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文化创意人才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甘肃文化创意人才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杰出的创意人才在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中锐意进取、战功赫赫。这些决策者对甘肃本土的文化创意人才缺乏信心,不认为甘肃文化创意人才也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甘肃文化创意产业缺乏集聚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文化创意人才的发展。
甘肃文化创意人才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_2011~2012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

甘肃文化创意人才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戚晓萍

一、引言

根据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针对具体的人才发展方案,公报进一步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这些充分反映了我党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就我国的文化产业而言,长久以来,“人才”,尤其是富有创意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创意人才匮乏这个问题在甘肃也同样存在,而且十分突出。同时,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杰出的创意人才在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中锐意进取、战功赫赫。当前,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之下,谋求文化大省建设的甘肃如何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创意人才匮乏的难题,如何让创意人才在甘肃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中大展身手,是亟须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甘肃省文化创意人才的现状

(一)概念界定:文化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人才”,通常我们把它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人才来理解。然而若把它作为学术概念来加以定义,则学界还未达成共识。在诸多概念解释中,虽然大家说法各不相同,但采用的界定办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描绘法,通过对概念对象进行描绘来陈述什么样的人是创意人才;一种是分类法,通过横向的职业类别结构分类或纵向的工作过程结构分类来划定哪些社会群体属于创意人才。

1.理查德·佛罗里达对“创意阶层”的划分

《创意阶层的崛起》,书名原文为《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其著者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是美国多伦多大学商业与创意教授,他是创意阶层集团和华盛顿特区全球智库的创始人。这部关于“创意阶层”的著作在美国甫一出版便受到多方媒体赞誉,一些地方行政首脑和相关业界的首席执行官也对它非常重视。

在这部著作中佛罗里达对“创意阶层”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创意阶层由两种类型的成员组成。一种是‘超级创意核心群体’……;另一种群体是现代社会的思想先锋……除了这类核心群体,创意阶层还包括‘创新专家’”。[1]

2.厉无畏对“文化创意人才”的界定与分类

厉无畏,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之父”。他在《创意改变中国》这部著作中提出“文化创意人才即指通过大脑对产品进行一定的文化层面的创造性‘加工’从而产生经济附加值或利益的人才。完整的文化创意人才链包括‘创意的生产者、创意生产的引导者和创意产品的经营者’三大类。”[2]在另一部著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中他认为“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设计师、工艺美术家、创意策划人,还需要擅长将其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市场营销人才。”[3]

3.《文化创意产业总论》从工作过程结构划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从纵向的文化创意产业实施过程出发,把“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分为四种:创意策划人才、创意实施人才、创意管理人才以及创意产品经营人才。[4]

4.其他关于“文化创意人才”的界定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对文化创意人才采取了狭义的界定。他将文化产业人才分为七类:创意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营销人才、通路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研究人才。其中文化创意人才只限于艺术家、设计师、导演等。

与此相对,在现实的职位招聘中则把文化创意人才界定得非常宽泛。以“百度招聘”栏目为例,当笔者输入“文化创意人才招聘”后,出现了11个行业、13种职位的招聘信息。具体行业、职位种类如下表所示。

表1 百度招聘栏目“文化创意人才招聘”类别表

5.本研究关于“文化创意人才”的界定

本研究对文化创意人才的界定采取就广不就狭的原则。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甘肃的文化创意产业刚刚起步,人才是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狭义的概念界定会把许多与这个行业相关的人才直接从研究对象中剔除,这对于本研究来说是损失,对于甘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来说也是损失。在本研究中,笔者对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的界定主要是以其行业类别结构来划分:即奋战在甘肃的动漫游戏、广播影视、工艺美术、软件设计、建筑设计、广告策划、表演艺术、出版发行、咨询策划、会展博览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各类专业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培训人才、销售人才等等。这些人才中有的属于领军人物,有的属于一般工作者,他们分布于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行业、各阶段。

(二)甘肃文化创意人才的特点

1.创意人才匮乏

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所反映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人才匮乏,但是这种匮乏往往不是一种绝对的匮乏,而是一种相对的匮乏。

(1)本土文化创意人才遭遇“忽略不计”

“被”是现在动辄就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一个词眼。同样的,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正处于一种被“隐性化”的尴尬境地。

当甘肃本地的企业或个人需要做一些设计方面的业务时,他们往往会舍近求远地把这种文化创意工作外包给深圳、北京、上海的创意设计企业去做,而不会选择甘肃本地的文化创意企业来做。他们做出这种选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力信任度的问题,认为外来的和尚能念经。这些决策者对甘肃本土的文化创意人才缺乏信心,不认为甘肃文化创意人才也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产业集聚的问题。以包装行业为例,在甘肃,即使有好的创意设计,但是样本设计成功后还是会拿到深圳等地去印刷。所以需要做设计的企业就直接把设计、印刷一并投入深圳来做。甘肃文化创意产业缺乏集聚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文化创意人才的发展。

(2)刚出校门的人才企业“没法用”

研究人员在走访一些创意企业的管理者时,他们反馈出这样一个信息:企业很缺少人才,但是大量刚刚走出高校大门的学子们,企业无法直接用人上岗。这些学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被用人单位形象地称之为“一张白纸”。他们怀揣着毕业证、学位证、计算机证、外语证、普通话证、荣誉证等一干证件兴致高昂地抑或是羞怯胆小地向用人单位投出他们的简历,以为这厚厚的一摞证件足以证明自己的强大实力。但可悲的是,怀抱大堆“能力证明”的学生,在用人单位那里却看不到未来。殊不知,企业需要的不是证件,而是你是否能真正地为企业所用,他们关心的是应聘人员的专业实战能力。我们的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实践应用之间存在着脱节。还有一种属于“iPhone4型”。有这样一个典故:一个学设计的毕业生到兰州某家装设计公司求职,一见面就问“您这儿一个月(工资)能不能开到8000?”管理者曰“能。”接下来,用人方就问“你能不能做出什么图来?平立抛、施工图、截面图会画不?”“不会。”“那我要你干什么?”“给3000也行。”“去吧。”像这样的一些90后或与之接近的80后,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一味考虑的是你能给我多少钱,我能不能一出门就买个iPhone4。他们极度缺乏那种对职业的热爱与敬仰之情,令企业对他们毫无信心。

2.创意人才游走在转行边缘

目前,以兰州为代表的甘肃文化创意业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由于本地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不规范而导致真正富有创意的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人才入不敷出面临转行。

首先是文化创意产品缺乏版权保护,导致复制品、仿制品蜂拥而起,严重危害了原始设计产品的生存寿命。比如,一个富有文化创意的包装设计方案A通过企业实体B投入市场以后,B企业的同行B′会仿制这个设计方案A去印刷本企业的包装A′。这样一来,进行仿制的企业由于不必投入前期的设计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原始作品的设计者又难以依靠法律来追究仿制者的责任。一时间仿制成风,真正的创意反倒陷于绝地。于是靠创意吃饭的人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转行,要么到北京、深圳等地当“北漂”、“深漂”……

其次是创意产品的使用者、委托方不尊重设计者的创意劳动过程。有的企业以考察设计者的文化创意实力为借口,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要求设计人员先行创作。当委托方拿到设计者用以证明自己实力的作品后,要么认为作品不合要求弃之如敝屣,拒绝支付设计费用;要么剽窃设计者的创意思路,实行二次创作,却无视设计者的创意劳动付出,拒绝付费。这其实还是版权的问题,只不过伤害文化创意人才的主体换成了和创意人才直接打交道的创意产品使用者了。

再次是存在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恶意竞争的现象。以兰州的平面设计类产品为例:同样大小的设计版面,同等级别的设计水平,在深圳一个面可以收到800元,但在兰州只能“喊”到200元;而本地那些进行复制、仿制的生产者可以开价50元、30元,甚至有的印刷店、喷绘作坊可以报价15元。一些消费者也并不很在意他所要购买的文化产品的创意性,他更关注的是价格。这样一来,文化创意人才的艺术创造空间便被大大挤压了。

最后,由于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企业的执业标准、文化创意产品的价格规范,导致当前甘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鱼目混杂。有设计能力的在做,没设计能力的也在做;有能力的面临转行,没能力的却做得风生水起。

(三)甘肃文化创意人才的结构

为了了解甘肃文化创意人才的结构,笔者走访了13家文化企业,对这里的创意人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这13家文化企业所涵盖的行业包括动漫业、平面设计业、建筑设计业、培训业、影视制作业、小剧团等。其中,走访的唯一的一家小剧团属于话剧行业,正在进行公司筹备,笔者在这里只进行了访谈工作,未做问卷。

通过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笔者得出甘肃文化创意人才的下列结构特点。

1.文化创意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前文的概念界定里我们提到过,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包括专业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培训人才、销售人才等。概而言之,其实一类是直接完成创意工作的专业类人才,像公司里从事设计、策划、编辑等工作的人才,以及专业培训机构里的教育类人才;另一类是辅助完成创意工作的非专业类人才,像公司里从事管理、行政、财务、教育等工作的人才。

在一般的中小文化公司里员工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实现生产价值,所以公司里的职位安排都是以专业类职位为主。至于非专业类职位例如管理、行政、财务、教育等实质上通常都由公司的实际负责人一人包揽,整个公司的运营全维系在他一个人身上。但是在负责人的观念里,他认同自己是设计人员而不认同自己是管理者。在规模较大的公司,这种情况则不同,它的非专业类职位也会设置得很富足,不同的工作会设置不同的岗位,安排专职员工去负责。而甘肃目前的文化创意企业恰恰是以中小文化企业为主要模式的。

在笔者调查的12个文化企业中,相对而言有10个规模较小的公司,有2个规模较大的公司。在这12个公司中岗位人数比率如下:从事设计类岗位工作的人数比率达到问卷总人数的53.85%,策划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7.69%,编辑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1.92%,财务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7.69%,管理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11.54%,行政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1.92%,专业培训机构中教育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13.46%,其他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1.92%。其中专业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74.01%,非专业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24.99%。

如果单独计算一下10个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数据,则专业类岗位和非专业类岗位人数比率差距更大。在这10个企业中,专业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94.12%,非专业类岗位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5.88%。

人才队伍结构偏向于专业类职位,说明这些文化企业在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生存而不是发展,它们没有余钱养“闲人”。目前对于甘肃的创意文化企业来说,它们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如何生存下去。

2.文化创意人才年龄结构

在接受问卷的文化创意人才中,20~25岁的占总人数的57.14%,26~30岁的占总人数的24.49%,31~40岁的占总人数的12.24%,40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6.13%。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中25岁以下的年轻人只占了半数多,整个创意人才队伍没有出现绝对的年轻化。这一方面说明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趋于成熟、稳健,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引不来、留不住、用不成年轻人,这支队伍需要更新鲜的血液。

从他们的从业经历上来看,工作年限在2年以下的占总人数的55.10%,工作年限在3~5年的占总人数的30.61%,工作年限在8年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4.29%。这些数据说明,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入行时间还很短,他们需要机会去锤炼自己、提高自己。而且,入行时间短的人往往是年龄偏小的人,从他们的职业年限来看,通常是从高校毕业之后才入行。对于创意产业这一行来说,这种入行模式在业界是缺乏竞争力的。甘肃真正富有实战经验的创意人才还很少,他们是甘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种子”。

3.文化创意人才性别结构

在接受问卷的文化创意人才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在这些女性人群中,职位类别选择为专业职位的女性占女性总人数的43.7%,占全体问卷人数的17.5%。这相较于中小文化企业中94.12%的专业岗位设置,实在是低很多。而中小文化企业中男性员工的专业岗位设置比率则高于95%。

在文化企业中,男女员工的性别差在工作结构安排上差异非常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创意工作对人的体能损耗较大,虽然是脑力劳动,却也是高强度劳动,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体力达不到要求。据一位女性业内人士介绍说,设计、动漫、策划等文化创意工作,对健康损伤很大,尤其是对眼睛和颈椎的伤害更大,在这个行业,女性拼死了干顶多可以熬10年。

三、个案研究——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与精英人才创意

2002年台北的“脸谱文化”出版了冯久玲的《文化是个好生意》一书。冯女士是国际著名经济趋势分析专家,她在这部书中告诉我们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以文化为资本的新经济时代。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她举了几个生动的案例:李安电影《卧虎藏龙》以中国情义故事配合行销,创造全球二亿元美金的票房;中医与草药疗效逐渐进入西方国家医疗保险给付的体系;蜚名国际的建筑大师法兰克利通过毕尔包古根汉艺术馆来振兴西班牙垂危之城毕尔包,促成将近五亿元的经济活动。她进一步指出文化的生意应该是生动的生意:通过上海新天地、泰餐全球化、琉璃工坊、云南丽江、宜家家居等以文化建立起成功模式的故事,告诉我们创造亚洲人新世纪的最大本钱,是亚洲自己的文化。[5]

甘肃本土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经济化,如何通过创意充分挖掘、实现这些文化资源的附加值,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面对甘肃优良的文化资源和落后的经济发展,让人难免产生这样的疑惑:甘肃是不是在捧着金碗要着吃?

在甘肃建设文化大省,走产业振兴之路的大局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民间那些极具艺术水准的文化作品加以市场运作和推广,如何通过创意实现这些艺术产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一)黄河文化的创意产业开发

1.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开发门类

甘肃黄河文化的产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影视业、旅游业、民间工艺品销售业和市民休闲娱乐业

由我省投资创作并投放市场的反映黄河文化的电视剧有《黄河浪》、《老柿子树》、《黄河古镇》等。

以黄河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甘肃旅游产业则以景泰黄河石林旅游和黄河文化风情旅游节为代表。

以黄河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民间工艺品销售则非黄河奇石莫属。

以黄河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市民休闲娱乐业则以黄河风情园等“茶园”为代表。

2.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的精英作用案例

提到甘肃以黄河文化为依托的影视业创意发展,则不能不提甘肃华星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法人代表谭善强。因为,甘肃的三部黄河文化电视剧中有两部都是由谭善强任制片人,华星作为投资方的。

首先来看《黄河浪》。这部电视剧的投资方包括甘肃华星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总投资600万,片长20集,这部电视剧所有剧情都在甘肃完成,外景地包括白银四龙度假村、景泰石林龙湾村和榆中青城。2006年8月15日,《黄河浪》开始在中央8台电视剧频道每晚黄金强档进行3集连播。这是甘肃近年来第一部在央视黄金强档播出的电视剧,它的收视率达到了3.7%,在央视开播后顺利完成了网络及音像版权的发行,收益良好。这部剧的成功秘诀在于谭善强牢牢抓住了中央电视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机遇,紧密接洽,谨慎论证,大胆投资。

接着再来看《黄河古镇》。这部电视剧共拍摄30集,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北京百年华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甘肃华星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拍摄。这次的投资额大大超过《黄河浪》,达到了2000万。演员阵容强大,被认为是2010年度最值得电视界关注的作品之一。

(二)伏羲文化的创意产业开发

1.伏羲文化创意产业开发门类

甘肃伏羲文化的产业开发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和民间工艺品销售业,其次还有影视业。

每年的农历5月21日是甘肃天水公祭伏羲大典的举行日。1988年,公祭伏羲大典由政府统一组织。自1989年开始,政府在举行公祭伏羲大典的同时,也以此为依托举办伏羲文化旅游节(其中,2008年和2009年,因受5·12地震影响,相关节庆活动暂停)。天水公祭伏羲大典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予寓民众以精神文化享受,届时同期举办的文化旅游节则积极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及其上下游的集聚产业的发展。

以2010年伏羲文化旅游节为例。本届旅游节,天水市与来自陕西、深圳、北京、上海、天津、珠三角、新疆、西藏、成都等地的投资者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9个,总投资40.02亿元,比去年净增10亿元。项目范围涉及天水市的三区五县。

表2 2010年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招商引资项目区域分布表

2.伏羲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的精英作用案例

公祭伏羲大典现在虽然在天水市举行,但是伏羲文化的辐射力远远大于这个范围。挖掘伏羲文化资源进行创意产业开发的人才也超越了天水市这个范围。

比如古成纪辖区内的静宁县就不乏这方面的人才,王新文以及他所带领的肯拓文化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王新文是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有一次当他看到北京的景泰蓝之后,灵光一闪,打算依此之理创作一种现代艺术品“铜嵌画”。简而言之就是在已完成的绘画作品上,用铜丝在图案局部进行边际勾勒。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当地的民俗学者王知三,得到后者的肯定。2009年,肯拓公司开始进行铜嵌画的研制和开发,并取得初步成果,这种画工艺独特、制作精美。2009年6月,肯拓公司研制的“铜嵌画”代表静宁县参加第四届甘肃省文化博览交易会,在全国与会人员中引起极大反响,其中伏羲文化题材作品之《女娲补天》荣获甘肃省文化产品金奖。

(三)民俗文化的创意产业开发

1.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门类

甘肃在经济实力上虽然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具有富饶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进行产业化发展是有现实基础的,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甘肃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主要集中在民间工艺品销售业和旅游业。

就民间工艺品销售业而言,庆阳市是一个典型。因为有了香包、刺绣等民俗艺术,庆阳被称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因为有了颇具艺术品位的文化产业,庆阳农村经济步入崭新的天地。“政府牵头,企业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使庆阳的民俗工艺产业迅速形成多种运作模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

在甘肃,以民俗文化元素为卖点的旅游业主打两张牌,一是借助民间节会兴起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比如庆阳的香包民俗文化节、榆中的苑川民俗文化节;一是借助民俗工艺、民间小吃兴起的民俗一条街,比如皋兰县的上车村民俗一条街。

2.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的精英作用案例

庆城县位于甘肃东部,泾河上游。这里石油资源丰富,是甘肃有名的石油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庆城开始石油开发,长庆石油勘探局就在这里。近年来,庆城县的百姓“避重就轻”,大力发展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产业,一些能工巧匠成为带领大伙致富的排头兵。在民俗工艺创意开发的过程中,这些“土”专家、巧媳妇等大批满怀乡土文化才艺的非科班人员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除了她们的艺术天赋,还有她们的生产、销售方式。剪纸、刺绣、香包等产业最初是采用家庭小作坊的生产、销售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大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庆城县,他们采用独立办厂、公司加农户、组织经销公司的形式进行生产、销售,这一创造性的形式既能保证民间艺人在创作文化产品时独具个性,避免大机器生产模式下流水线作品的呆板,从而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又能保证销售的规模。非常适合甘肃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

四、文化创意人才如何开发甘肃本土文化资源的建议

(一)培育良好的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市场

对于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发展、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开发而言,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具有重要作用,比如为上述二者营建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将是由诸多“规范”、“标准”建构起来的。

甘肃虽然确立了很多文化产业园区,如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金城关文化园、敦煌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来为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培育市场主体。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园区已经正常运转,有的园区惨淡经营,有的园区还只是蓝图。而就运转起来的园区来看,它所能提供给企业、给人才的只是一块能看得见的“地上建筑物”,另外一个看不见的“市场”它给不了,或者不能完全给予。这个看不见的“市场”才是影响企业和人才生存的关键因素。

1.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的作用

甘肃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不规范。仅举几例便知:一个文化创意作品,它的定价应该是多少?根据什么去给一件文化创意作品定价?文化创意人才他的创意劳动根据什么定价?本土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开发时,根据什么确定合作企业?是否进行了公开竞标?这些问题在当前的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上都是非常模糊的。一个产业,没有规范、没有标准,也就失去了公平。

我们都是规则的奴仆,通常有什么样的规则就有什么样的奴仆,但是发展到极端状态之后就变成不在规则中灭亡就在规则中爆发。

所以当务之急是由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来为甘肃的文化创意产业界确立一些行业标准。比如,确定文化创意企业的执业资质,为文化创意人才划定专业职务等级,确定不同执业资质企业、专业职务人才的创意收费标准。出台禁止商业竞争中恶意压价的管理条例。

对极富创意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发项目进行奖励、推介;对杰出的甘肃文化创意人才进行奖励、推介,把这些人才树立为甘肃的文化品牌,培育他们的市场号召力。

2.通过高等级赛会为甘肃文化创意产业造势

甘肃每年都要举办很多以地方文化为依托的节会,这些节会以甘肃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文化消费者为出发点,形成具体的文化消费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不但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甘肃的本土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节会,为甘肃本土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地方文化走出去,让外面的资金走进来。

甘肃每年也总是组团参加其他省市的一些文化博览会、交易会,如深圳文博会、中国(天津)演艺交易博览会等。在这些活动中,甘肃由政府到企业也都在积极寻找机会,选择一批优势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推介,谋求合作。比如在2009年的深圳文博会上,我省徽县的传统地方文化产品栗亭砚开发等一批项目寻找到合作企业。如果说这种高级别的文博会我们没有能力举办,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高规格的文化创意产业赛事。通过赛事这个平台在全国乃至更大的范围里去推介、宣传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和他们富有创意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发项目,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更强大的人才、资金到甘肃来。这类赛事可以由政府主办,由实力强大的一个或几个企业承办,投资方可以获得活动的冠名权。

(二)制定甘肃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开发规划

当前,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些事正在不断上演:城镇化进程中,一些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民族礼仪、民族服饰逐渐淡出民众的生活舞台。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破坏了文物、文化遗址、文化生态,导致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快速枯竭。为什么在主观保护的意志下却做出了客观破坏的举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开发能否实现双赢?对于后者,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在甘肃这样一个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曲江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做得更有甘肃特色、做得更好。至于前者,往往是由于不懂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规律,没有按科学办事。

甘肃在进行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开发过程中不能再犯这种杀鸡取卵的错误。规划先行非常必要。

另外,就产业发展而言,甘肃的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开发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文化企业、创意人才个人通常都是采用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模式,无法利用上下游产业的集聚效应来壮大实力。出台一部或者几部关于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开发的规划,为甘肃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做些基础工作,应当提到日程上来了。

1.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开发规划原则

甘肃在编制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开发规划工作中要兼顾几个统一。比如本土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统一,短期开发与长期开发的统一,文化产业开发与相关产业发展的统一,本地产业发展与异地产业发展的统一,人才应用与人才培养的统一,规划制定与规划执行的统一。

2.规划制定要注重产业的集群发展

甘肃的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要想谋求发展、扩大实力是不应该走一枝独秀之路的。在编制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开发规划工作中,要注重集群发展规划。

首先,这种集群发展要求我们对一个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要有“大”眼光、“大”手笔,遵循文化事象所依存的文化丛、文化圈、文化带进行拓展发展,而不要局限于这个文化事象目前所属的行政区划。这不存在谁领导谁、谁侵犯谁的问题。地方文化属于民众,它应当造福更多的百姓。

其次,这种集群发展要求我们对一个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要“上下兼顾”,它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都应当统筹到。深圳的创意产业为什么那么强、北京的创意产业为什么那么强、伦敦的创意产业为什么那么强?只能说当地的创意产业格外突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它们的配套产业一样强。比如深圳,它是创意之都、印刷之都;我们兰州虽然在“软”的创意设计上敢与之较量,但是到了印刷流程有些“硬”工艺就达不到要求,最终影响了设计的成品效果。当然在甘肃要求我们处处与最前沿相比较是不合实际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规划中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应当与其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由于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滞后而间接影响到客户对兰州文化创意市场的信任度,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们更应在警觉中有所行动。

(三)制定政策吸引人才投身于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开发

甘肃为激励文化人才的发展曾出台过一系列政策与文件。比如根据《甘肃年鉴2010》的记载,甘肃在进行文化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做好文化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全省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班,共有110多名文化馆长、文化站长、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参加培训;组织选送部分文化站长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文化站长培训,制定长期培训计划。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先后向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省人事厅上报领军人才、‘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高层次人才的推进人选32名。完成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建设人才开发配置计划》报告、《甘肃文艺创作精尖人才开发配置计划》报告”[6]。研读上述内容不难发现,这里缺乏对于中小文化企业中的创意人才的扶持政策。

中小文化企业是整个文化产业行业中极富活力的组成部分,也是生命力极脆弱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组建、运营过程中他们缺乏很多社会资源。它们的生命几乎都是靠自己在维持。对于甘肃本土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中的这支生力军、主力军,同时也是弱势群体的他们,政府应当制定一些行业优惠政策,以给予扶持,使这些企业能够存活,使企业中的人才才不至于外流、改行。

1.税收政策

以甘肃当前的平面广告制作为例。广告业的设计费税收为8.5%,印刷费的税收是13.5%,增值税是17.5%。广告公司给客户开过发票后,每一百块钱中有三十块钱都缴税了。再除去企业内部的人工费、企业维持正常运转的费用,利润就很微薄了。与此相对的是,甘肃创意设计界的收费标准偏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支持它们的存在与发展,政府应当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2.融资政策

资金瓶颈是限制文化创意企业扩大发展规模的又一个原因。

虽然甘肃每年有1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但是实质上诸多文化公司,尤其是中小型的文化公司还是离这1000万非常遥远。对它们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1000万对于甘肃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来说也许只是杯水车薪。为了解决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可以联合金融机构出台相关政策,以便为它们提供更灵活、便利的融资渠道,以及优惠的贷款利率。

3.人才培养政策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分析过甘肃文化创意人才的结构特点:甘肃创意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一、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当前甘肃创意文化产业的后备力量少。二、从就业年限看,甘肃创意文化产业人才中的新一代,其业务实践起步太晚。三、从就业性别来看,甘肃从事创意文化产业的女性人才稀缺。

对于这三个不合理我们稍事分析。

首先,后备力量不足,不是说明甘肃培养不出人才,而是留不住人才。其次,创意人才业务实践起步晚,说明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实践应用存在脱节。再次,创意人才队伍中女性稀缺,说明这项工作强度太大,有害人体健康。

原因分析清楚后,我们来想办法解决这些难题。首先,为了避免人才流失,应当重视创意人才培养专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其次,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而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改进高校文化创意学科的教学结构,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或者与文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从二三年级开始就到企业中进行业务实习,而企业也可以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与科研队伍去积极开发创意人才培训项目,培养能力更高应用更广的复合型人才。再次,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强度劳动,应当给从业的文化创意人才提供职业保险上的优惠政策,以及薪酬方面的带薪休假等优惠。另外,还可以由创意文化产业协会或者政府部门组织举办本土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开发高端论坛、文化沙龙等活动,把国内外的创意产业精英请来与甘肃的文化创意人才互动,为我省文化创意人才的业界交流搭建平台。

甘肃缺乏人才,但甘肃并不是没有人才。比起引进人才,我们更应当认真考虑的是如何用好现有的人才。否则引进一个,走了一批,也不见得是在人才问题上取得了进步。

【注释】

[1]理查德·佛罗里达,著.司徒爱勤,译.创意阶层的崛起.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80.

[2]殷宝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社会科学家,2009(10):126.

[3]厉无畏,王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82-283.

[4]宫承波,闫玉刚.文化创意产业总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5]本段内容参阅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f952a0100bftq.html谨致谢意。

[6]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年鉴.2010:3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