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信息沟通、交流和传播的方式,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然而,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工作相比,大众传媒所具有的特点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大众传媒带有强烈的娱乐性和休闲性特征。因此,与大众传媒的娱乐性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理性精神和批判性等则显得沉重而无趣。

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易 如

我们正处在一个被称之为大众传媒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无处不有、知识无处不在,我们不仅依赖大众传媒来作出日常生活的决策和选择,而且还依赖大众传媒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基本看法。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信息沟通、交流和传播的方式,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其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最早受到大众传媒冲击的教育领域,它被认为缺乏实效和实用性而受人冷落,这与大众传媒在我国逐步发展成熟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当人们有更多的渠道获得比课堂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时,思想政治教育便显得单调而乏味。不过,我们既不能把大众传媒看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洪水猛兽,或者说大众传媒发展最终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丧失其存在的必要性;也不能将“大众化、趣味化”当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大众传媒毕竟只是信息传播的手段,它能够极大地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大信息传播的容量,却无法直接提高信息接受者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其认识水平。事实证明,并不一定接纳的信息越多,认知能力就越高,有时过多的信息反而会起到干扰作用,麻痹人们的直觉,钝化人们的判断力。因此在信息和知识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时代,如何处理信息以不断提高人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恰恰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的能力,因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背后一定需要相应的价值观相支撑。

本文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众传媒时代必须进行准确定位,抓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的核心,帮助青年在泛滥的信息轰炸面前能够有清醒头脑和坚定立场,从而使青年具备借助大众传媒、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能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众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从媒介载体来看,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地位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介载体。凭借着这些最现代的媒介载体,知识和信息以从未有过的广度和速度得到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面貌。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已经到来。

思想政治教育以党的理论教育和主流意识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立足点,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来完成对主流文化的宣扬和坚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然而,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工作相比,大众传媒所具有的特点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大众传媒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样化不仅表现在大众传媒的媒介手段上,还体现在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上。在这个文化空间里,有传统精华的文化,也有封建迷信的文化;有高雅的,也有通俗的,还有庸俗的。在文化产品上,从文化的生产到流通、消费,可称得上是形形色色,从传统的出版物到电影、流行音乐、游戏、广告等,从报纸、电台到网络,还有那些引领流行和时尚的各种文化传媒公司。大众传媒创造了一个良莠并存、雅俗兼具的文化空间,同时又是复杂多变的,就像宇宙中的黑洞,具有巨大的吸附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大众传媒表现出异常强势的特点。凭借多种媒介的技术优势,大众传媒具有很强的时空占有性,无论我们走在大街上还是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即使被挤在一平方米左右的电梯里,我们都无法回避大众媒体对我们的视觉、听觉冲击。在强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支持下,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信息辐射几乎是全方位的,正如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在其《传播学概论》中写道:“今天,由于大众媒介到处都有,人们除了工作和睡觉外,用于大众媒体的时间超过其他任何活动。”[1]而且,现代大众传媒越来越带有一种强迫性,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一旦你身处公共场合,你就得面对大众媒体对你的信息轰炸。在它的强大攻势面前,你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甚至兴趣和爱好都深深地受其左右。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从可凭借的传媒手段,还是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上都无法和它相竞争。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大众传媒带有强烈的娱乐性和休闲性特征。现代传媒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传媒不断向娱乐的靠拢,正像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鲍德里亚所说,在后现代社会条件下,信息传播和文化娱乐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传媒成为融抽象思维与直观的视觉感受为一体的“娱乐”方式。传媒影响受众的基本方式就是刺激人们的知觉,以引起他们的兴奋和注意,现代传媒产品越来越具有引起多重感官刺激的功能。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视频、音频到多媒体互动宽频,甚至味觉杂志、嗅觉电视的发明,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表现娱乐的多重感觉的特性。人们花费在大众传媒的大部分时间并不是学习和获取信息,而仅仅是为了休闲和娱乐。因此,与大众传媒的娱乐性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理性精神和批判性等则显得沉重而无趣。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大众传媒还具有日常性特点。人们对于大众媒体的接触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往往与日常生活过程交织在一起。大众媒体在我们身边,以随叫随到的形式,不断向我们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大众传媒还善于将抽象的人生目标理想日常化,比如喝一瓶可口可乐便代表了年轻和朝气,穿一身名牌衣服便是高贵典雅的化身;要想成为成功人士,只要购买某小区的花园别墅;要想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驾驶宝马汽车。抽象的人生目标演变成了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而更容易实现,因此也更容易吸引人们践行。“康师傅方便面”曾经在广告中承诺会从销售出的每一袋面中拿出一分钱捐给希望工程,要想献爱心,只要购买一袋方便面就可以了,又有谁会拒绝呢?与大众传媒相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则显得抽象而空洞得多。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大众传媒还具有失范性特点。“大众文化的艺术是‘怎么都行的艺术(The Art of Making Do)’”。[2]当经济和市场成为操纵大众传媒的首要动因时,信息的生产、流通、传播和消费都受市场规律的支配,追求利润是其最终的目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众传媒为了赢利会有意识地迎合文化消费者的需求,投其所好,即便是媚俗煽情、粗俗淫秽,只要有市场,文化自身的立场和标准就被消解。甚至为了赢利和制造轰动效应,不惜夸大其词、弄虚作假。此外,网络传播技术和数字模拟技术打破了信息制造、传播者和受信者的界限,在网络空间,每一个个体既是受信者,也可以成为制造和传播者。这些个体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地就拥有了在网上任意传播信息的权力,它有可能使一个偏僻乡村的教师感动整个中国,但也会在大众的名义下毫无顾忌地传播别人的私密照片。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大众传媒还具有平面化的特点。不容否认,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传播给每一位受信体。但同时社会上弥漫的信息流超过了社会进行深度加工和处理的负荷。我们每天从大众媒体那儿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和咨询就如一个个漂浮在意识流上的泡沫板,我们不仅无法洞察这些信息对我们个人生活的意义和影响,甚至都无暇去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大众传媒堆积了大量的现象、事件和符号,却缺乏足够的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深度思考和意义探寻,大众传媒原有的深度模式正在被大众化的平面模式所取代,真实、价值和意义的探寻日益从大众媒体中淡化,缺乏深度性和思想性的大众媒体热闹、喧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表面现象并不能真正满足人们内心的精神渴求,从而使人们的精神状态呈现出“缺少欢乐、缺少活力、缺少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有的更多的是渴望、忧郁、迷惘、眩晕”等后现代主义症状。

总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考察大众传媒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大众传媒在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显然,我们不能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都交予大众传媒来完成,大众传媒本身也需要文化的给养。

二、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目前我国是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说明我国大众传媒发展起步虽然迟,但发展速度惊人,从报纸、无线广播到电视、网络,几乎所有的现代大众传媒手段都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得到普及。大众传媒就如一个安装在电脑程序中的加速器,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加速运转,不断地带给人们思想的冲击。如果对大众传媒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梳理,我们就会发现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强化、弱化和消解三种功能中体现出来。

第一,强化功能。所谓强化功能是指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正面、积极地推进作用,它能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等作用。大众传媒借助其强大的媒体优势,能够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

首先,“大众文化所蕴涵的工业文化精神、商业文化意识、世俗文化追求与现代化同步,是对农业文明的超越和批判,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期盼和推动。大众文化带来的民主化,是对民主进程的推动和促进。”[3]大众传媒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着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所蕴含的一些现代社会的理念,让这些思想观念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理解。

其次,社会文化环境拥有庞大的资源信息可以不断充实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手段,它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学习环境。大学生可以通过现代传媒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最新的科学知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接触到多元文化组成的多元世界,使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结构更加完备,这些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形成更加健康的人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社会文化环境提供的信息和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焦点、热点,并且非常便捷地获得很多生动而新鲜的材料,用来充实和丰富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内容。毋庸置疑,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课堂上已不再是对党的文件资料的简单宣读,文献、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源已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使用的素材。借助于大众媒体,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时效性,还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再次,大众传媒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验证的素材和平台。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如果能得到大众传媒进一步论证或补充,则会极大地增强教学效果。大学生普遍对邓小平理论认可的程度很高,就是因为大众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了高度一致。

最后,大众传媒直接生产和提供一些文化产品以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大众传媒在国家的干预下,也承担着一定的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尤其近几年来,政府开始借用一些现代的传媒手段来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生产出大量弘扬主旋律的优秀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借鉴大众传媒的优势和传播途径,注重作品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深受大众的喜爱。这些作品在文化市场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呼应和对接的平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显得曲高和寡。比如,电视台播放的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在传播环境保护、提高社会公德等方面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东京审判》、《东方大港》等影片的热播为爱国主义教育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社会文化氛围。

第二,弱化功能。总体上来说,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市场化特征体现出来的对物欲和感官享乐的追求,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道德觉悟甚至政治信仰等价值目标具有明显的疏离性、消解性。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功能是指,当社会文化环境提供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价值不一致时,而大众传媒的强势性、趣味性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转移教育对象的关注点,从而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疏离、隔阂、冷淡。

大众传媒以其多元性、娱乐性等特点对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从而转移了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关注。影视明星、时尚元素、流行音乐、网络游戏令人眼花缭乱地变换着形象,几乎占据了青年学生的所有业余文化生活,当这些被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所裹挟的大学生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面对理论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的时候,便自然觉得枯燥无趣。即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和大众传媒的魅力相抗衡。大众传媒分散了学生对政治意识形态应有的关注和热情,导致大学生表现出普遍的政治冷淡。

此外,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更加扁平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权威。现代传媒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信息和知识沟通交流的形式,任何信息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在瞬息间传遍整个世界,由此产生的信息民主化打破了原有的由上至下一级一级传播信息的途径,对信息进行层层封锁和垄断的时代已经远去,世界正变得扁平化。任何大学生都可以通过大众传媒非常便利地了解到世界各地最新、最深的信息,因此,教师很难在课堂上树立起舍此无他的知识性权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众传媒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育对象的价值追求,冲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大众传媒时代以获取感性娱乐为核心,很容易导向游戏人生、享受生活、追求感性快乐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社会理想、人生意义、民族精神、传统道德等价值追求变得相当模糊乃至淡化,追求快乐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人生目标。因此,当思想政治教育在强调社会责任、人生价值和理性追求的时候,很难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那种坐而论道的人生方式和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被认为不合潮流,而那些只图一时之乐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成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则被视为落伍。而且还连带着使思想政治教育都似乎必须把感性愉悦,作为一种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植入自身的躯体中,将趣味性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目标,以往那种严肃的理性沉思精神和时代使命感相对减弱了。

大众传媒的多元化和失范性特点还可能导致大学生道德标准的失范和价值观的迷失。大众文化传播的标准不是以真善美为标准,而是以如何引起受众的注意力为标准,这必然会偏向一些怪诞和特殊的事物,而导致了价值观的失范和迷失。大众传媒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时尚和穿着打扮,还能影响他们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一部拥有强大明星阵容、讲述江湖大盗的电影《纵横四海》,曾经使很多的青年对小偷的敌视率大大降低,甚至认为偷窃并不完全是可耻的。所以说,大众传媒对青年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大众传媒对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混淆和随意解读,不可避免地会使大学生在其价值观中出现价值理论的模糊性和价值标准的随意性等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中鲜明的价值取向则会不以为然。

第三,消解功能。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还表现为消解功能,这是指大众传媒中包含的一些价值观直接和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倡的价值取向相对立,直接否定或批判思想政治教育,则会消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所有成果,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的认知和抗拒心理。文化是一种力量,它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文化还蕴藏着一种负面力和破坏力,这种负面力和破坏力能在短时间内使思想政治教育多年的成果悄然瓦解,所谓“课上十年功,不如课后一分钟”,便是对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消解功能的生动写照。

大众传媒提供的一些负面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面验证,会在很大程度上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提倡正面教育的效果。青年人具有叛逆、偏激的特征,因此他们对一些负面信息更为敏感,并直接用这些负面的信息来对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面宣传,然后轻易地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网上一些随随便便发布的小道消息会被认为比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的信息要更可靠、更真实。思想政治教育反而会被认为缺乏真实性而受到大学生的排斥。媒体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现象的报道会抵消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努力培养的大学生对社会的正面认知。

大众媒体中还存在一些消极的、对主流意识形态充满敌意的文化,一旦它们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就会树立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的价值观和信仰。这些对立的、消极的价值观借助流行歌曲、游戏、电影、漫画等形式,在不知不觉中会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在大学生中广为流行的一些日本漫画中有些则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被丑化的中国人形象无形中会影响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大众传媒的多元与开放性赋予大众更多的权力,他们不仅具有选择权,而且还具有批判和辩论的能力和渠道,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进行直接的批评和否定,会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对正面、积极价值观的张扬。约翰·菲克斯提出,大众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力规避和抵制的意义。人们会在这种抵制和规避中产生快乐。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信息数字化使文化产品的制作普遍化、大众化。大众在这个文化空间里掌握的更多的话语权,正如超级女声的口号“想唱就唱”一样,网络媒体的传播给予了大众“想说就说”、“想骂就骂”的渠道和空间,博客、播客盛行。有些博客为了赚取点击率不惜以谩骂和恶语来招揽公众的关注度。原本以民主、自由为精神实质的网络文化中也会出现网络暴力和网络群氓等现象,这些力量纠结起来以多数的声音来挤压少数的话语权。网络上盛行的恶搞之风,甚至将董存瑞、雷锋等传统模范形象也调侃讽刺一把。这些恶搞和谩骂具有极强的颠覆性,人们用解构的方式对权威、严肃、正面的东西进行嘲讽,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树立的对权威的尊重和对秩序的认同都被一一解构。

总之,从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即在强化、弱化和消解中体现,我们客观地看待就会发现大众传媒本身并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克星,我们不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怪罪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文化环境,它堆积着大量的信息和符号,既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能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存空间。

三、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在探讨大众传媒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时,我们一般更多地关注大众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却很少有人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传媒会产生或者应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和冲击,并为了适应现代青年人的特点,不断借鉴大众传媒尝试改革,努力改变以往的古板、正经的形象,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大有将自身也“大众化”的趋势。至于要想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影响大众传媒似乎有“痴人说梦”之嫌。

然而,大众传媒的发展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结,“大众化”和“娱乐化”并非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出路。面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必一味地否定与排斥大众传媒,也不必一味地模仿和迎合大众文化。在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不同的文化生产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其地位得到了政治上的保障。但是从生态系统来看,保持差异性是物种间共存的法宝。在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定位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和标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精神生活都需要有价值的探求。大众文化只能给感官带来短暂的愉悦和满足,只能提供所谓快餐式的“心灵鸡汤”,无法给人的心灵和精神带来永久的依托,也不能为人的行为提供持久的动力和目标。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大众文化无法支撑人的整个精神诉求,在不断的消费和娱乐中,人们精神上的空虚感反而会加强,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也容易迷失,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人必然会产生更高的价值诉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人最终都有追求自我完善的需求。宗教信仰也是人们追求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近几年来,我国成为世界上基督教教徒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且教徒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表明了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求精神寄托,显然日益泛滥的大众文化无法填充这些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有所作为,给人们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同时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有一个领域能够推进政治权力的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的有序,因此需要一个共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来进行规范和协调日益个性化的社会,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则恰恰是为了使不同的个体能够对社会制度和规范、道德标准等达成一个基本的认同,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搭建一个基本的道德和价值平台。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抓住信息的内化和价值、人生观的提炼作为核心的竞争力。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受到了外部文化环境的冲击,而保持其地位的关键在于差异性。在信息的传播和宣传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和大众传媒相抗衡,但是将所传播的信息内化为青年学生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引导他们将这些信息内化为能够指导和支持他们走向更完满人生的动力。而这些恰是大众传媒时代社会文化环境所缺乏的,它们不加辨别地向大学生倾倒信息,千方百计地吸引他们对其提供的信息的注意力,却并不关心这些信息对大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大众传媒时代的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信息量,掌握了最现代的信息传播途径和手段,尤其对图片和声音的信息更为敏感。但是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是停留在感性层面,即对信息作出愉悦或者抗拒的情绪性反应,能够进入到认知层面的信息则很少,他们缺乏对信息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他们可以洋洋洒洒地罗列出一大串信息资料,但却缺乏总结和概括的认知能力。大众传媒时代的大学生兴趣点和关注点受到大众媒体的控制,易变而多元。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关注点随着大众媒体而游移,他们需要更深邃、智慧的思想去撞击他们的头脑,去激发他们内心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针对大学生的这些思想特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不应该是知识性的学习,而是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实践,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启示和开导。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这方面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引导和启发学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一定会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成为开启大学生智慧和心灵的钥匙。

大众传媒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和大众文化一起构建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变化,不应该仅仅只是借助大众传媒的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手段、增加课堂趣味,还应该能够弥补大众传媒失范性、扁平化的缺陷,这样在大众传媒的强势话语环境中,大学生才能真正有兴趣聆听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只有在多元化的文化生产中保持并做好自身的角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出宣传不如大众传媒、知识不如其他学科学术的尴尬境地。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一统天下的时代也已经淡出历史舞台,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捍卫和坚持并不是期望让思想政治教育取代大众文化,而是期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子得到应有的重视,发挥正常的功能,这样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才能健康有序。

【注释】

[1][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2][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孙占国:《怎样看待当今的大众文化》,《求是》,2000年第1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