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儒的职责范围

儒的职责范围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周代官制分天官、地官两类。孔子因此成为集大成者。历代学者认为孔子集大成乃是集夏、商、周三代之大成。实际是孔子集祝、宗、卜、史之大成。孔子同鲁国当政者的关系是孔子作为 “宗”的任务,是对鲁国世系调查了解的结果。孟孙氏即庆父的后代,叔孙氏是叔牙的后代,季孙氏为季友的后代。庆父要求赦免回国,遭拒后自杀,季友答允保留庆父后人,是为孟孙氏。

周代官制分天官、地官两类。天官即祝、宗、卜、史一类职官,管通天降神,即意识形态类。地官即司徒、司马、司工一类职官,管土地、民人,即技术官僚。

祝、宗、卜、史分由职业儒充任。祝管祭祀 (多为男巫),宗管世系,卜管占卜,史管记事。孔子一身而四任,祝、宗、卜、史全包,不仅管祭祀,而且知医,是个高级巫师,具备一个教主的条件。孔子因此成为集大成者。历代学者认为孔子集大成乃是集夏、商、周三代之大成。实际是孔子集祝、宗、卜、史之大成。自然,此四门离不开三代的口述材料。

1.宗的任务

作为天官的宗,其任务是掌管世系。我们必须溯源到周武王灭殷。武王伐纣,义兵不满4万,纣兵17万倒戈,引导周兵杀纣。周兵攻入纣都朝歌,封纣子武庚为诸侯,分商地为三部分,分别由周王族管叔、蔡叔、霍叔管辖。武王灭商后两年病死,三叔与周公争位,武庚乘机叛乱。周公平叛,杀武庚,废黜三叔,将殷遗民先迁朝歌 (今河南淇县,为纣的别都),再迁洛阳,另筑新城名曰成周。朝歌即周康叔的封地,国号卫,有众多的殷遗民。武王克商时,纣庶兄微子投降,周公封微子于商旧都商丘,国号宋。鲁国原是东方大国,曾助武庚叛周,平叛之后,成王把鲁国封给周公长子伯禽,并赐殷民6族,赐卫国殷民7族。孔子的先世原是殷遗民,宋国的贵族,后移民鲁国。这样,孔子同殷遗民的关系便复杂了。

孔子的先祖原为宋公室成员。弗父何原是宋国君位的继承人,但他不敢登位,把君位让给宋厉公。孔子又一代祖先正考父是三代元老,从文献上看,估计还是个国君身边管宫廷音乐、祭礼等的天官,据说正考父死后还受到铸鼎立铭纪念的。孔子的前六代祖先,也就是在宋国最后一代祖先孔父嘉,是个大司马,掌握全国兵权,还是执行宋穆公遗嘱的实权人物,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但孔父嘉在一次政变中,同国君一齐被杀。孔父嘉当权时 “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政变发生后,无法收拾,自己死后,家属只好出走鲁国,从此失去贵族地位。

移民鲁国的孔家,经历5代:木金父——祈父——防权——伯夏——叔梁纥。叔梁纥为武士出身,无姓,叔梁为字。孔姓是从孔子始。《孔子家语·本姓解》说:“叔梁纥娶于鲁之施氏,生女九人,无男,其妾生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女与叔梁纥“野合”而生孔子。孔子的身份是私生子,所以孔母死后不能同丈夫同葬,而孔子也不知生父所葬何方,直至成年后别人指点才为母亲迁坟与父合葬。所以孔子虽然父亲是鄹邑 (今山东曲阜)的小采邑主,手下有几百兵的武官,但孔子却是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的世系和血缘关系强化了自己的民族认同感,故临死仍然念念不忘 “吾殷人也。”这个民族认同感用现代的术语来界定,可能便是地方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如果这种假设没有错,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孔子拍拍胸膛说 “如有用我者,三年有成。”可是孔子当了堂堂的中都宰 (汶上地方长官),其政绩不过是一个交警和市场管理员的小事,主要是当局怕他的出身 (殷人)。这样便好理解为什么孔子要支持公山弗扰和佛肸的叛乱,还想去亲自参加;为什么在宋国开门办学,没有教室改在树下,可是大树也被砍掉;为什么孔子师徒在陈、蔡边境被围,差一点给饿死了。殷民在春秋各国分布甚广,引起新政权的警惕。

①武王封纣子武庚为诸侯,分商地三部,命三叔各据一部监视武庚。

②武庚叛,被杀,三叔被黜,商贵族被俘称献民或殷顽。

③周公迁殷遗民至洛阳,称为成周,派8师兵力驻防,监视殷民,殷民成自由民或庶人。

④康叔封卫,给殷遗民分土地,殷民成农奴。周公分殷民7族给卫。

⑤宋是殷民之国,受陈、杞、焦三国监视。

⑥鲁国有殷民6族,原是周公之子的封地。孔子不是连做梦也想梦见周公吗?克己复礼的目标就是 “吾从周”。可是齐景公要给孔子一块采邑,齐相晏婴坚决反对,其理由是:①孔子之才有四个不可 (不可教下,不可亲治,不可使民,不可导众),即政治上无补。②孔子的主张有两种危险 (民行滋薄,世德滋衰)。③孔子的目的是 “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其民。”(《晏子春秋》)就是说对上欺君,对下愚民。孔子被怀疑有很大野心,晏子没有明说,但齐景公听明白了,于是 “厚其礼而留其封”。孔子同齐国当局关系不好,齐鲁夹谿的盟会,孔子亲自布置带一队卫队赴会便是明证。所以后来借口齐国送季桓子一队歌女,孔子离开了鲁国表示抗议。

孔子同鲁国当政者的关系是孔子作为 “宗”的任务,是对鲁国世系调查了解的结果。

鲁国为周公儿子旧封,周朝的传统比较深厚, “周礼尽在鲁矣”。鲁国的版图在泰山以南,梁山以东,微山湖以北,泗水以西,涉及今豫东和豫北少数地区。相当于今泰安、兖州、菏泽、济宁4个市的地区,首府为曲阜,孔子时全国人口不过百万。鲁国之西有卫国,东北有齐国,西南有郑国,南面有宋国,蔡国在宋之西南。孔子周游列国,主要就在这个区域打圈子。只是当年的交通工具靠马车,走的是土路,劳顿异常。但孔子仆仆于途,也可见其在鲁不得志而急于谋向外发展。

鲁国传25世,36君主,历时800年。孔子之世正是“庆父鲁难”之后,三桓掌握鲁国大权之时。所谓三桓即鲁桓公 (前771~前694)的三个后代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即庆父的后代,叔孙氏是叔牙的后代,季孙氏为季友的后代。春秋时期鲁桓公与夫人生公子同和公子友,妾生公子庆父和公子牙 (叔牙)。公子同继位,是为鲁庄公,庄公夫人哀姜无子女,但与庆父有私情。哀姜之陪嫁妹生儿子启。此外,庄公还有几个儿子:般、申、遂。庄公死,叔牙力主庆父继位。但庄公死前将公子般托付季友,季友以庄公名义毒死叔牙,但保留其后人。庆父杀公子般,改立公子启为鲁闵公,不久又杀闵公。季友与公子申逃到邾国 (鲁国东边小国),庆父欲自立为君,为国人反对,哀姜也随庆父出奔。季友在齐桓公帮助下立公子申为君,是为鲁僖公。庆父要求赦免回国,遭拒后自杀,季友答允保留庆父后人,是为孟孙氏。(ww w.uren. com/person/view 43ce 366233 ea 4fb 2010-6-26)

季孙氏是由季友之孙季文子开始,以下季武子 (文子之子),季平子 (武子之孙)、季桓子 (平子之子)、季康子 (桓子之庶子)相继掌政。孔子生时正是季氏专权,同季康子打交道多。前562年,三桓三分公室,建立三军,各领一军。前537年改为二军,四分公室,季氏得二军 (孔子14岁)。前517年三桓逐昭公,鲁君已失政四世。前510年鲁昭公死。前483鲁用田赋,孔子谏,季康子不纳,冉求助康子,孔子要弟子 “鸣鼓而攻之”。前481年,宋司马桓魋,恃宠而骄,景公欲去之,魋入曹叛,曹人叛魋,魋奔卫后奔齐。齐陈恒弑简公。前480年子路在卫大夫孔悝政变中被杀。次年孔子死。春秋绝笔,宗的任务已完,史的任务也同时终结。

2.祝的任务

祝的任务是管祭祀,实际是男巫的责任。孔子说过,“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打仗和祭祀是两件大事,孔子占其半。作为祝官,孔子充当司礼、先知、巫医的任务。

①司礼。 《论语》书载卫灵公向孔子咨询打仗的事,孔子答“俎豆 (祭礼)之事尝闻之矣。”(卫灵公)孔子自幼便以俎豆为戏,“入太庙,每事问”(《八佾》)孔子实地考察,增进司礼的知识,为日后整理 《礼记》积累实践知识。《乡党》记述孔子司礼的细节:

表1-2 孔子礼节要领

②先知

表1-3 孔子先知事例

3.卜的任务

孔子的天道观是尊天信命远鬼神,因此他没有偶像崇拜,但着重祈祷。

孔子思想中的天是人格神。 《论语》中天字17见,不是指自然。西周时期的意识形态是骂天、恨天、怨天、咒神,孔子的尊天思想是:

①天没有意志,时间和生物自己运转。这倒似霍金2010年在《大设计》中的结论,宇宙万物是由无到有,从虚无创造自己。“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

②孔子的运气是天赐的。“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桓魋是孔子在宋国的政敌,追杀孔子。桓魋原是宋国权臣,统治晋国20年,素为宋景公宠幸,先将景公两个胞弟驱逐,后来在国内占据一处地方与政府对立。桓魋权力膨胀,同景公有矛盾,景公要除桓魋,桓魋要劫持景公,最后景公驱逐桓魋出国。如此权臣,孔子自恃得天独厚,不怕报复。

③天是至高无上的。

“巍巍乎唯天为大。”(《泰伯》)

“天之历数在尔躬。”(《尧曰》)据说这句话是帝尧说的,因此孔子要采取中庸之道。

有两件事充分说明孔子对天道的看法。其一是子贡问老师,为什么总没有国君能赏识您 (孔子前后见过72个国君),孔子答道:“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这就是当代人们说 “天晓得”的来历。其二是孔子病了,门人准备找一个人来扮孔子的家臣,孔子拒绝,坚决表示,“吾谁欺,欺天乎?”我宁愿死在你们身边,也不愿死于欺天的罪过。子贡是信奉孔子的这一观点的,所以在回答同学陈亢 (子禽)时说孔子的学问、德行像天一样高不可攀(《子罕》),又说孔子作为圣人是上天注定了的 (固天纵之将圣—— 《子罕》)。

④天决定人的命运。

孔子师徒在去陈国途中,经过匡地被围,孔子十分镇静,表示:只要天不绝斯文人的路,你匡地的人奈何我不得。(《子罕》)

孔子见卫国的夫人南子,此人绯闻甚多,子路批评老师,老师发誓自己若有什么不端:“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司马牛自怨没有兄弟,子夏 (卜商)安慰他说,我听老师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

因此孔子相信在宇宙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这便是天。但天不是神。子贡也说:“夫子之言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孔子是敬神而不信神,因此也是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孔子师徒也不拜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

作为 “祝官”的职责,孔子要进行祝祷,但孔子也不是无条件地祈祷,如果他认为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一次孔子病了,弟子要他祈祷,老夫子说:“我早就祷告过了。”(《述而》)

3.卜的任务

《论语》和 《孟子》都没有记载孔子卜卦的事,但孔子整理了西周传下来的卦爻辞,是为 《周易》,这是当时存世的三大卦爻辞之一 (其余为 《连山》、《归藏》)。也许是孔子命途多舛吧,他曾经自叹如果让他五十岁以后 (即当官以后)认真学几年 《易》,就不致到处碰壁了。因此他在整理 《易经》的时候,把串起竹简 (每简长2.4周尺)的牛筋翻烂了3次 (韦编三绝)。

关于 《周易》的作者,司马迁在自序中说是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时整理出来的;另一说是为周公所作。但不论文王还是周公所作,最后编定为教材的,还是孔子。关于 《周易》的内容,本书将在《儒学源流》一章中再作介绍。

《周易》全文不过24204字,但《易经》部分不到5000字,是孔子周游列国归来,68岁以后才进行整理的。为什么这5000字让他翻烂了三遍牛筋呢,就是因为难懂,因此孔子作的 《易传》近2万字,仍然是难懂。

《易经》第一句只有五个字:“乾元亨利贞”。殷周之交,未有句读,更未 “引进”标点符号,这五个字有四种排列组合:

①乾:元、亨、利、贞。

②乾:元、亨,利贞。

③乾元:亨,利贞。

④乾:元亨,利贞。

一般认为这是卜筮之辞,但春秋时代,鲁国武姜就把它解作四德。这就无怪因何这2.4万字的书 (除去标题只有19497字),中国有目可查的研究专著和论文达3000以上。至于自命 “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因何编撰起 《易传》,成为第一个解说巫经的经师?为什么深信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的孔子,对64别卦中有45卦讲祭祀的筮辞却情有独钟?难懂。欧阳修 (1007~1072)、崔述(1740~1816)、康有为(1858~1927)、顾颉刚(1893~1980)这些著名学者都先后怀疑过。这只能有一个解释,他们没有注意到孔子作为卜的身份是儒的职业行为,而且对总结孔子的一生活动大有禆益。不然也不好解释孔子为什么自称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史的任务

东周之时,各国都有编年体的 《国史》,孔子所编的 《春秋》是鲁国的 《国史》。 《墨子》书载当年有周史 《春秋》、燕史 《春秋》、宋史 《春秋》、齐史 《春秋》。孔子不是史官,但履行了比史官更有价值的任务。其实他是 “信而好古”,但并非 “述而不作”。鲁史 《春秋》经孔子整理,对鲁国自鲁隐公元年 (前722年)迄鲁哀公十四年 (前481年)西狩获麟,凡十二公,242年的历史进行再整理,对每一历史事件加以褒贬。所以才有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自己也有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的慨叹。(见 《孟子·滕文公》)

孔子作 《春秋》,同当年孔子被困于陈蔡边境和春秋形势有关,所以孔子在供应危机饿扁了肚子的时候,还坐下来整理鲁国春秋,直抒胸臆。后来子路弄到一点肉 (已经三月不知肉味了)给教师吃,老师已经忘记 “肉不正不食”的规矩,大口大口地把肉吞了,也不论正还是不正,以致后来墨子以此揶揄孔子。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但他认为 “春秋无义战……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尽心下》)

其实战国时期也一样,战争一样多,但不一定都没有 “义战”,而且更不是上伐下,敌国并不交战。春秋时期,虽然死伤惨重,但客观上这种兼并战争在历史上是进步的。周朝中央政权始建立时,诸侯国有1800国,到春秋时已剩下100多国(见于经传的147国),到春秋末年只余40国。这种兼并必须从经济发展去找原因。

西周社会虽然还有大量的奴隶,但农业劳动者主要是农奴和自由民。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农奴是有自己经济的劳动者,对领主还存在有人身依附,这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才有商纣的奴隶兵起义,取得农奴待遇;另一来源是周朝大封建,分封诸侯国,(如齐、鲁、卫、宋、陈)都按周法分封耕地,使原有的农业奴隶自然转化为农奴。

西周的分配方式于是也起了变化。最高的统治者天子除了靠王畿以内公田的力役地租收入外,还靠下面大小领主的朝贡和服役。下面的领主也是 “公食贡,大夫食邑”。农奴除了在公田为领主“助耕”之外,还要交10%的税。

春秋时期,社会经历了大动荡,领主经济逐步向地主经济转化。据高亨教授研究,齐国至迟当于前685年开始 (即齐桓公立,管仲执政时),晋国至迟当于前644年开始,鲁国当于前594年开始 (即鲁 “初税亩”)。范文澜认为这是由诸侯兼并转为大夫兼并的转折点;郑国至迟当于前542年开始。这些变动都是在孔子出生前100多年完成。

表1-4 孔子时代的春秋战乱

由上表可知孔子生时,齐鲁并非和平共处,尽管齐是姜太公的旧封地,鲁是周公儿子的旧封地,孔子做梦也要见周公,口口声声要 “克己复礼”,要复周公之礼,而鲁又是周礼遗留最多的地方,但齐鲁不和,尽管齐鲁还开过夹谿和平大会,70年间打5次仗,而南方的楚国打了15次仗。楚国这样好战,孔子又是非战的,周游楚国边境不敢进去是因为存有戒心。孔子深受战争的干扰,到陈蔡边境饿着肚子也要把这1.8万多字鲁史整理,加上褒贬的定语不是无因的。

但孔子受触动的不仅是列国的军事行动,孔子时代的宗室变化也触动了孔子 “作春秋”。

表1-5 孔子时代的宗室变化

《论语》书记载孔子与三桓及阳虎的关系甚详,孔子与这个集团及其政客的关系,可能也是孔子作 《春秋》的一个促发因素。按照孔子的观察,春秋政治有三个阶段,一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二是自诸侯出,三是自大夫出。但是 “禄之去公室,三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要是 “陪臣执国命,三世希 (稀)不失矣。”(《季氏》)环顾鲁国政治,当权的是季桓子三家,而且已经四分公室,季氏有其二,所以孔子估计:“三桓之子孙微矣。”为什么 “微”呢。那就是控制了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实权又掌握在阳虎 (又称阳货)手上,是为 “陪臣执国命”。阳虎本是孟孙氏族人,当季孙氏家臣多年,本是个有才华的政治家,他有两句名言:“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和 “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上,不肖则饰奸而试之。”(《韩非子·外储说下》)但此人政治野心大,在鲁培植亲信当令尹,甚至打入国王的身边,结果两处都众叛亲离。因此有必要列举孔子与三桓及阳虎的关系,以明 《春秋》的写作动机。

表1-6 孔子与三桓、阳虎年表

综上所述,孔子是个集大成者,集宗、祝、卜、史于一身,但并非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于一身。孔子自己也承认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周初的典籍,绝大部分应是口头相传,甲骨文寥寥数字,只记卜辞,并非典籍。那些文字规范,结构严谨的诰文,大多晚出,经后人历代加工润饰。所以孟子对待儒家早期典籍,有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心下》)的结论。无论如何,孔子是个多面体,所以历代皇帝视为至宝,按照自己利益的标准,诸多发挥。孔子也因统治者的需要,跌宕起伏。

陶希圣(1899~1988)认为孔子及其学说有7个阶段变化:

①封建贵族的固定身份制度的实践伦理学说,变为自由地主阶级向残余贵族的民本政治学说与集团国家理论。

②取得政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的帝王之学,带浓厚色彩、神化的伟人。

③拥护道教、佛教,变为真人、菩萨。

④道士化。

⑤禅学化。

⑥经世济民的探讨失败,成为地主阶级、士大夫的保护神。

⑦有人想把孔子三民主义化。

(原载 《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转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陶希圣是蒋介石 《中国之命运》的执笔者,抗日战争前是著名的教授,他从来不是 “左派”,大概他不会阶级分析。鲁迅说得好,“总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司马迁说:“孔子颡似尧,项似皋陶,肩类子产,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韩诗外传》说:“孔子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比司马迁的 《史记》又进了一步,不是 “似”而是 “得”了。《孔丛子》说:“孔子河目而隆颡,黄帝之形貌也。脩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形体也。”孔子不仅和传说中的大人比,还同龟比。其实尧、舜、禹、皋陶的形象谁也没有见过,那时连文字还未有出现,“尽信书不如无书。”至于把孔子圣化或神化的说法,说什么 “孔子生之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有五老列于庭,有麟吐玉书于阙里”都是瞎说。至于 《孝经钩命》把孔子说成是 “牛唇、虎掌、龟肾、海口”那就更加不不伦不类了。所以历代都没有什么孔子的标准像,说他是大成至圣文宣王时,他戴的是王冠,横插一根簪。说他是先师时,头发结扎在顶,身披长袍,拖着一把长剑。

不论美耶,丑耶,人耶,动物耶,只说明孔子是个多面体。梁启超说他是君主立宪的先锋,冯友兰说他是官迷,有人说他是教主,圣人、也有人说他是奴隶主代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