1985)一书指出,在发展中国家,长期的经济贫困的根源乃在于缺乏一种有效的制度环境以及在这种特定的制度环境中的制度安排。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激励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传统农业部门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仍保留有传统的风俗特色,劳动力不具备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的驱动力。因而制度创新的功能乃在于通过一种激励机制的设计安排把传统部门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引入到现代部门,并最终使他们从传统部门中彻底摆脱出来。因而发展中国家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一种激励机制的设计,把传统部门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引入现代部门,城乡经济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就表现在劳动力从农村部门向城市部门的转移过程和现代部门产量及就业量的增长两个方面。这既是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发达经济中二元经济向同质经济转化的过程。

第二,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Ranis,G.,1964)和费景翰(Fei,J.H.,1964)发展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与刘易斯一样,拉尼斯和费景翰也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要由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来吸纳。与刘易斯不同,拉尼斯和费景翰不仅分析了农业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过程,而且考察了农业劳动力流出引起的农业部门的变化。首先,边际生产力等于零的农业劳动力流出不影响农业总产出。他们把边际生产力等于零的这部分农业劳动力称为“多余劳动力”(redundant labor force)。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不影响农业产出。其次,边际生产力大于零的农业劳动力流出则会影响农业部门的产出量。在边际生产力等于零的“多余劳动力”完全被工业部门吸收的情况下,如果农业劳动力继续流出农业部门,农业部门的总产出就会受到影响。因为这时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正数,农业劳动力的抽出,则意味着总产出的减少;随着劳动力抽出量的增加,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递增,农业总产出的减少会加速。这说明,工业部门的扩张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农业部门的发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工业化程度提高方面,则可能导致农业部门的停滞甚至萎缩。拉尼斯和费景翰关于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业部门影响的分析得出的正面结论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同时重视农业部门本身的发展,促成工农两个部门的平衡增长。后人将他们的理论综合起来称为刘—拉—费二元经济理论。

第三,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1964)认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成长和城乡经济一体化,有赖于农业迅速的增长。由于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必须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农业部门已成为高生产率部门,政府应把某些收入转给农业,以便改善农民的经济地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的发展不能靠现有资源的再配置,而要为农民提供新的更有生产性的高收益生产要素以及掌握新要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要对农业研究和农村教育进行投资。

第四,日本的农业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美国的农业经济学家拉坦(1971)提出的资源禀赋诱导技术变革理论,主张世界各个国家应根据其资源禀赋采取不同的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发展。1985年,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农业发展模型,即在任何一国经济中,农业的发展都要依赖于四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这四个基本要素包括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他们的理论暗含了通过发展农业促使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张。

第五,早在1957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把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明确地划分为三个部门,即所谓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公认,并被学术界通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在克拉克大分类法中,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水利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包括其他各领域。他提出产业结构的顺序转换理论: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国民经济中三个产业的相对位置发生动态改变,按照从农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顺序渐次推进。与此相应,产业结构转变带来了就业结构转变,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人数相对从事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然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总结表明,产业结构转换并不必然按照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顺序推进,它可以有时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有时则是从第一产业直接转到第三产业,但是,这个变化过程发生的必然性,以及整个过程中结构变化的方向,都得到了证实。

西方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西方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农业向城市工业、服务业转化的特点,因而,西方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大多主张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化(舒尔茨和速水佑次郎的理论除外)。第二,形成解释力强的理论成果。第三,关注落后国家城乡经济二元化趋势。但没有考虑到具体实际问题,应用价值并不高。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关注重点是市场的一体化。通过改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条件,消除约束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政策和体制性壁垒,就能够推进市场一体化,为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创造积极条件。

(2)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国学者研究消除二元社会结构、促使城乡一体化比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方面的学者从社会、经济、制度方面研究我国城乡社会一体化问题。主要成果集中在如下方面:

第一,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行理论研究。许传红(2008)分析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思想的演进和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统筹城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要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28]王琰、周璇(2008)界定了城乡经济一体化概念。认为城乡经济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认为目前我国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点是:建立相互补充的市场机制、清除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城乡劳动力就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规划。[29]

第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现途径研究。高帆(2008)认为建立削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效机制是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滞后的回应。其目标是在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之间找到一种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的构建必须满足内生性、自主性、常规性、差异性和演化性等原则。这种机制就不应是单一维度的,而应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它包括产业发展、技术进步、要素流转、组织创新、主体培育、农业保护、分配调整和公共产品提供等机制。而且这些机制的有效运作将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30]朱名宏等(2008)利用《广州统计年鉴2002—2007》的资料,对广州城乡居民在收入、支出、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扩大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据,主张用“全域广州”理念进行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主张实现城乡规划无缝对接和专项规划的系统整合;在产业布局上实现园区互动、整合镇村分散的工业开发区、发挥园区的集约效应;建立中心城区与偏远山区帮扶发展机制,在山区发展“飞地经济”,把中心城区的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向村镇延伸;以工业化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加强城乡公路建设,实现联路成网,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加强农村环境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探索并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补偿和有偿退出机制,通过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创新农村宅基地供应体制;促进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提升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卫生服务一体化,加强镇村医院软硬件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和保健水平,建立农村卫生机构建设经费的保障机制,加大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工作力度;促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完善农民就业服务体系,全程安置失地农民,降低农民申请创业基金的门槛。[31]杨小静(2008)认为我国的城乡分治与分割是由计划经济时代实施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离的粮食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造成的。这一系列制度使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逐渐成形并得以固化。城乡二元结构在经济生活领域表现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对立,城市以工业为主,并以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组织生产;农村以农业为主,抑制其他产业发展,并囿于传统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领域表现为国家对城乡居民生活实行差别待遇。她提出城乡一体化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用先进科技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通过体制一体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平等化和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的齐步发展。由于农村的落后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家的制度设置造成的,因此,要走向城乡一体化就必须彻底进行制度改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2]牛勤(2008)认为新型工业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因为新型工业化有利于改造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解决农业剩余向外转移的问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推动提高农民素质的进程,增大人力资本价值,加速实现农民市民化;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向农业全面渗透,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有利于建立起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他认为用新型工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如下条件:破除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政策上的“城乡分割,一国两策”的发展思路;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拓资金投入的渠道。[33]

第三,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实施的具体领域研究。肖长柱(2007)针对城乡交通体系二元化格局,提出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措施。具体包括:推进城乡交通线路网络规划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客运市场一体化、推进运营服务一体化、推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交通服务市场管理政策和法规一体化、通过推行“一票通”和“一卡通”实现城乡交通票制和运价一体化。[34]杨世河等(2008)认为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必须实现城乡公路交通网络化、进行城乡旅游资源与产品合理组合、进行城乡旅游客流互换、促进城乡旅游产业要素互流、进行城乡旅游产权制度和旅游行政体制以及旅游流通体制等城乡旅游制度创新。实现城乡旅游一体化,必须建立城乡旅游互动模式,认为农村旅游导向模式和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都是值得推介的互动模式。[35]

第四,总结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践经验研究。刘万厦(2007)对成都市提出的“全域成都”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概念进行了科学阐述,总结出了“全域成都”的三层含义即城乡和谐交融、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把辖区农村纳入现代化都市区建设范围。认为“全域成都”理念具有提升城乡统筹建设品质、消除中国现代化成功的“三农短板”、彻底改变城乡资源交换模式的三大实践价值。[36]李萍(2007)把成都的实践经验概括为:实施制度和政策一体化;采取政府主导的统筹城乡发展策略;推行工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和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的“三实施”的措施;构建民主治理新机制。[37]国家发改委农经司(2008)把京津沪渝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经验概括为:统一思想、加大投入力度、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破除政策障碍;同时指出了四地实验区面临的问题:镇村建设规划滞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不足、农村管护体制不完善与制度不健全、农民观念落后和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对策有:完善城乡规划实现城乡空间统筹布局、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环境的彻底改善、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38]

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当今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特点,因而当今中国学者主张以三农发展为中心来设计城乡一体化理论。第二,开始超越感性经验总结,进入理论建设轨道。第三,宏观环境分析与微观应用研究相结合。

2.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的客观逻辑

(1)城乡在社会发展上存在很大差距。第一,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一般是城市以工业为主,用先进技术生产;农村以农业为主,用落后技术和传统经验进行生产。城市聚集了多数资源要素,取得较高收益;而农村只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收益较少。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也很大。如我国1998年至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1、2.65、2.81、2.90、3.11倍。[39]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也很大,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8%,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1.7%,[40]而且这些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第二,农村社会事业与城市差距大。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政府投资,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户出资。农村社区的道路、交通、通信、供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较差。农村学校设备缺乏、师资素质差,医疗卫生设施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不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合格服务,而全国最好的图书馆、高等教育机构、电影院、体育场、医院以及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一般都在城市里。第三,城乡居民在政治上有很大差别。由于受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我国城乡居民践行政治权利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农民参政议政机会是非常有限的,与市民不可同日而语。在十七大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前,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城市人口是24万人选举产生一个代表,而农村人口则是96万人产生一个代表。而且农民由于组织程度差,没有自己的代言组织,不知道如何争取自己的权益,政治话语权几乎缺失。[41]

(2)城乡差距严重阻碍着社会发展。第一,制约农村社会发展。这种差距导致农民收入增长趋缓,使农户失去了积累资金的基础,制约着农村生产积累,不利于农户扩大生产,甚至导致农民生活出现了危机,打击了农民进行生产的积极性。城乡差距也限制着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动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最终削弱了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阻碍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或农村城镇化进程。第二,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滞留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造成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使种植粮食的农户不能获得规模收益,影响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短缺,供给不足,威胁着整个社会的稳定。第三,约束着工业发展。农业收入少,就会引发农民不乐意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农产品生产不足,这对一些产业如食品加工、纺织、皮革制造等会产生直接影响,它们会因农产品原材料供应不足而萎缩。农民群体因不良制度无法获得应得收益,致使庞大的农民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衰退,无法促进城市工业生产发展。第四,城乡差别的扩大,形成农民群体的怨恨的政治心理诉求,一旦得到有效的动员和调动,就会演化成影响社会秩序的群体行动。所以,城乡差别拉大,势必影响我国社会政治基础的稳定和巩固。[42]

所以,世界上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就开始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积极推动农村快速发展,与城市社会形成协调一致的发展格局。如1900年法国推行城乡经济一体化,一是在巴黎附近建立卫星城,以均衡地分布工业和人口,缓解巴黎和巴黎地区过分膨胀的问题;二是鼓励工业分散、发展落后地区,禁止在巴黎、里昂、马赛三大地区新建和扩建工厂,与此相配合,政府修建了众多深入到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公路和铁路,以合理分布工业;三是振兴农村经济,在国家预算中专列“农村发展整借基金”,拨巨款对衰老的农村地区进行整顿、改造;四是补贴农业、增加农民收入。1950年后美国通过交通通信科技发展和革命,促进了美国城乡一体化。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和产业活动及就业活动郊区化促使经济活动和人口由市中心向外围、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实现城市人口减少、郊区和小城镇人口增加,小城镇数增加,促使城乡协调均衡发展。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调整优先发展工业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为工农业均衡发展战略,以发展农业和农村来振兴国民经济;二是发展农村工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走出了一条由政府有力推进的、扩散型的农村工业化道路,首先是实行“新农村工厂计划”,基本目标是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吸引工业企业家到农村地区投资;其次,实行“农户副业企业计划”,促进传统的农村工业;实行“农村工业园区计划”,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业化;三是通过新乡村建设运动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重点建设包括修路、电力、水利、修建住宅,等等。1974年日本进行城乡经济一体化改革,一是成立国土厅,专责国土整治、开发、利用,按照开发成熟程度把国土分成“人口过密地区”、“整备地区”和“开发地区”,分别采取不同政策;二是通过银行低息贷款和国家财政补贴,筹措农村建设资金,在农村大兴土木,扩建交通网,修筑桥梁,绿化环境,组织水电供应;三是建设小城镇,在新开发的小城镇兴建住宅、医院、学校、商店和各种文化设施;四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制定了一系列涉农法律、法规体系,支持和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保证农业增产,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流通。[43]

3.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的操作

中国城乡一体化是对中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超越。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定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和复杂过程,是相关经济制度、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要消除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需要确立两个基本原则:针对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成因的复杂性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城乡一体化;针对我国城市经济发达、农村经济落后的现实采取“农村中心主义”的实施策略。

(1)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制度建设。主要是在废除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各项不合理法规条文基础上,对某些带有政策缺陷的涉农规定进一步清理或进行修改;建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所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环节上的涉农法规和政策;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制度环境的宏观管理措施,为城乡经济一体化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2)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环境建设。在宏观层面上建构农村经济低成本进入城市市场和国际市场、提升农户家庭和农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市场环境;建立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一样获得平等发展空间的健康的生产要素市场的保障体系;消除城乡市场长期分割的体制并加快城乡有形市场硬件建设如交易场所、仓储系统、物流系统、信息收集传递系统、农村交通网络化等,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城乡资源通畅流动,优化配置城乡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文化环境建设,包括改变农民落后的经营理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体系等,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4)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城乡交通、供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电力供应等设施建设,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创造一个必要的物质环境。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

(5)对城乡生产要素跨业界重组,为城乡经营主体创造获得必要生产要素的平等机会。清除生产要素流动壁垒,改变城乡要素流动的单循环状况,即改变国家通过政策大量积聚农村生产要素发展城市工业的做法,建立城市生产要素流入农村的制度。

(6)建立克服农业弱质性机制,包括建设克服农业劳动时间小于生产时间缺陷的设施农业;建立减少农业市场风险的补偿机制;建设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建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制度;发展都市农业和农村生物质能源工业等。

(7)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改变一些地方政府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作用。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将有力地推动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尤其要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力度。在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从体制机制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44]

阅读文献

1.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唐启国:《农村发展经济学》,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4.陆学艺:《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新问题和新任务》,《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思考题

1.什么叫农村社会发展,有什么特点?

2.农村社会发展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3.农村社会发展有哪些基本模式?

【注释】

[1]唐启国:《农村发展经济学》,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2]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3]参见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131页。

[4]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5期。

[5]参见温铁军:《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11期。

[6]参见张皓:《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注意》,《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2期。

[7]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8]唐启国:《农村发展经济学》,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9]参见孔翔:《发展极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农村发展极构建》,《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第9期。

[10]邓英淘等:《再造中国》,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11]谷中原:《社会学理论基础》,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页。

[12]江莉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不可持续性因素分析》,《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3]谷中原:《社会学理论基础》,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0页。

[14]邱耕田:《低代价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15]其判断逻辑是:相比工业品而言,农产品需要较长生长周期,农业经营者往往根据过去的市场信息进行生产,生产一旦投入,就不能改变,所以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产出水平往往不是太多就是太少。产出太少时,面对市场机会无能为力,错失赚钱的机会;产出太多时,因农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易腐、不耐储存的特点,只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6]具体论述可参阅李建平:《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参阅庄俊举:《“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对1920—1940年关于农村建设争论的评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2期。

[18]楚成亚:《关于中国农村发展模式的思考》,《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3期。

[19]王振耀:《走向以农村为本的农村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20]以园艺领域为例,从产业全程看:设施工程技术包括结构材料、覆盖新材料技术、生产环境自动化控制技术、传感监测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等。种子种苗工程技术包括育种技术、组培快繁脱毒技术、种子加工及配套设施技术等。种植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工艺、营养液配置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及配套设施技术、施肥技术、小型农机具加工生产技术等。采后加工技术包括采摘技术、质量检测技术、冷藏技术、加工包装及配套设施技术、运输技术等。

[21]唐春宝:《中国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论》,《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第3期。

[22]魏后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代价与前景》,《中州学刊》,1994年第6期。

[23]魏后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代价与前景》,《中州学刊》,1994年第6期。

[24]魏后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代价与前景》,《中州学刊》,1994年第6期。

[25]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9~10页。

[26]国风:《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27]吴天然:《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资金运行特征》,《财贸研究》,1996年第3期。

[28]许传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学习月刊》,2008年第2期。

[29]王琰、周璇:《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的认识与反思》,《法制与社会》,2008年6月下期。

[30]高帆:《论削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效机制》,《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

[31]朱名宏等:《广州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现实路径研究》,《珠江经济》,2008年第6期。

[32]杨小静:《以农村社会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3]牛勤:《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34]肖长柱:《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天津建设科技》,2007年第6期。

[35]杨世河等:《城乡旅游一体化研究》,《经济地理》,2008年第1期。

[36]刘万厦:《刍议“全域成都”理念》,《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37]李萍:《成都试验区:坚持城乡统筹实现科学发展》,《财经科学》,2007年第11期。

[38]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农经司:《京津沪渝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10期。

[39]许传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学习月刊》,2008年第2期。

[40]王琰、周璇:《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的认识与反思》,《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8期。

[41]许传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学习月刊》,2008年第2期。

[42]吴学凡、韩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差别问题研究》,《新疆农垦经济》,2006年第11期。

[43]赵保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学术论坛》,2008年第3期。

[44]王琰、周璇:《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的认识与反思》,《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