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唯理论,崇尚实践

不唯理论,崇尚实践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对父子,父亲是“技艺”很高的小偷。窃贼高超的“技艺”,需要通过本人的实践和经历去获得,并非靠口传耳听就能得到。法演通过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禅宗注重亲历亲证、注重实践的特点。禅宗以它特有的方式为参学者指明了一条修行、悟道的正确道路,同时也印证了世间哲学上的一个重要论断:实践第一,实践出真知。

唯理论,崇尚实践——禅宗特色之三

在禅宗中有一个看似很奇怪的现象,当参学的僧人请教问题时,那些禅师高僧们往往不是细细解答、循循善诱,而是出人意料地给出怪诞的回答。例如:

僧问南院慧颙禅师:“什么是无相涅槃?”南院慧颙禅师回答:“前三点,后三点。”

僧问居遁禅师:“什么是达摩祖师西来中国的本意?”居遁禅师回答:“待石乌龟能够说话再说。”僧说:“石乌龟已说话了。”居遁禅师反问:“向你说什么了?”

僧问保福殊禅师:“诸佛未出世时是什么样的?”保福殊禅师回答:“山河大地。”僧又问“出世时是什么样的?”保福殊禅师回答:“大地山河。”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禅师高僧们为什么不对这些问题从理论上给以解答呢?

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禅宗认为语言文字不能完整准确地对佛道进行表达,当然也无法对微妙的禅义做出表述;二是禅悟是一种亲身体验,即所谓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这种体验绝非经文和理论的学习所能代替;三是禅师高僧们意在通过这种不合常理、不合逻辑的回答,来截断学僧的思路,促其放弃对言句理论的拘泥,关闭向外驰求的心念,转身回到亲身实践、自证自悟的路子上来。

事实上,开悟的问题是不能通过理论得到解决的。

德山宣鉴(唐代禅师,四川人,俗姓周)在未入禅门前,对佛教经典已很有研究,又常讲解《金刚经》,故被人们称为“周金刚”。他听说南方六祖的禅宗十分兴盛,心里很不以为然,决心要去见识一番,一分高下。于是,他挑着自己所著的《青龙疏钞》(即《金刚经注疏》),从四川出发,前往参访。

一天,德山宣鉴在途中遇见一个卖点心的老太婆,此时的德山宣鉴正是饥肠辘辘,见到香气扑鼻的点心,不由得垂涎三尺,便上前对老太婆说要买点心。

老太婆看德山宣鉴挑着一担东西,问道:“师父,你这担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是我自己写的《金刚经注疏》。”德山宣鉴答道。

“既然你精通《金刚经》,”老太婆说,“那我就向你提一个问题,答对了,我送给你吃;如果没答对,那就对不起,不卖给你了。”

“那好,请老施主提问吧。”德山宣鉴胸有成竹地说。

“《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师父今天要点的是什么心?”老太婆问道。

德山宣鉴当即被问得哑口无言:是呀,我要点的是什么心呢?

老太婆见眼前的僧人无言以对,便嗤笑着挑担走了。

可怜德山宣鉴饱读经书,还著有理论专著,想不到却会被一个卖饼的老太婆给难住。

后来,德山宣鉴在龙潭禅师的点拨下开悟,他将花费多年心血写成的《青龙疏钞》付之一炬,感叹道: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意为:穷尽了玄理佛论,也不过像放在虚空中的一根毫毛;用尽了世间机巧,也不过像投入巨壑中的一滴水珠。

空有理论又有什么用呢?

无独有偶。香严智闲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参禅时,每逢酬对,总是问一答十,侃侃而谈。后至沩山灵祐处,一句话便被问倒了。沩山说:我听说你聪明伶俐,口才极好,但生死是根本大事。今有一问:父母未生你之前你是什么样的,试着说给我听听看。香严当即被问得目瞪口呆。

他回到僧房后,把所有的经书都搬出来,一一查找,却最终一无所获。这时,他深深感叹道:“画饼不可充饥呀!”

画饼不可充饥,但人们还是喜欢抱住这个“画饼”不肯放手。

福州大中寺的神赞和尚游学到宜春奉新百丈山,遇到怀海大师,跟着学了一段时间,终于开悟得道。然后他又回到福州大中寺他原来的启蒙师父门下,启蒙师父问他:“你离开我这些年月在外头取得了什么收获?”神赞和尚回答说:“没有取得什么收获。”启蒙师父便打发他下去干粗活。有一天,师父洗澡,叫神赞去擦背。神赞便拍着师父的背说:“好一所佛殿啊,可惜这殿上的佛不够神圣(潜台词是师父空有气派,却未开悟缺灵性)。”师父听他说话有点怪,便回过头来看他。他却接着说:“佛虽然不够神圣,但却能发出光芒(潜台词是师父虽说缺乏灵性,但通过启发,还是可以悟道的)。”可惜师父仍然没有听懂他的意思,这个开悟的机会就失去了。

又有一天,师父在窗下读经,正好有一只蜜蜂向着亮处飞到窗纸上想飞出屋外去。神赞和尚见了便作一偈:“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世界如此广阔你不飞出去,却偏偏去钻纸窗!神赞和尚用双关语,明面上是讲蜜蜂钻这糊窗的旧纸片,永远也别想飞得出去,实际上意在暗示读经的师父,您这样钻在佛经的故纸堆里,执著于书籍文字,如何能够悟道?听到这话,师父不得不放下手里的佛经,惊讶地问道:“你这次出去游历,到底遇到了什么高僧?怎么我发现你外出前后说话大不一样?”神赞和尚见师父终于有所领悟,这才明确告诉说:“我在奉新百丈寺承蒙怀海大师启示我豁然顿悟。这次回来,纯粹是为了报答您老人家往昔给我的恩德(意思是我是特意回来引导您开悟的)啊!”

启蒙师这才恍然大悟,于是连忙叫众僧设素宴,请神赞和尚吃饱后给全体僧人讲学。

钻在经纸堆里不能悟道,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也不是禅悟。

唐朝宰相、著名作家裴休热衷于参禅。

一次,他又将黄檗希运禅师请去,把自己写的一本阐释禅义的书给黄檗禅师看,黄檗接过后把它放在座位上,连看也不看一下。

过了一阵,黄檗禅师对裴休说:“裴公领会了么?”

裴休答:“没有领会。”

黄檗禅师说:“如果这么领会了,还马马虎虎说得过去;若是像这样写在纸上,哪里还是禅宗啊!”

以常人的眼光看,作为一个当朝宰相、著名作家,裴休的才思不可谓不敏捷,知识不可谓不丰富,理解力不可谓不强,诗文不可谓不美,他大概对自己所写的阐释禅义的“大作”能得到黄檗禅师的首肯满怀着希望,却想不到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黄檗禅师对他的“大作”不屑一顾,连看都不看一眼,并毫不客气地予以全盘否定。

禅悟不是靠语言文字,不是凭嘴说教而能获得的,而是要亲历、亲证的。

有学僧问法演禅师:“禅像什么?”

法演禅师说:“我先讲个故事吧,听完下面的故事你也许就明白了。”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对父子,父亲是“技艺”很高的小偷。一天,儿子对父亲说:“爹呀,您年纪大了,找个时间您把偷盗技术教给我吧!”

父亲很爽快地答应下来。一天晚上,父亲把儿子带到一户富有的人家,用钥匙打开衣橱的门,然后叫儿子钻进去。待儿子进去后,父亲又把橱门锁上,并一边大叫:“有贼!有贼!”一边迅速跑掉了。

那家人听说有贼,马上起来查看,结果没看见小偷,也没见有什么东西丢失,因此接着又去睡了。这时,被锁在衣橱里的小偷之子非常着急,不知怎样才能逃得出去。情急之中,他忽然灵机一动,学起了老鼠咬衣裳的声音。不一会儿,那家的夫人就叫丫鬟拿灯来看。丫鬟刚打开橱门,小偷之子就一步跨出,把灯吹灭,推倒丫鬟,飞快逃去。

富人家派出许多人来捉贼,跟着一直追到河边。小偷之子见难以逃脱,急中生智,便把一块大石头抛入河中,自己暗中绕道逃走。这时身后传来人们的议论:这小偷也真可怜,被逼得跳河了。

儿子怀着满肚子的怨气跑回家里,却见父亲正在喝酒,便开始埋怨父亲做得太绝,把他锁在衣橱里。父亲也不辩解,只是问他是怎么出来的,儿子把经过说了一遍,父亲非常高兴地说道:“好啊!你以后不愁没饭吃了。”

故事讲完,学僧果然大悟。

窃贼高超的“技艺”,需要通过本人的实践和经历去获得,并非靠口传耳听就能得到。法演通过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禅宗注重亲历亲证、注重实践的特点。

事实上,经过实践与未经过实践是完全不同的。

一学僧问慧林慈受禅师:“禅者悟道时,能说出悟道的境界和感受吗?”

慧林慈受禅师回答:“既然是悟道,当然说不出来。”

学僧又问:“说不出来的情形,像什么呢?”

“就像哑巴吃蜜。”慧林慈受禅师答。

学僧接着问:“一个禅者没有悟道时,他说的能算禅悟吗?”

“既然没有悟道,那说出的怎么能算禅悟呢?”慧林慈受禅师反问道。

学僧争辩道:“但他讲得头头是道,不算禅悟,那是什么呢?”

慧林慈受禅师淡淡一笑说:“像鹦鹉学舌罢了。”

“哑巴吃蜜与鹦鹉学舌,有何不同呢?”学僧继续问道。

慧林慈受禅师回答:“哑巴吃蜜,是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舌,是不知,如小儿学话,不解其意。”

好一个哑巴吃蜜和鹦鹉学舌,说得太绝、太妙了。哑巴吃蜜,是亲身实践;鹦鹉学舌,是照搬理论。

禅宗以它特有的方式为参学者指明了一条修行、悟道的正确道路,同时也印证了世间哲学上的一个重要论断:实践第一,实践出真知。

“梨子”的滋味如何,只有亲口去尝才能知道。

大家都应该看过《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这两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影片,应该都知道它们的导演是谁吧。

斯皮尔伯格。

可是,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竟然是经过38年才拿到学士学位的,这一点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1965年,19岁的斯皮尔伯格考入加利福尼亚大学长滩分校,读电影及电子艺术专业,但这所学校里并没有电影课程,于是,酷爱电影的斯皮尔伯格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看影片和自拍片子上。

他想到与环球电影公司联系是一条最有希望的路,考虑在环球公司混一个工作。可是进环球公司需要寻找关系,寻找担保人,寻找资助人,斯皮尔伯格找不到这些,所以只能一次次在公司大门外徘徊。

后不知怎么的,他把电影厂的图书馆馆长给说服了,给他写了一份证明,把他介绍给环球公司几位行政官员。当斯皮尔伯格拿着自己拍的作品来见面时,起先同意见他的几位官员都反悔了,原来,斯皮尔伯格因为没有学历,被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毕业生挤掉了。

他很想到拍摄现场去看导演们干活,却一次次被从拍摄现场轰出来。后来,一位导演注意到了这个脸上长着丘疹、躲在暗影里的男孩儿,问他:你想干什么?斯皮尔伯格答:“我想当导演。”那位导演想了想说:“OK,我每拍完一段,你来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做错了。”

斯皮尔伯格跟上了这位导演。

在拍摄现场,当导演喊停时,演员们全都围过来,纷纷问斯皮尔伯格:你认为怎么样?我怎样改进?我演的有什么不对吗?

斯皮尔伯格从未接触过这些,能说出什么呢?他只好闪烁其词:“这太让人难为情了。别当着这么多人问我,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到边上谈谈呢?”

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之后,斯皮尔伯格成了一个技术全面的制片专家,没有他回答不了的问题。

1969年,斯皮尔伯格带着自拍的一部短片《阿姆伯林》参加了第二届亚特兰大电影节并获了奖,因此,他被环球公司的行政长官辛伯格发现,希望他与公司签约拍片。这样,只读了三年大学,斯皮尔伯格就中途辍学,与环球公司签订了七年的“自愿服务”合同。

2003年5月27日,斯皮尔伯格因对全球电影娱乐发展的卓越贡献获得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有趣的是,他在此后几天,才拿到加利福尼亚大学长滩分校的学士学位。

斯皮尔伯格卓越的导演才能并不是在书斋里读出来的,他的成功,走的完全是一条实干、实践之路。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一个节目。

有个名叫李洪新的年轻农民,只有初中文化,却想要研究一种低温榨油法。这是一个连专家都没搞成的课题。

他用自己打工好不容易积攒下的钱买了一台榨油机,但这榨油机是按高温榨油法制造的,他只有对它反复拆卸改造。在经过500多次拆、改试验,耗用花生30多吨之后,低温榨油法终于研究成功。这种方法具有不需蒸、废渣少、无污染的优点,24岁的农民李洪新因此填补了一项国内科技空白。

在人们普遍注重学历,注重课堂知识、书本知识学习的今天,这些故事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对“梨子”的滋味儿,我们是满足于从听人说、看书本去了解,还是应当靠自己去亲口尝尝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