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书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本书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梳理了马克思对商品和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论证了拜物教批判理论之于马克思的商品和货币理论的重要意义。这一章的结论是:拜物教批判理论构成《资本论》乃至马克思全部经济学的核心逻辑。这就是我把“拜物教批判理论与整体马克思”作为书名的由来。

三、本书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本书内容分为九章:

第一章首先梳理了德文Fetischismus一词在马克思著作(自1842年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到《资本论》)中的用法,区分了作为“社会存在”的“拜物教”现象与作为“社会意识”的“拜物教观念”,并指出后者作为一种“错认”与作为“价值观”的“拜金主义”的区别;然后通过把“拜物教”与物化、异化、剥削进行对比来明确作为本书核心概念的“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具体涵义;接着,梳理了拜物教批判理论自马克思“初遇‘物支配人’的问题”到在《资本论》中得以完整建构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至第五章以拜物教批判理论为核心线索对《资本论》的逻辑进行了重新梳理。

第二章梳理了马克思对商品和货币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论证了拜物教批判理论之于马克思的商品和货币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系统梳理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说明了马克思是如何揭示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秘密的、是如何论述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加深过程的,并着重梳理了马克思在《三位一体的公式》和《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经济学》中对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回顾与总结。

第四章指明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分析的理论效应——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性与历史性得以凸显。马克思凸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的“手法”有:指明资本关系之于资本的前提性,并说明资本关系的历史起源;明确资本主义的商人资本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前的商人资本的差别,资本主义的生息资本与资本主义以前的高利贷资本的差别,“现代意义上的地租”与资本主义以前的地租的差别;明确“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的历史趋势、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趋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关系的历史过渡性。

第五章梳理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拜物教观念的剖析。该章首先梳理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认识“商品”时具有的拜物教观念的剖析;继而,梳理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货币理论中的拜物教观念的批判;而后,指明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识“资本”时产生的拜物教观念的具体内涵——混淆作为“物质内容”的生产资料与作为“社会形式”的资本、把具有独特性(具体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般化(抽象化)、把具有历史性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化;接着,说明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认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的某些具体问题时所产生的拜物教观念;最后指出,马克思通过剖析“三位一体的公式”,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拜物教观念进行了系统的批判。

第六章至第九章论述了拜物教批判理论之于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共产主义学说和思想历程的理论意义。

第六章首先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现象“颠倒”地表现本质,社会的“假象”“遮蔽”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科学”须承担起揭示“本质关系”和“祛蔽”的任务;继而论证“劳动的二重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二重性”,商品和资本的“二重性”是“历史地获得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之于分析商品和资本的“二重性”的意义及其限度,从而为论证了拜物教批判理论“出场”的必要性;最后论证了下述观点:拜物教批判理论不仅使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根本不同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可能,而且使剩余价值理论成为可能;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未来前途,而且可以使我们对马克思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获得新的理解。这一章的结论是:拜物教批判理论构成《资本论》乃至马克思全部经济学的核心逻辑。

第七章首先说明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拜物教批判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拜物教批判理论是“唯物主义”逻辑的内在要求,“唯物主义”逻辑在《资本论》中有着诸多具体体现;而后论证了拜物教批判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资本批判”的重要意义;最后指出拜物教批判理论可以为我们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提供一条具有参考意义的路径。

第八章首先论证了拜物教批判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未来构想”的演变历程、马克思对“未来构想”的合理性论证、马克思设计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重要意义,然后基于拜物教批判理论就“扬弃私有制”抑或“消灭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历史命运、按需分配条件下的“所有制”形式等三个有争议的问题谈了点自己的看法。

第九章首先指出以“主义”界划马克思的思想历程的局限,而后提出以“问题”为中心解读马克思的思想历程的新思路;继而,指出了“人剥削人”和“物支配人”是马克思视野中的两大核心“问题”;其次,以对这两大核心“问题”的探究深度与广度为标准,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在马克思的个人思想史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再次,指出了探究马克思的思想历程理应坚持的几个原则:着力找寻马克思与其他人的“同中之异”、马克思本人思想历程中的“异中之同”,谈论马克思的思想“转变”需分清“层次”,立足于《资本论》的思想高度来“俯瞰”马克思的思想历程,把考察“马克思的阅读”与“阅读马克思”结合起来。

本书的“结束语”得出的总结论是:拜物教批判理论构成《资本论》的核心逻辑;它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共产主义学说和思想历程,以及重新阐释马克思的理论学说的“内在逻辑”、实现对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把握”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我把“拜物教批判理论与整体马克思”作为书名的由来。

【注释】

[1]该辞书由日本久留间鲛造、宇野弘藏等68位马克思主义者集体编写,是世界上第一部注释《资本论》的大型辞书。该书中译本由薛敬孝、李树果、王健宜译,李文光、孙日明校,魏埙审定,于1989年12月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其“拜物教”词条,由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宇野弘藏撰写。

[2]Norman Geras.Essence and Appearance:Aspects o f Fetishism in Marx’s Capital.London:New Left Review I/65,January‐February 1971.

[3]该书已被陈叔平等人翻译成中文,中译本于199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4]该书的中译本有两个:岳长龄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参见王晓晖:《关于商品拜物教理论的思考》,《理论导刊》1986年第3期;蒋万胜:《简论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9月增刊;张一兵:《拜物教:人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理性批判》,《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李仁君、赵江海:《商品拜物教理论新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李冬冰:《析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意识形态根源》,《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余达淮:《马克思货币拜物教的基本观点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巫继学:《拜权教衰落中的“拜物教复兴”——当代中国经济关系嬗变十分析之二》,《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胡显中:《论权力拜物教》,《社会》1989年第3期;马郑刚:《马克思对权力拜物教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探索》1995年第1期;马郑刚:《马克思对权力拜物教的批判及其启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袁恩桢:《从异化到商品拜物教——重读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俞吾金:《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6]参见孙乃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商品拜物教》,《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孔祥琯:《商品拜物教与有计划商品经济——学习〈资本论〉关于商品拜物教理论的体会》,《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余达淮:《马克思货币拜物教的基本观点及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王晓晖:《关于商品拜物教理论的思考》,《理论导刊》1986年第3期;周初开、吴宁:《货币拜物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及其扬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林青春:《论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商品拜物教的双向作用》,《长白学刊》1989年第6期;李炳炎、唐思航:《我国经济生活中拜物教现象的理论分析与治理对策》,《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2期。

[7]这些词条由黄强华撰写。参见宋涛主编:《〈资本论〉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第191—192页、第464—465页、第709—710页。

[8]参见吴易风、顾海良、张雷声、黄泰岩:《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286页。

[9]参见张卓元主编:《政治经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参见骆耕漠:《马克思论三种社会经济关系的演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44—165页。

[11]此书由吴树青做顾问,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参见本书第一章第一节。

[13]参见本书第六章第二节。

[14]河南大学周守正教授的《〈资本论〉的结束部分》对贯穿于《资本论》中的拜物教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参见周守正:《〈资本论〉的结束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http://www.marxismeconomics.com/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