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及学术界研究状况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及学术界研究状况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阿尔都塞的理论热潮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笔者认为这种脚踏实地和认真为学的态度是任何研究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学者所必须具备的,同时它也是深入研究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前提、基础和突破口。

阿尔都塞的理论热潮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以1968年五月运动为转折点,阿尔都塞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从理论实践的理论转向面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阿尔都塞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学说。“阿尔都塞给国家意识形态结构所下的定义,催生了许多特定的研究领域,这些领域可以更为广泛地阐明社会现实……折射出阿尔都塞的关切: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劳作。”[1]由此,阿尔都塞的思想在很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阿尔都塞式的人类学、阿尔都塞式的社会学、阿尔都塞式的认识论等[2],“70年代初期,所有的社会科学似乎都在采用阿尔都塞式的话语,似乎最终都要使得下列行为成为可能:以走向可能的概念总体化的单一理论意志为核心,统一所有的学科和全部相关知识领域。”[3]

1968年以后,阿尔都塞开始了自我批评,反思前期的理论主义,撇清与结构主义的关系。70年代中期以来,阿尔都塞遭到了来自理论和政治的多方面的批评。“富热罗拉抨击阿尔都塞的唯心主义,因为它使马克思主义从实践转向了理论,而且在这样做时,还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视野,把改变世界变成了改变哲学……把实践视为理论实践,导致了实践被封闭在话语王国之内,还导致了对它的征兆性解读。”[4]曼德尔对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也做出了否定性的评价,认为“除了几个还算有用的教学上的建议,剩下的都是对马克思的意图和概念所做的错误分析”[5]。米夏埃尔·洛维则从维护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来批驳阿尔都塞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让-马里·多梅纳克对理论的反人道主义提出尖锐的批评和质疑:“陷入了巨大结构机器的无情齿轮中的大众将会怎样?他们扮演的角色显然只是配角。”[6]对理论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等的批评显示了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联姻不再是牢不可破的了。

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从阿尔都塞和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吸取养料的同时,对阿尔都塞的研究也在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视域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阿尔都塞的独创性在于,他通过系统的理论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主义和一元化的经典模式中解脱出来,使马克思主义指向一种不同的理论生产的方式”[7]。阿尔都塞要摆脱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主义解读方式,而事实上,阿尔都塞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同一性思维”的思维方式。“同一性思维批判”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的核心。本书从“同一性思维”的意识形态批判出发来研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这是切合国外研究的热点和现状的。

而就国内学术界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状况来说,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学者才开始介绍和翻译阿尔都塞的作品。[8]当前,国内学术界对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介绍,而是开始了深入的研究。基本概念的译介已经成为背景逐渐退出舞台,真正的研究基于此而展开。

这首先得归功于阿尔都塞著作翻译工作的成功开展:《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黑格尔的幽灵》、《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列宁和哲学》、《自我批评论文集》、《自我批评论文集(补卷)》都有了中译本。同时对阿尔都塞的研究译本有柯林尼可斯的《阿图塞的马克思主义》、今村仁司的《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等。这些中译版本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界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入研究。

同时,国内还出现了研究阿尔都塞的专著:孟登迎的《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从主体建构和文化的角度切入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张一兵的《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以文本学解读的方式解析阿尔都塞哲学;朱晓慧的《哲学是革命的武器》强调了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的政治性等。

从近年来发表的论文看,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呈现火热趋势,“2000年以来国内阿尔都塞研究的基本议题包括症候阅读法、问题式、断裂说和多元决定论。从方法论的视角和高度来把握阿尔都塞,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9]意识形态与主体、文化、文艺、科学技术的关系等得到进一步的反思,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关键的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解读是否是原创性的洞见还是误读也得到进一步的商讨。

与此同时,研究的困难仍在:“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对于阿尔都塞的研究,目前还很难谈得上决定性的突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研究者缺乏自己的理论构架……另外,阿尔都塞的理论面貌是相当复杂的,他的很多著作还没有中译本,例如《孟德斯鸠·卢梭·马克思:政治和历史》、《精神分析论集:弗洛伊德和拉康》、《来日方长》等。”[10]

在这种研究状况下,学术界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视角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由此他们所强调的理论侧重点又有不同。大体上,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存在如下几种路径:

第一,文本解读的路径。这种路径主张通过对阿尔都塞文本的详细考查和解读,以阐释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笔者认为这种脚踏实地和认真为学的态度是任何研究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学者所必须具备的,同时它也是深入研究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前提、基础和突破口。

第二,具体内容研究的路径。这种路径着眼于具体内容,把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分为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研究,例如意识形态与科学,认识论断裂,反人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性等。这条路径的长处在于它对某一部分内容的考察很细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总体面貌的把握。

第三,方法论的路径。从症候解读法入手,它主张意识形态理论的任何结论或者说成果都是建基在方法论的基础上的;不通过阿尔都塞的症候解读法,任何结论都只是观点,因而人们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它把方法论的研究放在首位。

第四,理论定性的路径。以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定性为指向,它重点研究了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与结构主义的关系等,并由“阿尔都塞是否是结构主义者”这一问题导引出对阿尔都塞理论的定性问题,其中又可以区分为三种态度:第一种肯定的态度,结合法国的思想时代背景来看,当时结构主义盛行,而且阿尔都塞受到结构主义者拉康思想的影响,因此这派观点主张阿尔都塞就是结构主义者。第二种是否定的态度,直接的理由就是阿尔都塞自己明确承认过与“结构主义”的调情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但是阿尔都塞本人拒绝承认自己是结构主义者。第三种态度就是具体分析的态度,主张不能在阿尔都塞学说与结构主义的二元关系中来简单的定性,而要在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的旨趣和研究方法中具体分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性质,这样也许可以说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沾染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唯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理论的定性问题只有在踏实进行文本、内容和方法研究的意义上才有价值,正像不能以论点取代论证一样,只有明了了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逻辑,我们才有可能对阿尔都塞理论进行性质界定。

第五,专题研究的路径。这种研究把意识形态理论中的重要侧面拿出来进行了专题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与主体的关系、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意识形态与文艺的关系、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由此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展开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多个侧面,并推进意识形态理论本身的发展。

而本书试图在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阿尔都塞文本的解读,在整个形而上学传统的背景中来阐发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并把阿尔都塞前后期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差异和深化纳入到同一个主题——“同一性思维”的意识形态批判中——进行既有区别又一以贯之的论证,并尝试通过阿尔都塞的症候解读法来解读阿尔都塞的文本本身,以展开阿尔都塞未言明的“沉默”。这是一种理论的尝试,希冀以这种理论框架把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统合在一起,并以“沉默”的显示来照亮意识形态乃至哲学的发展。

本书试图从“同一性思维”的意识形态批判出发来探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这个向度上,国内研究相对薄弱,虽然也有一定的涉及。例如,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阿尔都塞断言,一部近代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意识形态的哲学史”[11],“反对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的意识形态同一性‘秘约’,无论是通过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还是唯心主义的自省模式,科学认识必须打破认识论中同一性的恶圆圈。这种反对同一性的观点让人直接想到阿多诺”[12]等。本书试图就这个维度进行系统阐述和论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