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注重准确,崇尚简洁

注重准确,崇尚简洁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注重准确,崇尚简洁(一)准确性高于一切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提出“准确性高于一切”的原则。[5]其二,政府记者招待会提问讲究用语简短、措词精炼。其三,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上,记者提问的背景陈述不宜过多,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多,以免政府官员应答时漏掉问题。这三个问题同样适用于政府记者招待会提问。

三、注重准确,崇尚简洁

(一)准确性高于一切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提出“准确性高于一切”的原则。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伊塞尔在《文本的呼唤结构》一书中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各种著作区分为一般性著作和文学著作。一般性著作使用的语言属于“解释性语言”,目的是为了说明事实或阐明道理;而文学著作的语言为了创造可感的艺术形象,必须使用生动的“描写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追求的是明晰,描写性语言追求“意义的不确定性”。[3]新闻语言属于典型的解释性语言,“它的本质是信息传播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新闻语言是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意义明确的解释性语言,在这一前提下,记者提问必须清晰准确、意义明确,在提问语言上不能模糊、夸张和歧义。因此,提问记者需要对国内外重大新闻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对记者招待会主办方特别是提问对象的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记者招待会的主要议题进行较为充分的研究,同时还需对公众议题和公共利益有一定的把握。这样,记者的提问才能达到“因时、因地、因人”,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

记者招待会提问的准确性主要表现有三:

其一是用词用语的准确。记者招待会是一种现场的互动交流,其语言的传播必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也成为众多媒体会后报道的新闻素材,所以,记者在考虑提问语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谨慎用词。尤其在这种公开性、开放性很强的场合下,记者提问时如果用词不当,很容易激怒提问对象或遭致媒体受众反感。同时,记者应避免用词的模糊与歧义,否则会令提问对象难以理解而无从作答。

其二是事实陈述的准确。记者在记者招待会提问时通常陈述新闻事实作为题干,但一旦捕风捉影就会产生无效提问。例如,在2004年10月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英国一位熟悉中东事务的记者报道称,本·拉登有可能正在中巴边境中国一侧。你对此有何评论?如果本·拉登果真在中国,中方将如何处理?”章启月回答说:“我没有看到你所提到的报道,更不知道这样的报道有什么根据。我认为他写出这样的报道是不负责任的。我可以明确地说,本·拉登不在中国。”

其三是提问时机的准确。例如,2002年“两会”结束之时,在朱镕基总理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新华社记者提问:“今年我国财政赤字309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请问总理,如何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这对下届政府有没有影响?”这一正面提问获得了很好的回答,因其提问时机把握准确。当时,朱镕基正处于任期的最后一年,而国内外舆论对中国财政赤字数额相当担忧,香港报纸甚至送给朱镕基“赤字总理”的称号。朱镕基对这一提问作了详细、有力的回答,借机澄清了外界不正确的看法。

(二)遵循简洁的原则

与一般性的采访提问相比,政府记者招待会具有时间有限、集体采访和现场提问的特点,因此,在提问上更应该遵循简洁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一次记者招待会结束后,有记者问已经离场的邓小平:“听说你要辞去副总理职务,是真的么?”邓小平随口说:“我已经打报告了,正在等待中央批准。”一个简洁的提问带来了一条轰动全球的独家新闻。与此相反,美国《亚美新闻社》驻白宫记者朱莉·穆思采访邓颖超时,没有遵循简洁的原则,而是拖泥带水地谈自己谈了45分钟。结果,邓颖超只好请她先回去参看《中国建设》上国际著名记者爱泼斯坦对自己的访问记。

其一,政府记者招待会提问应进行语言的“反陌生化”处理,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晦涩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白。“陌生化”即“使事物变得陌生,使感知重新变得尖锐”,“陌生化起到了把文学(即纯文学系统)与其他语言使用形式区分开来的作用。”[4]然而,“新闻在语言方面追求的却是反陌生处理:新闻要面向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各异的广大受众,在语言上要兼顾大众的总体水平,不能追求用词的华丽与新奇,更不能有意地追求陌生化,而是要尽量选择受众容易理解的普通词汇、常用词汇。同时记者还要善于把一些可能会让受众产生困惑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受众易懂的词加以解释,力求通俗化。”[5]

其二,政府记者招待会提问讲究用语简短、措词精炼。记者提问要尽量简短,少用或不用长句提问题。在记者招待会现场,如果记者使用长句提问,容易使提问对象不得要领甚至答非所问。所以,记者提问应尽可能少地使用形容词、副词等限制词。一般而言,形容词、副词只起修饰作用,名词、动词才具备实质性内容。过多的形容词会影响和制约新闻语言的简洁美。美国新闻编辑斯坦利·沃克在《本市新闻编辑主任》中指出“形容词太多是危险的,不能因为某一个形容词具有闪电般的力量,就以为一个形容词能使一条新闻增色十倍。”

其三,在政府记者招待会上,记者提问的背景陈述不宜过多,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多,以免政府官员应答时漏掉问题。记者招待会时间有限,不允许提问记者在提问时长篇大论、大段陈述。加之,如果记者提问的题干太长,新闻背景太多,问题设计太多,不仅会占用了大量的公用时间,也会给提问对象记住和理解问题带来困难。建筑师米斯凡罗的名言“少些等于多些”,可以适用于记者招待会的采访提问。在这里,简洁是提问艺术性的前提和保障。美国著名新闻编辑杰克·卡朋在《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中指出,记者在交稿之前,应该向自己提三个问题:第一,我是不是已经把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第二,我是不是已经尽可能简洁地把意思表达出来?第三,我是不是已经尽可能用简单的文字把意思表达出来了?这三个问题同样适用于政府记者招待会提问。

综上所述,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提出的问题应该具体、准确与简洁,这样才更能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提问的对象是政府官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准和媒介素养。所以,记者对于问题的阐述一定要做到明确具体,宏观全盘考虑,微观入手设问,努力化抽象问题为具体问题。同时,记者在提问设计时还应考虑到提问的切入点、角度以及各个侧面,争取击中问题的关键和要害,促使对方充分理解问题、认真回答问题并作出令公众满意的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