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意识形态的形成

意识形态的形成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普列哈诺夫却以为意识形态是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作基础而形成的。布哈林认为由社会心理到意识形态的推移,纯粹是机械的、量的推移。布哈林的构想,把一切问题都机械的单纯化,即把意识形态转化为有组织的社会心理的结晶体。总之,所谓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形式,形式与内容有着辩证法的相互关联,即不具形式的任何社会心理是没有的,同样,没有内容的社会心理的形式即意识形态也是不存在的。
意识形态的形成_社会学大纲

一 意识形态的形成

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

“人类在其生活之社会的生产上,加入于一定的、必然的、离其意志而独立的诸关系,即适应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诸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体,形成社会之经济的构造,是法律的政治的上部构造在它上面树立与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它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是说,人们在社会之中,必须向自然界作能动的斗争,才能取得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在对自然作能动的斗争之时,人们相互间必须结成种种关系,才能取得生活资料。而社会意识就是这些相互关系即社会关系的产物。所以,社会意识并不是由于各自独立的有意识的个人开始了独立的意识作用才发生的,而是由于人们在其物质的生产过程中结成了经常的社会关系才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只在人类社会中才有可能;这种关系是把人们的意识当作他们的社会意识产生的。

社会意识没有任何独立的形而上学的本体,它只存在于各个人的头脑之中,并不是存在于集合心理的特殊领域的东西。然而社会意识也不是个人意识之简单的集合。一方面,社会意识通过个人意识而存在;他方面,个人意识常常只有当作社会意识才能显现。各人的感情和表象,虽然带着个人的色彩,具有个人的力量,但他们所感觉所意识的事实本身,却常常是社会的,只是在社会上才有可能。所以,“人类的本质,不是各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人类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体”。

然则社会意识与个人意识是不是同一现象呢?这两个是同一又不是同一。个人意识的内容常常是社会的,在这种意义上,两者的概念是同一的。但社会意识是非常复杂非常多样的。首先它可以分化为各种社会阶级的观念、表象和情绪。“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国民阶层里,即使有一种同样的知觉,也可以引起完全不同的思想过,程”。其次,即使是同一阶级的代表,在一个阶级意识的界限内,对于现实的某一方面,也可以有种种不同的体验或知觉。譬如在法国大革命时代,政治家罗伯斯比尔与艺术家达渥特,虽是生活在同一时代,都是资产阶级阶级利害的表现者,但是他们的表象或感情却各有其独特的方向而互不相同。这就是普遍与个别的关联、社会意识与个人意识的相互关系之辩证法的理解。

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

我们通常所说社会意识或意识形态,是具有特殊的形态的东西。而普列哈诺夫却以为意识形态是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作基础而形成的。在他看来,社会心理不外是支配着当时代的人们的情绪或表象,在这种情绪和表象之上,就形成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普列哈诺夫首先是把社会心理的概念相当的生物学化了,并且是自然主义的去思维;其次,他非辩证法的理解心理与意识形态的交互关系。因此,在两者之间划定深的隔关,而不能理解两者的相互推移和发展。

布哈林认为由社会心理到意识形态的推移,纯粹是机械的、量的推移。他说:“社会心理,是某种社会、阶级、职业等集团所有的无系统的或系统不完全的感情、思想或情绪”,“社会心理,是意识形态的泉源。我们可以把社会心理比作一杯盐水,而意识形态就是这杯盐水的结晶”,“意识形态的特点,在于它的要素即思想、感情、感觉和影像等等,具有比较充分的系统性。……意识形态就拿那些无系统或系统不完全的东西来系统化。意识形态,是社会心理的结晶体”。于是两者的差异,就在于系统化的程度如何了。

布哈林的构想,把一切问题都机械的单纯化,即把意识形态转化为有组织的社会心理的结晶体。而不理解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的统一,即理念在意识形态的各种领域中之支配的指导的作用。

根据上述的理论,布哈林以为无产阶级在斗争的初期,只有“社会心理”,后来才达到“意识形态”的水准。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当无产阶级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奋斗中尚未明确认知自己的阶级观念时,他们漠然的希望和感情以及对于现存压迫的反抗,已经孕育着新意识形态的萌芽。在无产阶级运动的自然成长性之中,包含着意识性的形态。

在无产阶级作成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即世界观以前,首先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状态,即存在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低级发展阶段。然而这种无产阶级的心理,并不是不具任何形态的心理,只不过这个阶段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矛盾的,易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已。所以,在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化为“自为阶级”的过程中,必然充满了支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新生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之内在的矛盾。

总之,所谓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形式,形式与内容有着辩证法的相互关联,即不具形式的任何社会心理是没有的,同样,没有内容的社会心理的形式即意识形态也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社会心理,不是像布哈林所说,当作一种浑沌的不具形式的“心理状态”而与其结晶体或“系统化”的意识形态并立存在的东西。形式对于内容并不是外在的东西,也不是当作结晶体而从内容剥削出来的,它组成内容本身之内在的构造,而与内容是不能分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