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都市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我国都市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较晚。在我国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自此,我国城市发展中都市圈的概念初步形成。他认为,在都市圈中建立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是实现都市圈战略的核心。我国第一本有关都市圈的专著,是由高汝熹和罗明义撰写的《城市圈域经济论》。
我国都市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_都市旅游研究前沿热点·专题与案例

2.2.2 我国都市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我国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较晚。新中国成立至今,伴随着地区工业化、经济现代化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的发展逐渐打破城市和区域孤立发展的状态,逐步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发展程度不同的都市圈。这些都市圈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京津唐地区等。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如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广州、上海、武汉、重庆、成都、西安等也都形成了一个由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体化都市圈。

在我国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在我国学者们正式提出都市圈概念之前,中央政府就曾试图建立类似于都市圈的上海经济区。1982年12月国务院成立了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上海经济区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共10个市55个县,总面积7.4万平方公里。建立上海经济区的目的是:(1)充分发挥经济区的优势,通过内联外挤,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打破旧框框,冲破各种不合理的障碍,闯出一条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路子;(3)能够加速国民经济发展。方针是“统一规划,择优发展,经济联合,建制不变”,“利益共沾,荣誉共享”。为了促进上海经济区的建立,中央政府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也采取了诸多实质性的措施,提出的一些观点至今仍然有重要的作用。如要发挥大城市经济杠杆的作用,主要途径是通过经济区的统一市场,以竞争判明应该淘汰、保存、发展和抑制的产品。根据各地区的优势,确定经济区内产业的龙头。原有行政区划的作用和积极性也不能否定等等。但是,这个经济区最终还是没有建立起来。上海经济区虽然没有建立,但其给予都市圈研究的启发和带动作用不可小视。

我国都市圈概念最早出现在1983年,于洪俊、宁越敏在《城市地理概论》中首次用“巨大都市带”的译名向国内介绍了戈特曼的学术思想,开启了国内研究都市密集区的先河。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周起业、刘再兴等人在《区域经济学》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按经济中心来组织、管理地区经济,即以大城市为依托,有计划地发展中小城镇,在各大城市周围形成若干以中小城市为主的中小型经济中心。通过它们使大城市同相邻的中小城镇和农村相联系,大中小城市与其分别联系着的农村相交织,组成全国的经济网络,协调部门和地区间的经济活动。这个设想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以大城市为依托,组织大城市经济圈,按大城市经济圈来安排地区生产布局。1990年,高汝熹在《论中国的圈域经济》一文中正式定义了城市圈,城市经济圈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经济辐射和经济吸引,带动周围城市和农村,以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经济网络。自此,我国城市发展中都市圈的概念初步形成。

1992年姚士谋等的《中国城市群》一书,对都市密集区作了广义的理解,并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及其相关的划分标准,对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宁中部和四川盆地等五个超大型城市群和中原地区、湘中地区、关中地区、福厦城市地带、哈大齐城市地带、武汉地区、山东半岛和台湾西海岸等八个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作了研究。2001年姚士谋等再版《中国城市群》,对城市群进行了深化和跟踪研究。

1990年代末期,王建、高汝熹等学者的都市圈发展态势分析,对中国都市圈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王建结合我国国情,根据美日两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在我国建设九大都市圈的设想。这一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他认为,就人均自然资源条件来看,我国人口、工业和城市的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可以把GDP在1 000亿美元上下、有明显的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制造业比较发达,以及主要城市间的距离在300公里以内的地区作为规划未来都市圈的雏形,按照这样的原则可以划分出“九大都市圈”。它们是京津冀、沈大、吉黑、济青、湘鄂赣、成渝、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与大上海都市圈。他认为,在都市圈中建立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是实现都市圈战略的核心。在未来15年内,要根据工业化过程中需求结构变化的规律,在各大都市圈内都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产业结构,其中主要是制造业结构。在每个都市圈内,主要的轻重工业产品应该都能够生产,各都市圈之间所交换的主要应是各自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品,这样就可以把原在各都市圈外的运输转为圈内的运输,从而大大减少区域间的交通运输需求。

我国第一本有关都市圈的专著,是由高汝熹和罗明义撰写的《城市圈域经济论》。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都市圈的理论发展,并提出了一整套研究中国都市圈发展态势的方法,将当时中国都市圈划分为上海圈、北京圈、广州圈等18个都市圈。作者首先确定依据“中心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大于50万”和“非农业人口比例大于70%”两条标准选择和确定中心城市,然后以中心城市的GDP高低为基础,并借助中心城市资金利税率、基础设施指数和服务设施指数三个指标确定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指数,并据此确定各都市圈的半径大小,同时提出了“经济距离”的概念对通勤距离进行必要的校正,最终确定了各大都市圈的成员城市。在提出的18个都市圈中,上海为特大都市圈,北京、广州、南京为一级都市圈,另外有沈阳、武汉等8个二级都市圈和青岛、郑州等6个三级都市圈。书中指出,通过对中国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正在冲破行政区划的分割和羁绊,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开放式、网络型的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道路。而从中国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城市圈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城市圈域经济以行政中心城市为主要特征;(3)城市圈域经济发展速度快、势头猛;(4)城市圈域经济生产力水平高、经济效益好。

然而,都市圈重新进入中央政府视野、纳入政府规划方案,只是近几年的事情。199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研究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建设九大都市圈,即京津冀都市圈、沈(阳)大(连)都市圈、吉(林)黑(龙江)都市圈、济(南)青(岛)都市圈、湘鄂赣都市圈、成(都)渝(重庆)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长江中下游都市圈、大上海都市圈为目标重建中国区域经济结构。2000年,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在都市连绵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指标界定,系统研究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辽中南四大都市密集区。

1990年代后期,以编制全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契机,城市化战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战略之一。在各地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各不相同,但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几乎在相近的时间里,选择了相同的方向,即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化方针。江苏省重点建设以南京、苏锡常、徐州为核心的都市圈,浙江省提出建设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都市区,广东在珠三角城市群规划中提出发展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三大都会区等等,尽管各地的提法不同,但规划的战略意图很清晰,不仅要大力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而且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整合资源,创造发展机会,而一定尺度的都市圈正是未来领导城市施展强大经济活动辐射力的空间舞台。

2003年底,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发布“2003—2004年武汉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认为,在国家实施“东西互动、拉动中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武汉都市圈的概念将进一步得到确认,武汉都市圈有望成为中国内地第四经济增长极。其近期目标为:初步建成交通设施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基本框架,有序启动相关高速出口通道项目建设,使都市圈内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之后,地方政府积极运用都市圈理论,借鉴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经验,大力发展交通通讯条件,拟定武汉都市圈相关的制度文件,初步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涵盖孝感、黄冈、鄂州、咸宁和黄石等5个地级市,以及仙桃、应城汉川、安陆、大冶、麻城、武穴和赤壁等8个县级市的都市圈。

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课题组承担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分析了我国城市密集区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密集区采取有区别的发展战略。其重点是着眼于发挥区域的整合效应,增强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构筑以多层次、多样化的城市密集区为核心的整体发展格局。2005年国家发改委“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研究》,提出到2030年,中国在东、中部平原地带建设20个都市圈,每个都市圈容纳城市人口为5 000万人,圈域半径为120公里,地域范围为4万—5万平方公里的设想。

与此同时,在地方政府和城市规划部门的组织和推动下,各地积极制定都市圈发展规划。比如,江苏省提出了以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带动全省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并分别编制了三大都市圈发展规划;山东省提出了以济南、青岛、济宁三大都市圈带动全省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分别对三大都市圈制订发展规划;湖北省在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的基础上对武汉都市圈发展进行了规划;四川省制订了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等等。

2004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力量开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工作,这标志着我国都市密集区发展实现了由学者研究到地方政府推动,再到中央政府组织实施的飞跃。

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摆在学者面前的一项难题。然而进入21世纪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可喜的变化。首先,江苏省、浙江省都明确表示了接轨上海的意愿,并将其写入“十一五”规划。其次,包括台州在内的原本不属于长三角“15城市”的城市积极加入长三角。最后,作为长三角经济协调组织“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在区域经济协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长三角概念的趋热,超越行政区划的一体化设想越来越强烈。建设部正在编制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将温州、盐城、连云港、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7市纳入其中,为长三角扩容迈出实质性一步。长三角扩容的消息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其原因有三:(1)历史渊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2)区内联系的紧密性和地理的完整性;(3)共同利益与存在问题的相对一致性。当然,长三角城镇群规划并非是单纯的区域地块的规划,还考虑了产业布局、城市经济结构互补等多方面因素。

加入长三角协调会或进入副省(市)长级别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成为眼下安徽等周边省市实现跻身于长三角经济圈梦想的主要途径。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透露,目前已有江苏盐城、浙江金华、安徽合肥等10个城市,向协调会递交了“入会申请书”,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等众多城市也口头表示要求加入协调会。

同样,环渤海湾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提出了类似的发展规划,都市圈经济模式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两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努力推进都市圈建设。同时,内地的西安、重庆、成都、太原等地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都市圈构想,中部地区的长沙、株洲和湘潭地区也适时提出了建设长株潭城市群的构想。

时至今日,我国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都市圈成长的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在我国,推行和实践都市圈经济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更加深入地研究都市圈的形成、发展规律,比较准确地把握当前都市圈的发展态势,以便更加有力地推动都市圈的发展。

总体而论,我国对都市密集区研究的初期,学者主要限于从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领域研究,而后有地方政府的推动和城市规划师的参与,直至中央政府的组织。使用的概念则有大都市带、城市群、都市连绵区、都市密集区、都市圈等不同的表述,界定标准和指标体系也不一致,在对都市密集区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宏观调控上也存在分歧,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