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外部功能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外部功能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外部功能,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社会要素的相互关系来考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社会稳定功能,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来达到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达到社会成员在思想关系上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其他层面的和谐。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外部功能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外部功能,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社会要素的相互关系来考察的。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外部功能是从思想关系上来稳定社会的社会稳定功能。

社会稳定一般指社会运行有序可控、内部激活整体平稳的一种积极状态,是新稳定的创生和旧稳定的扬弃,它建立在社会矛盾比较缓和、社会关系比较融洽的基础上,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而非绝对的、停滞的、倒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的社会稳定功能,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来达到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达到社会成员在思想关系上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其他层面的和谐。

1.主导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各种思想观念交汇、融合、激荡、冲突、斗争的领域,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涉及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管理问题,而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结构乃至政治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意识形态就与社会命运息息相关,它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此消彼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日渐突出。“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个人和集团的各种利益和要求之间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够为社会多数成员共同承认和接受的基本价值取向来协调冲突,缓和矛盾,以维持政治体系的生存与稳定。”[2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主导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中,通过主导思想与受导思想联结并发生作用,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规约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思想,使其行为被社会规范所约束,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和稳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主导社会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在主导法律思想、主导纪律思想、主导政策思想、主导道德思想等。

2.和谐社会思想关系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和谐社会思想关系,是指通过建设、发展思想关系,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沟通人们的思想,协调思想关系,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既包括物质关系和谐,也包括思想关系和谐。物质关系和谐,就是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既创造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又不以牺牲自然和环境为代价,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思想关系和谐,就是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形成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局面,使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具有接受调适功能,它可以通过调适接受环境氛围、调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差距、调适政策思想差距、调适形势认识差距、调适接受心理失衡,从而使人对自己、与他人之间保持认识一致、思想环境宽松、融洽,实现思想关系和谐。而思想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系统促进了思想关系和谐,使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舒畅、心情愉快、人际关系融洽,就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注释】

[1]参见张琼、马尽举著:《道德接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124页。

[2]参见罗洪铁、董娅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参见王敏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92页。

[4]参见王敏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0~82页。

[5]参见余仰涛著:《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9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7]《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7页。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9]参见张琼、马尽举著:《道德接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10]参见王海平著:《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1]参见余仰涛著:《思想关系学——思想政治工作原理》,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87页。

[12]参见余仰涛著:《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14]参见余仰涛著:《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04页。

[15]参见王守恒主编:《教育动力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4~51页。

[16]佟庆伟、秋实著:《个体素质结构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7]参见肖汉仕:《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载《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4期,第26~29页。

[18]参见王守恒主编:《教育动力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19]参见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20]参见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管理》,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9期,第19~21页。

[21]孔德元著:《政治社会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