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信息网络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自然受到冲击,呈现出许多新气象、新热点、新规律。这势必将激起各发展中国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捍卫和弘扬自身的民族文化,采取多种手段加

第三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信息网络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自然受到冲击,呈现出许多新气象、新热点、新规律。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思想的变化、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出许多新的课题、新的要求,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在理论上还没有对其做出圆满解答,在实践上还没有对这些新要求做出有效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摆脱困境,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中的问题给予客观地回答。

一、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世界已被世人称为“地球村”,世界经济打开国与国之间的疆界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惠互利的“经济全球化”形式已成为不可争的趋势。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空前高速发展,许多思潮也随经济的脉搏悄悄叩响中国的大门,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带来机遇之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因此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带来的机遇

1.为进一步挖掘人的潜能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发展运行到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之上,人们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创造力、新思想,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人们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为思想政治教育铺垫崭新的思想基础。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然拓宽人们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们观念,改变人们的群体心理状态,各种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在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过程中,相互碰撞,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人们思维中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在今天这个被竞争充斥着的社会,人们必须通过主动参与竞争才能赢得较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在竞争中不断地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生存方式。其次,法制观念大大加强。在全球化过程中,要求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运行机制及相关运行规则等要符合国际的一般惯例和通行准则,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起较强的法制观念和宪政理念,使得自身的各项活动均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最后,人们逐步树立全球化的意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增强了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交往,这就要求人们着眼世界,树立全球意识,学会从全球的宏观利益角度去思考问题,具有适应全球化发展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国际视野和应对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2.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全新的开放的社会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化增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交流与协作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从国内环境看,中国自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加大了政策行为的透明度,不断推行法制建设,改善政府职能管理,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赢得了国际和平的发展环境,促进国内政府发展,从而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中,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达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各个部门用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也随之大幅增加,工作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技术设施范围也有很大的提高。由于全球化的开放性,各国之间信息的共享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工作资源和信息,特别是国际交流合作的增加,更为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提供了条件,特别是伴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文化的进一步普及,更为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物质条件支持,多角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

3.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过程既是一个经济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政治过程。恩格斯曾指出:“政治、法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结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54]“在过去的时代,变化比较缓慢,而且主要是局部的。今天,日益增加的信息和日益繁忙的推动向一个全球相互联系的信息社会转变,价值观念的变化正在加速,并向全世界扩展。”[55]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扩张演变为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争夺。德里克指出:“全球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因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新的全球想象来重新建构世界。”[56]因此,全球化必然会从经济领域逐渐扩展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从而形成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引领了信息化、法制化及多样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也随之多元化,从而使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多样化,其思想观念也就多层次化、多元化,因此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人而异,将各种学科知识、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进行整合并合理运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进一步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现代生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与空间,这也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提供了更新更高效的媒介和手段。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子、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起着隐性的影响作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贴近群众现实生活,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增强其感染性、趣味性和渗透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全球化不仅使全球化图景因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相互交织更为复杂,而且呈现为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交流和冲突。这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重挑战,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予以回应。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从而选择、吸收“他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向“他文化”输出自身的文化特质,促进民族文化自身民主性的发展,并通过逐步走向国际化而不断丰富民族文化的开放性、世界性。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不均衡化激化了各文化间冲突。这种冲突不仅表现为不同传统习俗和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的碰撞,更主要地表现为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其背后体现的是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即以文化交流为平台,向他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这势必将激起各发展中国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捍卫和弘扬自身的民族文化,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本国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性地位。显然,无论是在思想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坚持本国主导意识形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体的发展都会给予积极正确的导向。当然,思想政治教育要担当起如此重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

首先,世界性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以及金融全球化,在信息网络、相互开放与市场竞争的推动下,使现代经济的各种要素日益冲破民族国家的壁垒,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必然模糊传统的国家疆界。同时,“全球化为权力下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逻辑”[57],经济全球化运行不仅要求政府向社会主体、个体民众下放权力,还要向各种世界性的管理和协调机构让渡国家权力,以前属于国内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日益国际化。目前,全球化过程正在强势推进,人们传统的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因此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此负面作用影响下,难免会出现民族观念淡化、国家意识淡薄等民族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迫不得已地卷入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交织之中。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地发挥引导功能,增强国民的民族认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既具有开放意识和国际眼光又有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新一代公民。

其次,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全球多元文化之间矛盾碰撞、激荡推进的,民族文化在获得前所未有的交流与传播机会的同时,也遭遇到西方强势文化霸权的挤压,遭遇到不同性质、类型文化侵袭,诸如宗教文化、封建文化、庸俗文化、享乐文化等的渗透与影响。全球化为文化的扩张与渗透创造了客观条件,西方发达国家正是乘全球化浪潮之势,大量传播、输出本国文化产品与精神理念,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中国传播、渗透其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特别是其刻意推崇的民主政治制度。如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行动提纲指出:“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广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就是成功了一半。”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与输出无法避免,但由此形成的多元文化环境,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冲击,对人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的冲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矛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主导功能,加强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尽量发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批判性继承西方国家有益的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增强中国公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和文化认同,培育中国人民开阔的文化视野,构建中国特色的精神支柱,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处理好既能适应文化的多元发展,又能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的关系。

毫无疑问,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是严峻的,其影响并不只是构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威胁那么简单。由于全球化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影响与改变,对各民族国家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与改变,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与改变,应对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仅靠在整体层面上提高认识,不足以解决问题。只有在深刻分析其全面影响的基础上,理性地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与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由封闭向开放的根本性改变,与时俱进地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机制,适时调整具体应对措施,方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方法的新超越。

二、政治民主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政治民主是指与国家政治活动直接相关的民主形式,即通常所说的民主政治体制,包含了通常所说的政体的基本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程序和规范等;是为了实现民主政体和公民权利而制定的具体规则,提供的参与渠道,给予公民的参政机会和条件;是一种以平等及自由为基础、以主权在民为基本理念的理论体系,也是与民主制度相吻合的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取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化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显现。但是,由于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人们的民主意识淡薄,而且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政治民主制度不健全,这些因素的存在对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来说,难免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1.民主程序不够健全

民主程序即形式民主,是指实现实体民主的具体途径、方法、方式及其有关的制度性规定,强调民主的规则、机制和程序,它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程序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尺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主程序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民主程序化的意识与观念还有待加强,很多时候还缺乏民主政治的程序维护机制,党的十六大把民主程序建设作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党对民主程序建设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党以完善民主程序,进行政治文明建设的决心,但具体的政治现实并不容乐观,民主程序建设还任重道远。

2.民主程序化意识与观念有待加强

随着民主法制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这种提高主要体现在对民主的性质和地位的理解和认识上,而对民主程序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是较为浅薄,完全依靠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还不强。在具体的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不严格按科学程序办事的情况,还存在科学的论证,有时被貌似民主的“集体讨论通过”所代替的情况,这与民主程序意识的淡漠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强化程序意识的培养,这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3.缺乏民主政治的程序维护机制

在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程序制度的维护机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机制既包括对一定机构的职能维护,也包括特定的法律制度,如从宏观上对程序法制的维护,以及通过对违反程序行为的制裁来强化制度的权威,利用严格的法律维护民主政治程序化的规范运行等。而目前中国尚缺乏这种对程序职能的合理分类,以及相关必要的分解与认定。另外,参与程序制度的素质与程序民主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适应现实民主程序建设的需要,这也是目前我们推行程序民主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4.民主运行机制并不是特别的完善

民主机制作为政治机制的一个类型,它用一整套民主程序、制度规定着国家政治的运行方向,在实践中履行着民主的具体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机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机制体系。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如利益表达机制还不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还不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对象仍不明确,利益表达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利益表达的程序还比较繁杂,政府对群众的利益要求还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另外不少监督环节还存在一定的空当和误区。监督权某种程度上仍受制于执行权,专门的监督机构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地位。

5.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等。但是,中国法制建设道路仍然是漫长和艰苦的,突出表现在法制建设落实不到位。

新形势下,一方面,中国原有的许多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客观现实的发展需要,不少法则的内容相对粗疏、漏洞较多,立法上仍有不少的缺陷;另一方面,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立法明显滞后于发展。有些法律规范过于原则化,内容比较笼统,难以具体操作。因此,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上,执法者难以从行为的量的方面来把握行为的质,某种程度上使得无法可依,不得不依靠具体的政策,甚至依靠主观的意志来处理具体问题,这就为人治现象提供了可能。

6.人民群众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水平不高

人民群众迅速发展的政治参与要求,无疑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积极推动力量,但中国目前的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还很不够,总体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参与意识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参与总体水平偏低。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目前,中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经济实现健康、稳定、高速、有序的发展,但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市场经济还不发达。为此国家只能用绝大部分财力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用于文化、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资金有限,这就使得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制约,物质条件的匮乏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政治参与的开展,阻碍了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同时,政治体制的各方面建设还不完善,一些时候、一些地方个人专断、权力过分集中及特权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就不可避免地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政治参与总体能力较弱。中国总体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这就导致了公民政治参与程度比较低,政治参与的能力还不高。“一个国家如果许多人不识字,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民主。”[58]对于文盲来说,他们很可能同时又是法盲和政盲,他们缺乏远大政治理想和基本的政治参与意识,总体政治参与行为比较被动,参与能力差。很多人不懂得如何依法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也不知道如何灵活地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来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

三是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受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中国公民总体政治参与意识还不强。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在民众心里积淀成了“与世无争”“权威崇拜”“清官思想”等复杂的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使人们在政治上表现为自主意识较弱,独立人格萎缩,对政治冷漠,扼杀了基本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感,这就导致了普遍的非参与倾向,限制了人们进行政治参与的主体政治意识的生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

现代政治教育思想实践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民主政治生活的社会成员,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人民群众民主价值观的形成、塑造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活动主体资格、培育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能力、提升国家政治文明的民主境界等四个方面。

1.促进人民群众民主价值观的形成

民主政治作为一种基本的政治生活方式,它既涉及传统思维与现代观念间的关系,又涉及现代人对当代政治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民主政治建设不只停留于政治制度层面,而且还涉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生活方式的转型问题。19世纪的著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认为,民主制度说到底就是要深入到每个人的思想与生活,形成习俗。民主作为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安排,它的最根本的价值本质在于实现人民民主。在这种美好的政治生活中,广大人民有权力、有能力参与政治的决定。但是,这样一种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而且欠缺民主传统的国家中,具有几千年专制统治,缺乏现代政治文化意识,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更是步履维艰。扬弃陈旧政治心理与政治价值理念,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意识到了这种艰巨性,他说:“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59]由此看来,不肃清封建残余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影响,就很难形成现代民主政治价值观念,而这样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塑造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活动主体资格

从本质上讲,公民意识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和主体性意识的有机结合,是对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各项权利的充分肯定。民主政治的主体只能是享有自由权利和理性思维的合法公民,而不是习惯于依附与屈从的无主见臣民。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公民对其道德规范与社会价值、社会权利与义务自觉的反映,是公民以主体地位参政的主观条件。公民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其政治生活中的各项实践,同时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进行专门的培养。从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视角来看,专制政治文化灌输的主要是忠君思想,服从理念,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只知服从,没有参与意识的顺民。中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赋予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和权利,在法律意义上,人民只要达到法定年龄,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就自动获得了公民资格。但是,具有法律赋予其基本权利的政治人,是否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是否真正获得公民权利,还取决于个人思维中公民意识的成熟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当前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强化人民群众主体资格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3.培育人民群众民主政治参与能力

政治参与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起源,就其起源而言,民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政治主体的能动政治参与。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科恩把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程度作为评价民主的标准。他在《论民主》一书中明确指出:“我把民主的尺度分为:民主的广度、民主的深度、民主的范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仅要培养公民进行政治生活所必要的政治品质,还要培养其对民主政治的积极情感。同时,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公民参政能力,以促进公民对民主政治制度与理念的践行。就目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现状来看,不得不承认,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较低,公民政治冷漠现象比较普遍,公民参政方式比较单一,参政层次也不高。这里固然有传统观念因素的影响,但公民本身参政能力比较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大力推行。

4.提升国家政治文明的民主境界

在当今社会,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发展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推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在不同层面上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境界。因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形式、政治制度,它更是一种政治生活习惯与方式。德国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在其著作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重要作用的时候指出:“凡是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的地方,在那里,只有当全体人民都学会以国民的身份去感受、去思维并且去行动时,才会有一个健康兴旺的国家出现,民主的国家宪法要求具有高尚稳健的精神状态。”[60]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一个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公民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赋予人民以各项政治方面的美德,最终提升整个国家的整体政治文明境界。

三、文化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中国正在积极地对外开放,要关注对外文化交流,要理解文化多元特质在当代国际社会存在的必然性,这就决定了必须要尊重和保持文化多元特质。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改革源于自身发展的不足,开放源于世界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文化。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文化多元化给我们带来的成就同时也创造了机遇。虽然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当前,我们仍需要巩固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自我,要加大学习的力度,增大开放的程度,扩大交流的广度,其前提就是必须保持文化形态上的多元化特质。

(一)文化多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高涨,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必然带来国际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更加激烈的碰撞。这种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虽然给各种异质文化相互学习、相互整合带来契机,使它们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自身,但是这个过程也必然带来文化和价值观念领域的巨大冲突和张力。因为在任何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总是强势文化掌握着交流的主控权。这种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决定了现实文化交流的不平等性,表现出不平等的输出和接受关系。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把持着文化交流中的主动权,控制着文化交流中的流向、流量、流速乃至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的性质。如中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贸易中,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等成为中国民间文化享用的重要内容,而中国主流的文化作品在国民中尤其是青少年中却少有人问津。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文化大交会的总体态势下,中国也客观地处于文化交流的劣势地位。这种劣势地位,使得中国在改革开放、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各种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在文化激荡的条件下,如果不警惕这一点,帮助人们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起一道坚固的文化防线,文化多元化很可能带来主流文化边缘化。而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前提下,巩固中国主流文化阵地,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引导人们树立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是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出的重要课题。

(二)文化多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弘扬“主旋律”,体现主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它蕴涵四个层面的内容,即一是反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二是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三是反映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四是反映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6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学科形态发展必然要抓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始终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历史表明,任何国家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无不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实现途径。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引导人的精神生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多样性相互激荡的事实表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残余以及各种哲学思想、宗教思想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正在以观念、理论等各种方式、渠道在社会中留存、传播,波及人们的价值取向、信仰信念,客观地影响与阻碍着人们的全面发展与健康生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第二,实现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导性,就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去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62]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局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并努力引导人们在多元的价值选择中走向马克思主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2.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一是把握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主导性与多样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侧面。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主导性,否则该事物就难以以特有的属性而存在,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性。多样性是指事物的种类和表现方式的多种多样,它反映的是现象。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这里的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旋律教育,它弘扬的是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主导性不能离开多样性而存在,主导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郑永廷教授认为:“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对象上是对社会多样化以及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括、超越,没有多样性的抽象就没有主导性;在功能上就是形成共同理想、核心价值观,没有对多样性取向的规范就不可能有共同目标;在性质上就是维护社会主义意识的安全,没有对多样性文化的合理选择、吸纳、鉴别、批判就不能发挥社会主义意识的主导作用。”[63]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并通过多样性而存在。而多样性也离不开主导性,总是和主导性相联系而存在。多种文化的渗透与激荡推动社会多样化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中也曾经出现了对主导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不清的问题。因此面对复杂的形势,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多样性与主导性的统一。防止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倾向,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对象上,区分层次,明确要求,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提倡多样性。

二是提倡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们的思想观念是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的,而实践又是检验人们思想观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同样,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作为一门有益于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能力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不能离开党所领导的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斗争的实践的。因此,在实施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同当前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维护稳定的实际相结合,同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相结合,切不可简单、片面或孤立地把这种教育当作一种固定模式的政治说教或能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必须坚持以实践的检验尺度来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其实践性的特点,不断明确其教育任务、目标和目的,充实和完善其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从而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更能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党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我们必须以“三贴近”为抓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为“‘三贴近’原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个体需求相契合,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怀的重要纬度。”[64]

同时,围绕“主旋律”,开展多样化的系列群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比如“唱读讲传”活动,“唱读讲传”就是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唱读讲传”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现其倡导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主旋律,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象化、大众化的实践。“唱读讲传”实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理论的“亲源”关系,极大地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目的。

正是这些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的导入推动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本土化不断向前发展,也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蓬勃向上的持久生命力。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中华民族伟大事业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主旋律”为着力点,切实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主导性,提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多样性。

四、信息网络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是一种新事物,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65]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既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观念、内容的现代化,也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和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简单归纳起来有以下主要内容。

1.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性加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的83%是通过视觉感官实现的。电脑网络语言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融会等特点,通过这种信息表述,可为人们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感染力极强。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使网络人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影响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影响效果。这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网络人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以及其他多媒体仿真画面,使网络人犹如身临其境,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思想得到升华,其效果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2.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增强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征。比尔·盖茨预言:“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现的年代,而新世纪的前10年是注重速度的时代。”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受教育者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

3.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加强

网络的交互性沟通,将吸引人们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在这个不论地位、身份、年龄,人人一律平等的网络中,一切交流都是交心讨论式的,交流的形式也是见字不见人,这就有可能使最内向的受教育者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发表见解,人际心理距离缩到最短,各种观点和情感交流更具有真实性、直接性。在网络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完全平等的。这种互动式、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大大提高思想“灌输”的有效性。

4.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更为广阔

一是由于网络没有地理上的界限,使交互式远程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传播途径。不同地点的受教育者,既可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又可在网上自由地向教育者咨询思想问题,与其他人开展思想交流与讨论。二是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家长可随时查询子女在学校的政治思想、学习生活等状况,学校也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因此,网络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变得更为广阔、更为开放。

(二)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为各个国家、各个领域以及各种政治集团所利用,中国在网络及其相关的诸多方面如制度建设等均起步较晚而且不很完备,但网络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较快的发展速度和广阔的辐射领域与不很完备的网络管理和制度建设的矛盾,以及网络和网络信息自身的许多特性都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通过网络而加剧渗透,使得一部分网络人政治观念模糊,民族意识淡化

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它完全打破了国界,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全球各地的人都可以迅速通过网络进行交谈,各种信息得到迅速地扩散,信息变成便于共享的资源。这固然有助人们更加便利地接受发达国家大量新鲜的信息和先进的观念,但也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中国进行渗透并散布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健康成长的言论和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主要的基础语言是英语,英文的内容约占90%以上,法语的占5%左右,其他语言仅仅只有5%,中国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量不足l%,互联网上的主导是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近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充分利用其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力向世界特别是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灌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文化理念,在网上推行新的政治、文化上的“殖民扩张”政策,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此同时,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在网上不断挤压、排斥我们的民族文化,淡化我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最终造成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扭曲和流失。这些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形成的思想活跃的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很容易引起他们政治观念的淡漠、民族意识的淡化。

2.网络中的信息“垃圾”,极易腐蚀人们的思想和意志

以往受教育者大量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媒和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已被删除。而网络的出现却使得他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阅读者只需找到网址,便可在第一时间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在互联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中,混杂着不少色情信息。1995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发表的题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色情市场》的调查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8个月中,互联网上出现了91.7万幅(件)色情图片、小说和影片,向美国50个州的2000多个城市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扩散。年轻人一般计算机水平较高,调阅色情信息并非难事。所以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觉抵制黄色诱惑的坚强毅力,受教育者一旦堕入“黄潮”之中,其后果可想而知。与此同时,除色情信息外,还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奢侈生活方式。长期接触网络的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很容易受这种生活方式的腐蚀而渐渐抛弃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转而信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使享乐、奢侈、刺激、性解放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大学生羡慕、认同、模仿的生活方式。此外,网上不时出现的种族歧视、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暴力凶杀等,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易导致人们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

一方面,在网络中,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情形下进行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间接的“人机交往”,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情绪。另一方面,在因特网上,每个人可以匿名存在,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匿名发布消息,削弱了发布者的责任感和受到社会惩戒的担心,甚至诱发一些人的破坏欲望。青年人,特别是一些缺乏自控力的青年人,或出于无聊,或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能量,或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意,往往做出一些出轨的网络行为,如发布虚假信息欺骗他人。更有甚者,利用网络造谣中伤,败坏他人名誉。至于非法进入他人的网络系统,破坏他人的数据和资料的事,更是屡见不鲜。

4.恋网成瘾不利于受教育者学习和心理健康

一般来说,恋网成瘾主要是网上交际成瘾、色情成瘾、游戏成瘾和信息收集成瘾。恋网成瘾的人,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情绪低落,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甚至为了上网而放弃学习和工作。有一个网迷就曾这样描述:“我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妻子以为我又开始喝酒了,其实我在上网。在互联网上我根本不知道时间了,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瘾君子。”有研究者估计,5%~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其中大多数集中在20~30岁左右。青年人是恋网成瘾的敏感人群。中国科大校园网Love版上一篇题为《虚无的恋情》的文章这样写道:“那时我整天泡在茶室里,好像吃了鸦片一样,极上瘾,午饭都省了,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神经衰弱了。”《申江服务导报》则报道:“台湾有一位大学生,准备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甚至于成人尿裤,为了能挤出更多的时间上网……”这些消息,似乎让人不可思议,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网络造成的心理疾病确实正在威胁许多网络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