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纵观中国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的社会思想和言论都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和追求。墨家所提倡的“兼爱”思想对于社会保障制度也具有积极意义。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和西方社会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存在着相通之处。它们其实就成为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渊源,客观上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_社会保障概论

3.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纵观中国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的社会思想和言论都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和追求

1.儒家的“仁政”与“大同”思想

我国的儒家传统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开创者孔子认为“天”的本质即为“仁”,“不仁”即是“悖天”。因此,统治者应该行“仁政”。体现在施政方针上就是要善待百姓,安抚百姓,急百姓之急,救百姓之难。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战乱与灾荒致使民不聊生的现状,提出了治理社会的方案即“行王道施仁政”。对于仁政,孟子认为必须先解决鳏寡孤独问题,然后再涉及一般人民,以便有个轻重缓急。孟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的仁政社会;是民有恒产,丰衣足食的社会;老少皆有所养。先秦末期,荀子进一步从功利角度出发解释了统治者行“仁政”的必要性,即所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以看出,保证民众的基本生活是“仁政”的基本要求之一。

大同社会是儒家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即让社会上所有的老人能安度晚年,少年普遍得到关怀。孔子提出以财富平均的办法解决社会不均的问题。“闻有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大同社会是孔子对原始社会时期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怀念,为后来的许多思想家所引用发挥。

2.道家的“平均主义”与“互利互助”思想

《太平经》这一道家经籍深入阐述了源自先秦时期的互助互利思想。《太平经》认为:社会财富是社会共有的,以维系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此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写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的社会思想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反对财产占有,反对压迫,反对战争,提倡“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均主义。二是提倡无为而治,顺乎自然,提出了“小国寡民”的“至治之极”的理想社会。老子的思想具有追求平等、“均贫富”等大同思想的一面,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为下层人民尤其是农民所信奉。

道家的另外一个代表性人物庄子则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提出“至德之世”。认为“至德之世”的人民无私无欲,不慕荣利,财产有余,不存在私有财产观念,也不需要有任何私有财产。消费品平均分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友好而和谐。

3.墨家的“兼爱”

墨家所提倡的“兼爱”思想对于社会保障制度也具有积极意义。墨子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患”的根源在于民众自爱而不相爱,亏人以自利。所以墨子提倡人际间的互相帮助,“兼相爱,交相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墨子向往的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个体生产者的王国,这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助互利的,也即墨子所说的是“兼”的关系。虽然由于现实的制约,墨子的理想社会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但他倡导的这种互济互爱的生活方式,不失为一种社会共济的思路。

4.宗教伦理与教义

两汉时期,随着外来佛教的传入和本土道教的产生,宗教思想迅速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思潮之一。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传统宗教,其基本思想打上了中国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烙印。道教主张教化世人,非常重视如何引导人们向善,如何达到太平盛世的问题。它劝导世人行善以修身,还主张审时济世,体现了其仁济苍生、广救生民的态度。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人们相待应“无区别心”。佛教否定今世而追求来世,但这一追求可以通过“普度”、“自修”、“顿悟”来实现。无论哪一种实现形式,均以行善积德为基础。所以佛教否定今世,但不否定生命。恰恰相反,佛教高度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强调慈悲为怀。由此,放生、救生构成佛教的基础理念和行为之一。[4]佛教教导世人行善修德积福,其教义中的“普度众生”、“大慈大悲”、“善恶报应”等内容也体现了中国早期社会保障的某些思想内涵。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和西方社会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存在着相通之处。如两者都体现出平均主义的平等观,主张生产生活资料的平均分配,反对贫富分化等;都具有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要求保障基本生存需要,着重解决贫困者的基本生活问题,向往理想社会中的团结、友爱、共助、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思想都触及了维护社会公平、追求人道、促进社会成员协调发展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它们其实就成为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的渊源,客观上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