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文学译学范式:

语文学译学范式: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学式译学范式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译学研究,它与直觉主义哲学观相契合,注重主体内心的体验、感觉和领悟,认为心灵的内在冲动和思想的碰撞要比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活动更为直接,也更加重要;它强调美在心灵和直觉中的自然生成和文本的审美价值,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富于活力、充满激情,并具有无可比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直觉主义哲学观的形成过程。

语文学式译学范式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译学研究,它与直觉主义哲学观相契合,注重主体内心的体验、感觉和领悟,认为心灵的内在冲动和思想的碰撞要比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活动更为直接,也更加重要;它强调美在心灵和直觉中的自然生成和文本的审美价值,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富于活力、充满激情,并具有无可比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那么,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直觉?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首先奠定了直觉对于创作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他认为: “艺术创作过程是由具有美学价值和宇宙思想的灵魂所作的无意识的直觉行动。”王国全,“艺术直觉: 非自觉的审美透视力”,赵捷 选编,《艺术感觉·直觉·潜意识》,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8页。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情感既是(对于好的或坏的细节的)感觉(perception),也是快乐抑或痛苦,因为在他看来,快乐和痛苦本身也是一种感觉”Deborah Achtenberg, Cognition of Value in Aristotles Ethics: Promise of Enrichment, Threat of Destruction, Albany: Stat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p.162.。直觉源于主体在生活世界中所积累的情感和经验,能够帮助其直接而迅速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性特征,让他拥有对于客观世界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在内心世界形成深刻的感受与体验,并通过个性化的阐释将其展现出来,因此它对于主体的认识、理解和创作活动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的直觉会赋予他捕捉生命精彩瞬间的能力,并伴随着他深沉的思考、炽热的情感和独特的叙述而逐渐展开;而译者也需要直觉形成对于原作审美的透视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由此贴切地展现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失去了直觉,再精彩的图画、再动人的乐章、再激扬的文字都可能是平淡无奇的,因为主体无法在内心深处被其打动,自然也就无法与其产生共鸣。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直觉主义哲学观的形成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