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崇尚宪法的权威

崇尚宪法的权威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因而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经过调查取证,该县法院一审当庭审判:该中学扣证行为违反了宪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判决由该校赔偿原告高考报名费219元,精神抚慰金1.5万元。

专题1:崇尚宪法的权威

对应的课标内容标准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考什么——知识点详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规定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等。

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方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因而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另一方面,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怎样学——学习方法点拨

●认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要将三个方面联系起来来看: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决定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以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

●要特别注意宪法与自身生活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宪法制约,要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宪法规定了我们的基本权利,我们的权利受宪法保护,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

怎么考——典型题例分析

【题例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并审议通过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物权法》等法律。这些法律制定的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福州市2009年中考

〖解题指导〗该题考查的是“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这一基本知识点。此题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特别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答案〗B

【题例2】2008年是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由民政部负责的有关社会民生的立法项目有44项之多,其中包括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在内的法律6部,行政规章16个,部门规章22个。回答第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在依法治国过程中,正在切实做到(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上述法律法规都要依据宪法来制定,这是因为( )

①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呼伦贝尔市2009年中考题

〖解题指导〗结合现实生活考查基础知识是思想品德选择题的基本思路。该题结合我国2008年民生立法的事实,考查了依法治国的要求、宪法的法律效力等知识点。题干材料讲的是立法方面的事实,因此,第1题对应的答案是A;其他法律之所以要依据宪法来制定,是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答案〗1.A,2.C

【题例3】“五五”普法规划要求,“12·4”全国法制宣传日要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2007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回答1—2题。

1.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  ④公民的法制观念需要进一步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做法体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是( )

①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依法打击网络犯罪

③依法维护校园安全④依法惩治制假售假行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河北省2008年中考题

〖解题指导〗第1题的题干有两层意思,一是为什么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二是法制宣传教育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核心。对应第一层意思的是选项④,对应第二层意思的是选项①和②,选项③本身的表述是错误的。第2题,关键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理解:立法、执法、守法、依法办事等方面的措施和内容均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内容,均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答案〗1.C,2.A

【题例4】阅读材料,简要回答。

面对强制拆迁人员,北京市一名63岁的老人黄振江手持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抵制,老人认为房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有关部门按照“公房”的算法给他算的补偿费不合理,他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所依据的是新修改的宪法中“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规定。最终,老人居住的这座建于清朝的院落暂时保留下来。

黄振江老人的行为表明了什么?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解题指导〗黄振江老人能用宪法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表明他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和宪法意识;运用宪法实现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目的,一方面表明宪法能够保障人民权利,另一方面表明人人都要遵守宪法,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谈启示时也要紧密结合以上认识,从宪法与我们的关系入手,谈出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案〗黄振江老人具有较强的宪法意识和维权意识,能够依据宪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民权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和维权意识,不但自己要遵守宪法,还要勇敢地同违宪行为作斗争,学会运用宪法这一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练哪些——中考真题及模拟题精练

一、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边漫画表明:在我国法律体系中(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B.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宪法与普通法律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D.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和普通法律相同

img26

2.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根据宪法原则和精神设立了“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专门条款。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公平就业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④全国人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宪法( )

①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②规定了公民的一切权利

③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④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七)和修订后的保险法。这说明( )

A.我国法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我国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D.宪法是食品安全法、刑法和其他法律的总和

5.我国的宪法和刑法相比,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

①法律效力相同      ②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一样

③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6.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法律第一条都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特别写明”表明( )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B.宪法的制定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的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008年是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由民政部负责的有关社会民生立法项目有44项之多,其中包括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在内的法律6部。回答7—8题。

7.这些法律的制定都要依据( )

A.民法 B.宪法 C.物权法 D.刑法

8.我国大力推进民生立法( )

①表明我国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坚持做到有法可依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物权法明确了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仔细研读这一法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宪法对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确立的有关原则,在该法的相应条款中得到了充分、全面的体现。这表明( )

A.宪法规定了普通法的具体内容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更严格

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根本活动准则

10.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最高行为准则  ④宪法具有最高权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1.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赞成2863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宪法的修改权属于( )

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2.“十七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在宪法范围内活动,说明宪法( )

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是根本活动准则

C.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二、非选择题

13.简要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国其他法律,如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等也都在第一条中做了这样的规定。这说明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

14.分析说明。

某校高三学生张某因高考证被老师扣押而失去语文考试的机会,他一纸诉状将其所在的中学告上法庭。经过调查取证,该县法院一审当庭审判:该中学扣证行为违反了宪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判决由该校赔偿原告高考报名费219元,精神抚慰金1.5万元。

法院依据宪法对该案的判决给你哪些启示?

15.走进生活,感悟探究。

一个周六上午,韩笑背着书包进了一个图书超市。她把书包往肩上一搭,轻轻松松跨进了书市的大门。韩笑在书市转了一圈,没有发现自己要买的书,于是,就拎着书包往外走,熟料走到门边,警报器铃声大作。警卫走过来,要求对韩笑进行搜查。韩笑思索了一下,飞快地跑回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翻到第三十七条,叫警卫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并说:“不管搜身还是搜包,我都拒绝。”警卫解释说:“小姐,我们也是奉命行事,请你遵守规定!”

韩笑正色说道……

韩笑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的一番话让警卫为难了。看着他左右为难的样子,韩笑忍不住笑了,说:“你不要太迷信这个警报器哦!根据我的分析,我全身上下都没带别的东西,只有书包里有一本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书。那书后头贴着磁条,我看八成就是这玩意儿害得警铃大作的。”

警卫半信半疑地拿着那本书走出店门,果然铃声大作;韩笑背着空书包走出去,那警铃果然乖乖地一声不响。警卫目瞪口呆地看着手里的书,韩笑把书拿了回来,挥挥手走了。

(1)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将材料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2)通过这件事,你对我国宪法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3)韩笑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