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完成

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完成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整个欧洲近代哲学发展的角度看,他在反对经院哲学的同时,系统地驳斥了洛克的机械论和经验论的哲学,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推到了高峰阶段,是西欧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完成。莱布尼茨于1663年在通过《论个体原则》的论文答辩后获哲学学士学位。莱布尼茨曾有意以法学为职业,还想得法学博士学位;但莱比锡大学竟称其过于年轻而拒绝授予。

第十二章 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完成——莱布尼茨哲学

莱布尼茨生活在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德国“三十年战争”(1618~1648)后封建割剧严重、社会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微弱的时期,是当时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从整个欧洲近代哲学发展的角度看,他在反对经院哲学的同时,系统地驳斥了洛克机械论和经验论的哲学,把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推到了高峰阶段,是西欧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完成。他在世界观上创立了单子论体系,是近代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在认识论上继承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学说,并把它推到极端和精致化了;还富有非常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令人十分注目。此外,他是当时欧洲知识渊博的学者,马克思曾称赞他的“形而上学”有积极的世俗的内容,“在数学、物理学以及与它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精密科学方面都有所发现”(1)。可以说,他是近代哲学中继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之后思想最为丰富的唯理论哲学家。

img10

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生于莱比锡,父亲是莱比锡大学道德哲学教授、法学家,母亲笃信宗教,仁慈可亲。6岁时丧父,靠母抚育长大;但父亲遗留下的丰富藏书使他很早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术志向。15岁时入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哲学,勤奋好学。在学校期间,他除研习神学和经院哲学外,曾阅读过西塞罗、塞内卡、普林尼、希罗多德、色诺芬、柏拉图以及罗马帝国时代的史学家们的著作,深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并得力于希腊哲学史专家雅可布·托马希乌斯老师的指导和影响。他还自称熟悉所有“近代哲学家”的著作,对培根、康帕内拉、开普勒、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哲学和科学有浓厚的兴趣,爱讨论有思辨性质的哲学问题。莱布尼茨于1663年在通过《论个体原则》的论文答辩后获哲学学士学位。此时,他还到耶拿大学听艾哈特·维格尔讲授的哲学课程,这使他早年就有调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和近代哲学的倾向(2);维格尔还是数学家,对莱布尼茨爱好数学,发明双元算术都有推动。莱布尼茨曾有意以法学为职业,还想得法学博士学位;但莱比锡大学竟称其过于年轻而拒绝授予。可是,1666年他在纽仑堡附近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却顺利通过了法学博士论文,获法学博士学位;该大学曾聘他当教授,后他因不愿过学院式的生涯,“另有很不同的打算”而加以拒绝了。莱布尼茨在青少年时期孜孜不倦地学习,这为他日后成为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莱布尼茨是从在纽仑堡参加一个炼金术士的团体开始踏上社会的。通过该团体他结识了美因茨选帝侯的大臣博因斯堡男爵,并经后者推荐当了法院参议。1671年他担任男爵儿子的家庭教师;1672年他陪同男爵旅居巴黎,直到1676年。在这期间,莱布尼茨参加了美因茨选帝侯和博因斯堡男爵目睹“三十年战争”后德国的严重状况,致力于天主教和新教重新联合的活动;并立志要用一种新的实体学说去代替笛卡尔的物质实体学说,为这种调和提供理论基础。他还为美因茨选帝侯去巴黎企图游说法王进军埃及、统治地中海而不向德国用兵,以调和德法的利益。不过,在这期间,莱布尼茨的主要活动乃在于学术交往方面。当时,巴黎是欧洲科学、哲学和文化的中心,各国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会集巴黎,法语成为欧洲文化界通行的语言。在那里,他了解了笛卡尔和伽桑狄的哲学,舍弃了在德国所学的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他和马勒伯朗士交往,深入地探讨了后者的偶因论;这启发了他去思考和形成前定和谐的思想。他和冉森派神学家笛卡尔主义者阿尔诺(1612~1694)结识和通讯,据罗素称,后者曾使他把他原有的哲学思想“秘而不宣”而向公众谈论另一套哲学(3)。他还结识了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从他那里学得了近代数学的方法和原则。尤其是他在1676年经契尔恩豪森的斡旋,在从巴黎返国途中,专程到海牙访问斯宾诺莎,曾多次与后者讨论哲学问题,阅读其《伦理学》手稿;这对他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有重大影响。此外,莱布尼茨是最早提倡用德文书写哲学作品的人,有“德国哲学之父”之称;但他的大部分著作都用法文书写,这也是他与各国学者学术交往的结果。还有,他于1673年曾随大使访问过伦敦,结识了皇家学会秘书奥尔登堡,还结识了科学家波义耳和牛顿,这促进了他在返巴黎后对数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发明了“无穷小算法”;这一独立发明导致了后来他和牛顿关于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论,该争论虽经皇家学会裁决,认定牛顿的发明早于莱布尼茨,但后者成果的公开发表则早于牛顿。莱布尼茨在巴黎短短4年的活动使他的思想超越了德国的范围,了解到了欧洲各国先进的文化成果;这对他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676年,莱布尼茨受德意志北部汉诺威的不伦瑞克公爵委派,在汉诺威任公爵府参议和图书馆馆长等新职。从1677年起,他在法国、英国、荷兰侨居了一些日子后,便开始在汉诺威定居,并长达40年。在这个时期里,他曾与法国包叙埃主教(1627~1704)通讯,寻求使基督教与新教重新结合的途径;曾在1680年受聘开始编纂不伦瑞克公爵的家族历史,多次到德国各地和意大利收集资料;曾与汉诺威的王公后妃们接近,常应约书写哲学文章;曾在柏林居住,因与后来的普鲁士王后苏菲娅·夏洛蒂稔熟,于1700年任柏林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并力促波兰、俄国、奥地利和中国清朝的皇帝们去建立类似的科学院;还曾于1712年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旅行同欧根尼·萨沃伊亲王接近,并当了帝国宫廷参议;如此等等。尤其是,在这个时期里,他思想日趋成熟,获得和表达了许多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

在数学方面,莱布尼茨在1684年公开发表了“无穷小算法”,为微积分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曾有建立一套“普遍符号语言”的设想,是数理逻辑的先驱。在物理学方面,他以质量乘速度平方的公式,更精确地表达了运动度量,发展了笛卡尔的动量守恒定律;他在与克拉克通信和著文中系统地反对了牛顿关于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观点;并且他还反对了笛卡尔关于物质的本性在于广延的观点。在逻辑学方面,他提出了一条新的思维规律即充足理由律,与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相并列。在应用科学技术方面,他曾在哈茨山安装机械为煤矿排水,致力于改进采矿业。此外,他在比较语言学、图书分类学和目录学方面也都有不少贡献。这一切都显示了莱布尼茨渴求揭示“任何一门科学的最内在的根源和联系”,是一位有创造性的博学多识的学者;这种博学多识甚至使普鲁士腓特烈大帝钦佩不已,说莱布尼茨“本人就是一所科学院”。

在哲学方面,莱布尼茨于1685年著述了《论形而上学》。他在给托马斯·伯纳特的信中指出,他是经过20年的思考,藉考察和调和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才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不过,综观其一生,他由于在别的事务上过于繁忙,尚没有从正面集中而系统地阐述其哲学体系的大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大都散见于与人的通讯之中或为某人书写的文章中,或与人辩论的作品中。在1686~1690年间,他在与阿尔诺的通讯中已有关于“单纯实体”和“前定和谐”的观点。1695年,他发表了《动力论》和《各实体之间的本性和相互关系以及心灵和肉体之间的联系的新系统》;这是他最早表达新观点的论文。1710年,他为反驳培尔的怀疑论观点宣扬信仰与理性的和谐一致,“为世人指明上帝之道”而发表了《神正论》;这是为苏菲娅·夏洛蒂王后而写的神学乐观主义作品。他的《人类理智新论》(1700-1704)是以唯心主义唯理论对洛克《人类理解论》的逐章逐节的驳斥,是一部论战性的认识论巨著。还有,他在1714年应欧根尼·萨沃伊亲王之请写了一篇概括其主要哲学观点的重要著作《单子论》;还写有《自然与神恩的原则》,其内容与《单子论》基本类似。此外,他的书信共有15000封左右,在当时绝大多数均未向公众发表。整个来看,莱布尼茨是一位独立思考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从形式上说有抽象的思辨的远离现实的方面,这方面内容深奥,“富于斯宾诺莎风格”,在当时因顾忌斯宾诺莎哲学为德国当局所不容而不愿发表,遂成为隐秘的理论;还有具体的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公开发表了的通俗理论方面,这方面与前者在出发点和性质上是一致的。

莱布尼茨一生声名显赫,高官厚禄;但晚年情况却很不相同。由于他所仰仗的不伦瑞克公爵及其他王公后妃们相继去世,新任的公爵即1714年当上英国国王的乔治一世对他又素无好感,他就开始受到冷落,致使他晚景凄凉,生活贫困。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茨终于在汉诺威去世,时年70岁。据说,莱布尼茨力图用他的哲学来为天主教和新教的重新统一服务;但其本人一生从不进教堂,在他临终时没有一个教士在场,以至当地人称他为“无信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